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边城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

时间:2024-10-16 07:54: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边城读后感[必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边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必备]

边城读后感1

  作为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女人,我特别向往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最近看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的小边城水乡迷恋了我。

  《边城》讲述了湘西镇祖孙平凡宁静的生活,以及这种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孤独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爱情,但爱情并不是这部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风格讲述了湘西镇朴素的风土人情、原始朴素的生活和如画的风景。

  湘西的生活又苦又苦。大师让我明白,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就是在知道它的残酷之后,去爱背后醉人的风景。读完全文后,我开始向往远离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狭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旧村庄升起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古老的画,在我的想象中千遍万遍地被描述。在游离世外的土地上,时间似乎是静止的。女主角翠翠像湘水一样温柔清澈,歌声悠扬清晰,爷爷善良慷慨,船夫浪漫直率,甚至无助的生活,在这个地方,有诗意的色彩,美丽不忍亵渎。大师用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湘西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和悲伤,但也给了我们对生活的同情和对美丽人性的信念。

  我最向往《边城》里淳朴善良的'村民。翠翠和爷爷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顺顺给了他们很多吃的。有人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翠翠的祖父去世了,周围的村民都来帮忙。虽然他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可以互相帮助,像家人一样生活在偏远的小镇上。相比之下,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人情淡漠,有时甚至邻居之间都不认识。不得不后悔。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温暖和谐。每个人都有一个安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自私,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互相帮助,共同建设一个家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边城读后感2

  第一次读《边城》时,我赞扬了茶洞淳朴的民俗风情。坚持给过渡钱的渡船人,坚持不给过渡钱的老船夫买烟草茶叶。这里的人就像这里的风景,纯净美丽,简单真诚。

  作者的写作如潺潺流水,细细流淌,没有激动人心的悬念,没有惊心动魄的气氛,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正是这种写作风格,才能深入人物的内心。衬托出一座纯粹的边城。

  住在苗族的茶洞,不仅有媒人上门求亲的方式——所谓的走路,还有男人站在小溪和悬崖上为女人唱歌,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在唱歌中互相了解,知道或分手或结婚——所谓的走路。后一种方式体现了湘西人民在婚姻问题上的宽容和自由,也体现了人们在这个地方擅长唱歌的能力。

  《边城》不仅是一部描写民俗和风景的小说,也是一部美丽的.爱情悲剧。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的精灵,天真、善良、温柔、纯洁。他对填兄弟的爱带着女孩的羞涩和幻想,或者说这种爱似乎总是以梦的形式出现。

  在梦里,她听到一首美丽的歌,柔软而挥之不去,所以她像这个声音一样到处飞,飞到对面的悬崖半腰,在一大堆虎耳草。她只能在梦中品尝爱的露珠,但现实似乎离她很远,所以她只能坐在岸边,悲伤地等待,独自等待。

  从翠翠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苗族青年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因为她的单纯,他不能拒绝老人,也不能向诺坦白。然而,在诺送船离开后,她坚定不移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她的爱是如此坚定和执着。一个软弱的女人充满了爱。

  作者说:这个人可能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会回来!它给读者留下了漫长的遗憾和无限的关心和期望。也许真的有岁月轮回,母亲的悲剧再次在女儿身上重演,但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她的未来最终都必须依靠自己,我希望她等待的不是沉默的悲伤,不是遗憾的眼泪,而是应该属于她的幸福。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部小说叫边城?沈先生心里守护着什么吗?你在想什么?但恐怕只有沈先生自己知道。

边城读后感3

  小溪流下,绕绕着山流,大约三英里就会汇入茶洞的河流。如果人们越过山,只有一英里到茶洞城。小溪就像弓背,山路就像弓弦,所以距离有一点差异。小溪大约20英尺宽,河床是由一块大石头制成的。安静的水或深到一根杆子不能落下底部,但仍然清澈透明,河里的鱼可以计数。

  《边城》里的文字总是不经意间激起我的心弦。文章里到处都是湘楚风光,到处都是淳朴的风味和人情,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诗意。当你读到它时,你会被悲伤包围,好像你触动了什么。你怀念童年温暖的冬下午吗?还是现在这个世界让我有点困惑?

  从四川到湖南,东边有一条官路。当官路靠近湘西边境到达一个叫茶洞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小溪边有一座白色的塔,塔下住着一个单独的家庭。这个家庭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这就是沈从文先生带给我们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市,一座简单的城市,一座命运的城市,从头到尾似乎都在默默地忍受着什么。翠翠,一个像观音一样的女孩,是这座城市的化身。自从她爱上了那个能在梦中用歌声把她带到远处的人,她就选择了沉默。虽然她的心起伏伏,但她的表面是一致的。爱她的`祖父在雷雨夜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倒塌,默默相爱的年轻恋人离开。翠翠依然重复着母亲的命运,只能等待,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沈从文先生从人物的内心深处,用简洁细腻、轻盈自然的笔法描绘人物的心理,让人不由自主地融入人物的精神世界,融入湘西这片朴素美丽的土地,融入那些温柔坦率的人。他用诗意的语言轻轻地讲述了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着我们中国人民的良知。正是因为如此深的爱,这些悲伤的话才诞生了。

  我在想,为什么它被命名为边城,在心里它是如此的遥远?还是沈从文先生的心在保护什么?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边城吗?也许这座富有同情心的城市已经随着历史的洪流沉浸在沉重的背景中,留给我们的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边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最新边城的读后感 边城的读后感09-26

(经典)《边城》读后感08-31

【经典】边城读后感08-22

【经典】《边城》读后感08-02

《边城》读后感【经典】07-20

《边城》读后感(精选)07-10

边城读后感06-17

边城读后感06-27

《边城》读后感(经典)08-06

(精选)边城读后感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