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4-10-21 11:01: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汇编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汇编15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

  今天,紧赶慢赶的看完了《苏菲的世界》,莫名有种看各种书玩“套娃”的感觉。《苏菲的世界》用最简单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哲学的发展,几个哲学中有名的“派别”。用席德父亲的话来说,就是他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一本哲学书,作为孩子的“哲学启蒙”。我个人的观点是,全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艾伯特教给苏菲的哲学知识。但我们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不过有一点我和席德一样不太懂:为什么自己丢的东西会跑到父亲寄给自己的书中,还会被苏菲捡到。这应该是席德父亲故意制造出的.巧合,可我的逻辑就是想不通,觉得哪不对劲儿。

  我解释一下,在开头中说的“套娃”即“书中书”。我们在书外,看席德和他的上校父亲;席德在书中,看苏菲和艾伯特;席德书中的苏菲又在看一本写自己的故事——《苏菲的世界》。顺带一提,《苏菲的世界》还包括《小红帽》《爱丽丝漫游奇境》等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看见这些“熟面孔”,有没有眼前一亮呢?

  苏菲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曾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周围,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如今,我们还未滑到兔子毛深处,开始往上爬还不晚。魔术师的面目一定会有一群充满了好奇心的人们发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一位名叫乔斯坦·贾德的作家写的一本书。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不寻常的信,世界像谜团一样像苏菲展开,苏菲更加对世界的了解有了新的进展。在一位神仙岛是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想一些问题,苏菲运用了少女的天性悟性和后天的知性,去解开这些问题的答案,谜题。果然,事实真相远远比苏菲想的更加怪异和离奇,这一切都是要苏菲慢慢去解答与思索的。

  据了解,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在接下来的几年,此书风靡欧陆个国,在哲学意识最强的德国最获好评,被认为这是青少年的最佳哲学启蒙书。它长期雄踞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仅在欧洲销售量就有300多万册。在亚洲,日文版的《苏菲的世界》1995年6月底发行,仅仅一个月时间就畅销50余万册,在韩国也取得畅销书排行榜之首的`佳绩。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我阅读了《苏菲的世界》,觉得,我若想解开难题,必须思考与寻找。在茫茫的知识大全里,我拥有着更长的路去了解这个世界,世界没有想要就有的事情发生,必须等待我们灵活运用双手和大脑去开启所有的难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让人们发觉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不只是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责任。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作者带领读者跟随一个可爱聪颖的小女孩从远古罗马畅游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那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讨论的题目以及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历和遭遇,都详细的'收录书中,生动自然的将整部世界哲学史演义出来。内容广泛却不紊乱,作者细心的将书中内容分成多章节,每节都有题目点出章节的中心内容,或深藏或巧露,每一节都阐述蕴含了它的真理,诠释了看似高深难懂的哲学问题。这样的分节让读者读来轻松,也就自然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理解作者的用意。

  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

  苏菲是一个十四岁的挪威女孩儿,她像许多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有许多不凡的经历——莫名闯入生活的哲学老师,开启一段深奥却有趣的哲学学习课程;种种超自然现象的发生,以及一封封送给彼岸一个名为席德的少女的信。

  一切是那么神奇和不可思议,那晚我睡着了,梦见我跟随苏菲与他一起冒险,一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哲学课程,第一节课。这个平凡的世界开始变得多彩了,我已经十四岁了,在这几乎要彻底融入一切庸俗而又似乎可靠的规则的年纪里,《苏菲的世界》厉声叫醒了我,它唤醒了我幼年才有的对世界充满好奇探索的心灵,我运用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世界,并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世界是怎样诞生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这绝不是空洞无味,好高骛远的无病呻吟,而是我重获新生时,那对我的存在所做的'一次审视,让我发现了那么多生活的细节美,好像一个瞎子真正看到了世界,鲁钝的又变得锋锐了。

  这本书以历史时间线为纵轴,涉及了许多历史,科学知识,同时也写了许多名人和哲学家的故事,让我得以与伟大的灵魂对话。这本书让我的思想变得更有深度;对问题的看待,更加全面;健全了我的人格,丰富了我的视野,让我如痴如醉。随着近代哲学史讲演完毕,苏菲的冒险也告一段落,一个荒诞而伟大的结尾给了读者最后的结语,如果苏菲所谋求的真相是她只是一个书中人物,来自本书中另一个人物的笔下,那么我的生活与世界是否也只是一个缸中之脑的故事,苏菲和她的老师逃出了书本的故事,开始了无人可知的冒险,。而我能不能逃出框架,明白“我们都是星尘”这句话的深意。

