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历考试>高考>高考考前的复习方法

高考考前的复习方法

时间:2020-06-25 08:01:31 高考 我要投稿

关于高考考前的复习方法

  一生要面临无数次考试,作为学生,可谓“久经沙场”了。可是,仍然有不少学生“谈考色变”。多数同学都有临门欠佳的体会,即养兵千日时(日常学习)感觉良好,可用兵一时之际(考试)却发挥不出自己的应有水平。调查表明,不少学生考前睡不好,吃不好,甚至一听考试就紧张。高考要取得好成绩,固然靠平时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培养,但临场发挥也很重要,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三年来辛勤的劳动主要通过中考体现其价值。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在考试时发挥出最佳水平呢?下面结合往届学生的考试经验,谈几点建议:

关于高考考前的复习方法

  一、调整生物钟,提前进角色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大脑的兴奋期和抑制期是呈波浪形的,即一段时间的兴奋期之后,必然是相对的抑制期。显然,如果考试时间在我们大脑的兴奋期,那是再好不过的;反之,考试时间正好处在我们大脑的抑制期,那就糟糕了。事实上,平时我们同学中有不少这种现象,夜越深,大脑越兴奋(即处于兴奋期),第二天上午头脑昏昏沉,即大脑处于抑制期,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考试。因此,我们在考前几天就应调整好作息时间,晚上九点半睡,第二天早上六点左右起床,如此调节生物钟,让我们大脑的兴奋期与考试时间同步,这样,我们就等于提前进入了角色,有利于考试时水平的正常发挥。

  另外,考试那天,一般应提前半小时进考点一方面可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从容进入考场;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大脑提前开始简单的该考试科目的学科活动。如那个半天将考数学,我们的大脑就可提前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把些基本公式、定理在脑子里回顾一下,或最后看一眼易忘记或记错的公式定理。

  二、消除焦虑、精中精力

  考试时一旦怯场,则会面对试题头脑空空,平时熟悉的公式、定理也无法回忆起来,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静下来,已浪费了许多时间,看到许多未作的题目,则会再次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这时要迅速进行心理调节,使自己快速进入正常应考状态,可采用以下方法调节焦虑情绪:

  1、自我暗示法。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我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2、决战决胜法,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三、不忙答题,先摸卷情

  拿到试卷后,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先对试卷进行整体感知,看看这份试卷共多少页,总题量是多少,分哪几部分,有哪几种题型。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要防止试卷错误,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可对全卷作整体把握,以便尽早定下作战方案。

  对全卷作整体感知后,找出一两题一望便知结论或一看就知道肯定容易解答的题目,看着这些题目,自己的情绪便会尽快地稳定下来,紧张情绪也就消除了。

  四、两先两后,合理安排

  试卷的难易、生熟占分高低大体心中有数了,情绪也稳定了,此时大脑里的思维状态由启动阶段进入亢奋阶段。只要听到铃声一响就可开始答题了。解题应注意两先两后的安排:

  1、先易后难

  一般来说,一份成功的试卷,它上面的题目的排列应是由易到难的,但这是命题者的主观愿望,具体情况却因人而异。同样一个题目,对他人来说是难的,对你来说也许是容易的,所以我们千万别教条,被一个题目卡住时就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个题目做不出,下面的题目更别提了。”事实情况往往是:下面一个题目反而容易!由此,不可拘泥于从前往后的顺序,根据情况可以先绕开那些难攻的堡垒,等容易题解答完,再集中火力攻克之。先易后难的另一个科学依据是,先解决了几个容易题,美美地拿上好几分甚至好几十分后,自己马上有旗开得胜的感觉,产生初尝胜利的,对稳定情绪、刺激大脑兴奋使人进入最佳竞技状态都有好处。

  高考历史材料解答题的类型

  1. 提炼要点类

  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概括提炼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就是这一类。严格地说,这类设问并无很大难度,它考查的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简洁的表达能力。对这类设问感到困难的主要是归纳概括能力比较薄弱的考生。

  突破这一难点的办法,主要是用科学的方读懂材料。即在细审题问、明确题 问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题问去细读有关材料。细读时,不仅要掌握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理清材料的层次结构;对于符合题问要求的字、词、句应作出标记;最后在 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再作出归纳。要记住:①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其答案内容全部包含在所供材料中,在组织答案时,根本不用去牵涉材料之外的内容。②这种提炼要点的设问,要求的是用考生自己的语言对材料要点作出简洁明了的概括,切忌不要去摘抄原文。

