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时间:2020-10-08 21:46: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

  夜晚安静下来一个人读这本书,心里还是有些怯懦。我想我内心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我需要这本书还有其他相关的源泉来帮助我面对死亡这个话题。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这是一本深刻的书,读起来有些费力气。不知道是我很久没读书阅读能力退化了,还是作者的陈述富有哲理性和专业性。即便如此,我还是大力推荐甚至可以说是强制塞给了我的爸爸妈妈。如果能够更通俗易懂的话,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以前一些想当然的事情变得更具体,我经历过最亲的爷爷奶奶的离开,但事情也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因为经历衰老和死亡的不是我。小时候以为只要活着就好了,最喜欢看电视剧或新闻里,绝症患者被救回来,现在才知道,真的有生不如死一说。

  想到当年我的嗲嗲走的时候,还好爸爸妈妈尊重了他的意愿,是在家里走的,我感到一些欣慰。想到以后我的爸爸妈妈,我希望通过请他们看看这本书来慢慢跟他们沟通那些最核心的问题。而我自己,还好我看到了这本书,我或许还有长长的时间做准备。

  消除那些未知,就是消除恐惧,从而能从容面对,不管死亡何时来,我都有尊严的活过。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2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读后感)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

  你的林子 从终点出发

  "所以可以说,我们已经是怪物,我们的寿命远远超过了给定的时间。当我们研究衰老时,我们试图理解的并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非自然的过程。"

  ——阿图葛兰德 《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

  "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但却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作为人,我们总是想要更多。

  1943年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了五个层次:生理需求(Physiologo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简而言之,这5个需求在前一个满足了的情况下,后一个就有了追求的欲望,同理,如果前一个需求都无法满足,那后一个也就没有了追求的动力和意义;

  这解释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很多问题,不说远了,就从我们的爷爷奶奶辈说起,他们的前半生都是在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年代度过,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因此直到和平年代来临,他们大多数仍然维持非常简朴低调的生活,往往对儿女孙辈任何额外的"好意"持拒绝态度,他们只关心一家人是否平平安安在一起,什么"社会的尊重"和"自我的实现",无关紧要。而我们的父母辈,他们度过了饥饿、动乱的童年和少年,和平稳定正好在他们的青状年时代来临,他们抓住了所有的机会,付出了我们这一辈无法想象的代价去拼自己和家人的前程,赢得此前从未感受过的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甚至自己没实现的仍期待在子女身上实现。

  然而,任何理论都无法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衰老、重疾、灾害等同时威胁到多个需求的特殊情况下,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选择序列。比如那些无论是新闻里还是在我身边的"伟大"的人们,有的为了确保腹中宝宝的健康,拖延自己的重疾治疗,有的为了"祖国和人民",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在他们眼里,"爱"和"自我实现"比"健康、安全"更重要。还比如那些暂时或永久丧失行动能力、交流能力的人们,或者经历过这样的危险的人们,无论他们是否年轻,往往会对"自我实现"开始意兴阑珊,"爱和归属感"成为了最重要的价值,他们不想为不确定的明天做太多的"牺牲",也不想在那些"新奇"的事务上满足肤浅的好奇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倡导"回归古朴、回归本真",自己种菜,自己做衣服,甚至自己去建一座房子,只是为了享受"今天"的每一分钟,对每一个还在身边的人给予真心的交流和爱。

  除了这些"需求序列"的特殊情况外,到了如今的20xx年,人的"重要"需求似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那就是70后开始实践的、80后玩出花样的、90后及其之后奉为原则的"自由"."自由"的概念无法做一个准确的描述,但是人类主宰自我的意识,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更为看重。在科技高速发展、人类分工越加精细化的今天,为了享受尽可能多的"自由",我们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最大限度享有支配时间的自由,交通和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最大限度享有选择的自由,商品和服务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追求卓越,为了最大限度地享有"自我实现"的空间,我们几乎可以把一切家务事"外包",包括养育小孩、抚养老人……

  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的世界,我们享受着日新月异的自由和便利,但我们的内心呢?除开新奇、刺激的感官享受外,那些"吃穿住用行"每一步都必需面临的眼花缭乱的"选择",那些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和电子产品的人与人的"交流",我们越来越"自由",可我们越来越"忙",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好像也失去了"享受生活中最琐碎事务"的能力,我们忙着购物,忙着带孩子上兴趣班,忙着去世界各地旅游,忙着把那些看起来精彩的时刻发到朋友圈……然而,对于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整理照片、和老人、孩子聊天的时间,成了那块不断被压缩的海绵。

