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高中作文>高二写景作文

高二写景作文

时间:2021-02-25 08:49:09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高二写景作文九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写景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高二写景作文九篇

高二写景作文 篇1

  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活的渺小,却拥有自由。

  ——题记

  “纯洁、阳光、悠然、幸运”都是我的色彩,也诠释了我不堪的人生和璀璨的篇章。当一次风雨的突袭之后我便更加地强大,更加的渴望生存,渴望美丽。

  我是阳光沐浴下含苞待放的花蕊,我是星光灿烂下绝望而孤独的小草;我是寒风萧瑟中摇摇欲坠的落叶。

  我的命运是坎坷的,是悲怆的。

  许多年前,我是一株蒲公英,风婆婆携着我一路飘扬旅行,旅途中,我被一处景物吸引了,因为它太美了,太幽深了。不知不觉我已从风儿的背上滚了下来,跌在了谷底。寻到了那处美景,我停留了,它有着天一样的广阔明朗,有着大地的生机勃勃,百草丰茂,花香四溢;大地般的湛蓝清凉。我止步了,为这我在这里生了根,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我的孩子依偎在我的怀里健康成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渐渐,它们经受了我曾走过的路,离开了我,而我,孤独在了这片土地上。若干年后,我兴许死亡,兴许被人类保存。更有可能……

  可有谁深知我内心的酸涩苦楚,每当夜幕降临,晚风轻拂,杨柳垂泪时我总倍思故乡,尽管这里如何好,可始终不是我本家。“落叶归根”我该归到哪去呢?

  常常深思,我这一生到底是怎样活,为何蒲公英的一生要这么飘零,无目的?于是,有一次我有幸见到了它蕴含着的意境。

  那天,黑漆漆地与往常甚不一般,天似乎要发怒了,“轰隆隆,轰隆隆……”暴雨倾浑而下,夹杂着风和草的香,顺势涌入。这大军的攻击锐不可当,花魅,草魂都已被降服,孤零零地低下了头,幸运的我,却没有屈弱,反而因这次的逆境偷生了下来。这场风暴中,我看到了植物中的生离死别,惨不忍睹。同时我识到满天的种子借着大自然的力量在空中挥洒,在雨中蛇舞;用生命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意志坚不可屈,不被打倒,越挫越勇的信念。

  它很唯美,难以令人不拜倒在,臣服在它的足下。如果你看到那群山遍布中一抹天然的微笑,那便是我了。虽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妖娆芬芳,也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烂多彩;但它活得自由,唱得精彩。羡慕它们,倒不如完美自己;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神采。

  有人曾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境界。

  有人回答,我想让浩瀚星空重现眼前,将月亮捧在手中,再一颗颗星星装带你树木,草的青加上闪的星那该多有诗意啊!

  这时的我想说:“泰安口的清凉,白云的软绵稍加修饰的村托小界的喧嚣,看着漫天纷舞的蒲公英,种子一颗颗地洒落,我把它慢慢拾起,凑近鼻子,嗅嗅它的自然,将它放飞于天际,寻到天际之中最亮最彩的光,乘着它,驾着五彩祥云,恍如仙境地漫游,如此这般可好!”

  我站立在这土地上,我自豪。

  我哺育新的生命,我骄傲。

  若干年后大大小小的我将随风而来,至山山水水。草长莺飞的季节春闲云野鹤,悠然自得来宣泄情感,怒放青春!