  ⒉ 得出结论类

  例如2002年广东卷第32题要求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意义,就是依据指定材料内容作出结论的设问。这种设问不同于“提炼要点”的设问。“提炼要点”只是对指定材料内容的浓缩,考查的是阅读概括能力;“得出结论”则是对指定材料内容所隐含的实质进行揭示,考查的是分析论证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指定材料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

  对这类“得出结论”的 设问,许多考生感到困难的是在认识上很难有深度,要么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低水平上,要么就唱出与材料内容不合拍的`高调,出现史论不符的情况。究其根源,主要 是没有弄清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就是只给论据不给论点,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论据去寻觅相应的论点。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 关键在于深入分析指定材料的内容究竟能证明什么?还是以上引试题为例,通过对三则材料的比较,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上与清初和民国初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可以充分说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仍未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仍然没有革除封建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这种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的设问,其结论和材料,或论点与论据是统一的。它可用逆证法得到证明,即得到的结论又可以用指定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印证。如果结论与材料不统一,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不可*的。

  支招:高考复习狂补弱科五方法

  向弱科要分数更明智

  每个同学都有掌握得好的科目,也有掌握得不好的科目。有些同学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在某个科目的优势花费了大量时间,结果分数没有明显提高。明智的做法是对自己的弱科多花时间,结果必然是分数有明显提高。

  我们知道在120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到140分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与在80分的基础上增加同样20分到100分相比,前者要难得多,后者要容易得多。因为前面的20分是在向高难度的题目要分,后者只是在向中等难度的题目上得分。因此,在复习时间短暂的情况下,向弱科要分数,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狂补弱科的技术:

  首先,明确目标,端正思想

  狂补弱科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提高弱科的分数,达到快速提高高考总分的目的。因此补习弱科不能追求满分,要有所放弃。现实的目标是稳拿难度低题目(基础题)的分数,集中力量突击难度中等和中等偏上题目的分数,放弃难度高题目的分数。

  第二,抓大纲、抓基础

  考生出现在某个科目上分数低,往往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上存在缺陷,或者是记忆不牢,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是应用不熟练。因此,对照大纲,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这才是提高分数最有效的办法。如果考生丢掉课本和大纲一味地作模拟试题,对付偏题难题,其结果是题目没做出来,时间耽误了。这就好比将军带领为数不多的人马,去占领守卫牢固的堡垒,长期激战下来,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或者侥幸夺得了城池。但这种做法丧失占领周围广大地盘的机会。考试如打仗,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地盘,而不是几个堡垒。

  第三,改正错误越多,高考分数越高

  考生在对照大纲、课本进行学习后,做配套的练习题,检验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发现,有的题目错了,就要找到原因,复习相关章节的知识内容,改正做错的题,并且把正确的答案抄写一遍,以加深印象。对模拟题,态度也一样。把做错的题目要改正过来,抄写一遍。过一段时间后,还要在此作这套模拟题,直到全部作对为止。补习弱科就是要在减少错误上面下功夫,谁功夫下得越多,谁对改正错误越重视,考试分数提高就越快,成绩就越好。

  第四,抓紧时间,少想多问

  对于高考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要抓紧时间,提高时间的效率。做题时,有些同学由于知识缺陷,思路不够开阔,往往在解一道题时思考半天也做不出来,从而浪费了许多时间。为了提高时间效率,不能把太多时间耗费在上面。最好的办法是定一条规矩,一道题目如果 10 分钟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放弃,这是可以看参考答案,或者请教老师同学,然后对他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揣摩,这样做既掌握了知识,也节约了时间。

  第五,面对试题集,翻倒哪页就做哪页

  由于复习时间有限,难以做完这种各样的试题集和模拟题集。这是最好的办法是翻倒哪页就做哪页。不要总是从开头做到最后,这样做往往是后面的题目没时间去完成。而随机做题可以保证整个内容基本上都可以复习到,同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信心,避免恐慌感。

【关于高考考前的复习方法】相关文章:

1.高考前复习方法

2.高考考前复习方法

3.高考前最后的复习方法

4.高考前突破瓶颈的科学复习方法

5.高考考前30天复习方法

6.高考考前两周的复习方法指导

7.高考考前冲刺阶段全面有效的复习方法

8.高考前一个月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