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0到1》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从《0到1》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0到1》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从《0到1》读后感1
《从0到1》讲了许多直白的道理和创业故事,而如果把《从0到1》和《浪潮之巅》互相印证,则会觉得更有趣。下面是我的摘录和一些思考: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第2章像1999年那样狂欢
从技术层面看,我之前一直坚持帮Adobe洗地,也算是抵制潮流的一种表现吧。独立思考必须坚定地建立在对当前局势和潮流的理解和剖析之上。没有永远正确的潮流,也不可能有屹立不倒的公司。
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也未必要创建自己的公司。现在自己开公司的人太多了。懂得幂次法则的人在创建企业时候会比其他人更犹豫:他们知道加入一个发展迅速的一流企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事往往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它甚至像个密码不为人知。但是在幂次法则的'实践中,如果你不认真想一想你的行动会使公司落在80—20曲线的什么位置上,后果你真的承担不起。
从《0到1》读后感2
《从0到1》这本书看的真的很慢。
发现自己在做一些需要坚持的事情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最近的一个主题就是反思,如何利用好时间,如何让自己更加高效的工作。
经常给学生说,做好事情的前提,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习惯,生活和工作习惯,所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自己作为老师,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
今天的内容告诉我们销售的分类以及很多时候,它对我们的东西产生重大影响。比如Facebook开始用的`是病毒式营销,一种很多人都觉得效果很差的营销方式,但是却达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效果,并且销售对一个公司而言,非常重要,再好的产品,没有销售,顾客是不会自动进门的。
所以我们在做一对一老师的时候,也一定要学会对自己有包装,符合这个社会的步调。
从《0到1》读后感3
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但变化必须基于当今的世界。
看到第三章,〈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关于完全竞争型企业与垄断企业的区别时,真的有非常大的共鸣,一个朋友要开一家重庆面馆,要以18元每碗的价格卖给北方居民,在我意识形态里已经觉得完全不可行,在这本书上找到了对应的观点。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
第四章思考竞争的意义。如果你能看出竞争不能带来价值的'提升,而是充满破坏力,你就比大多数人要理智。
第五章后发优势,终于给我一些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可投资公司一些明确性指标。
中国现今处于对明确的未来伴有的悲观主义,对未来悲观,表现在储蓄资金,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复制,毫无新意。
从《0到1》读后感4
今天读完了《从0到1》,这是一本写给创业者的书,我并没有创业的打算,买书时为了凑单买的。这是一本好书,可惜买来后很久才读,读的晚了些。
创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才容易成功?在彼得·蒂尔看来,初创企业应该尽可能避开那些竞争激烈的领域,去发掘一些新的空间,并在这些空间里保持强大的优势,形成垄断性的效果。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快速成长,并可能成为以后的独角兽。
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分蛋糕和做蛋糕的道理:在现有的领域里创业,就相当于分蛋糕,必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相反,通过努力去发现一个新的.秘密而开创一个新的商业空间,就是在做蛋糕,因为你的工作没有直接威胁到现有的企业,初期不会有很残酷的竞争,也容易快速构建竞争壁垒,为以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0到1》读后感5
本书以Peter Thiel的成功创业经历为基础,以独到的视角分享了创业成功的秘诀。作者认为,创业不是进化论,而是从0到1,创造全新的市场。他强调,创业成功的关键是要有独特洞察力,发现市场的需求和机会,然后努力去实现。这不仅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意,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本创业指南,更是一本提供创业哲学思考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强调,创业需要强大的信仰和独特的理念,而成功的创业者不应该追逐市场的需求,而是要创造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创业读物,对于想要创业和创新的人来说,是必读之作。它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南和技巧,更为他们的哲学思考提供了指引,让创业之路更加清晰和明朗。
【从《0到1》读后感】相关文章:
《从0到1》读后感06-25
西游记1到16回读后感范文09-29
0的认识教学反思01-24
《0的认识》教学反思06-18
[实用]0的认识教学反思07-10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1-18
0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2-19
春天到作文01-29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