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时间:2023-06-30 18:56: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1

  最忌那我阅读了《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对我的成长和人生起到了指导意义,特向大家推荐!翻开这本书,不由发自内心地被吸引,看着这间教室里的故事,我被他们的幸福所感动着。

  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那就是幸福!孩子走进学校读书,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焦虑的心态甚至是恐惧的心情。对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陌生的,相处的人群也是陌生的。对家长来说,从孩子准备要入学或者升学的时候起,那份担心、期盼、紧张就开始显现出来了。一个人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和氛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畏手畏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而缺乏安全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没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现出来了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孩子和家长就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忧就会减少很多。反过来,教师爱的付出,会让家长更加乐意配合教师的工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以幸福教室建设为主线,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让孩子走近来的第一时间就喜欢上教室,是李虹霞老师每接一个新生班级,都特别注重的一项工作。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长对教室留下的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们的脑海里萦绕,温暖心田,缓释紧张和焦虑。在教室的讲台上,悬挂着几十个五彩缤纷的气球,每一个气球上写着一个学生或者老师的名字;开学前提前收集的孩子们的照片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还有我们一起建新家的系列活动,等等。当孩子们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来的时候,一下子发现教室里到处都有自己的信息和元素在其中,那是多么的意外和惊喜,孩子立刻喜欢上这里了。

  什么样的教室是幸福教室?这要听孩子的意见。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李虹霞老师开始带领大家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

  李虹霞老师不仅注重物质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更加注重精神形态的以及网络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是否充满乐趣,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大方自信等,都是幸福教室建设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话题。同时,李老师还建立了幸福教室的博客,将班级生活的趣闻轶事、学生才艺的惊鸿一瞥、班级制度的规范执行、家长关心的若干问题等,通过网络和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让幸福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和放大。因为李老师的引领,很多学生家长也创建了博客,将自身家庭教育和李老师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从某种程度上看,教师的工作与父母教孩子学走路是很相似的。在学科教学开始的阶段,一定要慢之又慢,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对学科的情趣为目的,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夯实孩子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教师就要学会逐步放手,凡是孩子们能够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绝不越俎代庖。

  得到家长的认可……其中于先生有这样一段发自内心的话:说她幸福吗?说她值了吗?这都太浅薄。教育对她来说,已不只是饭碗,也不只是事业,而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倘若让她离开学生,很难想象出她会怎样生活。

  教师是一个无比神圣的职业,决定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兴衰。高尚的道德情操一定是最重要的,要有一颗公心,爱心,舍弃浮华之心。第二智慧的工作,用艺术的教育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唤醒学生。第三用心的成长,那是一个称职教师的力量源泉。李虹霞老师为广大教师做出了表率和榜样。真的希望“李老师”多一些,再多一些。我想先从自己做起,这最重要。

  一、舍弃浮华之心

  舍弃浮华对一个教师是多么重要啊,我们生活的年代,物质非常丰富,而相对比教师的工资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教师的地位和价值。当然我从不认为,物质和金钱与爱心和责任可以等价交换。与此同时,随着教师待遇的逐渐提高,我也并没有看到更多真正优秀教师的产生。更加证实物质的给予或者提高,并不能完全解决教师缺乏幸福感的问题。我们的教师更多的还是抱怨,抱怨学生难教、问题多,抱怨家长不理、不配合,抱怨工资低不能养活老小,抱怨工作没意思……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现在的教师待遇要比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教师的待遇要好很多了,为什么教师们还会感觉不幸福,而且心理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情况的改变需要社会,区域政策,学校管理,心理建设等共同作用,可是唯有所有的教师不忘初心,树立坚定职业信念,舍弃浮华,才是根本。因为选择教师,就选择清贫。就需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凡,甘于奉献。如果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来源是金钱、物质、名利,那永远不会幸福,人生将陷入无穷的苦闷,因为作为教师你永远得不到这些;如果作为教师的幸福来源是学生的成长,那幸福就在身边,人生将抽个满无限阳关,因为作为教师这是最容易且最应该得到的。