高二写景作文 篇2

  大山脚下,星星点点分布着几个小村落,每个村落里,羊肠小道绕着屋舍的轮廓把邻里连在一起。所以,不管在哪,我都能找到家的方向……

  外婆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水清且浅,清澈到可取一瓢淘洗青菜。它像毛笔划过留下的一痕细线,蜿蜒汇入大河。在家门与大河之间横着一座拱桥,外婆时常来这桥底下浣衣,细软的绿藤密密垂下来,像帘一样,迎风招展。

  夏至暴雨,小溪里水便涨起来,邻里孩子们把纸船放在水里,踩着靴子顶着雨。小船循着流水漂下,他们一路指挥,在雨中呼唤彼此,也会像歌赞勇士那样为漂得最远的小船喝彩。

  早晨我爬上背后的大山,那时,天空离我很近,大地离我很远。水雾萦绕,迤逦起伏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头顶的白云像匠人手中的棉花糖,被牵成一缕缕细丝,她们在一片蓝色里轻轻唱着歌。远远看去,那个村落掩在茂树篁林的黛绿色里,炊烟氤氲,像雨又像云。我很喜欢竹,它们节节攀升,直指云天。秋后,枯叶便纷纷扬扬铺满了地,而我最中意的,还是深夏时节。

  那时,太阳最靠近地面,溪流干涸,石板滚烫,趁着外公午睡的当儿,跑到房前稻田对面的毛竹林里寻竹象——它们粘在竹笋上吸食养分,体壳坚硬,大体橘色与黑色间杂,嘴细长灵活,尤是那两刃利爪让人龇牙——一番搜刮,多是意尽而归。

  抓它们干嘛呢?一是放在盅盏里,看其像角斗士一样搏击;二是把它们定在竹签上,听其嗡嗡飞,也觉得凉风拂面,颇多趣味。那时候,我的世界就在外婆家四周:门前的小溪,院子边上“喝”过酒的苦楝树,和西边矮矮的山坡。

  沿溪流下不远处有一池荷田。天蒙亮时,天空把皎白染进山里,树里,泥地里,薄雾朦胧里老人披着蓑衣上了梁。空气里,清脆婉转的鸟雀欢歌,一声嘹亮悠长的鸡鸣后,几只白鹭拍打着荷叶惊飞,钻进白茫茫的一片。

  清露随之倒覆池中,母鸡领着子女寻觅食物来,我踏重步子把这些毛茸茸的小球赶到一旁。踱步在池塘边上,我惊知那荷叶已高过我,拉低一片来看,一股溪流倾下,钻进衬衫里,又湿了脸颊,瑟瑟而退后,又继续往前走。细长的茎撑出一柄绿伞,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纱,翩翩亭亭,远看去,像波涛翻涌在方塘里,其间点缀的粉红更是迷人。

  浅青修长的茎顶缀一粒青苞,日沐暖阳,夜采露长,凌晨悄悄绽放。由下披葱裙,青绿至玉白,然后白渐及粉,一瓣瓣花叶似船,静飘下水,泛细纹,停于汀州中央,不必争渡。待花叶飞尽,便撑出高高的碗状莲蓬,点点黑斑下密密麻麻嵌着莲子,挤满了小小的空中楼阁。

  剥开莲蓬,圆圆绿绿的壳下原来裹着白白胖胖的莲子。剔去莲心,放一粒进嘴里细嚼,口中恰然清爽。不知听谁说,把莲心种下去可以收获莲花,我试了试,等了好久,直到那地方铺满了浮萍才死心。

  傍晚,池边李树上蝉声渐消,院前稻田里蛙声一片,鸡栖树上。太阳也疲倦了,重重垂下了头。外公摇着蒲扇踱步着,我跟在旁边,他沿路照看庄稼,呢喃着接下来几天的农活,而我只享受着这难得的一丝凉意。他们的一天总是平淡,一碟咸菜下一碗青菜白面。

  宵夜后,祖孙三人在院里搭上三只木凳。“月亮好尖啊!像镰刀一样。”老一辈说莫看那弯月,会割耳朵,所以我就只是望着夜空里的繁星点点,寻找最亮的那颗。星河斗转,如乱花迷眼,缀在无垠无涯的浩瀚里。

  我们也像这遥远的星辰,孤独的闪耀着,只是不管在哪,我们都能找到家的方向……

高二写景作文 篇3

  昨夜梦见与你并肩走过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梦里走得太深,醒来时心焦力促。时下春雨下得正旺,丝丝入扣,毫谬不差地一次次击中心中被我强行封印已久的角落,

