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4-06-13 08:47:16 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1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

  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

  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

  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

  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受到较大冲击,

  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

  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

  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

  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

  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

  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

  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

  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

  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

  再次,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

  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和运营平台,

  努力打造数字媒体内容基地,建立内容合作运营机制,逐步从网络管理向媒体内容业务管理过渡,向综合内容提供商的方向发展。

大学毕业论文2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目前英语教学中,语言项目学习成为一种广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以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的。通过语言项目学习英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语言项目学习的内涵,然后分析了目前英语语言项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基于实践课背景的英语语言项目学习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英语教学;语言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在语言学科中的应用,催生出了语言项目学习的概念。语言项目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实践性的语言学习方式,并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国内专家学者对语言项目学习的概念和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不论如何,语言项目学习是一种适合我国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开发的语言学习方式。如何以实践课为基础开展初中英语语言项目学习,是目前英语教师的研究重点。

  一、综合实践课背景下的英语项目学习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我国的社会发展也步入了国际化轨道上。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语言,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与国际接轨的基础,用人单位在考察人才时一般也会对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目前我国很多学校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英语教育。初中作为英语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打下坚实英语能力基础的阶段。综合实践课背景下的英语项目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有利,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

  二、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项目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项目学习并未与英语教学联系起来

  英语语言项目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在推广之后被广大英语教师所熟知,但是一些教师对英语语言项目学习的认识不够全面,将其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一些教师则认为传统教学方式与语言项目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格格不入,不能很好地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不利于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恰当地运用语言项目学习,将其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1+1>2”的效果。

  (二)教师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英语项目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推广,让学生开始关注自主学习,一部分学校认为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让学生远离教师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际上,虽然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目前的教学主流思想,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缺乏引导和约束的自主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性质的学习,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学校支持度不足

  英语语言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加新颖,一部分学校认为普及新型教学方式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加上新型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导致学校不愿意开展语言项目学习等活动。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但是应试教育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升学率,推崇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英语语言项目学习是“歪门邪道”。实际上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固定和枯燥,而语言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的支持度不足导致语言项目学习难以得到应用和普及。

  三、综合实践课背景下英语语言项目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传统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项目学习的结合

  传统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应用英语语言项目学习教学方式时,不能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这两种方式都是能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手段,将两种方式科学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英语语言项目学习是一个过程,起始阶段也是最难的阶段,教师要打好基础,明确思路和目标,为开展项目扫清障碍。初中生尚不具备单独完成项目的能力,教师应该借鉴传统教学方式,在开始项目前先要进行介绍,要让学生理解语言项目学习的相关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注意项目实施中的细节和注意的要点,简单介绍接下来要进行的工作,让学生对项目有整体认识。项目开始阶段,教师要通过查阅资料、发放问卷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情况,同时与学生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话题的讨论和选择中来,项目主题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兴趣,对于部分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看到项目主题具有吸引力的方面,同时主题应该具有多面性,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完成项目的方法,解答学生在开展项目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制定可行性较强的项目执行策略。例如学生收集材料后,教师选择其中的重难点讲解,让学生将材料内容编制成对话,让学生通过对话练习英语。项目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

  (二)争取学校的支持

  教师要向学校推广英语项目学习,让学校了解到英语项目学生对于学生成绩提高同样有效。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尽量全面,兼顾学生的每个方面,能够考核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四、结语综上,英语语言项目学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加灵活。语言项目学习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彭祥.初中英语语言项目学习[J].中外交流,2016(7):58.

  [2]杜开群.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21.

大学毕业论文3

  1.毕业论文(设计)编写的要求

  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英语专业除外),毕业论文(设计)的排序依次为:(1)封皮 (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3)目录(4)正文 (5)参考文献(6)致谢(7)附录(8)论文申报表 (9)指导教师评语表

  2. 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2.1 封皮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封皮要统一使用学院发放的封皮。

  题目: ☆☆☆☆☆(二号字、黑体、加粗);姓名等用四号字、宋体、加粗。

  2.2 中文摘要(内容提要)

  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左右,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中文摘要要有关键词,关键词另起一行,一般为35个。格式如下:

  摘 要(“摘要”二字中间空两格、小二号字、黑体、居中)

  本文…(内容为四号字、宋体)

  关键词: (“关键词”三字加粗,各关键词之间要有空格)

