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

时间:2024-06-27 08:10: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伊丽莎白、彬格莱与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问世。这部小说破旧立新,打破文坛流行的庸俗无聊的“感伤说”和“哥特小说”等假浪漫主义无病呻吟的写作手法,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

  《傲慢与偏见》或许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它告诉你婚姻的前提是爱情而非金钱和地位,女性有权过得更好。这个观点放到现在不足为奇,但是放到1813年英国的社会,是非常惊世骇俗的。这或许也与作者的经历有直接关系。

  1796年,20岁的奥斯汀与爱尔兰年轻律师勒弗罗伊一见钟情。然而,奥斯汀的牧师家庭看不上没有经济实力的勒弗罗伊,勒弗罗伊的家族也想让他娶富家女子,两人就此错过。后来,勒弗罗伊如愿娶了个大家闺秀,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而伤透了心的奥斯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竟然选择终身不嫁,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了文学创作。1797年8月该书完稿,却遭到出版商的拒绝,出版商卡德尔正热衷于出版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哥特小说。直到1813年该书正式出版。

  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独立、倔强、自信、智慧、迷人,敢于抛弃偏见,勇敢地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与心爱的达西终成眷属。这何尝不是奥斯汀想要的生活。感情不幸文学幸,奥斯汀用自己的笔塑造了伊丽莎白,让女主人公替她完成了所有的梦想,也凭借《傲慢与偏见》等作品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每当我看到伊丽莎白来到了达西的庄园,再次相遇的他们终于走到一起,什么都无法阻挡这两个人的爱情时。我仿佛穿越岁月的时光看到了奥斯汀眼角幸福与伤感交织的泪水,更庆幸于有文化的好处,伤心时可以奋笔疾书,将一腔愤懑化成文字,否则只能向隅而泣,无人可诉!

  《傲慢与偏见》最终告诉我们,没有面包,爱情是空话,但只有面包,却没有精神共鸣的爱情,那根本不算爱情。让我们少一些傲慢与偏见,生活定会豁然开朗。愿今后的你遇到困难,要勇于抗争,要将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傲慢与偏见 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7-25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12-30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9-0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经典)09-17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02-23

【精选】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18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6-20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经典)08-22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精选)07-04

【经典】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