  因我说过,我不愿做个留恋的人。因我听说,朝花夕拾,捡的是枯萎。而我,而我抵挡不住回忆。彼时你我于雨中奔跑,

  以为只要互相并肩,便可穿越成长,并且不相信时光的力量。如今的你我,都有了各自的方向,以飞得更高为由,渐行渐远成了字正腔圆的口号。

  你可知,我已告别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无知年生,有时盯住闪光的梦想而深感眩晕。绍光与你我肩头不经意流过,

  一扭头,

  却看不到它。

  哪像我们当年,

  一扭头,

  便可看到彼此的天下。

  今日晨,我望着绵长的一季春雨,

  不知所言。

  空望着刚抽芽的一柳,雨中微曳,

  安恬不乱地像一句古老的情话,

  静静搁置在无人知晓的岁月深处。

  我还是愿意回忆的,

  尤其是那些美好的。

  你也一样,是吧?

高二写景作文 篇4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而邗城就是我们的“大家”,在这个大家里,我们在扬州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在坚忍不拔的扬州精神下筑梦。

  在菁菁校园中,我们感受到邗城的魅力,那来自古典诗文对邗城的描写。小学早读课时读着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言语颇多稚嫩,但语气坚定。上了初中,便学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奇绝程度使许多文人墨客都为之倾倒。老师在为之讲解时那昂首挺胸,言语自信,面带微笑的神情任旧清晰在目,迈入高中,课本中一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读来总是倍感亲切,不仅仅如此,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曾让毛亲笔抄录。悬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留下了一段佳话。宗元鼎的“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珠楼卷幔看。”最是亲情,最是自豪。在诗意中栖居邗城,实在幸运。

  放学每每晚饭后,就陪外婆去古运河散步。外婆喜欢这里,说是有感情了,古运河不知孕育了多少人。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扬州古运河是扬州城的母亲河。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夜晚的古运河才是扬州最瑰丽的天堂。远处一轮弯月当空,为大运河蒙上了一层柔和的月光,静谧美好,近处码头,桥头堡,桥栏杆及桥洞,上下里外,七色流彩。两岸五彩的光柱有层次地向四周折射,璀璨异常,走了又些许时候,有些乏了,准备拉外婆一同坐下歇歇,见外婆正饶有兴趣地同偶遇的老伙伴交谈往事时,便也作罢。静静看着外婆洋溢着笑容的脸,我似乎从那些许菊花纹中看出:扬州给了那一代人强烈的心灵寄托。无疑,在城市建设下,我们这一代人要服从古城保护,遗产保护,也就是保护城市之本,之根,之魂。十年磐一剑,扬州古运河申遗成功,让扬州人民学会站在全球视野审视自身的城市,增加了市民的归属感,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从心底为扬州市迈出建设世界名城的坚实步伐而鼓掌。 朱自清曾说:“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会点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海市蜃楼一般。”我相信着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今天,作为有梦的青年,我们以扬州为豪,不久,我们定会让扬州以我们为荣,共同编织着未来美好的梦,一个“家”的梦。

高二写景作文 篇5

  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属柳西。 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

  ——《二十四桥》

  如今,扬州,在高楼的掩映之下,仿佛罩上了一层花花绿绿的面具,我说,那个摘下面具的扬州更美。我生于蜀冈,恋着那灵动曲折的巷。他们永远不会消失。现在,我的这种情结在我记忆中扎根,一种远古的思想慢慢填满我记忆的沟壑,扬州正用她的灵气慢慢的渗透我。

  对于巷的回忆

  我终于可以又一次走在青石板小巷中了,仿佛回到童年一般。穿过了扬城的喧嚣,避开了人情的纷扰,独自踯躅于扬州小巷,路边的野蒲公英不知道换了多少茬,我也不知道我待了这种情感多少年,墙角的苔藓绿了黄,黄了又绿,唯有小巷深处的那株桃树,一年又一年开着同样的花。

