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工作方案>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时间:2024-06-03 15:29:46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性发展,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以“提升护士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三甲复审”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特制定20xx年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1.全院各护理单元继续巩固所取得的成绩,持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护士配置数量符合卫生部要求,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保障病人护理安全。

  3.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到位率100%。

  4.实行岗位管理,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逐步转变为按岗位管理,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

  5.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

  6.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创建护理品牌。

  7.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专科知识培训率100%。

  8.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

  三、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护理部:

  主任:

  副主任:

  组员: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方案,协调、监督、指导和评价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行“一把手工程”,由院长、书记担任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员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明确具体的组织分工、推进保障措施等,加强医院内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责任,扎实开展工作。

  (二)以建立岗位管理为核心,科学设置护理岗位。

  1.执行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将护士从按身份管理逐步转变为按岗位管理,明确岗位所需护士的任职条件,不同岗位的护士数量和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动态调整。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以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2.护理岗位设置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确保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应当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

  (三)合理配置护士数量。

  1.遵循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要求配备病房护士,普通病房实际护士比不低于:1,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的患者不超过8个,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门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2.各科根据不同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科学的排班制度。护士排班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体现对患者的连续、全程、人性化护理。

  3.制定护士人力紧急调配预案,建立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的缺失,确保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

  (四)加强护士岗位培训,全面提升护士职业素质。

  1.加强新护士培训。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诊疗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技术等,提高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应用,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专科护理培训。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按照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立足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加强护理管理培训。护理管理岗位的人员,注重培训现代管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

  (五)稳步推进、注重落实。

  1.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执行以病人为中心,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为一体的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2.实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把护士分成N1、N2、N3、N4逐级分层管理,以各护理单元的病人工作量为前提,兼顾并尊重护士意愿,用好、用活、用足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体现能级对应。

  3.严格执行临床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要求,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在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实,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4.加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不断更新各专科特色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把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整个住院的全过程及出院后的延伸服务。

  5.夯实基础、注重专科、营造人文氛围。遵循“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形成“重基础、重人文、重服务”的良好氛围。

  6.门诊、急诊、手术室等特殊科室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活动的方法。倡导门诊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供耐心、热情、细心及快捷的服务;强化急诊护士过硬的预检、分诊、急救与应急技能等;强调手术过程患者安全第一,手术室执行责任包干制,加强术前术后访视,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7.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科室每月召开的病人工休座谈会及护理部、科室的满意度调查,与监查室沟通协作聘请院外第三方调查等,多渠道听取病人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从中评选出病人最满意护士。

  8.多部门通力配合,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各个部门之间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大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对护理的投入,实现全方位地将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病人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

  9.加大宣传力度。在医院网站内设立“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栏”,做好宣传、报导工作。

  (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护理部根据三甲医院评审评分细则,制定“护理质量目标管理体系”。

  2.各科根据专科特点制定本科质量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按照项目标准要求做好质量督导,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注重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危重病人的护理、病人健康教育等各项工作。

  3.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定期开展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4.将护理安全贯穿于优质护理的始终,关注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对象的流程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跌倒/坠床、压疮、防管道脱落等,落实护理交接班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

  五、考评激励机制

  (一)建立并落实考评激励机制

  1.护士薪酬与护士的能力层级水平、护理患者的质量、数量、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挂钩。完善并执行医院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按护士核心能力来定岗、定级、合理使用护士,打破按年资、职称、学历而非能力评价使用护士的模式,不同层级护士职责及考核的标准和系数不同。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列入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标准中,各级护理质控组织加强对责任护士进行质量检查考评,作为绩效考核项目内容。每月开展病人对护理服务、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评选出月优质护理服务之星,树立榜样。

  2.护理管理人员有绩效考核标准,并实施考核和奖罚。鼓励创新、弘扬先进。

  1.发挥护士潜能,在全院范围内鼓励创新,借助小革新、小发明、小改进,拓展护士工作内涵,做到护理操作的省时、高效,提高对患者服务的安全度、舒适度。

  2.进一步顺应医院发展,重视学科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总结和提高,以提升对患者的服务品质。

  3.年终表彰护理服务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2

  一、指导思想

  遵照院领导、护理部的部署,指定我们病区为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示范病房的带头作用,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基础护理到位,专科护理达标,努力实现护理质量零差错,让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惠及更多患者,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二、实施方法

  从我科今年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以来,针对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科利用上班及休息时间进行了多次

  讨论,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及内涵,改变观念,调动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参与意识,确保活动取得成效。根据卫生局的标准要求,结合本科室的特色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沟通技巧、心理护理等各方面;改善住院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健康教育及康复治疗,改革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创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使护理服务从被动逐步转变到主动。能够基本做到主动换位、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介入、主动关怀。患者来有迎声、见面有称呼声、问有答声、答有笑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节日到来有祝贺声、患者出院有送行声。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深深感到白衣天使不仅仅是为患者做好治疗,更要在生活上关爱病人,视病人为亲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病人要我做”为“我为病人做”,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体现了“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和

  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把这“六颗心”应用到工作中,用我们的

  “六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温暖,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我们都微笑相待,真诚以对,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如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提前告知,完善饮食起居细节照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各种治疗生活上的.便利,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质控标准重点检查六项护理质控达标率:基础护理到位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有追踪。

  三、实行责任制护理,其实质就是把基础护理夯实;

  把专科护理做精;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我们将护理团队按能级分为三个责任小组,每组有主管护师任组长,对分管的病人责任护士或小组成员做到八小时在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服务,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做到了让患者安心、家属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列入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标准中,各级护理质控组织加强对责任护士进行质量检查考评,作为绩效考核项目内容。

  四、突出亮点,效果显著

  在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感觉最有成效的还是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这也是在精神病人的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块。患者通过参加工娱疗活动,可分散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我们每天都有工娱疗护士按周计划,组织患者参加丰富多彩的工疗、娱疗项目,督促患者参与集体活动,使孤僻不群的患者集体意识争强,有效改善兴奋燥闹抑郁自杀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缩短了治疗周期,做到了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五、健全护理人员规章制度

  特别是强调核心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和考核标准,全面实行护士岗位责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按照创建标准和分级护理要求,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六、充满生机活力的医护团队

  七、详细人性化的健康教育。

  八、耐心细致的卫生处置

  九、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科室每月召开的病人工休座谈会及护理部、科室的满意度调查,多渠道听取病人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从中评选出病人最满意护士。作为以后考评晋级的依据。

  十、多部门通力配合,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各个部门之间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大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对护理的投入,实现全方位的将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病人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

  十一、加大宣传力度。

  在医院网站内设立“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栏”,做好宣传、报导工作。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04-28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10-25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05-31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15篇)05-29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15篇05-02

2022年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计划10-30

优质护理员工作计划05-22

优质护理工作总结12-30

优质护理工作计划02-17

医院考核工作方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