  我想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个世界需要哲学,而我们的生活更需要哲学,让我们打开《苏菲的世界》,领略哲学之美。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

  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有时候我会莫名的去想这些问题,有一天我走进书店,看到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我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点答案。

  《苏菲的世界》讲述一位叫苏非的14岁少女,在某一天放学回家,接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按时间顺序学习并了解了人类从古到今的思想历程,从康德,弗洛伊德等等几位大师思考的根本问题。然而,事实的真相比她想象的.更离奇——自己居然是别人虚构的人物!

  生命本来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的消失。在《苏菲的世界》中,“巴洛克时期”这一章里,有一首诗“世界是一座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者好几种角色。”那我们的人生是一部已经写好的剧本吗?笛卡尔说过:“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么人生就意味着虚无缥缈。”他认为,我们应该要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怀疑”这件事本身。

  中国古代的圣人庄周在梦里遇到了一只蝴蝶,他在想究竟是蝴蝶在他的梦里,还是他自己就是蝴蝶的一个梦呢。《苏菲的世界》让我了解了渣学家的思想,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其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并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整本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不落俗套、新颖地以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揭示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4岁的少女苏菲在某天放学回家后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从思考信中提到的.“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的问题开始,在一个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之后,艾伯特陆续向苏菲娓娓道来:从古希腊自然派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到人性被神化的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到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再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康德的人本主义,最终到现代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观点,各种学派、各种学说让人应接不暇,实际上这却是作者借艾伯特之口把这一切展现在读者眼前。

  本书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这些信虽是寄给她,却是写给一个与她同一天生日的、似乎是不存在的女孩——席德。更出奇的是,艾伯特不停地给苏菲讲课,却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的“特意”安排,或者说他们是活在少校的意识当中。他们的谈话和举动被少校安排好后写进一本叫《苏菲的世界》的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女儿。故事的结尾,艾伯特与苏菲试图逃出少校的思想控制并且成功。

  席德与少校,苏菲与艾伯特,这两对人物,时虚时真,让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真实与虚幻二者难以分开,留给读者无限思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人生如星尘

  我是在没有事先对它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哲学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9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麽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

  《苏菲的世界》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意义的书,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一封未知的来信,带来了一个个关于哲学的理论与思考。

  故事主人公是苏菲,一个十四岁少女,过着平凡生活,直到一封未知来信打破了苏菲平静的生活。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一位神秘导师艾勃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信件中提到一个人席德,原来苏菲是个虚拟人物,这一切都是席德的父亲为了庆祝女儿生日虚构出来的故事。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知道这一切之后,并不想被人控制,他们做出反抗,离开生活许久的`伊甸园,离开席德生活的世界。

  当你知道自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你的心理建设会不会崩塌?如果自己是苏菲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自己是个虚构的人物,然而自己并不是主人公,只是一个配角,这又和现实世界有何区别呢?现实的世界不过是我来过一遭,而后几十年过去我又消失在这个世界,和虚构出来的有何不同呢?虚构的人物有个人主宰着她的未来,那个创作者虽然是现实人物,她的一生又被谁主宰呢?这就是哲学不解之谜吧。苏菲打破了戒律。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

  早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就叮嘱我们上了大学会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当时我就想:在我的大学四年了,我要多看看有益的书。

  在图书馆寻觅我感兴趣的`书的时候,我发现了《苏菲的世界》。于是,这翻开来我和哲学进行初次思想对话的美妙一页。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讲述了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在一个陌生人的谆谆教导下逐渐产生对哲学的热爱并且去探讨它的过程。

  第一次接触哲学类书籍,刚开始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不过在我继续看下去之后,我发现哲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一开始我以为哲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作为一名理科生的我可能很难理解哲学家的思想。但是,这本哲学启蒙书从一个小女孩写起,它先把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说起,在慢慢引导我们思考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最终将到哪里去……我很羡慕文中苏菲可以躲进自己的小山洞里看自己喜欢的书,想自己的问题……在现在我在的生活中,我们的时间都被qq,微信碎片化了 ,舍得用时间来思考人生的又有几个?除了那些专门的哲学家,又有谁会去在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我们为什么存在的辩论;又有谁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有宇宙大爆炸等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