  巷,拖着沉沉的夕阳变的赋有了韵味,一位对扬州巷很有研究的老人童嘉通(曾为其做了近百首诗歌)说:“ 每一个巷子都有文化”,我探访扬州巷也都是一些普通静谧的小巷,我报不上她那优雅的名字,但却像老朋友一样熟悉,也许只有一个扬州人才有如此情感吧。踏着铺在地上深陷入松软泥土的石块,感觉自己好像被清风给带走了。呵呵,或许吧,我与这条巷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呢。

  巷子两边各种老宅,走进某家老宅,不算太明亮的房间,花格窗中仅透出了的几道光线,甚至可以看到空气中的浮尘,略带霉味的气息,笨拙的橱柜,平静而又唠叨的台钟,还是那个样,还是那个陌生熟悉感觉,还是扬州独特的风味。桌上一杯清茶,映着淡淡的光线,显出黄绿,干瘪的茶叶在水的滋润下,膨胀扩展,水流茶转,上下浮沉,幽幽间有那么一丝茶香。有点活力的,该是那主人的一缸金鱼,安静而又低调的游动着。

  我不禁思索起来,我有的时候真羡慕它们,没有遗憾与抱怨,只需要矜持的活着。可是,宁愿做一个人,去感受绿扬风味。

  巷因家而美,人因巷而生……

  蜀冈——永久的情结

  生在邗江蜀冈,即为这里的魂,对于这刚刚百米出头的小山,让我不得不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确实出过神仙,唐代鉴真东渡,是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仙风道骨,闻名遐迩;北宋的欧阳修居大明寺平山堂,居处称“仙人旧馆”,苏东坡词言,“三过平山堂下”,“十年不见老仙翁”,欧公确实是北宋文仙。

  旧蜀冈,对于我也许只能从那些泛着微黄的老书中才能了解。我无法融入东坡抑或是欧公那个年代,领略到旧蜀冈风致,但恰恰是这一份无法倒流的梦呓给了我永久的情结。

  酷暑的午后,我蹬着一双布鞋漫步在扬州北郊,也会发现那城里的高楼掩盖不了蜀冈的蜿蜒绵亘。蜀冈之上,平山堂西,则是西花园,亦称“御园”。步入园中,园中的景色本已十分迷人,再加上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堆叠修正,形成非常精致的人文景观。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湖面东南角,堆叠着一座黄石假山,临水而起,下依池波,四面堆叠成险壁峭岩,底部好似若干年流水冲击而成,登山巅鸟瞰全御苑,绕道欣赏池小汀,我顿时感到无比惬意。

  这儿的景真美,空气真好,然而当我又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济南的老泉,过去的良辰美景如今都成了虚设,那种极致又有如图片一般的美丽永远变为了回忆或者挂在了博物馆的墙壁上……这也仅仅是无谓的担心,我美丽的蜀冈一定会保住她的风情,并用她那不同于济南老泉的方法铭刻在每一个人心中。

  我时常会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现代人和过去的人他们在看到这一情景时,情感是一样的吗?城市在不断的进化着,也终将由那质朴的模样变得成熟而有魅力,这唯一不变的也是扬州人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留在心底的那生生不息的蜀冈风韵吧……

  巷,四方纵横,能够编制好我对她的梦想;蜀冈,崭露头角,可以引发我奇特的思考,或许闭上眼,我不会忘了一切,或许他们也休想从我脑袋里溜走了,恩,但愿扬州她可以在侵蚀我一点,好让我再加深对她的爱。

  亲爱的巷。

  亲爱的蜀冈。

  亲爱的扬州。

高二写景作文 篇6

  无论是生命的行途还是终止,都会有一株兰花为你开放。在甜蜜中悄无声息地逝去。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兰花是反复无常的,一面是秀丽女子的兰花指,另一面是一淡雅自居的君子,随着岁月沉淀,方知,原来是我误会了她。

