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邓稼先》读后感

《邓稼先》读后感

时间:2024-06-17 16:56: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邓稼先》读后感实用[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邓稼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邓稼先》读后感实用[15篇]

《邓稼先》读后感1

  今天,我读到了《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心里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爷爷的光荣事迹: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他回到中国,参加了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我们抛开邓稼先爷爷的功劳不说,就只说他对祖国的这份爱,他的爱国精神,也是使大家惊叹的。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还要受很多的苦,这值得吗?对于邓稼先爷爷来说,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值得”!因为他是为了祖国而放弃的,为了祖国,为了报效祖国,一切都值得,只要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吃再多的苦,放弃再多东西,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对祖国的爱,为祖国争光的这份心,还有他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

  邓稼先爷爷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爱国之心更是要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母亲。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也想邓稼先爷爷一样去外国留学,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不求能名垂千古,只求报效祖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强大,是所有的国人最大的心愿!

  邓稼先爷爷,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您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您虽然去世了,可是却一定会名垂千古、永垂不朽!

《邓稼先》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文中邓稼先他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956 年,党中央向中科院下达了制造原子弹、氢弹、建造人造卫星的计划。接到指令后,当时作为中科院高级院士的邓稼先在第一时间就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奔赴千里之外的沙漠进行科研制造。经过 3650 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相继试爆成功。而在 1970 年 4 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在地球上空响起了嘹亮的歌声。事后,邓稼先因为功绩卓着,被人们誉为“两弹一星”之父。

  看完这个故事,我掩卷长思。邓稼先能带领科研人员制造出“两弹一星”,靠的不就是他那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吗?读读故事想想我,可是曾经发生过与之截然相反的事例啊!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里做数学题,碰到一只“拦路虎”一道画图题。我不知从何下手,试了试,()觉得很难。心里想:算了吧,还是先别做这道题了,反正它是一道“智慧乐园”附加题,做不做都无所谓,老师明天还要讲呢,于是就把它放弃了。邓稼先连制造原子弹这样的世界科学难题都攻克了,我这点困难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现在想想,我与邓稼先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

  邓稼先和科技人员们凭着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信念及克服困难的信心,从原子弹到氢弹诞生仅仅用了四年。用世界最快的速度掌握了人造卫星发射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名字邓稼先!

《邓稼先》读后感3

  这几天,我读了课本中的《邓稼先》。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受极深。

  《邓稼先》是一位与邓稼先有50多年朋友深情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写的。这篇文章通过把邓稼先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所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受极深。这篇文章共有六个部分,读完第一、二部分我知道了邓稼先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两弹元勋,3、4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与邓稼先研究核武器时没有核武器专家的援助,五六部分写出邓稼先的敬业以及他逝世后作者写给他夫人的几句话。

  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的伟大科学家,他的这种精神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邓稼先》读后感4

  我们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邓稼先》这一课。原来我连邓稼先都不知道是谁,老时间晚了这一课之后,我深感惭愧,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1999年,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们因学习他的精神,将他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邓稼先》读后感5

  邓稼先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的“两弹”之父。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并可以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不久后,钱三强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国家需要放个“爆竹”让你去做,怎么样啊?”他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后来,他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做各种实验,终于发明了、氢弹,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个天文学家,我很佩服邓稼先爷爷的学习精神,我一定要像他一样刻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好各种知识来回报祖国。

《邓稼先》读后感6

  我读了《邓稼先的人生之路》之后,知道邓稼先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他为我国成功实验第一颗原子弹,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我国后来和平利用原子能奠定了基础。

  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他放弃了优越的条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了新中国,1958年是邓稼先人生道路上重大的抉择,他决定参加研制中国的核武器—原子弹,从此他要隐姓埋名,而且要随时准备献身。可是他想:“报效祖国,不正是我生命的价值吗?”于是邓稼先毫不犹豫的以高涨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到了新岗位。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最使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半夜,辛苦一天的邓稼先刚刚睡下,突然接到核材料车间打来的电话,说加工时发现了一点小问题。他立刻起来,鞋子都来不及穿,穿着拖鞋箭一般似的冲了出去,冒着倾盆大雨赶往现场。

