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08:37: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这次寒假的亲子阅读《付雷家书》,我放下浮躁,耐心地看着,发现越来越好看,遇到触动我心之处,我还拿笔摘抄下来。付老给其儿子付聪的封封家书,不仅饱含着父母的爱,还很智慧;对孩子的引导多于说教,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是用共情、探讨的方式;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孩子多与父母诉说,抓细节,身体力行地教孩子为人处事。

  宝贝,这真是一本好书,里面句句真言。希望你放在身边,常常翻看。相比傅老,妈不够勇敢表达(你上次做牙,打麻醉可疼了,你没出声在那悄悄的抹眼泪,牙医看见直夸你乖。其实妈在门外看到了,可我就是没表达出我的心疼,只是淡淡的问了句还好吗?);相比付老,妈还不够智慧,那妈就借付老对“学”的.看法的一句话送你:“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比起付老,妈还不够博学,书中付老多次让付聪要多看看古文、诗词。妈希望你也多读读,外国人都把我们的古文当作枕中秘宝,我们做为炎黄子孙更应该熟读,对你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借付老的话,也是妈想对你说的:“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鲜艳,青春的生命、才华。这是你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希望你好好享受、体验、长大、成熟、进步,给你一辈子做个最精彩的回忆的底子!”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傅雷家书》读后感2

  家是一个能让我们的心软下来的词语。也许是我们生在新时代,有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没有很深的体会。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一个能在游子的心底荡起圈圈涟漪,送来丝丝温暖的词语。杜甫曾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当时动乱的年代,家人的消息更抵得万金的价值。

  《傅雷家书》这是一本充满父爱教导儿女的书籍,而傅雷夫妇则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他们两位是傅雷夫妇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雷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他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有着艺术家的理想、还是一个严苛的父亲。家书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醒越来越优秀的儿子不要骄傲;不要忘记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去信;不要工作太累要学会放松;不要沉着于感情中不能自拔;不要太过于理想;不要在思想上脱离群众……还有那么多的不要,连着读几十页下来会有不耐烦的'。为他的说教为他的严厉。可是第二天还是想读,虽然不耐烦,你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你感受到的是温暖的。最难得的还是和儿子针对艺术的讨论,讨论儿子的进步,讨论他的不足,为他的语言着急,为他翻译所需的音乐文献,帮助其提升自己。除了道理,能切切实实的去为远在天边的儿子着实做什么。

  《傅雷家书》充分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他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它无拘无束,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清泉、如蓝天上的白云、如飘飞的雪花、如无瑕美玉。感情是那样的纯真和质朴。傅雷对他的孩子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位教育。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舐犊之情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这是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从傅雷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作为父亲的他在儿子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所灌注的心血,在童年时代是这样,在形如隔世的大洋两岸,不是依旧如此吗?

  温室里的花朵是弱不禁风的,大自然中的树木才能经受狂风暴雨。

《傅雷家书》读后感3

  “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是张籍客居异乡时难平的情绪。过去,家书不仅是一封给家人问候的信件,也是一条维系亲人情感的纽带,还是一座沟通亲人思想的桥梁。在《傅雷家书》中,我读出了傅雷对儿子傅聪的爱与关怀。

  众所周知,傅雷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一位有思想的作家,更是一个有着细腻情感的父亲。他对儿子的关爱,在家书的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曾因为儿子的信被丢掉后,日思夜想,辗转难眠,也曾多次在信中告诉傅聪要记得回信,还要说明是否收到……。

  傅雷的爱不只是对儿子的宠爱,有时还表现出了老师的严格。当傅陪在肖邦钢琴比赛中出乎意料地排行前列时,他告诫说:“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的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让儿子不要骄傲自满。当儿子想离开波兰时,他又仔细列出波兰与苏联的利与弊。这种谆谆教诲与思想引领,让儿子也变得审慎严谨。

  《傅雷家书》之所以能使人获益良多,还因为书中能见其广博的胸襟。他能兼有西方文化的优雅与东方文化的稳重,能客观看待东西文化的优点与不足,并将其融会贯通。他也对批评家的建议大方接纳,深刻自省。他能公正对待儿子,他曾用“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来教导儿子,也用《约翰。克里期朵夫》中雅葛丽雅对爱情的一味追求来引导儿子的爱情。

  《傅雷家书》也是一本有温度和真情的'书。当傅聪的前任老师过生日,他会特地在信的开头让儿子务必要祝他生日快乐。当弥拉生病时,他也单独写信问候。当傅聪远赴重洋参加比赛时,他在信的开头让他记住祖国。他的关怀是衷心的,他的叮咛是温情的,他们父子的情感是真挚的,父子关系是和谐的。

  我们总是会问,亲情到底是什么?父子之情到底该怎样?我想《傅雷家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亲情不是宠溺,也绝不是父辈与小辈之前的剑拔弩张。父子真正的良好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可在你身处险境时伸出援手,在你孤独寂寞时送上陪伴,当你迷茫困惑时给你指明方向,在你成功骄傲时给你温馨提醒。

  家书,用笔墨让亲情团聚,用信封将亲情送达。我想,这也正是“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原因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4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1966年间傅雷为傅聪写的书信。傅雷坚持每月给远在异国的儿子写三篇长信。信中写的是对傅聪的支持,鼓励与教诲。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担心与殷殷期待

  从来往的一封封信中,可以发现傅雷与傅聪的关系应该是十分好的。傅雷曾在信中写道过:“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随时随地地帮助你保护你。”而对于傅聪来说,父亲像他的老师向他的朋友,一封封信带去不仅有父亲对他身体状况的关切,还有对他学业的关注和与他一同讨论学术的热烈……可见傅雷作为父亲是极其关注过程中与陪伴的。与之相反,现在有些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过程,只一味地追求结果。在孩子学习时,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与陪伴,而是在考试成绩出来后去生气责骂,难道不是有一些舍本逐末了吗?

  良好的亲子关系大部分源于正确的亲子沟通,在这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信中,有大胆的鼓励与赞美,在傅聪拿下一项项大奖时,傅雷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直接称赞傅聪“是东方升起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而在傅聪比赛没有拿到原先想要的名次时,他对傅聪说:“do your best ”就很好了,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很少有家长能如此,大多都是可以表扬时说一句:“你应该更加谦虚、努力,你看你哪里哪里还不够好”;在成绩不尽人意时直接下定义:“你看你肯定是上课不听讲态度不端正……”这样一来无数次沟通都会谈崩,亲子关系自然也就不好了。

  傅雷与傅聪的书信中,无不体现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教育与全面教育,几乎每封信中都会提到学习时,要谦逊,不骄不躁,要勤劳耐苦,以工作学习为主,不能让其他事影响工作,要厉行节约、为人真诚……同时,也在全面教育上下足功夫,在主攻钢琴的基础上为傅聪补足各种知识,让他有全面的文学艺术基础。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傅雷所做到的身体力行,自己做傅聪的标杆,这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多数家长都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叮嘱孩子不得沉迷手机,要认真学习,这又有什么说服力呢?

  《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傅聪12年如一日的教育支持与陪伴,引导、理解、身体力行,是亲子之间的润滑剂,也是亲子间最重要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