  我希望教师能够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二、智慧的教育

  有很多人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所误解,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是艺术,不是说教。真正的教育润物无声,大爱无痕。这样就需要教师智慧的工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事情或者问题,要做有心人,重视生活琐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抓住教育契机。李虹霞老师提到以为老师蹲在电脑桌下给学生操作电脑,这样不舒服也不雅观的姿势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看清老师的操作;李虹霞老师能够通过家里冬天温度不达标难熬的日子想到,教室的“温度”,她说:“作为教室里的领导者,我投入了多少热情,孩子是有感觉的,家长也是有感觉的。”李虹霞老师为“错字大王”建立错字档案、巧用集体的力量改变后进学生、用“手拉手”的举动慢慢走进内向孩子的心理……我们也遇到对学生的教育,学生并不买账。

  或者态度恶劣,或者出言顶撞……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想一些办法,巧妙的解决处理问题。生活即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智慧,没有智慧的教育虽然可以用爱来减少伤害,不至于变成灾难,但是热爱学习,幸福甜蜜的学校生活将与学生无缘了。

  我希望教育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幸福。

  三、成长是自己的事儿

  李虹霞老师说:“勤奋比天赋更重要”,她原来在中专文化课是副科,学生不重视,睡觉、看小说,老师们各自混着日子。而李老师总是用心设计每一堂课,字迹工整认真对待每一篇教案,被评为校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后来她了解到这里的学生有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小学就没有学好,养成好习惯。其中一个男同学的话深深打动了她:“这不怨我,老师根本不教我!我大多数时间站在教室门口或办公室里。”这时一个念头在李老师心中闪过:到小学去!,一个已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放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决定到小学去,这是多大的勇气。李老师是真的爱教室,爱教育。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也许知道,但我没有这么大的勇气、执着的信念。这就是我和一个伟大的教师的差距。

  李虹霞老师说:“每当帮助孩子们一次一次冲过终点时,会心的微笑、幸福的泪水让我深信: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留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其实,每每谈到这个问题,我的心中都充满着遗憾,我已经是一个从教15年的老教师了,应该是由于我是教地理学科的老师,一直没有机会做班主任,也许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了。

  李老师在语文教学上独树一帜,各级各类的展示课层出不穷。她通过三年的摸索研究,有了基于问题在实践中研究和解决的意识;开始转变视角,真正依据学生的发展审视课堂;开始从课程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她认为,首先要统合语文课程,形成自己的“师本课程”。其次要想办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次,要真正了解课堂学习的起点,增强课堂学生的针对性。最后,我们必须要增加课内阅读量,以保证学生确实在读书。她还尝试分散在许可内外但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目前她从三个纬度进行了“统合”:一是横向统合,包括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的统合和学科之间的统合;二是纵向统合,包括语文一册教材内容本身的统合和跨学段语文教材之间的统合;三是时空统合,包括语文与学生校园生活的统合、语文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统合和语文与学生社会生活的统合。

  李虹霞老师对于教育对于教学的执着追求永无止境,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事情,她都义无反顾。真是令我非常钦佩,我现在也承担了一个研究国家教材、地方课程教材整合的省级课题,也想通过这个契机,让自己更加深入的研究专业,从事学校事务性的工作已经让我对教学疏于钻研,这件事让我很紧张。

  努力成长感受成长的幸福。

  李虹霞老师创造了一间幸福教室:“没有讲台,只有开放的老师办公桌;没有生厌的‘作业’,只有主动承担的‘工作’;没有惧怕的‘考试’,之后素养的展示;没有班干部,之后核心成员;没有值日生,之后美容师、魔术师、专家和掌门人。这里少了老师的命令安排,多了民主;少了老师监督,多了小记者美好抢拍和错误曝光;少了正课时间,多了社团活动……”

  李虹霞老师说:“看一所学校、一个机关、一家企业的品质,就到它的卫生间去看看吧。卫生间的品质,其实就是一个单位的品质体现。看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如何,就到操场看学校的集会和活动吧。那些几经策划、字斟句酌过的文字材料说明不了什么,那些反复推敲、激情昂扬的校长汇报也表达不了什么。看一所学校真正的育人质量、就到语、数、外以外的体育和音乐等课堂里去感受一下吧。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体现教学质量,学生走出校园,能带得走的能力和习惯,才是学校烙在学生心中的印记。”

  虽然李虹霞老师是一名一线教室,但是她拥有的是大教育观,大格局,教师的高度决定教室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更左右着学生的人生走向!一个满心装着学生的老师一定能创造奇迹!