  正如阿图医生(《最好的告别》的作者)所说,我们都知道生命有限,但如今由于对科技的依赖,我们总有一种幻觉:我们的生命还很长很长,我们没享受到的还很多很多。阿图医生在书中总是会提到他的爷爷和父亲,我也无数次地想起我的外婆和爷爷。他们虽然都在90岁以上的高龄离开人世,但我父母和我,仍然有着深深的遗憾。爷爷、外婆去世前的那十年,是我父母创业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我在外地学习、工作的时期,每年我最多回家两次。爷爷80岁以后,走起路来特别的慢,而且开始大小便失禁,我只要在家,总能看到他急急忙忙地往卫生间走,甚至很多时候都来不及,大小便只有滴落一地。他总是摔跤,结果最后一次摔跤之后,他就再也没能站起来,一直瘫痪在床。由于我父母每天要花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公司,只有把公司的房间腾出一间来给爷爷住,另外请了一个看护,24小时照看他。我只记得每次回家去看他,他总是笑着,由于记忆力严重衰退,口齿也严重不清,大多数时候,我们相对无言,于是我就找些事情来做,比如给他剪指甲,剃头发,洗脚……,甚至有一次,我请父母公司的员工,协助我把爷爷拉到城里逛逛,那天太阳很好,爷爷脸上的笑容我到现在还记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爷爷一年也享受不了几次这样的时光,绝大多数时间,他只有孤零零地坐着,或者躺着。他总是抽烟,最开始我每次见他都要强迫他不抽,但是后来我不再阻止,哪怕他的衣服全是烟灰落下来烧的洞,因为我知道他需要那段抽烟的时光。后来我去英国留学,就在那期间,爷爷离开了我们,我没能赶回来见他最后一面。我的外婆在爷爷去世2年后走的,那时我已经回到家乡工作。她是突然离开我们的,那天晚上她住在乡下的舅舅家,舅舅来电话说外婆白天还还好的,突然昏迷不醒,让我们赶快来,我和妈妈、姨妈用最快的速度赶到,舅舅说外婆年纪大了,这下可能真的要去了,干脆不去医院了,然而我和妈妈不肯相信,执意要送到医院检查。我还记得在去医院的路上,是我一路抱着外婆,不断地叫着"外婆、外婆",她前几天还健健康康的,不可能,不可能是今天。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医生跟我说的话:"她突发脑溢血,血液已经覆盖脑部的70%,无法医治了",结果外婆还没能等到回家,就在一路颠簸的车上停止了呼吸。

  如果说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我父母和我,没能在他们有生之年多陪陪他们,但是这是现在这个社会最"普遍"的遗憾,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那么从我的外婆、爷爷的角度,他们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我的外婆在他去世前那几年,好像冥冥中有着某种征兆,她跟我们聊天的时候总是要提及她去世之后的事情,但是我的父母和我,总是条件反射式地拒绝她说下去,因为我们总觉得她还那么健康,甚至有时候看报都可以不用老花镜,就算要说也要等她身体明显不好的时候再说,然而我们没想到的是,老天爷根本没有再给我们时间和机会,这是外婆最大的遗憾吗?她最喜欢的是呆在乡下的舅舅家,虽然乡下路不平,各方面条件都没有城里好,但那里有她嫁人之后的全部回忆,而且她可以每天坐在房子前面,跟来来往往的乡邻说说话,不会像在城里那么孤单,然而,她最终也没能在她的"家里"离开人世。这也是她最大的遗憾吗?我的爷爷在去世前,每次我去看他,他总是跟我说他要见他故乡的亲人们,但是由于我爷爷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故乡,他想见的那些人,我们根本不熟悉,甚至没有见过,联系方式都没有,我们只有跟他说联系不到,来不了。结果直到他去世,他也没有见到他一直念叨的那几个名字。这是爷爷最大的遗憾吗?为什么当时的我不能好好跟外婆聊聊她的遗愿,为什么当时的我在外婆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还要让她在路上颠簸?为什么当时的我从来没有跟爷爷聊过他的故乡?为什么当时的我不千方百计找到爷爷要见的人,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这一切的遗憾是外婆、爷爷的遗憾,也是我如今想来最不应该让它们成为遗憾的遗憾。