  制造原子弹的工作异常危险,尤其是插管,万一发生问题,所有在场的人霎时就会化为灰烬。每逢这时,邓稼先总是一言不发地站在操作者身后,他一马当先,勇敢地挑起重担,不顾个人安危。我看完邓稼先的事迹之后,深深受到感动,我要学习他为祖国不怕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佩服他有深厚的科学功底。我要刻苦学习,认真的积累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像邓稼先那样报效祖国。

《邓稼先》读后感7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悦耳的歌声唱出深深的情,为了这巨龙的腾飞有多少人付出血的代价!翻开祖国的书卷,每一页都有一个光辉的名字。在这光辉的背后,是多少人的付出!

  邓稼先,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便谢绝了老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并带回了一脑子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可现如今,有的人出国深造只顾自己的幸福,不为祖国建设出一丁点力,与邓稼先比起来,是多么渺小!邓稼先是在祖国最困难时回来的,为了祖国核事业,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数十年,而有的人,在祖国富强之时也不回来为国出力,身为一名中国人,不为祖国服务,多么可耻!

  当邓稼先听到祖国要放一个“大炮仗”后,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因为他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他甘当无名英雄,为了祖国有原子弹,他用手摇计算机算来算去;苏联专家撤走了,不怕!我们自己来研究,谁会坚持?谁会继续?我不行,他人也不行,可邓稼先,行!经过无数次的枯燥计算,他成功了!

  在一次核试验中,核弹的降落伞未打开,他知道检查工作极具危险性,便阻止别人,第一个去检查。在那次事故中,他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肝脏破损,放射物侵入骨髓,可他仍然坚持在火线工作。他说:“为祖国献身,我死而无憾!”换成我们,谁愿意第一个冲上去,谁也不会;谁愿意受伤后继续冒着危险工作?更不会有人这么做。

  只有邓稼先做到了,一个爱国的.赤子做到了!今日,无人能与他比!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人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为了祖国,他们甘愿付出一切!钱学森——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尽管受到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仍坚持回国,用自己的所学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回眸历史,看那些为祖国奉献的人士,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会进步!有了他们,中国才能腾飞!有了他们,中国才会更加强大!

《邓稼先》读后感8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科学巨人——邓稼先》,书中邓稼先不惧危险、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原子弹、氢弹核武器的制造被当时的西方鼓吹为是不道义违反人类发展的武器,可是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这个认知几乎是当时中国科学家们的信念,顶着舆论风波,零基础制造团队,国家百废待兴的环境下邓稼先等优秀科学家毅然决然的回国,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但这脊梁的背后是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研究生活。

  刚开始有苏联的帮助研究进度相对稳定,但1956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带走了一切资料,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研究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困难,但没有时间伤感,大不了重头再来。邓稼先等科学家们再一次研究起来,在某一次的实验中,原子弹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坠落地上摔裂了,周围布满了核辐射,没有人敢上前去查看,邓稼先坚持自己前往原子弹坠落的场地去查看坠落的原因,不顾周围因摔裂而泄露出的核辐射,将其碎片拿在手上仔细查看。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哪怕是站在它旁边也会遭受一定的`影响,更别说把它拿在手上了。所以当邓稼先回去之后在接受检查时,发现他的身体已被核辐射严重损伤了,并且身体内部已侵入其它放射物质,对于此,邓稼先却丝毫不在意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经过365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相继试爆成功。邓稼先因为功绩举世瞩目,被誉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甘愿吃苦受累,冒着生命危险,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他的“无私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祖国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在一次演讲当中激情地说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我们热爱和平,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祖国放在第一位。每个人爱国方式不一样,但是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一名中国少年,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发奋图强、自信自立,以报效祖国为己任,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瑾瑜

  20xx年11月11日

《邓稼先》读后感9

  朱德,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十大元勋之一他于1886年12月1日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降生,朱德曾名朱代珍,四川仪陇人。

  朱德去外地考讲武堂时写下了一首诗:忘土恨无穷,孤身走四方,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他步行七十天左右来到云南,可惜的是教官只收云南人,不收外地人,他只好从步兵坐起,由于他表现优秀,被推荐到讲武堂去,自从那时朱德才改名为我们熟悉的'这个名字,字玉阶。

  锦花坡战役,朱德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正面牵制侧面突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打破了北洋军的不败神话。要知道朱德只有十个营的兵力,而被北洋军有五十个营的兵力呀!

