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必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作品。作者运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无论是环境的衬托,人物、事件的特定,还是句式的运用,都表现出作者写作手法的与众不同。
第一章作者运用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反映出了天气的冷,车夫的有无数裂口的手,卖豆腐的粘在地上拿不起来的方木盘,卖馒头的像挂了掌子的脚,经商的人马……环境、人物烘托出时代背景。
呼兰河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晴天有晴天的故事,雨天有雨天的故事,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乐于助人的帮忙把陷入淤泥里的马匹拉出来。
呼兰河人文风情,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呈现出来。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充满了迷信色彩。
野台子戏最能反映出人之常情。亲戚来听戏,奢侈的赠送。在那个时代,不像现在车马快,通讯工具发达,那时候出嫁的闺女,一年或几年才能与众姊妹见上一面,亲情不能一下子宣泄出来,用礼物来回的回赠,代表着彼此的思念之情。
童养媳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老胡家一个健康漂亮的童养媳,饱受婆婆的虐待毒打,成了人们嘴里的一个“疯子”“妖精”,一次次请跳大神的给童养媳驱逐邪气。愚昧、迷信、无知,最终害死了童养媳。
作者以自己的家庭背景展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厨子、有二伯、冯歪嘴子以及王大姑娘的生活遭遇进行了讲述。贫穷剥夺着他们的尊严,直至生命的逝去。
《呼兰河传》有作者童年家园的快乐回忆,也有作者对那个时代裸露地阐述,用文中的话说“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11-29
【经典】《呼兰河传》读后感11-14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0-20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13
《呼兰河传》读后感07-30
呼兰河传读后感[经典]08-04
呼兰河传读后感11-04
(经典)呼兰河传读后感07-20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11
读后感《呼兰河传》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