  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从帽子里被拉出来的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不同的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而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P.S.关于小兔子,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皮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赏析

  这是第一封正式的来信,也是这场哲学旅程的开始。作者用一个简短的'比喻,将人为什么需要哲学,解释得清清楚楚。比如说我,我以前只接触过一些浅显的,零散的哲学片断,从未系统地了解过一门学科。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感,我才对它这么向往。言归正传,我认为,苏菲正像另一个我自己,当然,我并不因为这封封来信而对现实生活心不在焉。这很大部分是因为我在读一本书,而且我也知晓自己正在读书。也许,我是站在兔子毛顶或深深埋在毛底的人呢?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它并不如别的哲学书一般排列松散,抑或说无味,而是丝丝入扣,环环相结,一波三折。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所以许多书都以一个一个的事例来分析,而这本书,则把它们都串了起来,成为了一个个建立在小片断上的更大故事,没有缺失了小说的趣味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是人出生以来就会有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终极哲学问题,也是所有人至今未解答成功的谜团。

  十四岁的苏菲不断的接收到一封封不同寻常的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不过,她通过她充沛的知识逃离了“世界”,可是这一切都被席德看在眼里。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是苏菲,她依靠在那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常人无法触及的奥秘,才能与艾伯特逃离“世界”

  这本书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不禁感到惊奇,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怀疑,不过更让我吃惊不已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何拥有如此高的悟性,也许是我们已经忘了当初对这世界的好奇,也或许是我们已经淡忘了世界。这一点从艾伯特身亡就可以看出,因为他对世界报以好奇,对我们的生活感到惊奇,所以他才会去探究,去深入,哲学家的疯狂。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人不过是宇宙的蚂蚁,当我们重新打开对世界好奇之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所以才需要像他们这样的哲学家来帮我们来产生他们那“正确的思想”。这本书会唤醒所有人对内心早已沉封的好奇与关怀。他解释了人生的同物,潜至繁琐小事,深至世界,人心,哲学,使这本书让人更加诱发探索,思考。

  人如果未背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快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做事。因此,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因为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人,这才是苏菲的世界的真谛,不应该如此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

  《苏菲的世界》以一个14岁小女孩的视角,带读者从自然派哲学家到苏格拉底再到希腊文化,从文艺复兴到康德再到弗洛依德,把整个西方哲学史简明易懂并充满趣味地讲解了一遍。纵观本书的哲学史世界,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家们的两大命题是尝试解释世界的本质以及什么是自我,这是最经典的哲学基本问题,也是至今仍值得人类去探究的问题,由此引起的`思考和吸取的知识,是我读此书的最大收获。

  面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不免要再进一步去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菲的世界》引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该如何保护人类文明和我们存在的基础”。进入二十世纪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间,气候、环境、资源、生态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发展科技、探索宇宙、解密基因密码;另一方面,我们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我们自认是唯一具有“宇宙意识”的生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但现实中却做着控制和掠夺自然的一切。曾几何时我自己也陷入了一种“自我”的意识状态,认为现如今的自然界要靠我们人类去修复的,只有人类才有这个本事。然而,扑面而来的“新冠病毒”、澳洲大火、东非蝗灾……才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也是脆弱的,生命的奥义就是我们只有将自我放到自然中发展,尊重自然,才能世代长久。

  大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小到自己和他人相处的关系,都可以用书本里的话来总结: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是生命奥义的哲学,也是为人处世的哲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

  在高中时,我们要学习政治里的哲学生活,那是四本政治书中最难学的一本。我的确也很讨厌哲学,太难理解了。但《苏菲的世界》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从哲学的角度向我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一直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世界就像魔术师变出的白兔,人类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处,把所有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而哲学家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断攀登白兔的毛发,目的是为了看清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

  读完全书后,我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用一句话说: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06-1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23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21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9-21

苏菲世界读后感11-0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0-20

(经典)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8-05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经典】08-10

【必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7-13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品]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