  不可避免的,我也想到了如今还年富力强的父母和我自己。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正位于"而立"和"不惑"之间,我的父母则在"耳顺"和"从心所欲"之间。人的一生就是与自己的欲望博弈的过程,欲望是不断的"得",而我们必须同时面对不断的"失".也许我们身体所走的路,是一条面向远方的直线,但我们心的轨迹,却只能是一个"圆"."生者寄也,逝者归也",我们需要欲望的指引,也需要家的方向,与其将我们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那个没有尽头的"远方",不如开始学着回归那个你忽略已久的"眼前".阿图医生对"养老行业"的所有运营模式都做了分析和探讨,但都归结为一点,最好的"养老院"就算不是家,也应该是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这既是所有养老行业从业者需要意识到的,也是所有家里有老人、自己也终将变老的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无论你如何努力,人生的幸福与苦痛的比例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我们起码能做的是让遗憾越少越好。

  "漂浮在这条水流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我情不自禁地赶到无数代人的手穿越时间相握到一起".通过把我们带到这里,我父亲帮助我们理解,他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故事的一部分".阿图医生的父亲是在印度赴美的移民,在父亲去世后,他遵照父亲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带回了恒河,并按照印度教的古老仪式进行了水葬。虽然他在得知仪式中会喝恒河水而恒河水污染及其严重,但他仍然提前服用了抗菌药品并全程参与,最终感受到了那些古老的"仪式"真正的"意义".

  我也有自己的欲望,但希望我能和"它"好好相处,画好自己的那个"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4

  本书英文名,Being Mortal, 我理解的是,“终有一死”,好像有看透死亡的豁达,也有对衰老的接受,也有无可奈何。《最好的告别》则更加温情,表达了对好好活到终点的希冀。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是20xx年《新闻周刊》评选的“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20xx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单中唯一医生,也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

  全书8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独立的小名字,分别是“独立”,“崩溃”,“依赖”,“帮助”,“更好的生活”,“放手”,“艰难的谈话”,“勇气”,“三杯恒河水”。

  总体上看,前半部分是讲衰老和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儿,养老机构的优点和不足,后半部分是讲大限来临之前的不同选择和境遇,善终护理的进步性。

  20xx年3月14日,霍金的去世刷爆了朋友圈。霍金对安乐死的看法是:“受罪者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想的话。但是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生活再怎么糟糕,总有一些事情你能做,且能成功。活着,就有希望(while there's life, there is hope)。” 20xx年5月,霍金在英国《卫报》的采访上对死亡发表了看法,他说,“我在死亡的阴影下活了49年。我不害怕死亡,但是我也不急着死,我还有许多想要立马做的事。”

  Those who live in the shadow of death are often those who live most.

  那些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经常是那些活得最淋漓尽致的人。

  跑题了,变成励志短文了。

  回到《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对自身生物学约束,以及对抗基因,细胞,血肉,骨骼所设定的种种限制的斗争。”

  斗争的原因有各种。大部分是对亲人的不舍,对死亡的畏惧,有的是想多吃一口冰淇淋,有的是想多上一节教学课,还有的是想多看一次日出,有的是想对自己的花草多浇一次水,或对自己的宠物多一点照顾,等等。

  那又是如何斗争的呢?

  书中说“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自己生活存在价值?” 更通俗一点说法是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书中引用了《忠诚的哲学》一书()中罗伊斯的观点。“为什么仅仅存在,仅仅有住,有吃,安全地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如果理由是“陪伴”,那么一心一意待在一起,便是最有意义的时光,而不是满身医疗器材,时而疼痛,时而麻木。如果“快乐”是理由,那么发现和创造快乐,减少痛苦,便是有价值的。

  作者的父亲便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快乐,不想要疼痛,选择了回家。“每一天,他都会发现一些为之而活的时刻。” 书写了自己故事最后几行的安宁。

  “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限和阵痛,我们都希望保留自己作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这是人之为人的精髓。”

  大限来临,既要有全力治疗的勇气和决心,也要有随时下车的审慎和自主。

  “对于人类来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具有整体感,其弧度取决于那些有意义的时刻,那些发生了重要事情的时刻。”

