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祥哥的胡琴》读后感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

时间:2025-01-05 15:20: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祥哥的胡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童话《稻草人》其中的一篇《祥哥的胡琴》,里面主要讲述了祥哥的父亲去世后,祥哥开始学习拉胡琴,却遭到别人的嘲笑。可是当他遇到风儿哥,泉水弟,鸟儿后,他学会了拉大自然的歌曲,后来他到大剧院里演奏时却遭人白眼,回到家乡后,收母亲点化,为全村子的人拉曲子。

  我的感悟:祥哥力尽千辛万苦才学会的《大自然》,这首曲子,却不被人待见。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把听音乐当成一种很高雅的行为。殊不知大自然才是一切歌声之根源,这些人已经不再知道大自然,一个不知道大自然的.人,是一个灵魂完整的人吗?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2

  假期里,我又读了一遍《稻草人》这本书,其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是《祥哥的胡琴》。

  主人公祥哥和母亲住在小溪边一所又小又破的屋子里,父亲临死前给了他一把胡琴,这把胡琴已被拉得很旧了。在祥哥四岁的时候,母亲把琴交到他手里,希望她能拉出好听的曲子。可是他还不会拉胡琴,拉的声音像据木头一样。他一边拉一边走,尽管他拉的胡琴非常难听,但是祥哥还是感到很欢快。祥哥走到了森林里,泉水、风儿和小鸟都成了祥哥的老师,祥哥在大自然中胡琴拉得越来越好。祥哥把泉水、风儿和小鸟教他的这三种音乐合为一体拉给妈妈听。妈妈觉得太好听了,让祥哥拉给所有人听。祥哥到音乐会上去演奏,可听众们嘲笑祥哥穿的'像穷人一样,刚开始他们的嘲笑声还很轻,后来嘲笑声越来越大,最后他们纷纷走出音乐厅。祥哥回到了家乡,家乡的人们听了他的琴声都感到甜美、舒适。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也只有生活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人才能听得懂。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3

  “啦索拉——”在空气中,美妙的音符划过寂静的田野。我合上书,回想着《祥哥的胡琴》,自信、开朗、乐观的祥哥浮现在我的面前。

  祥哥的艺术生涯,要从美妙的.胡琴说起。当他拿起父亲手中的胡琴时,便注定要与胡琴作伴。他克服了别人的讥笑,专家们的鄙视,一心一意的练着胡琴,将大自然的美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它虽然没有高超音乐的美,但这美妙的声音像轻纱般笼盖在人们的身上,让人们感到甜美与舒适。 祥哥之所以一开始能在别人的嘲笑中坚持下来,不仅是因为母亲的鼓励,还是他的自信、开朗、乐观。当遇到打渔老汉的讥笑和洗衣太太的讥笑时,他没有失去自信心,这是无人能比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艰难险阻,我们不能退缩。就像巴尔扎克所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一样,我们要乐观去面对困难,笑看人生。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相关文章: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优秀(2篇)12-14

家有“一休哥”小学作文02-25

固执老头章鱼哥-写人作文02-15

哥,你好观后感(集合)10-07

刘秀祥先进事迹观后感06-13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02-25

《关键对话》读后感-读后感07-07

繁星春水读后感 读后感03-05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