  2.3目录的要求

  “目 录”二字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一格。目录的各章节应简明扼要,内容用小四号字、宋体。目录里包括正文层次的'标题序号、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必要时)等标题和页码。

  2.4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说明和论述、结语三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连续排印,不需重新起页。正文文字一般不少于8000字。应用型论文章前空一行,层次采用格式按各专业具体要求执行。一级标题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二级及以下标题用小四号字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体。

  正文章节、段落之间排版按各专业范文要求。

  2.5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作者最多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顶格)格式:[1] 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仿宋体、五号)

  例:

  参考文献

  [1] 王传昌. 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 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1-7

  2.6致谢

  “致 谢”二字中间空一格、三号字、黑体、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

  2.7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附录”二字中间空两格,用四号字、黑体、居中。内容用小四号字宋体。

  2.8附表

  (8)和(9)附表《毕业论文申报表》、《指导教师评语表》的内容可以打印输出,但指导教师签名必须本人手写。

  3.几点具体要求

  3.1语言表述

  3.1.1要做到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确切地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和见解。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3.1.2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术语或概念,需做出解释。

  3.2标题和层次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要清楚。

  3.3页眉和页码

  3.3.1页眉从摘要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3.3.2页码放在页脚中(插入自动图文集中的:第X页 共X页)(宋体小五号),从正文开始,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3.4图、表、公式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3.5打印规格

  编辑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 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论文封皮内容最好打印,没有打印条件的,书写一定要工整、清晰。

  3.6印刷

  毕业论文必须打印并装订成册。论文选择单面印刷,左侧装订成册。

  4.其它说明

  4.1 《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电一体化》专业正文各章要单独起页;《经济管理》、《法学》正文各个部分之间连续排印,不需重新起页。

  4.2各专业论文格式要求如与上有差异,以该专业指导教师要求或范文为准。

大学毕业论文4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这部分主要论述……

  第二部分是……。这部分分析……

  第三部分是……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整个过程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是大方得体

  当然态度的背后,是你要自信,无论知识还是答辩前的准备

  首先,向老师,同学问好.自我介绍:哪个专业哪个班

  再介绍自己的题目,选题的原因,收集资料的来源,所费时间

  再介绍自己的框架,分几部分论述

  再具体介绍每部分内容......

  注:

  1.如果天热论文多,向老师辛苦表示下慰问,会有感情分

  2.提前打听下同组同学有相同题目否,撞车的话,如你次序在后,就要相当认真的准备

  3.一般都有时间要求,答辩人多时候,老师最烦多占时间者,注意不要过分详细介绍自己论文,察言观色是必要的

  4.开场时候,容易紧张,可以眼观后墙,待稍微安定后,一定要有对视老师的时候,否则会被认为不自信与不礼貌

  5.提醒下,与答辩老师有不同意见时候,千万不要当场顶牛.表示虚心听取,待后再与其讨论.一般老师都很反感答辩当场与学生的争论.且事后你会发现,决大多数情形,对的是老师!

大学毕业论文5

  摘 要: 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本文以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了目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毕业论文管理体制及教学环节两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 提高质量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践取向教育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引导未来教师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即要有研究意识与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能力中的“反思与发展”维度中,明确提出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能力,以及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的能力。这意味着对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专业能力。

  毕业论文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最终结果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学校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一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与基本途径。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提出毕业论文管理及教学环节改革建议,对实现学校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近年来高职高专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论文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学生主观思想而言,每个人都想有一篇属于自己的高质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反映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学生普遍认为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最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选题困难”与“写作能力差”两方面。上述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平时专业敏感性较差,缺乏从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意识,缺少参与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幼儿的经历与体验,以及平时缺少写作练习的机会,写作基本功不扎实原因之外,学校在毕业论文管理及教学环节存在的体制问题也不可忽视。

  根据我校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问卷调查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安排不恰当。根据问卷显示,50.0%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恰当。目前我校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从选题到提交最后定稿时间只有5个月(因为下学期学生要到幼儿园实习),时间非常仓促,其中有1个多月是在暑假期间,根据学生反映,这个时间学生在家查阅资料非常不便,影响了论文写作质量。

