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莺莺传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莺莺传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传奇《莺莺传》“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如张生说的那段十分道学味的话“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戮酖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但是由于此文“颇切人情”,所以“后来煊赫如是者,惟此篇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
传中写张生初见莺莺时:“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我读到此处,不禁想到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黛玉在宝玉眼中如“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传中对莺莺的评价:“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我见“喜愠之容,亦罕形见”这八个字时,我不仅想起张元勋回忆在狱中看望林昭的情景:当时林昭被带到张元勋面前,她对张嫣然一笑。那瞬间另周围在场的楞住了,因为在关押的这几年中,林昭从来没有这样的表情。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嘘唏,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从这段可以看出,她对自身的命运是清醒。也许能与在公元263年洛阳刑场上发出了一样的感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莺莺是个单纯、真挚的女子,可惜张生不会像贾宝玉也弄了一身病。叹!
【莺莺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草房子的莺点的读书心得12-17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09-14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08-30
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11-28
《杜甫传》读后感11-26
疯传读后感10-03
霍金传读后感09-26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10-15
岳飞传读后感11-09
贝多芬传读后感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