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走向海洋读后感

走向海洋读后感

时间:2023-12-01 08:16: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走向海洋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向海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向海洋读后感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1

  海洋,是蓝色的宝藏,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财富。《走向海洋》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海洋的形成,海洋的未来发展。海洋的未来发展让我陷入了深深的遐想中……

  未来,我会去海底探索宝藏,把宝贵的资源全投资到海洋建设中。我想在海底建设游乐场,这样,会有更多的空间玩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想在海底盖城市,减轻陆地负担。还可以扩大范围,招收更多工作人员,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我想用沉没的宝藏建成一座“黄金牧场”,那里生活着海底生物,最大至鲸、最小的到虾。总面积五百平方千米,可容纳200种海生动物。地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就占了地球表面的70%,约3。61亿,再做十个“黄金牧场”还绰绰有余。我还要开发植物园,即使有人类的居住也不会遭受污染,我要大量地种植海藻、珊瑚……使海洋的环境越来越好!

  我要在太平洋开发,在北海创业,在大西洋完成我的`梦想,美化一个又一个的海底世界。

  当然,这只是梦想,要做到开发海洋,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日本做到了。日本给阿拉伯制造了一座水上城市,这座城市是由八根柱子支撑,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当船行驶。里面不仅仅有居民楼,还有花园、公园、学校……应有尽有。日本还将在21世纪末完成水下公园这项伟大的工程。

  我们现在要做两件事:一是保护海洋,陆地的污染已经很严重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海洋受着同样的折磨;二是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用我们的智慧为祖国,为哺育我们的海洋完成这项宏伟蓝图!

  《走向海洋》,它让我学到很多,懂得很多……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2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洋的形成。在39亿年前,地球是一个火球。由于来自太空的陨星撞击和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火山爆发、岩浆喷溢,原始时期的地球遍地烽火。在此之前,外层空间既没有大气圈,地球表面也没有一滴液态的水。然而,当溢出地壳的`一氧化氮、一氧化硫、氢气和氧气形成包围地球外层空间的大气层之后,天穹不断降水,使地表不断降温,直到地表的温度允许液态水存在时,水才被陨星撞击成坑坑洼洼的地表中积聚起来,于是形成了海洋的雏形。

  再告诉你们一个惊人的事情,其实海洋是人类的父母!当海洋世界雏形形成之时,也就是地球上的生命取得生长发育的摇篮之日。最早的生命正是借助于海水的屏蔽,躲避了紫外线的杀伤,得以进化、发展。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今天,地球上有100多万种动物、40多万种植物和10多万种微生物。如果没有海洋,地球就不可能像今天那么美丽。在陆生动物的发展进化中,人类出现是距今大约300万年前的事,大海也是人类祖先的家。

  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二单元就是灯光捕鱼法。回想以前人们要么孤撒网;要么江边垂钓,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一种偶然上。而在今天,人们再也不是苦苦等待,而是利用科技的发展,并且还能得到巨大的收益。许多渔船到了晚上就亮起了灯。为什么要亮灯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就如同夜晚飞蛾扑灯一样,大多数海洋生物都有喜光的习性,例如螃蟹一见到光就会慢慢爬到光的周围去。

  好了,我今天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了吧。如果你也感兴趣,那就也请走进《走向海洋》吧。再见!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这是一本有关海洋的科技书很不错,我很喜欢,所以也要介绍给你们。

  书中讲述了海洋的面积达3.6亿平方公里,足足覆盖了整个地球的71%。海洋不仅面积辽阔无垠,而且,其中的生命更是多的多,生命更是源于海洋。书中介绍了海洋是地球最初的一个水源,正是在这个水源里,孕育了最初的生命,所以海洋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们人类就是从海洋最初的原始生命进化中演变而来的,所以海洋也是生命的摇篮;人类至今为止还在受益于海洋,因为在海洋众多生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供我们人类食用,所以海洋又是我们的最大食物储藏室。书中描述了海洋是地球的肾,它能够净化水资源,百川在流入大海时,总会有一些泥沙、脏东西,经过大海的运动、蒸腾,最后污垢留下;海洋也是地球两叶肺中的`一叶肺,另一叶不说也知道是森林。

