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变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从学生成长的监督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研究工作,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授者,并没所有重视到学生主体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新理念运用到课堂,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为了加深自身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只有完成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工作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应该把自己教书育人当做一件美差事高度投入。要使自己的工作充满乐趣,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研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反思并寻找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性教师对事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和动力,把教书育人当作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需要,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作祖国美好未来的前景去奋斗,才会有用不完的干劲和乐趣。
教师是教育创新理念的实践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应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发展;努力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实践,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找到自身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切实转变传统角色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多种角色的综合型教师,以此推动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