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必备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
这本书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作品一开始就是巴黎的愚人节和主显节,主角卡西莫多,这个可怜的敲钟人就出场了,他被人们称为“愚人”也许正是这个“华丽”的`出场使许多人先入为主的否定了这个人物的形象。
许一开始,人们都很讨厌这个集所有身体缺陷于一身的人,觉得他长得很难看,很丑陋,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可是到z后却情不自禁的喜欢上这个角色,喜欢上他的善良。有些人会觉得他很可怜,而我却有不一样的理解——他心中有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比堂·克洛德幸运得多,所以,他z后走得也很安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卡西莫多为报答爱思梅拉达的“杯水之恩”,奉献了他的全部忠诚以及感情。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2
女主角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她富有同情心,敢于放弃自己去救人。当以卖文为生的诗人甘果瓦深夜误入“黑话王国”,即将被杀时,她挺身而出,虽然不爱他,但愿意嫁给他。当卡西莫多在烈日下的广场上被鞭打,渴望向人们求助时,只有她同情这个丑陋而持有她的人。满足他的`要求...她天真坚定..作者把这个角色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把故事围绕着她,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对封建教会和王权产生强烈的怨恨。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
在这里我看到了美丽的.爱斯美拉达美丽善良的心,她救了格兰古瓦作为妻子,她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里,是敌人的态度。她不在乎一切,她只关心她良心的呼喊。克洛德无良地杀了她。
悲剧总是悲剧,在悲剧中给了我们读者很多想象。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4
在小说中,雨果十分自觉加以揭露的封建恶势力首先就是教会,克洛德就是教会的化身,他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如蛇蝎般毒,表面圣洁,内心却贪求女色,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对世人充满敌意,但最终恶人终有恶报。
作者也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身份卑微低下,但却拥有远远胜于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的人的`崇高美德:互助友爱、正直勇敢、舍己为人……小说中巴黎下层流浪者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示出的英勇无畏更证明了这一点。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
这部小说艺术地再现了400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宫廷和教会如何混淆和压迫人民,人民如何与两股力量英勇斗争。叛徒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作为真正美丽的化身展现在我面前,而我在克洛德和贵族军弗比思身上看到的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邪恶的欲望。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
这本书的内容围绕着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展开。
加西莫多独眼、聋、驼背、瘸腿极其丑陋,被世人鄙视和唾弃。爱斯梅拉达给受刑的加西莫喝水;加西莫心存感激,背叛了副主教克罗德,千方百计保护爱斯梅拉达;最后,他死于爱斯梅拉达的`尸体。小说通过副主教的卑鄙行为,有利地揭示了宗教的残酷和虚伪。
小说《巴黎圣母院》在维克多·雨果的浩瀚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确立了雨果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述了巴黎最低层次的人、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鲁,但他们比所谓的受过教育和文明世界里的人有着更好的美德:互相帮助和友谊,正直和勇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7
涉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穿着白色衣服的`天使在绞死台上去世时,我的心碎了。爱丝美拉达,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女孩。
你能想象一只美丽的蝴蝶飘落在喧嚣的城市里吗?
悄悄地,把那本书放在我的床前。我相信,在遥远的一边,爱丝美拉达将重生,美丽善良的女神艾丝美拉达,丑陋但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们演绎了一个传奇,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忘记。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它会让人们疯狂,作者用他生动的写作技巧描述了善良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也描述了克洛德,克洛德,不愿伤害艾斯梅拉达的卡西莫多,以满足他的欲望。
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人性丑陋和卡莫西多善良的.一面。在文章中,卡莫西多从未告诉爱斯梅拉达他喜欢她,但卡莫西多为爱斯梅拉达所做的一切都足以证明卡莫西多真的喜欢她,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卡莫西多为爱斯梅拉达牺牲,足以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这是对世俗美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9
《巴黎圣母院》用奇怪和对比的方式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外表,蛇和蝎子的心,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孩爱丝美拉达。卡西莫多,一个丑陋而善良的'钟声,为了救女孩而牺牲了自己。这部小说揭示了宗教的虚伪,宣布了禁欲主义的破产,赞扬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谊和自我放弃,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
这部小说使用对比的手法,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是在于美与丑的对比;卡西莫多和克罗德,是善良和邪恶的.对照;弗比斯和卡西莫多,是虚情假意和坚贞不渝的对照。卡西莫多虽然丑,但却心地善良。克罗德虽然受人爱戴,但他却有一颗虚伪、邪恶的心。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如果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虚伪的心,那怎么装扮都是丑陋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1
这本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如何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反叛者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丽化身展现在我的面前,而我在克洛德和贵族军弗比思身上则看到的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2
今天看完了《巴黎圣母院》,可我在心中赞扬着很丑的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虽然丑,但是他心灵却是美的。弓箭长虽然帅,可他却非常的`坏。
书中有一个美丽的景象一直在我眼前。爱斯梅拉达被判了死刑,就在她即将要死时卡西莫多救了她,把她送进圣母院。这又是卡西莫多的心灵美。
从中我知道了外表美不是最美,心灵美则是美中之王。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3
涉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那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天使在绞死台上香销玉殒时,我的心碎了。爱丝美拉达,一位美丽纯真的女孩。
你能想象一只美艳绝伦的蝴蝶飘落于喧嚣的城市中吗?
悄悄地,把那本书放在我的.床前。我相信,在那遥远的一方,爱丝美拉达将会获得重生,美丽而又善良的女神艾丝美拉达,和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们演绎着一段传奇,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4
这部小说有一定的震撼力,卷走了我们所有的感情,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内在美的重要性。一个人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是令人羡慕的,但我们更关注他的心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他的心脏又脏又质量差,这种人根本谈不上美。因此,我们应该从内心对待这个人,相信内心的美是最重要的。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5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小说。它以奇怪和对比的方式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蛇和蝎子,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孩爱斯梅拉达,丑陋,自然畸形,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愿意帮助爱斯梅拉达。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相关文章:
巴黎圣母院读后心得04-04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06-24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07-27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07-06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06-14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06-06
【推荐】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2-18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热门】06-30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优]08-21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优】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