  第二,指导老师分配不合理。根据问卷显示,65.0%的学生认为由学校调配给自己的论文辅导老师专业与自己选题专业方向不一致。目前,我校对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分配原则是,在学生选题方向与指导教师专业对口的基础上,按毕业生总人数平均分配给全校具有毕业论文指导能力的老师。但是由于90.0%以上的学生选题方向基本都集中在本专业的某一个点上,我校教育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于是就存在很多学生选题方向与指导教师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这也极大影响了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

  第三,平时教学缺乏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及写作能力的锻炼。45.7%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论文质量差,主要原因是自己的资料搜集能力差,写作能力不强。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在平时教学中,学生的书面作业一般都是照教材抄写答案,缺乏思考与创新思维的机会,类似论文写作这样的作业几乎没有。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管理体制及教学环节改革的策略

  首先,加大毕业论文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一,加强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规范毕业论文管理体系。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纳入课程管理体系中,进行宏观部署,统一安排。建议毕业论文具体实施工作由教务科专人毕业论文工作负责,这样便于从上课程安排、指导教师的协调、学生见实习的安排、论文写作时间的调整等各方面整体协调;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及教师指导情况实施全程管理:从最初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及指导教师的动员及培训到过程的监管再到论文结果评审与反馈。此外,学校应制定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与实施细则。诸如,《毕业论文管理细则》、《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辅导奖惩办法》等管理规定。

  第二,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指导水平高低,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的宽与窄、深与浅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审所能达到的水平[1]。

  第三,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应尽早提前,将论文写作时间放长、论文提交时间灵活放宽,避免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与见实习及学生毕业找工作等方面的冲突,比如可以在大二下期就布置毕业论文任务,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早做准备,在见实习中注意积累相关素材。

  其次,教学环节的改革。第一,将毕业论文环节延伸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毕业论文各环节延伸到日常专业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科教师必须树立“全实践”理念。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将毕业论文环节渗透到各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各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统筹知识、技能、能力的教学与实践,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技能应用与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获得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最基础的素材。同时,专业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其在幼儿园见、实习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合理分解,将其与多个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融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从低年级开始,各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其所授课程的实际应用前景,帮助学生尽早了解本专业特点,并根据自身兴趣与所学专长培养并确定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对自身后继的学习做出合理规划与统筹安排[2]。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最后毕业论文选题上出现大面积雷同的现象。此外,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如,每一门专业课在每一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文章,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通过多次写作练习,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增加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讲授“论文写作”知识[2]。

  第二,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机会,丰富其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在加强教育科研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的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以强化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如,应尽早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对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建议在学生学习了“儿童发展与学习”及“幼儿教育基础”模块课程后就可以开设该课程,以尽早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教育实践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了科研方法、掌握了科研方法的理论知识后,有利于其早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其专业敏感性。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特别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紧密的校级课题,鼓励教师在做这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或者直接带着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学生在历经了项目研究的每个环节后,获得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同时,为学生提供呈现研究成果的机会与平台。例如,充分利用学校的内部资料《河南幼教》杂志,专门为学生开辟一个教育实践研究栏目,刊登学生在见实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专业方面的问题思考。这样,既给了学生写作锻炼的机会,又增强了其论文写作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为其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林.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微[J].教育评论,20xx(4).

  [2]曹士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若干误区的审视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1).

大学毕业论文6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范文网版权所有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

  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总之,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于缺乏写作经验的自考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考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虚心向指导教师求教。

大学毕业论文7

  光阴荏苒,美好的大学时光即将画上一个句号。回望过去,仿佛昨日。孜孜不倦的老师,善良可爱的同学,美丽幽静的校园,一直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成长。

  第一次独自离家求学,哭过、害怕过,正是因为有远方亲人的鼓励支持,身边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我才能快速的适应新的环境,顺利的完成学业。

  历时半年之久的论文写作,终于结束了。从最初的`选题、写开题报告,到后来的初稿、定稿,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期间,有很多人给我帮助,给我建议。

  首先,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没能及时跟老师联系,讨论论文问题的时候,老师打电话提醒我,给我提出问题,让我及时改正。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治学严谨的态度,让我无比钦佩。还要感谢大学期间遇到的其他老师,谢谢你们让我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如何做人,你们的言传身教将让我一生受用。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谢谢你们在远方对我的关心、支持与鼓励,让背井离乡的我依然感受到温暖。

