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读后感2篇(精品)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琐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琐记读后感1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散文,是《朝花夕拾》第八篇。《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为了追求新知识,突破封建束缚,离家学习的生活经历。本文从作者的个人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主义对进步青年的影响。第九段说城里唯一的中西学校也成了“众矢之的”。这确实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同新思想。
介绍了鲁迅先生为了追求新知识,突破封建束缚,离家学习的生活经历。本文从作者的'个人感受出发,撰写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进化论和影响。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作者在雷电学校学习时,校长写了一篇题为《华盛顿论》的文章。国文老师不知道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头脑的古老,思想的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和排斥。这样的老师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他们只是对中国文化的侮辱。当然,那些奇怪的谈话永远不会被我们接受,也永远应该被抵制。
文章中最有趣的是在日本学习之前的两篇所谓的文章。“经验”,这是一堆废话,没有什么可用的,这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还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以及老一辈人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琐记读后感2
当我们沉浸在二月,仍然肆无忌惮地寻找幸福时,一个深夜悄然来临的幸福危机总是慢慢充斥着我的心。
曾经,我疯狂地沉浸在游戏中,摆脱了学习的负担。我没想太多。我郑重地允许了这句话“活在当下”话。感觉有点浑浑噩噩,但幸福让我兴奋。毕竟是个孩子。
那只是上学后的第一个假期。当源源不断的时候“开学”、“放假”当这种话闯入我的.阅读生活时,哭泣、欢笑和哭泣……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让我哭笑不得,开始不知所措。毕竟是个孩子。
后来,糖果和鞭子“循循善诱”我们也这样熬了六年。小学毕业时,有人问我:“六年来,你经历了哪些快乐和悲伤?”我有点语塞。拼命翻过去的事,才发现每年都那么相似,六年的快乐与悲伤都是一样的,滤出了一点收获,有点失望。毕竟是个孩子。
痛苦和幸福轮回,但终有尽头。现在我还在所谓的幸福中。我不敢像成年人一样看透世界,这只会让我痛苦。这是我们自己的特权,我们应该珍惜它。假期是休息的,学校是学习的,懒得把两者牵扯在一起。好玩好学。让时间把我们带到未来。这只是孩子的想法。
【琐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琐记读后感07-11
《琐记》读后感(通用10篇)07-26
初一朝花夕拾琐记读后感04-25
《黄雀记》读后感07-22
《学记》读后感06-23
上学记读后感07-09
学记读后感08-10
《昆虫记》读后感 -读后感06-16
双城记读后感 读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