  朱德一生经历多个历史时期,自弃笔从戎,“大仗五百,小仗三千”,讲了朱德从追求革命,参加革命,伟大人生经历,为革命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佩服他那诚实,沉着,冷静。

  加:朱德享年九十岁,1978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邓稼先》读后感10

  不平凡的心,是一颗感恩的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生命来报答她,尽自己的所能保卫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怀揣感恩的`心,一起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贡献吧!

  不平凡的心,是一颗不轻言放弃的心。“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是啊,如果在半路轻言放弃,怎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有时,正因为个人的坚持,才使一件事得以圆满。也许,只有锲而不舍,才可以金石可镂吧!让我们怀惴不轻言放弃的心,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不懈努力吧!

  不平凡的心,是一颗永远不自傲的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他一味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顾浮夸失实,到头来只是事事落空而已。人不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在收获的季节,会得到止不住的眼泪。让我们怀揣永不自傲的心,像邓稼先一样默默为祖国奉献吧!

  一平凡的心,是一颗永远无私奉献的心。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的人间”,这首歌曾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是的,爱就是奉献,她的前提是无私。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怀揣永远无私奉献之心,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的富强而迎难直上吧!

《邓稼先》读后感11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在想那是怎样的情形?任人宰割,多么无助,多么悲惨!曾经我们中华民族就遭遇过这样的情境,它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立志复兴中华,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伟大的科学家。有一位默默无闻却为我国核弹、导弹的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暑假里仔细的阅读了《邓稼先》这本书。以前的时候从老师那里就听说过邓稼先爷爷的事迹,他是一位科学家,使中国拥有原子弹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让我们拥有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防的`最强大的武器,从此不再任人宰割。

  阅读完这本书,对邓稼先爷爷更是肃然起敬。其中有一段文字描述:1958年,邓稼先接到调令前往负责原子弹的研发,邓稼先走的时候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1985年归来之时却是鬓染霜华的病人。区区几十个字的描述,却是邓稼先爷爷最光辉的青春。他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国报效,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无数人所敬佩。

  后来邓稼先爷爷在研究核试验受辐射致癌,住院不久后就去世了。他的夫人回忆到,当年他们夫妻二人都不爱照相,但是唯独去杭州岳王庙,邓稼先爷爷非要去跟“精忠报国”合影一张。我比较震撼,我在想其实邓稼先爷爷从为祖国做科研开始,他追求的也不是名传后世,而是真正的精忠报国。

  我总是感慨万千,邓稼先爷爷这样的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强动力!老一辈科学家舍身忘我努力奋斗的故事,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稼先》读后感1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鲜为人知”,学完了《邓稼先》这篇课文,上面的十二个字深深地印入我心中。邓稼先这样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人,却被埋没在茫茫人海之中,有多少人知道他,了解他呢?这真是天理不容!

  《邓稼先》这篇课文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写起,记叙了邓稼先的生平,性格品质以及工作贡献,读后令人对邓稼先肃然起敬。邓稼先忠厚朴实,不怕牺牲,身先士卒,有胆有识,勇于负责,他不惜一切为祖国奉献了他的全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具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话一点也不假!

  当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工作,丝毫没有犹豫不决;当杨振宁问邓稼先中国原子武器工程是否有外国人参加时,他小心谨慎,得到上级指示后才如实告诉杨振宁;当地下试验井下一个信号突然测不到时,邓稼先坚持留下,身先士卒……这些无不表现了邓稼先的无私奉献。

  同样,诸葛亮、岳飞也是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人物,加上邓稼先,三者同样淡泊,同样睿智,同样精忠报国,不同的是,诸葛亮未能使蜀汉立足于中原,岳飞也未能让南宋称霸于四方,而邓稼先让中国从此屹立在这片东方土地之上。诸葛亮是乱世之中的奇男子,岳飞是名标青史的伟丈夫,邓稼先则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子。他贡献巨大,却默默无闻。“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