  希望每个人的故事的最后几行都是安宁。最后用新发现的精神偶像癌症患者农民诗人白茹云的一首诗结尾。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5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颠覆了以往我对衰老与死亡的观念,引起了我对衰老与死亡的深思,让我受益匪浅。

  衰老与死亡——一个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但作者阿图·葛文德却勇敢地创作出有关这个话题的作品。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他说出了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却不敢说出的话,这本书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承认我们会衰老与死亡这一事实。这是感人肺腑的作品,它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性,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通过细致慎重的考察与运用其专业知识,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写出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发挥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一)衰老

  文中讲述了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们好好锻炼,好好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能延迟衰老,能够避免各种慢性疾病,好好地活到老去。但原来不是,在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开始衰退,这种衰退具有不可抗力。即使,我们有一个多余的肾、一叶多余的肺、一副多余的性腺,以及多余的牙齿,终会有一天,备用的一个关节也受到损坏,备用的的一条动脉也已经钙化。当我们不再能够继续损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彻底耗竭。在年老时,我们终会死于某种疾病。

  作者指出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无人敢真正去批判的现象,这样的想象使我们都活在长生不老的幻觉里。然而,罔顾事实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应及时采取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措施,但我们没有,这使我们遮蔽了本来存在的、可以改善个人衰老体验的机会。

  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老年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难以治愈康复。承认自己“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我认为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个人衰老体验上面,而不是放在如何完全治愈老年病上面。对于老年人,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体及其变化,警惕营养、药物、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尽量让老人少吃苦,注意生活细节。如老人容易摔跤,一摔跤就容易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预防他们摔跤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我们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

  (二)老人的独立

  作者描述了他的妻子的祖母爱丽丝,在退休后,即使失去配偶,也没有依靠家人或养老机构,依然保持完全独立的生活,她跟朋友去健身跳舞,她会修水管,自己剪草坪,经常为家人缝衣服、织围巾等,她热爱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看起来棒极了,这也是我对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美好幻想。我经常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生活,即使到老,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政府给的一些养老金,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健康,都可以好好地自己一个人活到老去。

  但故事后面发生了转折,也许不能说是转折,而是注定。爱丽丝渐渐变得步履不稳、记忆衰退,失能、失智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即使爱丽丝极度不想到疗养院,由于她身体的衰弱,她也无可奈何了。

  看到爱丽丝进入疗养院的情节,我原本的幻想都被毁灭了。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那时候,我们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将无法维持独立生活,即使不想依赖任何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我们要在变老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三)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

  由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敬老、养老、孝道的价值观和情感模。我一直都认为,我们应该对老人进行家庭养老才是孝敬他们最好的一种方式,把老人放到机构里,孤零零的,无亲无故,是一种残忍的养老方式。但是,看了《最好的告别》后,我的观念再次被颠覆。

  路·桑德斯88岁的时候身体很衰弱,也不肯去疗养院,他的女儿谢莉为了照顾他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原本谢莉认为,把他接到家里照顾,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路的生活习惯与谢莉家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同,许多个夜晚,路让家里的人无法入睡。随着年龄与身体衰弱的增长,路在90岁时已经失去洗澡所需的平衡和灵巧,除此外,路的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谢莉的责任有增无减。除了要照顾父亲,她还需要照顾家人,上班工作。谢莉几乎到达崩溃的地步。她觉得自己的神志在弱化,她想当个好女儿,她希望父亲安全,也希望他快乐,但她也想要一份可以控制的生活。

  看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当中,看到谢莉的窘况,我不禁想到,我对父母的承诺。我曾对我的父母说,无论如何,在他们年老的时候,我都会照顾他们。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的不同,我认为路与谢莉之间的这个矛盾,最终还是会有的。在出现这个矛盾的时候,我也是会和谢莉有一样的想法,我想当个好女儿,我希望我的父母安全,也希望他们快乐,但我也需要一份可控制的生活。但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年老的父母?如何能让他们快乐安全,又能使自己有可控制的生活?

