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调查报告>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4-04-15 12:25:29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考证存在盲目性:

  2、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

  3、对企业不够了解:

  4、对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2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xx元,认为20xx—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20xx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3

  1、海归薪资差别明显 就业渠道更广泛

  据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调查显示,现有七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他们提出的月薪要求从3000-10000元不等。其中虽然不乏优秀的海归进入知名企业担任要职,但也出现了不少“海带”与“海参”(海待与海剩)。

  从调查结果来看,顺利步入职场的海归们身居要职拿高薪的为数不多。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10000这个区间的占受访人群71%,他们之中,有58%的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是企业主、合伙人或是公司CEO等高管。据受调查者透露,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对于薪金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不会漫天要价。

  在接受调查的海归中,有67%的人群集中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还有24%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而在中西部城市就业的仅占9%,可见,就业城市对于海归的薪金及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于海归的人才吸附能力还是很强。

  调查中还发现,以往人们的印象,海归去外资企业找一份工作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就业渠道越来越宽泛,其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吸纳海归人才的主力军,有多达46%的海归在民企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平台。当然,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仍然是海归们的首选,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职务对于海归们也有很大吸引力。另有部分海归则选择自主创业,据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介绍,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通常都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占到了70%以上,还有20%的海归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是在制造领域,这说明海归在国内外差距较大的高科技领域里创业独具优势。

  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同时指出,海归的薪资水平实际上还与他们的归国时间长短、留学国家、所在行业、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需要综合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2、大小海归同台竞技 工作经验成瓶颈

  有专家将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况分为两种类型,二者背景不同,回国后的发展也千差万别。从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过半数的海归有在海外1-3年的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5年的`工作经历,这部分被专家称为“大海归”,他们往往在国外生活较长时间;另有近一半海归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也未工作过,这部分被划分为“小海归”。

  “大海归”或者是在国外留学多年,同时具有国外工作经验,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或者是一些职场人士选择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攻读硕士以上学位,这类海归是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群,占据了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不仅是国内急需的人才,也是国内外企业争夺的对象。从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调查结果也可以印证,月薪在10000-30000甚至在30000以上的那部分受访人群,确实是实至名归的“大海归”。

  “小海归”则是学成回国、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等值的海归,他往往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出去留学,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他们虽然在语言及跨文化背景的知识结构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仅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类似。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4

  一、报告说明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金融专业就业情况。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xx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时间:xx—2—2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xx—3000。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5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一、纵向比较

  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

  二、横向比较

  1、比较实际就业情况,建环专业的同学就业率最高,其次为热能和环境,其中环境专业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

  2、在大学期间,有自己职业规划的同学不足三成,其中环境专业最高为21%,其余同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

  3、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实现就业后择业,能够接受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成为同学们择业的首要标准,国有企业依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4、归纳同学们的经验教训,学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间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需要重视的方面。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应当在职业规划教育、自主学习教育、实习实践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强工作;作为同学自己,应当为自己的未来早作准备,认清当前的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通过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6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与本土人才相比,海归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回国多久能找到工作每月能挣多少钱哪个专业最吃香中国首份《海归就业力调查》近日出炉,调查结果显示,在出国留学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海归的海外经历带来的“国际化视野”为其就业增加砝码,近八成海归表示,3个月内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海归的就业领域也非常广泛,在诸多就业渠道中,金融业居首。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同等学力和工作经历下,海归的平均薪酬比本土毕业生高出至少1500元。调查结果显示,海归的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乐观。近八成调查者表示,3个月内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部分海归中80%是两个月内即可找到工作。在调查中,近三成海归回国后还未换过工作,四成人换过一次工作。

  83.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部分人员之所以待业与自身有关,例如所学专业限制、个人对工作薪酬期望值过高等。在所有接受调查的海归中,近五成海归的薪酬在5000元以内,其中近三成处于“小白领”水平,在3000-5000元之间,所占比例最高。此外,从数据来看,海归的薪酬在同等学力、同等工作经验下,无论是预期还是实际收入都高于本土毕业生。

  专家表示,尽管有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一开始的薪资只集中在3000-5000元/月,但并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快速发展。海归的优势将会在3-5年内得到显现,他们将快速超越一般没有海外留学经验的职场人士。之所以海归的发展后劲大,是源于他们在职场上的附加价值高。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7