  第一次见她盛开,似乎很突然。前一夜含苞欲放,第二天的清晨,在亮晶晶的露水的衬托下,便已绽放,她开的无暇而洁白。像九天仙子一般,楚楚动人。虽没有没有空谷幽兰的高贵典雅,却有小家碧玉的秀美。顿时一种欣喜涌上心头。那几朵白嫩的花儿,就像要把心头最温暖的地方占得满满当当。

  当初春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我的心好似有填不完的满足。一眼又一眼,每一次,都告诫自己这是最后的一次启首观望。可继而又忍不住转过头,沉浸于她的洁白美丽。正上课的老师察觉到我的异样,于是我便被罚到教室后排与那醉人的兰花站在一起。不经意间,蹉跎了一个盛夏。

  临近期末,我开始沉于复习之中。生活中少了她的倩影,一丝不安在心中扎根。于是很快蔓延开了。一日饭后,一株孤零零的兰草放在阳台上。我满怀喜悦地过去。却看到了她洁白的身躯已经落在泥盆中泛黄,她死去多时了。

  心底满满的悔恨,那深埋于心里的倩影。静默无言,淡雅的一缕清香仍似停留在空中,不愿散去。她可是在等待那个照顾她一生的人。

  我望着她的尸体,久久地不愿离开。生命中最美的`花朵凋零了,我的心情也开始凋零。心头有一丝悲恸在婉转中流动。

  我剪下兰的一支分株,移植在家里,希望她可以重新占据我的世界。然而家里的兰草一天天成长,学校里的她自此再也没有开过。心中的失望一天天的积累,终化成无望。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关注家中的兰花,希望她能盛开出心爱的白兰。经过我几天地浇灌,她变抽出了几条嫩叶。于是我越发的急迫,越发的欣喜。期待着,生命中的兰花第二次开放。

  姑姑家的表妹来玩,笑着地对我说:“哥,我帮你把草拔了。”心中一惊,急忙冲到阳台,却发现兰柔弱的叶片被硬生生地扯开,只剩下一根兰茎,光秃秃的立在那,无声无言。

  我心开始垂泪,一种愤懑涌上心头,可却无力说什么。

  失望与哀伤溢满心头,那抹嫩白,那片淡雅的清香,都化作虚无,化作一个在世间徘徊的幽魂。

  一朵白兰,留以我嫩白,娇小的心境,她在我心底盛开,又在我心底凋零。

  不知生命中的那朵兰花是否还在,是否盛开。

高二写景作文 篇7

  山拥九峰,水带嘉陵,据山川形胜,巍巍兮,广中高临萃。莘莘学子,夜寐夙兴……

  ——题记

  这里最美在早春。三月里,斜风细雨,新燕衔泥掠天际,青山携绿叩窗扉。

  三月的校园,如同一匹江南织锦缎,零星的花点缀在上面,红的似火,黄的似霞,白的似雪。一层叠着一层,恰似阳光三叠,意蕴非常。不知是哪一场春雨唤醒了这么多朵精魂,将这里妖娆。花开满枝头,整个春天都在校园里回荡,微风送来一缕又一缕花香。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有亭台轩榭,檐角高高的翘起,流水淙淙,穿过竹林乱石,流淌在莲叶下面,不知是不是因为我错过了花期,从未有幸得见花开,倒见了许多“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风味。亭台边有红木桥,细柳柔柔地在上面,随风摇摆,款款深情而舞,却不知是从何人手中裁出。“清风细柳徒相惜”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这里有梧桐大道,闭目细听,春天在这里踱步。一抹新绿,正趁着微风不噪时悄然爬上枝头,鲜嫩的鹅黄点缀着梧桐大道上的叶片,也许就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春天就会往上泼一桶翠绿色的水彩。

  这里有荒草园,在断墙角种植着一棵高大的梧桐,笼罩了整个草园,如一把巨伞,直插云天。树上面栖息着各类鸟儿,是不是绕过天际,再飞回来,一圈一圈不知疲惫,却惊落几片昨年的枯叶。这情景,倒是让人想起那句“平地清风惊老燕”,只可惜不曾有一匹踏花飞马让我奔驰,好一日看尽这长安花,也增几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