  如果照顾不了老人,就把他们送到疗养院吧。但是这又违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过,疗养院有专业护理,比我们自己照顾老人也是要安全很多。但是,目前大多疗养院只注重对老人的身体护理,由于想更好地管理,让老人每天准时几点起床,准时几点洗澡吃饭,其实说是疗养院,却更像监狱。大多疗养院毫无生机,疗养院变成了一个只是寄存失智失能老人的寄存处。

  修复健康,也需要滋养心灵。人在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青年、中年,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为何到老年就不允许他们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呢?老人也是人,虽然年老了,但是他们与年轻人有着同等的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我们现在追求的有价值的生活,也有他们年轻时做出贡献的一部分,我们更加应该给老人这个权利予以尊重。如果社会一直不给予老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的尊重,有一天我们也会老,那么到时候我们将会自食其果。我们也不希望我们会被剥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老人希望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观念。

  我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都没有绝对的好。对于哪一种养老方式比较好,我们要先询问老人的意见。而在我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老人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考虑把老人送到疗养院,但前提下,要选一个老人喜欢的疗养院,一个有生气的疗养院,并且在老人身体可控情况下,空闲时,把老人接回家两天,让他感受一下家庭温暖。

  (四)放手

  作者通过描述好几个末期病人的故事,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的事实。一旦绝症病人处于末期,即使医生们都知道病人治不好,但医生们仍会对病人采取一切“积极”治疗。化疗、放射、切除各种身体部位,怕自己做得太少对不起结果。这样的做法看上去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了希望。但是这一切让病人疲惫不堪,最后的日子只能在监护室度过,然后离世。病人的离世,也让原怀有希望的家属,产生更大的悲痛。

  对于末期病人,我们应压抑住过度医学治疗的冲动,考虑在什么时候停止治疗,诚实面对垂死的窘境,更多地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尽力帮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望,从而避免过度的技术干预增加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

  恋生怕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当你处于生中,你亦与死同行。接受死亡与衰老的事实,能使我们更好地活着。人生无常,《最好的告别》让我更加珍惜时间与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让我明白,对待他人应有同理心,多站在他人角度来想,尽量减少他人的不舒适度。除此外,我们也应对生活中的社会制度与现象多思考,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6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7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你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你的心胸和视野变得开阔。哪怕足不出户,也能静坐于世界的一隅,从别人的笔端去了解一个你未知的世界;当人生困顿之时,它有时会像一盏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讳谈论,虽然知道那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也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做好过充足的准备。

  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去,如何面对父母的疾病和终有一天要离去的事实,我们觉得不说、不想、或是刻意回避,也许就不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很感谢遇到这本书,内容浅显并不难理解,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很多次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不愿提及和面对的背后,恰恰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处理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感,不愿面对终有一天要到来的离别。

  有质量有意义地活着,体面地离去,才是我们此生终极的目标。”

  ——上述这段话,是我读完《最好的告别》后写在微信阅读上的一段读后感,无意中翻阅,心中五味杂陈。

  一向身体康健的父亲,突然被脑梗击倒,即使救治及时,亲人日夜陪伴守护,也只是仅仅挽回了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认知却全面倒退的中风后遗症的结局,再也无法恢复清晰的思维和伟岸挺拔的身姿。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病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差,无非是靠家属用心陪护和看病情延缓的速度,这病,不可改善与逆转”。医疗诊断报告,就仿佛是一纸法院死缓判决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我渴望奇迹出现,渴望回到过去,父亲还是那个永远温和睿智,永远健康挺拔的父亲。可是现实是,父亲再也无法准确地叫出我的小名,只是含糊地说我是他的最亲最爱的亲人。

  面对中风后日渐羸弱的父亲,每次见面都让人无比心疼,在老迈与疾病面前,我居然束手无策,甚至几乎失去理智。正是在无比彷徨的时候,我邂逅了这本书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它让我内心渐渐回归理性,通过阅读拓展了认知面,从而能以正确的心态正视生命与死亡。

  当亲人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理性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艰难的时刻。

  《最好的告别》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一个人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让我第一次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它让我承认那些我们曾刻意回避的场景,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它让我正确对待疾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痛,以及如何理性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生命,从而让生命活出不一样的意义。

  结婚的那一年,我为自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寿险保单。

  三十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重疾保险。

  四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心里为自己开出遗愿清单,然后一项项勾除。

  我希望自己生命中每一天,既要充实快乐,又要理性从容。

  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人生终点,我要让自己不留遗憾。

  我想,这是出于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思考和规划,看似悲壮实则理性。

  能马上实现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能善待的人,不要去辜负。

  疾病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你可以做好防范措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不为亲人添忧。