  我始终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印更长的旅程!虽然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将继续前行,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踏遍学问的大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大学毕业论文8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二、我国名义外贸依存度提升的原因

  三、我国外贸依存度实际水平的估算和与国际间贸易的.比较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实际水平的估算

  1、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结构中的比重较大

  2、我国GDP总值被低估

  3、汇率的影响

  4、外资企业的影响

  5、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实际水平的国际比较

  四、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7 (一)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对外贸易摩擦加剧

  2、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3、影响国内产业发展

  4、恶化贸易条件

  (二)外贸依存度增高对我国经济有利影响

  1、促进了有序竞争

  2、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分额上升

  3、通过加工贸易熟悉了国外的技术、管理、市场

  4、中国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五、合理调控外贸依存度的措施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2、扩大内需

  3、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

  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5、重视我国进出口依存度的结构性指标,推进市场多元化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战略

  6、完善国内经济核算制度

  7、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大学毕业论文9

  这篇论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要感激我的导师___教授。从论文选题的确定,篇章结构的安排,到具体资料的科学性、学术性,甚至是注释的格式,他都倾入了很多的心血。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因为目的不明确,而出现主线把握不准的问题,在这时候,_教师便会立足于高处给予我宏观上的指导。这于我而言是莫大的帮忙,使我能够正确的.把握论文的研究方向,顺利完成论文。更重要的是,_教师给予了我充分的鼓励和信任,让我得以信心饱满地将论文撰写下来。

  第二,我要感激__学院__教授、__教授、__教授、___副教授、___教师和__教师,感激他们从开题报告到预答辩,给予了我许多中肯有益的提议。尤其是__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教法和教学设计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忙,十分感激。

  如今,论文已经顺利完成,我的研究生生涯也接近尾声。在求学期间,我有幸认识了__系的诸位同期和___方向的诸位学长学姐,他们或者给我以鼓励和提议,或者与我讨论交流,又或者关心我的生活起居,给我的求学生活留下了许多完美的回忆。

  此外,教学科研秘书__教师,研究生辅导员__教师,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给予过我重要的帮忙,在此一并感激。

  最终,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教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大学毕业论文10

  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构件

  (一)封面

  (二)论文正文部分

  (三)参考文献

  (四)致谢

  二、各构件的内容及技术规范

  (一)封面的内容及技术规范

  1.封面由学校或院系统一印制,具体内容由学生打印或填写。

  2.封面的技术规范

  封面内容的填写或打印,要美观、工整、清晰,提交论文的具体时间,用汉字打印或书写(如二○○五年四月),外语等特殊专业除外。

  (二)论文正文部分的内容及技术规范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式:文科类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工科类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格式要求打印,但是不分栏排版;特殊学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可由院(系)统一规定。

  为了与下角零相区别,理工科类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句号可使用实心点,建议同一专业的学生使用同一标准。

  2.论文正文部分的内容及字体要求

  (1)总题目用3号宋体、加粗,副标题用小3号宋体。

  (2)姓名用4号楷体。

  (3)作者有关信息括号内的具体单位、地址、邮编用小4号宋体。

  (4)摘要两字用小4号黑体,中间空一字;摘要的具体内容用小4号楷体;约200~300字;行距为20磅。

  (5)关键词三个字用小4号黑体;关键词的具体内容用小4号楷体;3~5个。

  (6)论文主体部分

  ①论文一级标题,4号宋体、加粗;

  ②论文二级标题,小4号宋体、加粗;

  ③论文主体部分除一级、二级标题外,全部用小4号宋体;行距为20磅。

  (7)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8)英文总题目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体、加粗。副标题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

  (9)英文作者署名及单位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

  (10)英文摘要Abstract用小4号黑体,加粗;具体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

  (11)英文关键词Key Words用小4号黑体,加粗;几个关键词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

  (三)参考文献及注释的技术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及注释的格式相应地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要求执行。详细如下:

  1.文科参考文献及注释技术规范

  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注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置于当页地脚;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属著作者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表上以[参考文献]作为标示;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参考文献表置于文末,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其格式为:

  (1)专著(含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示例:

  [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xx:179-19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8-260.

  [3]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至页码.