  希望这样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不忘初心,共同努力追求“幸福”——回归教育原味。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2

  当今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将会有19年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其中最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教室”了。一位或者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也源自于这个叫“教室”的地方。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始终在教室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带着这份幸福和快乐走上社会,各类极端的事件就不会那样频繁的发生,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祥和与温馨。

  这似乎是奢望,但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建设这样的“教室”的强烈愿望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山东潍坊的北海双语学校,就有这样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用满腔的爱,用教育的智慧,将一间普通的教室,打造成了独特的“幸福教室”,被美国年度优秀教师雷夫称之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她,就是李虹霞老师。

  一、营造安全无忧的环境

  孩子走进学校读书,看上去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焦虑的心态甚至是恐惧的心情。对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仅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是陌生的,相处的人群也是陌生的。孩子虽然自身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为将来独立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做准备,但面对新的互动对象、新的环境、新的规范要求,必然会有很多的忐忑不安。不少孩子上幼儿园以及小学时的大声痛哭,就是这种复杂心态的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但焦虑和紧张的心态并没有减少。

  对家长来说,从孩子准备要入学或者升段的时候起,那份担心、期盼、紧张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将孩子送到学校的初期,家长最关心的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是否能够和老师、同伴和谐相处;等过了这个适应期之后,又开始为孩子的学习操心,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周末给孩子上兴趣班,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跟上教学的步伐。任课的教师也有不少的担心,孩子习惯的养成、班级集体的建设、家校沟通等等,都需要在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完成。

  一个人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和氛围里,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畏手畏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而缺乏安全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没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展现出来了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孩子和家长就能敏锐地感受到,他们的担忧就会减少很多。反过来,教师爱的付出,会让家长更加乐意配合教师的工作,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以“幸福教室”建设为主线,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让孩子走近来的第一时间就喜欢上教室,是李虹霞老师每接一个新生班级,都特别注重的一项工作。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长对教室留下的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们的脑海里萦绕,温暖心田,缓释紧张和焦虑。在教室的讲台上,悬挂着几十个五彩缤纷的气球,每一个气球上写着一个学生或者老师的名字;开学前提前收集的孩子们的照片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还有“我们一起建新家”的系列活动,等等。当孩子们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来的时候,一下子发现教室里到处都有自己的信息和元素在其中,那是多么的意外和惊喜,孩子立刻喜欢上这里了。

  什么样的教室是“幸福教室”?这要听孩子的意见。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李虹霞老师开始带领大家谈论“幸福教室”的模样,很多同学用文字或者图画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室。接下来,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了,自制书橱,将教室的四周布置成“书的海洋”;建立展示园地,可以在空中、地面、墙壁等各处看到孩子们精彩的作品;设计大舞台,鼓励孩子们开展合唱、诵读、古筝、葫芦丝、口风琴等喜闻乐见的活动;购置笔墨纸砚,为孩子们书写人生的大字做好铺垫……还有家长赠送的鱼缸、博古架,孩子们在游学活动中交换的礼物,等等,在这个教室里都有一席之地,让这间教室充满着绿色、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李虹霞老师不仅注重物质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更加注重精神形态的以及网络形态的“幸福教室”的建设。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是否充满乐趣,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大方自信等,都是“幸福教室”建设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话题。同时,李老师还建立了“幸福教室”的博客,将班级生活的趣闻轶事、学生才艺的惊鸿一瞥、班级制度的规范执行、家长关心的若干问题等,通过网络和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让“幸福”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和放大。因为李老师的引领,很多学生家长也创建了博客,将自身家庭教育和李老师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有了这样安全无忧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上,多种力量的汇聚,其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时空

  蹒跚学步的孩子,父母一方面总是搀扶着孩子,给他提供练步的机会,另一方面总是鼓励孩子,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前两步……等到孩子可以歪歪扭扭地行走时,就果断地放开手,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一把。

  从某种程度上看,教师的工作与父母教孩子学走路是很相似的。在学科教学开始的阶段,一定要慢之又慢,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对学科的情趣为目的,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夯实孩子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教师就要学会逐步放手,凡是孩子们能够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绝不越俎代庖。

  李虹霞老师对此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她认为,起始年级的教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比毕业班的教学要重要的多,要让学校里经验最为丰富的教师来担任。起始年级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成了“学困生”、“厌学生”,与他们起始阶段的教育是有关联的。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习惯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比如说班级集合站队,就包含了遵守规则、节约时间、相互配合等多方面的公民素养,李老师对孩子们有明确的要求,10秒钟一定要站好队。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需要进行设计的,一要将每个人的位置固定,避免拥挤和插队;二要固定行距和间距;三是不用嘴巴看齐,只用眼睛看齐。

