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1
在我儿子上一年级之前,我从来没有因为他的学习而焦虑过,可能,我是个比较心大的妈妈。
所以,当别的孩子都被送去学幼小衔接,学英语,我的孩子天天在大街上闲逛!没事,读读书,画画画,跳跳舞,每天high的不要不要的。
幼儿园的日子天天迟到,每天睡到自然醒。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童年只有一次,但愿他可以享受童年。
只要他以后不是最后一名,能考个学校就可以!
直到他进入一年级,我才明白这样的想法,很傻很天真。
当孩子第一次告诉我说:“老师让我罚站了!”
当班主任第一次通过qq私信我“豆豆的速度太慢,基本功太差,需要多加练习!”
当孩子第一次拿回来一张60分的数学试卷,他还一脸的满不在乎。
当第一次观摩他的英语课堂,其他孩子都能和老师对答如流,上课时无限投入,而我的豆豆却在捣橡皮、东张西望。
我的内心,第一时间,无比愤怒!
我开始像个疯子一样,天天盯着他,不停地惩罚他练习写字,练习计算,停掉他喜欢的所有事情,甚至不让他休息,每天逼着他不停地做题,练习。
可能有些孩子通过这样的'训练,成绩提高了,可是我的豆豆,他没有。他还是一如既往,他甚至开始向别人抱怨“我的妈妈爱生气,好恐怖!”“我的老师们总是让我写这么多东西!”“我不喜欢上学!”
我开始感到害怕,我的宝贝儿儿子,我只是想让你努力一些而已,我不想你讨厌学习!
直到我看到《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一年级孩子》。它就像一个指南针,给迷路的人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作为妈妈,作为一年级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男孩子的妈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2
这本书提出孩子的成长从家庭生活开始,最后还是回到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
这本书从“幸福”出发提出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教育本来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途径。所以家庭应该和学校、社区一起,努力创造让孩子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幸福还给家庭。
这本书提出教育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方法没有价值,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让好的理念真正落实。如今,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但家庭教育却在父母的焦虑中常常脱离正确的轨道。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也不嫌多。怎样爱孩子和怎样教育孩子关系到家庭和谐与幸福。
本书分别从九个方面阐述现实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举例说明。通过事件分析,引发大家的反思。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正悄悄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行为发生变化。从以前听大人的话慢慢向拥有自主意识过度。这是一个可喜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并且会产生与我们的教育理念相反的效果。 三年级的孩子注重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们不希望被打扰,也不希望被监视,他们需要我们给予尊重和理解。
进入三年级,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孩子对他人评价的依赖逐渐减轻,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孩子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又极其敏感,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父母需要引导孩子积极地评价自己,从而使孩子变得更自信。
读了这本书使我获益良多,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不当之处,我会改证这些错误,并用科学的理念与方法去和孩子沟通,以达到“幸福”的目的。
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3
很感谢学校推荐《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本书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方面角度科学的分析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身体特点,智力发育特征,心里感情特殊性,让我知其所然,通过有效的的应对方法,科学地陪伴孩子成长,感触多,收获更多。
书中说,七年级是一个偏科现象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新科学,新环境,如果没有好的开端很容易造成偏科现象的发生。因此,做父母的应多肯定他们的'努力。记得孩子刚进初中的时候,每周的"数学周考成绩都不理想,有一次竟然没及格,想到她在小学时,数学可是她的强项。心中暗暗焦急。每次她打电话回来,我总是反复叮嘱她认真学习,虽然每次她都答应得非常好,但考试成绩还是没有起色,有时候看见成绩()当真的想把她臭骂一顿,后来静下来想想也不能全怪她,谁不想成绩好。可是她学习方法不对,后来孩子打电话回家时,我都是同她一起找不足,给予她肯定,慢慢地,他的数学成绩有了提升,虽然是缓慢的,但是她也是在努力,一句肯定胜过十句唠叨。
其实,对于我的女儿,离家千里,寄宿于学校,真的无法从每一周的通话中获取孩子的思想波动,最担心的就是早恋,看完这本书后,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自己也是从懵懂少年走向成熟的。与孩子分享年少时的情感,可以拉近亲子距离。让孩子坦然地面对朦胧的,难以言说的异性情感,以平常心与异性相处。
看完这本书,我想: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更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后,行在先,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正确的科学的呵护与关爱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相关文章: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09-11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孩子读后感08-18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一年级孩子读后感09-13
这样爱你刚刚好一年级读后感锦集06-14
我爱你,妈妈03-19
爸爸,我爱你05-27
我爱你,家乡05-04
春天,我爱你05-05
妈妈我爱你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