  闲暇时,便捧一本书到竹林,可惜为了竹叶不伤到人,竹枝被绑在两边,本是春色,倒是少了几分浑然天成的美。我经常在小假时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那里,我享受着书中的清风与明月,山光与水色,碧海和晴空。陶渊明的菊花点缀着校园,龚自珍的红花落在脚下的泥土里,张泌的翠竹在头顶上辉映出斑驳,温庭筠的潺潺流水在红木桥下泛起轻轻的波澜。

  忽而,老教学楼的窗户里向外涌出了一阵读书声。便出现了放白鹿于青崖间的旅者,三分剑气,七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大江东去浪淘尽”,不为“蝇头微利”触动,只愿沧海济苍生;三月里的春风吹起帘子,惊起一滩又一滩鸥鹭,“掩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和着春光,甚是动听。

  这是我们的校园,这里有“荣曜秋菊”的美景,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风;还有“概括于坛内,浓缩于眼前”的深厚文化,我爱这里。

  乘一匹快马,赶上春风。让他留在这里就好,让我爱的这里独占一树春风,享受天地韶华。

高二写景作文 篇8

  无论天空有多蓝,马路映出的永远是灰色。不愿撑伞独行,我希望拥有一身小麦色的皮肤,也许在夏天看起来会显得冰凉可口。商店的玻璃看上去并没有想象中的冰的感觉。不停转动的玻璃塔里插着一支支唇膏也在转动,不停地掠过我映在玻璃上的嘴唇,我似乎突然在唇膏上看见了我的脸,流光溢彩的唇膏,我的美宝莲。也许我应该再去买一条脚链,因为今年流行纤足,然后贴一张蝴蝶刺青纸。

  原以为会继续晴下去,结果却下起雨来了。我记得我那时是坐在阳台上的,课本丢在一边,却不记得我是睡着了还是根本忘了正坐在那个地方。有个人推开门走进来,我转过脸看她,她也转过脸看我。我看见她浑身都湿透了,脸上沾满的,不知是水还是什么的液体,于是我抬起手帮她擦,却听见镜子的吱吱声,越来越模糊,我看不见镜子里的她的表情了。

  我家的这个女人依旧在重复着她的训斥,只是多了“高三”两个字。我想有些话说多少遍都是新鲜的,有些话说一遍就完成一切了。于是我拎起我的相机。

  海永远是浪漫的代名词,那些跳海殉情的情侣比起岸上的所谓佳偶,也许真的要幸福很多呢。无论涨潮退潮,这片沙滩上的岩石群们永远不会被淹在其中。无论下一次能否再见到,海和岩石永远不会再是这一秒时的样子,会不停变的不仅仅是人,所以,拿起相机吧,我看见太阳落在海面上的光,正急速地朝这边追来,我突然紧张起来,一指按下快门。

  我觉得沉重,在一切还慌慌张张的时候,什么都结束了,谁知道结果会怎样呢,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可预料。

  我似乎对丝质睡袍情有独钟,现在这个季节最该做的,就是在吹着冷气的房子里穿着它,捧一碗西瓜刨冰,卧在裹着竹席的沙发上,把腿横在茶几上,打开电视和VCD看刚租来的《幽游白书》。

  耳旁又响起了训斥声,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关于高三我比你知道得更清楚。我知道我要怎么做,可你却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碗里融化的刨冰,你不知道我的还插在商店玻璃塔里的美宝莲,你不知道那片模糊的海。

  [评]这是一篇有关高三的话题作文。只要应试存在,高三就永远是个热门话题,文章在话题的选择上有独到的地方,作者选取“我”的独白这个独特的视角,正面叙述逛街、看海、休息等日常生活及其思绪,侧面穿插家长的教诲,紧张的高三生活跃然纸上,富有理性色彩的意识流动,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高二写景作文 篇9