  书中特别介绍了海洋母亲为我们人类解决了一大难题——淡水资源减少。因为海洋就是水,虽然咸,但是我们人类发明了多种方法,来净化水资源,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等,有效缓和了水资源的危机。海洋母亲还能为我们人类发电,比如大型潮汐发电站,可我们人类却不太爱惜这个母亲,我们随便乱排放各种污物,印度的母亲河恒河被污染,几万人得了黄疸病,许多人都死了,所以我们要保护海洋,保护水资源。海水中含有许多盐,盐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我们祖先早就学会了在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最古老的法子是日晒制造海盐的方法。

  这真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海洋的知识,同时我也懂得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道理。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到保护海洋的活动中,保护好我们生命资源。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4

  海洋,蓝色宝藏,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财富。 “走向海洋”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海洋,海洋的未来发展形成。大海我的未来发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未来,我会去海底探索国家宝藏,把宝贵的资源全投资到海洋经济建设中。我想在海底环境建设游乐场,这样,会有学生更多的空间玩耍。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发展增加,我想在海底盖城市,减轻陆地负担。还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范围,招收更多社会工作管理人员,解决这些人们的就业质量问题,一举两得。

  我想建立一个“黄金农场”与凹陷宝,在那里活的海洋生物,到最大的鲸鱼,最小的虾。 500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可容纳200种海洋动物。的5.1亿平方公里地球总面积,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约3.61亿,做十“黄金农场”绰绰有余。我也想开发植物园,即使有人类居住的'写作是不容易污染,我种了许多的海藻,珊瑚......海洋环境是越来越好!

  我要在中国太平洋公司开发,在北海创业,在大西洋完成我的梦想,美化自己一个企业又一个的海底世界。

  当然,这只是一个梦想,发展海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日本做到了。 日本为阿拉伯建造了一座水城,它由八根柱子支撑,不用时可以作为一艘船收起来。 不仅有住宅建筑,还有花园,公园,学校...一切。 日本也将在21世纪末完成水下公园的伟大工程。

  我们现在有两件事要做: 第一,保护已经被严重污染的海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看着它们遭受同样的痛苦; 第二,好好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为祖国的未来服务,完成这个养育我们的宏伟蓝图!

  “走向海洋”,我学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5

  我最近读了一篇走向海洋的科普书,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由崔京生所著。

  这本书记载着由古至今的历史。说明了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于海洋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第四章记载着中国历史上重要海战,发生在白江口海战是由唐将刘仁率领7000唐军5000新罗军与扶余丰率领4000日军和5000百济联军在白江口开会战,让我感到;有些国家为占地皮相互残杀, 不为百姓着想。再远一点就到了南宋,金,元三超大海战,宋靖康二年,是由媜铁骑兵开封城,史称靖康之耻,他们逃与临安,也就是杭州,之后重立朝廷。

  回头看,消灭南宋只是蒙古一部分1267在阿拉伯的帮助下,工匠们才制造出一个地球仪。我就觉得海战陪着我们国度走了XX千年历史,我们永远忘不了之美丽的海洋。中国还有很多和外国交易得不平等条约,比喻为了毒品战争,中国和外国签订了;外国人可以在中国传授佛教等等。商者来到了中国贩卖毒品牵动战争的其实是茶叶。让我感到有什么东西,能像中国茶叶一样,这么快得征服英国。为了获得中国茶叶,英国不止一次派出使团来和清朝交涉,想通过正常交易解决问题,但是遭到了清朝皇帝的拒绝,眼睁睁的看着白银如流水一般从英伦流入中国,英国人选择了毒品,他们诡计多谋,想利用任何办法,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谁要他们这么霸气,而我们中国人用的`是谋略。当初毒品被英国人在中国贩卖,搞的一些人变得衰弱,甚至死亡。可最后别林则徐烧毁了,此时英国人非常愤怒,定下了与中国不平等条约。我顿时非常憎恨商者。 通过这些,让我感到;中国战争由海战,毒品战争是我们中华儿女永远也忘不了的。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为了有美好的生活,牺牲了多少战士,他们是豪杰英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负今天的美好生活。应该保护好我们美丽的海洋,应为他是我们生命最后的希望,最后的国家资源。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6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是物种的起源,是我们全人类的母亲,是养育了我们人类八十亿年的源泉!