大学毕业论文11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袁蔚主任的悉心和帮助下完成的,她对本论文的构思、框架和理论运用给予了许多深入的指导,使得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上海东方房地产学院院长张永岳教授、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忻国梁副会长、上海市物业协会何祝民副会长和上海市的'政府办公厅王连华博士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他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及相关文献资料。感谢班主任区美茹老师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工作单位-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物业处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上海百姓装饰公司董事长时冠强先生和荣欣装饰公司总裁陈国宏教授,对论文在企业运作上的成败和实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特别感谢我的夫人即同行陈鹤艳高级工程师、女儿曾立,是她们的理解、支持和默默奉献,使我能够在三年的业余时间里专心学业,并兼读mba硕士课程,在论文过程中,结合工作体会和经历,提出了正反两方面建设性的观点,为完成论文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还要感谢专家评委,拨冗为论文进行点评。

  再次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领导、同事、同学们和亲朋好友。

大学毕业论文12

  浅议网络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创新

  摘 要: 在网络信息时代,新型会计主体的出现、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以及人们对会计信息要求的改变使得传统会计假设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对此做出相应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 网络信息时代 会计假设 创新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理论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理论对新的环境产生了“不适应性”。新型会计主体如虚拟企业等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的内涵空前扩大,传统的季报、半年报、年报无法实时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信息,信息需求者不再仅仅满足以货币计量反应的信息等使传统会计假设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一、传统会计基本假设的局限性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但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型会计主体(虚拟企业等)的产生以及众多无形资产的出现使得很难界定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原本意义已显得过于狭窄,会计主体趋于多元化和模糊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网络信息时代下“会计主体”的内涵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地变化。

  2、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上假设企业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清算解散。在网络信息时代,虽然虚拟企业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能要在企业契约到期或中途解散,但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为了破产。而且,虚拟企业的每个组合方都是特定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团队,意义格外重大。维持一定的合作稳定,哪怕是战略性稳定,也对虚拟企业相当重要。只有保持了这种内在稳定性,虚拟企业才能以相对不变和整体的形式与外部合作,继而促进其自身发展。所以,虚拟企业的稳定问题,实质上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更何况在虚拟企业契约到期之前,无法预计其何时破产、清算。因此笔者认为,该假设在网络信息时代还是适合的',因此不需要变更。

  3、会计分期假设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是指企业持续不断经营过程,可以被人为地分割成序列的会计期间,以使用户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状况复杂多变,为了正确、快捷地决策,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呈现及时化和多样化的态势,然而目前以年为时间单位的财务报表,甚至以半年、季度为时间单位的财务报表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会计分期假设同样受到挑战。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经济活动的最好单位。建筑论文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企业信息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在货币所能反映的信息,人们对于一些其他的信息(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服务质量等)需求量日益增加,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并不能提供完整的反映会计主体的信息。货币计量假设的另一个含义是货币的单位价值是稳定不变的。但币值不变假设在持续的通货膨胀面前显得十分“苍白”,并且在不同的时间里,货币单位的实际购买力可能发生较大的波动,这可能使得用货币计量的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可比性。这无疑是货币计量假设的重大缺憾。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对于货币计量假设提出了挑战。

  以上对于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基本假设中除了持续经营假设不需要变更以外,其它三大假设正经受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因此创新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会计假设显得十分迫切。

  二、会计假设创新

  会计假设是在会计所处的特定经济环境下对经济活动所作的假设性限定,是环境的产物,应当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会计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的创新提供了途经。

  1、经济单位体假设代替会计主体假设

  应该说,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实体企业、公司仍然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对于这些主流企业传统的会计假设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会计主体假设仍然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时代新型会计主体(如虚拟企业、网络公司等)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会计主体的内涵要进行扩展。因为传统的会计假设所定义的会计主体是实实在在的“实”经济体,因此,今天所产生的虚拟企业等就无法包涵在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范围内。但是虚拟企业、网络公司等虚拟的主体也要进行会计核算,也要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因此有必要界定虚拟企业核算的空间范围。因此笔者用“经济单位体”来代替“会计主体”假设,以区别于传统的“会计主体”。