  当你足够尊重自己的生命时,其实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爱父亲,也深深了解他。

  遗憾的是,在他身体健康和思维清晰时,我们从来没有谈及过他对生命最后时刻的预期和安排,或许是我们内心的忌讳,或许是我们在刻意回避,以为永远不需要面对那样的时刻。

  等我意识到它是我对父亲的一种爱与尊重时,父亲已不能清晰地与我沟通与交谈了,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起源,若是能够选择或交代离世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尊重与善待。

  我特别欣赏在生命面临疾病威胁时从容不迫的人,其实直面疾病与生死时,如何客观理性地克服恐惧,采取正确的举措,是一个人长期的必修课程,我们不应回避。

  我们在时时对生命礼赞时,不要忘了那生命的终点终将来临,假如从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前倒推,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与思考,反而能活得更加精彩从容。

  西方文化有时确实比我们的固有传统更加理性和先进。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对生命的质量与意义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恰恰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仅仅是一本书,生命的成长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以推进吧,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章节,教会我如何爱,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与世界做最好的告别。

  我在读书,也在阅读生命的意义,更是在心里一遍遍温习对父亲的爱,那些可能成为遗憾的遗憾,希望通过爱的传递降到最低限度。父亲也许无法再清晰表达内心的感受了,可是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还能感知我对他深切的爱,让我以爱之名,让爱延续。

  终有一天,我们要与这世界握手言和,终有一天,我要与你道别,无论爱与不爱!

  所以,有生之年,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与亲人,因为,一别之后,也许永不再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8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9

  这本书是闺蜜介绍给我的,从去年看到今年,看开头分分钟想睡觉,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但还放不下,总是想翻翻,越到后面越有带入感。

  作者被寓为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这本书荣获20xx年众多媒体大奖。在书名的下方有个副标题----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我们都去过医院,医生的能力会让你有一种安全感,但是作者却认为对于自我认识的威胁,最严重的莫过于解决不了病人的问题。

  我们终将都要面对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衰老与死亡,其实再高科技的医学也不能帮助人类长生不老,高额的医药费也并不能挽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

  作者说他在医学院读书期间学到很多东西,但不包括死亡。在病人家属问到:“她要死吗?”他不知如何回答。其实家属言下之意是病人如!何!死!

  这本书信息量好大,一个个真切的故事,囊括了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的实证,归纳起来主要从三大话题展开:临终医疗、护理以及养老。

  作者从不同身份的角度来阐述医学、疾病和老年。使我们能更明智地思考这些本就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且做好应对的准备。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者这句经典让我不再惧怕谈论死亡。

  曾经在重阳节,陪女儿参加舞蹈学校的活动,去过养老院,走进去的那一刻我就想哭,那里的老人大部分是因为患病子女没时间照顾才不得己送去。我询问了好几位老人,他们的实际年龄都比我目测的至少老5-10岁,简陋的房间里只有床、床头柜、衣柜和坐便椅,每天基本只靠发呆来打发时间。这样只会加速他们病情加速。

  那次在养老院只有短短1个小时的相处,我和孩子临走时老人那种不舍的眼神我都不敢正视,拉着的手不愿松开。

  可见心理关怀是多么多么重要。书中也提到: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孩童时代,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对我们呵护备至,他们老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关爱有加。

  “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

  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快乐程度提高,会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但我想奉劝朋友们,在能够享受生活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体保持高度的警觉。

  最最让我想跟大家分享并且我们可以及时做到的就是书中P34----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100%会跌倒。

  美国有专门的老年病医生,作者在跟着专家实习的时候,专家在聆听完老年病人的阐述后,观察他们从椅子上站起来是靠手推扶手还是轻松地自己站起来,然后都会仔细检查他们的脚。绝大部分老人暴露了问题:由于无法弯腰够到脚,所以不洗脚,不剪指甲,趾间有疮疡,脚球处有厚厚的老茧。

  朋友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脚吧。减少服用处方药,增加平衡感和肌肉力量,把跌倒的概率降到最低。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相关文章:

1.《影的告别》读后感

2.影的告别读后感

3.《告别权力的瞬间》读后感

4.《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5.最好的我们读后感

6.《最好的礼物》读后感

7.《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8.《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