  现在校园之中,许许多多的同学是才华横溢,当中又有多少人得了奖到处耀武扬威,取得了好成绩沾沾自喜,受到了表扬得意洋洋?我想不乏其人,包括我自己。记得小学毕业考的成绩颇高,便以为从此是高枕无忧,直到进了中学才被当头打了一棒,才发现比我学习好的大有人在,才开始狠下苦工。邓稼先贡献巨大,成绩斐然,可他从来都是朴实、默默地工作,从不去夸张,炫耀自己的成果。

  他,邓稼先,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一个中厚平实真诚坦白的英雄!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邓稼先》读后感13

  今日,每当听见看见关于原子核弹的报道,总会想起《两弹元勋邓稼先》中,那位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双弹英雄——邓稼先。

  报道主要写了邓稼先26岁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用最短的时间造成氢化弹、原子弹,在一次拾原子弹骇片时,被放射元素所伤致癌,被赞为“两弹元勋”。

  当读到邓稼先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条件,毅然拒绝了恩师与好友的挽留,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决心为祖国的崛起做贡献时,我十分震惊:要知道,当时,出国深造的机会少而珍贵,只有少之又少的中国人能享受国外优厚的待遇。但邓稼先,26岁考上博士后,这位“娃娃博士”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土地,回到了中国。他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为了祖国的强大,他可以放弃一切。到最后为查看原子弹情况,他深知危险却依然去试验区拾……这一切的一切是他为祖国国防科技的发展所做出的决定。邓稼先同志,为了报效祖国,做了那么多令人钦佩的行为,怎能不令人感叹呢?

  现在,有多少人移居国外,在国外留学却迟迟不愿回国,留恋国外优厚的条件,忘记了中国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也许,在国外,你会有更好的条件,但当你有了所学所能,为何不像邓稼先一般,回到祖国,在这里为祖国的强盛践行一点一滴?如果你有学问,可以去当一名老师,滋润祖国的花朵;你有善心,可以自愿为祖国家乡做各种公益事业;也许你像邓稼先一样,是一位科学家,可能没有做出很大贡献,但每收获一点一滴,也都是国家的收获啊!

  也许,我们不能像邓稼先一样作出如此杰出的贡献,但我们不管身在何处也不能忘记报效中华,心中永远要铭记着祖国,尽自己的努力为做点滴的贡献!

《邓稼先》读后感14

  今天,我读到了《邓稼先》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心里对邓稼先爷爷更加敬佩,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许多,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稼先爷爷的光荣事迹: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 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的子孙! 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他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我们抛开邓稼先爷爷的功劳不说,就只说他对祖国的这份爱,他的爱国精神,也是使大家惊叹的。邓稼先爷爷放弃了在国外留学当博士的机会,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还要受很多的苦,这值得吗?对于邓稼先爷爷来说,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值得”!因为他是为了祖国而放弃的,为了祖国,为了报效祖国,一切都值得,只要能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吃再多的苦,放弃再多东西,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对祖国的爱,为祖国争光的这份心,还有他不懈的努力,才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子武器、核武器。

  邓稼先爷爷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爱国之心更是要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永远把自己的祖国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而努力奋斗,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是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祖国母亲。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也想邓稼先爷爷一样去外国留学,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不求能名垂千古,只求报效祖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强大,是所有的国人最大的心愿!

  邓稼先爷爷,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您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您虽然去世了,可是却一定会名垂千古、永垂不朽!

《邓稼先》读后感15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 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964 年10 月16 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 月17 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5 年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稼先逝世以后,他的好友给邓稼先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邓稼先不仅是他的好友和妻子的骄傲,还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邓稼先》读后感】相关文章:

邓稼先语文教学反思12-28

《邓稼先》读后感01-23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06-16

先抑后扬写人的作文03-24

笨鸟先飞-初二议论文02-15

评优评先颁奖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03-23

少先大队辅导员家长会发言稿05-07

繁星春水读后感 读后感03-05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01-24

雷雨读后感 雷雨读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