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1
在风雨中飘摇数千年,其间涌现出的才人不计其数,或是藏书千万的背景,或是现实残酷的一课,或是自是胸中有丘壑,造就了他们的无与伦比的才情。而在以往的'封建社会中,常常会听到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多么可悲,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三妻四妾,花天酒地。而女人却只能独守空房,谨遵妇道,真的只能这样吗?女人便不能拥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才华,自己的幸福?为了生活,只能依靠男人吗?
或许吧,因为连李清照都逃不开这样的历史轨迹。
李清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师人提到她,人们往往会想到“愁”这一字。可是,她也曾是有过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待字闺中的羞涩年华,新婚过后的甜蜜时光。
可是,金兵的入侵,朝廷的无能,皇帝的昏庸,生生地将这些如梦般美好的泡沫破掉。夫君得急病过世后,她也想靠自己活下去,带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与尚未完成的著作,但事与愿违。在那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她一介女流,如何生存。所以,她屈服了,她改嫁了。
后来的后来,独留她一人,随身的物品也被掠走。她一人在大门之前,一位极其聪明的女孩走过,李清照想将毕生的学问传授给她,未料她得到了一个令她一阵晕眩的答案,至此心已死。
才藻非女子也......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2
文章大体由李清照的简介,待字闺中,婚后生活,失家之后经历的三大磨难和作者的总体评价四大部分组成。文章这么长,就应该有如此结构,否则写成散文就是笑话了。
文章大篇幅讲述李清照的三大磨难,当然也不吝啬笔墨地描绘李清照年少时及与丈夫婚后那段光阴的美好、快乐。读者赞美、羡慕李清照的同时,也为后文同情,为她打抱不平而作感情之上的铺垫。文章重点突出、比例合理。写这类文章带有一边用史实诉说一边评价的方式,议论中无时无刻不体现作者对其深刻的理解,以及流露出对其深深的同情,批判世道不公,时代犯错。甚至会让人觉得爱莫能助。这种超强的语言感染力离不开作者对史实的精彩描述及议论当中修辞的大量使用。
文章还引用大量诗词歌赋,使文章更富文采,更连贯,也更加具说服力。作者的理解也应是从那一篇篇的`诗赋中细细品味出来的。
作者赞美李清照思想进步,对待生活多用心,面对磨难选择坚强,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所想所说寄于诗歌,婉约表达,给予后世精神、骨气。这会永存于世,世人都会看到李清照,而那污浊的社会,落后的时代,人们早已忘却,可能从李清照的诗文中瞥见些许,但长留人们心中的只会是她。
李清照贵在生于封建时代却依然浩气禀然,所以说她是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3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生经历无数,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无论是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还是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一切的一切,她感动了我们,那个总是在蒙胧中黄花落叶中看到一个寻寻觅觅的女神。
欢乐和忧伤的瞬间分割,在李清照的身上得以凸现:“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疑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真正“巨大的心里落差”,很多人看来李清照的一生用现代的流行语来描述就着实是一出杯具,其实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从充满单纯、平和的幸福生活中跌落到充斥忧虑、无奈的阴冷深渊的巨大反差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但是她在颠沛流离、凄凉愁苦、抑郁不得志的.生活中反而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她仿佛是一个跨时代的人,在芸芸众生中唯有她,看破红尘,坚持理想,一次次向命运反抗,即使满腔热血换回的是心灰意冷;与此同时,她的文学造诣也逐渐走向巅峰……
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国家不幸诗人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诗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4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用狄更斯的文字来评价北宋其实也不为过。经历过”清明上河图“式的繁弦急管,遭遇了金兵铁蹄的摧残。易安,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寻寻觅觅,独自咀嚼自己的愁情。
作者将易安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少女闺中时情窦初开,春心萌动,便就有了一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顾盼生姿;嫁为人妇时,情深意切,难舍难分,便就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魂牵梦萦;中年逃难时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便就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怨愁肠;暮年独守空院,学无所传,便就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黯然神伤。
易安一生坎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下顽强生存。当时不允许一个有文化的女人处于社会思想的制高点,所以李清照被史书记载”不守晚节。“但是我想,也正是这些,这些家破人亡,山河破碎,铸就了一个李清照。倘若没有一丝苦,易安永远就生活在蜜罐里,那么也许她只会写一些女儿家谈情说爱的词了。如今捧起易安的`词静静含英咀华,会读出一个王朝的动荡,一个家族的盛衰,还有一位才华绝世的女词人的喜与愁。
在我看来,易安许没有西施貂蝉沉鱼落雁的容颜,没有木兰骁勇善战的本领,没有吕后武帝的强势霸气。但易安,在中华三千年中,没有任何女人的才华是比得上的,没有她恣意的文笔,没有她审视天下的胸襟,没有她的凄凉,没有她的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易安居士李清照。这个名字照亮了千年前北宋的夜空,与岳飞陆游比肩,与星辰日月争辉,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易安,这个乱世中的美神,沉睡在千年前动荡的北宋,却在后世千千万万文人墨客心底暗自发芽。
【乱世中的美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乱世佳人》读后感09-21
乱世佳人观后感 《乱世佳人》观后感09-03
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09-04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05-26
眼睛中的温暖03-20
记忆中的春天03-20
理想中的爸爸05-16
乱世佳人观后感10-07
《乱世佳人》观后感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