  2、即时报告代替分期报告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会计信息的生成都是由计算机按指令或程序来完成,正是因为有了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会计信息披露的频率可以以几何级数地加快。在强调会计信息及时、准确性的今天,可以适当地缩短会计期间,如以旬为单位进行分期提供旬报,提供周报甚至日报。甚至提供更为灵活的会计分期——即时。虚拟企业有短期项目合作、中长期项目与较大项目合作、战略性合作。在短期项目合作下,虚拟企业生命周期极短,参与方在交易完成后即进行利益分配。虚拟企业本身平时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无需考虑持续经营,采用即时报告代替分期报告更为妥当。至于中长期和战略性合作项目,其持续时间往往超过一年,有的甚至几十年,这与传统企业报告方式类似。

  从理论上看,即时财务会计报告是可行的,会计原始信息可以在线录入,由计算机进行分布和集中处理,并自动生产报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实施即时会计报告不存在难题,因此笔者提出以即时报告代替会计分期。

  3、以一揽子计量单位代替货币计量假设

  传统会计受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反映和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财务性的。大量非财务信息以及产生财务性信息所依据的会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则被摒弃在外。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服务质量等表现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从而使得公众所看到的财务报告是不完整的,所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因此要考虑在用货币反映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非货币反映的信息。为了使会计计量更多的反映一大批新生的并占有重要地位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必须改进计量手段,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增加非货币信息。会计计量手段就不应在局限于仅一种货币计量,而应实现多元化。如果能够充分扩大会计主表、附表、附注的信息容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将会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来更新报告和反映方式,是会计活动的结果能真正达到其目的。

  笔者认为既然仅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无法更好地反映企业相关的信息,那么就有必要在货币计量的基础上,扩大计量的单位。因此提出用“一揽子计量单位”假设代替“货币计量”假设。这种“一揽子”单位是一种包括货币、时间、实物等能够用来衡量经济事项的计量单位。

  综上所述,尽管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会计假设存在诸多局限性,但并不说明它完全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的会计假设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做的是对传统的会计假设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毕业论文13

  Acknowledgements 4-6

  Contents 6-10

  List of Figures 10-12

  List of Tables 12-20

  Abstract 20-22

  摘要 23-25

  Chapter 1 Introduction 25-32

  1.1 Purpose of the study and research questions 28-29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29-30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30-31

  1.4 A note on terminology 31-32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32-51

  2.1 T/TP and coherence in English writing 32-35

  2.1.1 Defining coherence 32-33

  2.1.2 T/TP as means to realize coherence 33-35

  2.2 T/TP in EFL/ESL writing 35-42

  2.2.1 T/TP and coherence in EFL/ESL writing 35-37

  2.2.2 T/TP in EFL/ESL writing as compared to NS writing 37-42

  2.3 T/TP in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s by EFL/ESL scholars 42-44

  2.4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TP in EFL/ESL writing 44-47

  2.5 Training in T/TP 47-49

  2.6 Summary 49-51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ckground 51-70

  3.1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51-55

  3.1.1 Fiv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as a semiotic system 51-53

  3.1.2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as a functional system 53-54

  3.1.3 Three lines of meaning from metafunctions 54-55

  3.2 Theme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55-70

  3.2.1 Theme 56-62

  3.2.2 Thematic progression 62-70

  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 70-88

  4.1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educational context 70-73

  4.1.1 Background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participating school 70

  4.1.2 The allocation of participants to the training 70-71

  4.1.3 The sample sizes 71-72

  4.1.4 The pilot study 72-73

  4.2 The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73-74

  4.3 The questionnaire 74-75

  4.4 The training 75-80

  4.4.1 Considerations behind the training 75-76

  4.4.2 The training material 76-79

  4.4.3 The role of the researcher as the trainer 79-80

  4.5 Data analysis 80-86

  4.5.1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80-86

  4.5.2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86

  4.6 Ethical considerations 86-88

  4.6.1 Informed consent 86-87

  4.6.2 Anonymity 87

  4.6.3 Harm 87-88

  Chapter 5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pre-training writing 88-115

  5.1 Comparison of Themes in EEL pre-training writing and CEL pre-writing 88-102

  5.1.1 Topical,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Themes 88-91

  5.1.2 Topical Themes:marked and unmarked Themes 91-95

  5.1.3 Textual Themes:continuatives,conjunctions and conjunctive adjuncts 95-100

  5.1.4 Interpersonal Themes 100-102

  5.2 Compariso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in EEL pre-training writing and CEL pre-writing 102-110

  5.2.1 Linear,constant,summative and split progressions 102-107

  5.2.2 Back,contextual and new Themes 107-110

  5.3 Summary 110-115

  Chapter 6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post-training writing 115-137