  麦熟季节,乡村热闹而喧嚣,幸福以辛苦的方式在大地上和心灵里摇晃、传送,古老的劳动,再次呈现出暗藏已久的神性。

  秧苗在唱歌

  在江南,稻种在清明下水。因为种子,农村就有了一个永恒的生命。农人必须沉浸于秧田,秧田里里外外的春天也就随了雨露阳光,滋润着、蓬勃着庄户人的心。播种,当属男人的活计,一把一把洒下的是世袭的传统。在绿开了江南,越过谷雨,秧田呈现无数的嫩芽,一片鹅黄、柔弱、向上,接受阳光和民歌,勇敢的泛青,这便是最初的秧苗了。

  我来到秧田的时候,秧苗正一叶叶地挂着露珠。我把目光给了这整齐划一的秧苗,向上而坚强的秧苗;把心情给了这开阔平坦的绿,生机而从容的绿。我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泛着亮丽,露珠会意的收藏霞光,又滴落秧田的气息。我想,乡村的清新莫非源自秧苗?秧苗的清新莫非源自露珠?在春天,秧苗让我们昂起头来,牵手劳动和劳动的光荣。我是带着化肥来的,水渠则在秧田旁欢唱着。我愿意我的劳动茁壮秧苗。

  我站在田埂上,看到了秧苗,自然、舒畅。眼前,绿色的秧苗,海洋般波澜起伏,一首一首唐诗宋词便在脑海中翻过,每一个精彩在春意中飘动,那成熟和收成便是彼岸了吧。脚下的秧苗齐刷刷地竞争着,向着蓝天阳光倾泻而下,在接近秧苗时便挤扁了,只好钻到秧苗缝隙,为温暖的春意绽放光彩。炊烟在远处缭绕,以最高的姿势生活着、弥漫着、烂

  漫着。我在田埂上行走,饱览着牵手暮春的秧苗和秧苗拓展的风景,仍然寻找着最美的景致。放眼搜寻着,田头地边,多见的是老伯大嫂,每一个身影撑着忙碌,每一个身资缀着风景,难道浓浓的春色是由他们变出来的么?

  那时,挑出第一担秧苗,正是燕子剪开很多视线的时候。栽插秧苗,真的是农家的基本功。现在,插秧机开进了小路,小路上的笑,打开了农家致富的门。秧苗载插完毕,就有鹧鸪鸟为夏报幕,换出一套套耕耘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娴熟和优美!

  秧苗昂着头,以成熟的方式在唱歌,春色就要远去。此刻,阳光在沸腾……

  岁月中,他们同时同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逐渐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们从自然界取得的生活资料日渐丰富。江河可以捕鱼,火山可以取暖煮食,大地可以耕耘收获,林木可以搭屋造桥,自然界渐渐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然对人的这种关系的变化,为人类的审美创造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就人本身来说,在劳动实践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的肢体有了制造工具的技能,人的头脑有了思维的能力,人的语言又为彼此交往增添了工具。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是“人本身的自然”也“人化”了。人成了社会的人,成了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意识的人。这又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准备了主观方面的条件。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创造了美,还表现在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以生产力为轴心的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派生出的思想文化决定了人类不同历史的时期的美的观念。生产工具的创造和演变,使人类能逐渐生产专供供观赏的装饰品。原始狩猎氏族以动物的外在特征或者是关于动物的某种联想为装饰美;农业出现以后以植物的外在特征为装饰美。所有这些装饰美的每一次演变,都反映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的飞跃,说明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艺术活动,正是这种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而人类的生产劳动本身也有着美的意义。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有关高二写景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1.有关高二写景作文8篇

2.有关高二写景作文四篇

3.有关高二写景作文三篇

4.有关高二写景作文7篇

5.有关高二写景作文五篇

6.高二写景作文

7.有关高二写景作文锦集五篇

8.有关高二写景作文锦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