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古诗读后感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古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古诗读后感1
暑假里与你初相识,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你让我如痴如醉、梦牵魂绕,也让我历经一场穿越,至今香魂未归。你领着我穿越了春秋战国秦两汉,走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你是我的摆渡人——刘艳霞的《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
素手抚你,掀开你那古色古香的容颜,一切便恍如隔世,似梦非梦。
周朝,古老质朴,痴男怨女多情内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人如玉,君子多情,深沉浓烈的情意是永恒的话题。南唐后主李煜的情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代君王都有解不开的愁,又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应该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李商隐的相思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相思之情,离别之恨,又让多少“儿女共沾巾”!感动之余,我是多么的希望天下有情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忧国之情,忧民之心,藏着多少的爱恨情愁。杜牧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尽显对国家的关心与忧虑;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人揪心让人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让人心疼让人钦佩,他,心怀天下,如雪中的寒梅傲然不失芬芳,我愿意为他含泪微笑到永远。可是,白居易的“足烝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徒然让我伤感,这让我想起了夏日在田间劳作的外公,汗水在他那黝黑的如沟壑的皱纹里流淌,心疼得想用手去抚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的心怎能不被他的诗句灼伤呢?我想,忧国忧民是国人的一种情结吧!
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来就没有过她的魅力,一路走来分外妖娆。曹操观沧海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崔颢游黄鹤楼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杜甫望岳难得的一次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居易游钱塘江闲情逸致地抛下一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刘禹锡一改“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肃杀气氛,朗朗吟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祖国的河山波澜壮阔,又不失清新典雅,“淡妆浓抹总相宜”。虽然,我吟不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但我愿用笔去记录, 用心去感受,用灵魂去触摸。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我“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你——《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这个夏日与我相知相识,愿你永卧我怀,伴我左右,不离不弃!
读古诗读后感2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诗中讲述了蜂采花配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们。歌颂和赞扬了蜜蜂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蜜蜂为采蜜终日忙碌,走遍山野田地,从来没有偷懒过,而配制出诱人的、又香又甜的蜜却不是留给自己享用,而是留给人们享用的。诗人用诗句寄托自己对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赞叹。
读着读着,不禁想起我的英语老师吴老老师。在我心里吴老师总是严厉的,也是和蔼的,可亲可敬的。勤勤恳恳,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对教学认真负责。她就像一只蜜蜂,为我们酿出知识的蜜糖,她就像一棵树,为我们这些小苗遮风挡雨;她就像一盏灯,点亮我们的`人生道路。
上学期期末,五年级了成绩依然平平的我,一听到“考试”我就像一只可怜巴巴的小羊羔听到虎啸般的害怕。我开始为自己担忧。
就在我无助,像迷失在寒冷的黑夜的森林里找不到出口的小羊一般时,他——吴老师出现在我面前。吴老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事,直截了当地说:“你的基础不差,英语就是要多读、多听,细心,再仔细。不过补补课完全可以赶上去,考个好成绩不成问题,这些天有空我给你补补课。”我不敢奢望。“怎么,还有问题吗?”老师和言悦色。我鼻子酸酸的,除了学习,我还能说什么呢。在吴老题的用心辅导下,我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聆听吴老师每一句话,每一句教诲。接下来每一天,我都是满怀信心努力去学习。终于,我进步了。是老师点亮了在寒冷黑夜的路灯,使我找到了路标。
吴老师就像默默无闻的蜜蜂一样,总是辛勤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从来不求回报。总是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递给我们,爱护关怀着我们。
我喜欢蜜蜂,也喜欢这首诗,这首诗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小的蜜蜂,人们给予它们多少赞美都不过份,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给人们以启发和启迪,人类多么需要这种精神啊!
【读古诗读后感】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反思11-03
古诗教学反思06-18
读钉子的读后感11-16
古诗词的教学反思11-07
读凡卡读后感11-22
窃读记读后感10-03
读《海的女儿》读后感02-01
《窃读记》读后感06-17
读种子的旅行读后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