  6.1 Comparison of Themes in EEL post-training writing and CEL post-writing 115-129

  6.1.1 Topical,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Themes 115-117

  6.1.2 Topical Themes:marked and unmarked Themes 117-121

  6.1.3 Textual Themes:continuatives,conjunctions and conjunctive adjuncts 121-126

  6.1.4 Interpersonal Themes 126-129

  6.2 Compariso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in EEL post-training writing and CEL post-writing 129-132

  6.2.1 Linear,constant,summative and split progressions 129-131

  6.2.2 Back,contextual and new Themes 131-132

  6.3 Summary 132-137

  Chapter 7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pre- and post- training writing 137-155

  7.1 Comparison of Themes in pre- and post- training writing 137-147

  7.1.1 Topical,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Themes 137-139

  7.1.2 Topical Themes:marked and unmarked Themes 139-142

  7.1.3 Textual Themes:continuatives,conjunctions and conjunctive adjuncts 142-145

  7.1.4 Interpersonal Themes 145-147

  7.2 Compariso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in pre- and post- training writing 147-150

  7.2.1 Linear,constant,summative and split progressions 147-149

  7.2.2 Back,contextual and new Themes 149-150

  7.3 Summary 150-155

  Chapter 8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155-165

  8.1 Findings from closed questions 155-160

  8.1.1 EEL participants' general attitude to training on T/TP 155-157

  8.1.2 EEL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the training on T/TP 157-158

  8.1.3 EEL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of the learnability of T/TP 158-159

  8.1.4 EEL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T/TP in writing 159-160

  8.2 Findings from open questions 160-164

  8.2.1 The changes that occurred 161-162

  8.2.2 The perceived difficulty of applying the theory of T/TP in writing 162-163

  8.2.3 The reasons for the perceived difficulty in learning 163

  8.2.4 EEL participant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ining 163-164

  8.3 Summary 164-165

  Chapter 9 Discussion 165-195

  9.1 Findings with regard to research questions 165-187

  9.1.1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T/TP in pre-training writing 165-172

  9.1.2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T/TP in post-training writing 172-181

  9.1.3 Effects of the training on T/TP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181-187

  9.2 Positioning the study within the literature 187-190

  9.2.1 T/TP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187-189

  9.2.2 Effects of training o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T/TP 189-190

  9.3 Implications 190-194

  9.3.1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190-193

  9.3.2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 193-194

  9.4 Limitations 194-195

  Chapter 10 Conclusion 195-200

  10.1 Summary 195-197

  10.2 Putting everything together 197-199

  10.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199-200

  Notes 200-202

  References 202-214

  Appendix 1: Plan for the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214-215

  Appendix 2: The post-training questionnaire 215-217

  Appendix 3: Training material 217-229

  Appendix 4: Teachers' guide to the training 229-237

  Appendix 5: Consent form for EEL group 237-238

  Appendix 6: Consent form for CEL group 238-239

  Appendix 7: Consent form for NS group 239

大学毕业论文14

  记得青年的时候就像如何完成自己大学梦,终于在退伍的那年完成了心愿。那时候刚开始不懂什么是大学,总觉得很好玩,到了后来拿毕业证的时候才觉得这个大学和普通大学不同。

  大学一直是我们心中未了之梦,一直到退伍的时候才把它完成。所说只我们心中有理想,有梦想所以不管如何坚难,只要自己的`信念不变什么事情都可以完成。大学梦就是这样一直在普通人心中梦回萦绕。所以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有人生为之拼博的人生之路我们才会在人生中不断前进。我们刚开始以为大学需要做很多准备,其实我忽略了这是电大,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充分准备之后,我中途想放弃过。因为我害怕考试的那几门通过不了,所以在心中一直盘算着如何进行补考。结果我们理想实现了,并未补考而且考了高分。所以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梦不是不会动摇的。梦反而会光临你的,只要你有心信有梦想时间是不会把你遗忘的。大学梦就这样开始了,现在离大学毕业已经有好多年了。所以我们只要心追寻梦想不变,人生也将会不断地去开拓现实生活中的每天每日。

  大学梦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梦想与人生选择,只我们做了决定的时候就不要后悔。因为这是你人生路中一种进步, 同时也是人生路中的体会。

