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1
在这个暑假里,我兴奋地再次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但不是简单地重复三国历史,而是一部艺术文学作品,以魏、蜀、吴兴衰为线索,描绘了汉至晋统一100多年,魏、蜀、吴统治集团和三国之间的斗争、军事斗争,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状况,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周渝、刘备等众多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正统思想和儒家仁政思想。它表现出对刘批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仁政思想的鲜明支持。同时,也谴责了英雄混战和暴君的执政,表达了人民对明君仁政和社会稳定的渴望。
在三国中,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气质,作者创造了快乐,仔细品尝,让读者似乎进入了一个领域。比如狡猾的曹操,聪明的`诸葛亮,狭隘的周瑜,谦虚的刘备和其他角色。
在这本《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的是曹操。也许别人对曹操有些误解,曹操是个奸雄,他有勇有谋。有官渡之战的大胜,也有赤壁之战的失败经历。在我看来,曹操不再是大众唾弃的白脸,他是个英雄。没有曹操,刘备就失去了光彩;没有曹操,谁来贯穿整部《三国演义》?每个角色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三国中的每一个人,就像看待这种能力一样。
几百年来,《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杰作之一。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才成为古代灿烂文化的明珠。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杰作,光靠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呢?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经尘埃落定,只剩下“剑光剑影暗淡,古鼓角铿锵”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恒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有人说:“每一本书都像一盏奇怪的灯,但它不是照耀着夜晚,而是照耀着求知者的心。《三国演义》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也照亮了我的生活。
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2
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 《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魏国、蜀国、吴国之间的战争。
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性格温和,不爱说话,高兴和愤怒都看不出来;一向胸怀大志,喜欢结交天下很杰出的人;刘备是蜀国人。刘备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就一直孝敬母亲;家里很贫穷,以织席子为生。家住涿县楼桑村。十五岁时,刘备的母亲让刘备外出学习。刘备曾与郑玄、卢植、公孙瓒等为友。刘焉发榜招兵时,刘备已经二十八岁。
张飞字翼德,家住涿群,家里有很多庄田,以卖酒屠猪为生,喜欢结交天下很杰出的.人。张飞也是蜀国人。
关羽字云长,家住河东解良,也是蜀国人。
我特别喜欢看第一回《宴桃园三英结义》,讲的是:
幽州太守刘焉深感人力不足,便马上四处派人去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招到了刘备。刘备当日看完了榜文,忍不住叹气,忽然听到身后有一人厉声喝问:“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为何在这叹气?”刘备一转头,看见了张飞,两人做了自我介绍后,来到了一家乡村小店,两人开怀大喝。
正喝得高兴时,关羽走进了乡村小店,三人做了自我介绍后,来到了张飞的庄内,三人约好第二日在张飞的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兄弟。
第二天,张飞在庄后的桃园里放上青牛白马等祭品,三人一起郑重地说:“我刘备、张飞、关羽,从今开始我们三个结为异姓兄弟,我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张飞请来了所有的乡中勇士们,一共三百多人,大家一起在桃园里痛饮一醉。
我爱看三国演义,它让我学到了很多。
【三国演义第一回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05-26
三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1-03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05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11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11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11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12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14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