  以便更好地了解返回者在就业、创业、社会融合等方面的情况。,2-7月XX,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卓合作,共同开展“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现状;研究。课题组对海归进行了网络调查,共收到913份问卷。样本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1%。回答者主要是八九十年代的海归。海归出国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一.对回返者总体情况的分析

  1.回国时间集中在XX年后,占78.4%,XX-XX年回国15.6%,XX年前分别占2.2%和3.8%。

  图1回国人员的时间分布

  2.海归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位主要是教学硕士、学士和研究硕士,分别占33.2%、27.6%和21.5%。

  3.商科、社科、工科、自然科学是海归的主要学科,分别占35.2%、20.8%、13.1%、12.8%。此外,人文学科的比例也很高,占8.1%。农学最小,占0.8%。

  4.海归对留学的价值持积极态度。50.0%认为留学划算,20.2%认为不划算,22.1%认为不清楚,7.7%认为不方便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留学价值,不能只看经济回报,还要考虑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5.留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视野、外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识别率分别为78.7%、78.3%、71.3%和68.9%。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也占50%以上,而创新能力和拓展网络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39.4%和34.2%。

  6.超过65%的海归认为5年内可以收回留学的经济成本。认为3-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35.9%,5-XX年占24.1%,1-3年占22.5%,超过XX年占10.3%,不到一年仅占7.2%。

  图5海归收回留学经济成本的时间分布

  7.80%以上的海归回国后可以重新融入社会。逐渐融合是主要类型,占54.4%,快速融合占32.7%。12.9%的`海归一直难以融入,这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帮助海归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图6返回者融入家庭环境

  在融入方式上,自然融入、生活方式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国内交友是主要方式,分别占58.7%、49.8%、46.7%和35.7%。在国内参与社会/学术/商业活动,在个人资本上跨国经营转型,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20.2%和7.3%。

  图7回归者融入家庭环境的方式

  二.海归就业形势分析

  1.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海归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中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Xi、武汉等地,吸引了更多的海归。

  图8返回者就业城市分布

  海归就业单位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36.1%的海归在当地私营企业,26.7%的海归在外资企业,13.5%的海归在国有企业,8.9%的海归在事业单位,2.7%的海归在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海归就业的企业主要是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31.2%的海归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工作,45.3%的海归在500人以上的企业工作。

  图9返回者雇用的企业类型

  图10海归就业企业规模

  2.海归就业行业分布广泛,金融行业排名第一

  海归就业前十大行业中,金融行业最大,占14.3%,贸易/批发/零售、房地产/建筑、互联网分别占7.2%、6.9%和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相对较小。

  图11返回者就业行业分布

  工作方面,29.6%的海归选择销售和市场,11.8%、12.9%、10.9%、8.3%和10.1%分别选择生产/运营、R&D、行政工作、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

  图12返回者的工作分布

  3.语言和沟通能力是海归就业的主要优势,而国内网络的断裂是主要劣势

  海归认为自己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沟通能力上,64.3%和51.7%的海归认为自己在这两方面都有优势。50.1%和48.8%的海归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上有优势。另有38.6%的人认为自己在自我推销方面有优势。只有15%的海归认为自己在网络上有优势。

  图13海归的就业优势

  海归在社交网络、求职时间、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海归的就业劣势主要体现在“国内关系网因为留学而破裂”4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这个劣势。29.7%认为海归“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专业技能优势不明显”。27.7%的回归者认为他们已经迷失了自我。很难在政府部门工作,因为有机会去锻炼身体。。

  认为“我回家晚了,赶不上国内的招聘会。“国内没有专业需求,国外实习经验不被认可”,分别占26.7%和24.8%。还有12.4%的回归者认为自己“与国内名校学生相比,语言能力没有明显优势。。

  图14返回者的就业劣势

  4.海归工作满意度低,跳槽频率高

  海归工作满意度低。虽然36.4%的人选择满意,但46.4%的海归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只有1.2%的人选择非常满意。

  图15海归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76.5%的海归回国后经历过跳槽。跳槽频率方面,2年内跳槽是主流,达到39.5%。28.8%的海归在3-5年内换过工作,只有8.2%的海归在5年以上换过工作。

  图16海归回国后跳槽频率分布

【海归就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就业调查报告01-22

就业状况调查报告06-27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8-01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0-13

学生就业心态调查报告01-23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08-12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2-11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2-20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