大学毕业论文15

  大学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终一个环节,也是十分主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的“收官之作”。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校时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常识和实习技术的全部查验,是培育学生实习才能、立异才能、科研才能的主要手法。毕业论文质量的凹凸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培育质量的一个主要目标。为了进步人才培育质量,执行《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有必要进步毕业论文质量。

  当时,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不标准景象十分遍及,已经严峻的制约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进步。学生学术诚信短缺,论文抄袭景象比较严峻,高质量的论文不多,因而,为了进步毕业论文质量,有必要加强学生论文的学术标准。加强学术标准有主要意义:有助于培植学术文明;是高校诚信教学、学生可以素质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有助于学术立异与文明立异。

  1 毕业论文学术不标准的因素

  1.1 学生对毕业论文注重程度不行:学生迫于就业压力, “考研热”、“考证热”、“出国热”是当时大学的遍及景象,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只能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凑集一篇论文完事,论文学术不端做法十分严峻。一些时刻富余的同学对毕业论文的知道不到位,以为只需学好专业课就行了,毕业论文是非课堂教学环节的学习请求,仅仅为了凑学分用来拿学位用的,不必投入太多,随意弄一篇就行了。

  1.2 辅导老师辅导不力:一些辅导老师不仔细辅导学生,老师忙于自个的科研、教学,不愿意分出精力做其他工作,并且辅导本科生论文仅仅学院分配的临时性使命,所以不仔细辅导,对学生论文疏于办理,对论文的学术不端做法放任不管。一些辅导老师本身学术水平不高,没有辅导论文的经历,对学术不标准做法知道不是很到位,不能严厉请求学生。

  1.3 学生学术标准常识、知道短缺:学生论文学术不端做法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学术标准常识、知道短缺。一些学生在大四还彻底不知道毕业论文的写法,不明白论文注释和索引的标准和功能,不知道该如何引证他人的效果。比如像如何写注释,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以及把握符合标准的学术话语等。一些学生学术标准知道含糊,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效果,以为抄一下不要紧,是一件无所谓的工作。

  2 加强学生学术标准的办法

  2.1 进步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知道:校园要让学生知道到毕业论文的主要性。撰写毕业论文的意图是使学生把已经学到的专业理论常识和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运用,培育学生发现疑问、剖析疑问、解决疑问的才能,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是查验学生常识把握程度、学生思维、立异才能的主要象征,也是培育学生优良的思维质量、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归纳素质培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归纳练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预备。

  2.2 选派高素质的辅导老师:高素质的辅导老师是大学生写好毕业论文,做好论文学术标准的主要保障。校园应选派学术水平高、工作操守好的老师担任毕业论文的辅导老师。辅导老师要仔细负责、严厉按照论文学术请求来辅导学生。为保证质量,每个辅导老师辅导的学生人数不该超出5人。学院要对论文辅导老师标准办理,要树立论文辅导老师的评估体系,评估成果和评奖评优、职称评定挂钩。同时应给与论文辅导老师必定的物质待遇。

  2.3 加强学生学术标准教学:现在,许多高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学术标准教学课程,学生学术标准常识短缺。事实上,在20xx年教学部宣布《教学部对于严肃处理高等校园学术不端做法的告诉》就请求“要把学术品德和学术标准作为老师练习尤其是新老师岗前练习的必修内容,并归入本专科学生和研讨生教学教学之中,把学风体现作为老师考评的主要内容,把学风建造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查核的主要方面,构成学术品德和学术标准教学的长效机制”。因而,高校要开设学术标准教学课程,使学生受到专业的学术标准练习

  2.4 严厉毕业论文办理:当时,中国许多高校毕业论文办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校园拟定了许多有关毕业论文的规定,但是对论文的注重程度不行,没有严厉执行,致使了学生论文学术不标准景象杰出,论文质量不高。严厉的办理是进步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必要严厉执行论文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学术标准知道深化学生内心。

【大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毕业论文的感谢11-21

大学生毕业论文05-16

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01-17

大学生毕业论文总结范文12-09

大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评语11-15

大学毕业论文的感谢3篇11-24

(精选)大学生毕业论文15篇05-30

[热]大学毕业论文感谢信03-15

大学生毕业论文致谢词大全01-06

(热门)大学生毕业论文15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