  当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从遥远的太空俯瞰地球时。发现地球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土黄色,浑浊的地球,恰恰相反,那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准确的说,他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水球"更合适。

  这里有一组数字对比,可以证明在太空所见属实。

  地球表面积大约占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占3。61亿平方千米。为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平均深为3792米,总体积为13。75亿立方千米。水量大约占地球水圈中总水量的97。2%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把海面上的全部陆地加起来,投入海洋,也只能填充十八分之一的海洋。再打个比方,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千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可以说,覆盖地球表面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水,叫“地球”,也许是个缪误。

  种。种资料无可非议的证明。蓝色的海洋是我们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节水,不污染比节约更重要。由于水污染日益严重,污水处理费节节升高,相当多的家庭已经意识到了节水的重要。市场上出现了节水型马桶,家庭在用水时,也可以通过用淘米水洗菜。洗菜水冲厕所等节水。但供水部门却向广大观众澄清了一个节水误区:节水并不是简单的减少用水量,而是在尽量不浪费的`基础上,争取少污染水。如果用环保洗衣粉或绿色无污染洗涤化学用品等,坚决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污染水的物品!

  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但关系到我们自己的未来,还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节约用水,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双手珍爱地球,善待资源,造福子孙!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7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走向海洋》的科学读本。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海洋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子解。尤其是在读第一章中第二篇“海洋,蓝色的宝藏”时,不禁让我对海洋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无穷的好奇心,也充满了担心。

  由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如今的地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北极的冰川正在慢慢融化。可爱的北极熊无法寻找到充足的食物,它们只有到人类世界找食物,可往往都会被人类伤害。以致于海洋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批北极熊因食物缺乏而活活被饿死或是被人类给捕杀。然而,这些严重的后果,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我们为了个人利益,才使海洋遭到了这样的破坏。

  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在海洋的钻井平台上由于工人操作不当,使钻井平台发生了大爆炸,并由此引发了大火,幸好火势及时控制住了。但是,黑乎乎的石油从管道内涌了出来。泄漏的石油迅速在大海上曼延开来,并漂到一些动物保护区内,大面积河道被石油污染,动物保护区里的动物们都发生了中毒和死亡的现象。这一事件轰动了世界,美国对此事很重视,立马开始了补救工作。

  但在这次事件中,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都不幸死亡了。往日生机勃勃的保护区,变得死气沉沉,蔚蓝色的'海水变得黑乎乎的,让无数的海洋生物无家可归,有许多海鸟被石油死死地包裹着,动弹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石油像一个凶残的杀手,把无数无辜的小生命残忍地杀害了。当我看到这痛心的一幕一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那些死去的运动物也无法再次复活过来。但是,这件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虽不能让死去的海洋生物复活,但是,我们可以让这些海洋生物远离灭绝。我们要让地球妈妈的血液更加纯洁,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8

  《走向海洋》这本书让我知道人类是怎样诞生的,知道了有关海洋的战争,知道了海洋对人类的重要,还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历史以及军事知识。

  《走向海洋》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海洋与人类、海洋与中华民族、海洋与未来。

  第一部分是海洋与人类的主要内容是海洋历险。

  海洋历险又分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历险。大西洋的探险史:意大利海洋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的这一壮举,带来了海洋地理学家之处的.许多科学发现。印度洋的探险史:我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沟通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太平洋的探险史:麦哲伦等探险家发现了许多海洋奥秘,到后期除了南极以外,世界海陆分布几乎为人类所掌握。北冰洋的探险史:许多国家的探险者已经揭开了北冰洋的谜团。但最后,第一个踏上北极点的却是美国人皮尔里。

  第二部分是海洋与中华民族。

  主要内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年,英、法、德、俄、日、美、意、奥 8 个西方列强国家联合起来对中国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入侵,史称“八国联军进京”。在我国连战连败之形势下,只好被迫接受列强们的苛刻条件,签订了《辛丑条约》。

  第三部分是海洋与未来。

  写了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真正获得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废除了列强不平等的条约,海洋事业在废墟中崛起,迎来了枯木逢春的时节。随着新的海洋观普及,新海洋价值观念确立,海洋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依托科技,敞开港口,一次次走进海洋,走向深蓝,再创人类历史的辉煌。

  看着祖国欣欣向荣的样子,我不禁回想起了祖国经历的艰苦情景。海洋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母亲,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在这个资源爆炸的时代,海洋存在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利用,在这里,我们也要珍惜海洋资源,让大海永远蔚蓝美丽。

【走向海洋读后感】相关文章:

《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08-09

海洋馆日记12-03

海洋馆参观日记10-06

海洋公园记叙文12-07

游青岛海洋世界记叙文05-05

游极地海洋世界记叙文05-07

人生走向成功演讲稿11-20

四年级游海洋馆作文09-27

【推荐】正视挫折走向成功演讲稿三篇10-19

观《海洋天堂》有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