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食堂常规消毒消毒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食堂常规消毒消毒工作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食堂常规消毒消毒工作方案1
一、包装箱清洗消毒规程
1、检查箱体质量,主要包括箱体是否损坏,如发现问题立即修复。
2、包装箱由专人清洗。
3、餐具清洗后,一般用粗洗水清洗粗洗,要求箱内外清洗油渣。
4、清洗后的包装箱要求箱体用盖子分开,箱体成码。
5、用水浸泡餐具,对箱子进行消毒。
6、箱子浸泡后,用漂洗水清洗箱子。
7、用抹布擦拭干净的箱子,进入包装箱消毒。
8、包装箱消毒室采用紫外线消毒和热消毒。
二、餐具包装操作规程
1、充分保持包装车间的密封、干燥和卫生。
所有进入包装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两次更衣,并严格消毒。
3、进入包装车间前,必须符合着装要求和请做到的规定。
4、包装车间所有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御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明。
5、所有餐具在上台包装前必须干燥。
6、在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检查餐具的质量,包括餐具本身的'质量和消毒质量。
7、过机时检查餐具配置,发现不合格或配置错误应及时恢复。
8、开机时检查机器的参数设置,如温度和速度。
9、收缩后的成品要求检验员严格验收,主要包括:
A、餐具配置:一般按5件配套,如非常规包装,生产前按要求计划。
B、包装质量,包括外观是否美观,膜是否密封,是否损坏。
C、清洁消毒质量,成本中是否有杂物或油污,餐具是否光泽完好等。
验收合格,检查合格标志,然后装箱。
11、装箱以规定参数为准,加筷子,最后盖上箱子,密封后在待入库区堆放五箱单位。
三、过机工序操作规程
1、检查清洗机和干燥机的设备状况,发现设备有问题,严禁启动。
2、检查设备电源是否包装,如电源不稳定或电压不足,严禁启动。
3、检查锅炉压力,如不符合规定压力要求,通知锅炉工送压。
4、检查餐具到位情况,与包装间协调,确定过机餐具顺序的安排。
5、专人负责启动,粗洗工人负责配合餐具到位。
6、机洗时注意过机水温和速度。
7、水洗机出口一般安排两人接机。
8、在干燥过程中控制过机温度和速度。
9、餐具干燥后完全干燥为准。如果过机后餐具带水或湿润,将其捡回过机。
10、包装车间负责烘干机出口的接机、烘干、关机、日常维护。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应在保质期内,并按规定温度等条件存放。
2、固体消毒剂应完全溶解,严格按规定浓度配置。
3、定期更换配备的消毒液,如果浓度低于要求,应立即更换。
4、定期测量消毒剂浓度,确保消毒时间。
5、将消毒物品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
6、餐具消毒物品完全清洗,油污染影响消毒效果。
8、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消毒液。
五、浸泡过程操作规程
1、用冷水清洗浸泡后,池壁上没有油X,池底无杂物,池外壁清洁为标准。
2、将冷水注入浸泡池,并在浸泡池中加入消毒剂。
3、将粗洗后分类的各种餐具分别投入,避免损坏。然后进入漂洗、清洗、浸泡、清洗和干燥。
食堂常规消毒消毒工作方案2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用餐人员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和容器不干净,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细菌或病毒会通过用餐环节进入体内,导致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专门制定了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使用前应遵守国家制定的操作规范和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涤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清洗食物残渣,水温为50 ~ 60℃为宜;
第二步是清洗温水,去除残留油脂(水温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水冲洗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清洁,即餐具、容器、用具进入清洁设施备用,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餐具消毒的常用消毒方法?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消毒方法,即利用热杀死原微生物常用的煮沸、蒸汽、红外等;另一种是化学消毒方法,即使用化学消毒剂杀死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国家严格控制餐具化学消毒剂的生产和使用,必须经省级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批准。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方法。消毒锅应为桶状,锅底平,水量适中。餐具装在竹篮里。当水沸腾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当水再次沸腾时,取出备用,即沸腾。
(2)蒸汽消毒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多种方法,包括简单的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消毒温度一般为80℃保持30分钟。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与自来水0.5kg的比例制备消毒剂,然后将洗过的碗等餐具放入消毒剂中,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方法。用自来水制备1%84肝炎消毒剂,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ml。将洗净的餐具浸泡在消毒剂中3-5分钟,取出备用,用自来水制备,不得使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的日常管理,实现消毒的定期管理。工作质量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是否存在欺诈行为,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漏水、消毒液、消毒温度等。;最后,检查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说,卫生质量好的餐具内外壁和底部都不油腻,呈现出自然的颜色。
(3)余氯试纸检查方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查方法,适用于氯消毒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余氯也可在50英寸时检测到。具体操作方法是取一小块余氯试纸,放入备用碗中接触残留物,几秒钟后观察。如果试纸变成淡紫色或深蓝色,说明餐具已经消毒,其颜色深度与消毒剂浓度有关。一般要求试纸为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则证明餐具未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使用。
【食堂常规消毒消毒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校园消毒工作方案12-17
疫情消毒工作方案12-16
社区消毒消杀工作方案12-19
幼儿园消毒工作方案12-18
疫情消毒工作方案15篇12-18
复课复学消毒消杀工作方案12-17
洪涝灾害消毒工作方案05-09
社区疫情消毒消杀工作方案12-16
环境消毒的合同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