  比如说每个周日的晚上,学生返回学校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书写练笔,不用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走进教室之后自己就去做这件事情,任墨香在教室里荡漾;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也不需要老师的照看,孩子们自己就会组织,每次李老师走近教室的时候,都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而且“熟视无睹”,不会因为老师的到来而停顿;每天的课文预习,孩子们会自己在书本上勾勾画画,用红笔做些记录和标注,不需要教师提出要求……

  在李虹霞老师的“幸福课堂”里,兴趣的激发是时时刻刻的。

  “幸福教室”不设班主任,由学生来当家作主。孩子们可以竞选“一日班主任”或“多日班主任”;“幸福教室”没有固定的班干部,只有那一个个的“黑板美容师”“地板魔术师”、管理扫把的“掌门人”等。某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特长,就来做教师的“小助手”;某个学生在作业处理上有创意,就来辅导其他同学。表扬孩子的时候,都能够恰如其分到找到孩子成长的具体事例,让孩子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批评孩子的时候,也注重就事论事,让孩子心服口服。

  孩子们的各种才艺,都有展示的机会。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被李老师记录在“幸福教室”的博客中,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就连这些连“孔子也教不好的学生”、“不识字的学生”,走进了“幸福课堂”之后,他们的潜质和才能都得到了激发。

  正是因为李老师懂得放手、指导有方,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年,随着李老师外出授课、比赛等活动的日益频繁,留给孩子们的自修课越来越多,但孩子们用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告诉李虹霞老师:我能行!

  三、着力构建统合教学法

  作为一个教育者,有两个问题应该始终引起我们的警觉。一个是有关学科的分类问题。世界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各种知识相互交织在一起,本身是难以分割的。为了学习的方便,人们人为地将知识分解成若干不同的学科,让学生分类来学习,这很容易导致对世界的曲解。如果教师自己在教学中不注意这一点,过于强调学科的重要性,还会将这种曲解放大。一个是关于教材和课文的问题。教材和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载体,一个例子,是否一定要按照这样的内容和顺序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体现着教师的学科素养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认知特征等的熟知程度。

  李虹霞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到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严重不搭界的现象,以及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的不该有的分化现象。认为传统的教学是按照教材的次序开展,而教材无非是知识体系的分割。照本宣科的结果,只能给孩子移植一些知识而很难形成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只有直面学生,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李虹霞提出,放弃传统的线性教学,建立多元、多面、多维、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时空坐标。沿着横向、纵向、时空三个纬度来统合语文教学,统合分散在学科内外、联系密切的内容,改变课堂结构,重塑教学流程,让学生全方位、整体、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地获取而又充满愉悦的过程,促进学生识字写字和听说读写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所谓横向统合,包括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的统合。让儿歌、绕口令、韵文、优秀童书、古代蒙学读物、现代集中识字读物、地方文化读本等大量有价值的文学性课程资源走进课堂,给学生无限的阅读自由和空间;语文课与各学科跨学科的统合。将美术、音乐、数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整合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之中;学科教材内容的重新组织与统合。重视第一本语文书、第一节语文课、第一次识字、第一次写字、第一次师生交流、第一次习作等的课程教学设计,更关注识字、写字、读书等的顺序,形成“序列化”的班本课程。

  所谓纵向统合,包括同一册教材内容本身的纵向统合。采取单元教学的方式,整体学习,集中突破。跨学段语文教材之间的纵向统合。将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学习。

  所谓时空统合,包括用足网络资源,博客成为“空间教室”;让学生呼吸幸福的“语文味道”;走出教室的语文学习等。李虹霞认为,决定教室容量大小的,不是教室的空间和设施,而是教师的视野、智慧和气度。只要统合各种资源,一切围绕孩子的困惑和需要,教室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温暖幸福无限延伸的气场。

  李虹霞老师构建“小学语文统合教学法”的时间并不长,但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幸福的道路,希望的道路。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被她的探索和激情所感染,创造出更多富有情趣的“幸福教室”。

【《创造一间幸福教室》读后感】相关文章: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03-07

教室卫生通报02-16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04-28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04-25

教室工作计划01-11

我的教室小学作文08-08

我们的教室小学作文06-26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15篇08-11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15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