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工作计划>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

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4-10-19 09:32:47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

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并养成了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了解社会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迫在眉睫。由于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和实用性,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学习本课程,并能积极参与本课程的内外学习活动。

  二、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版三年级第二卷《道德与社会》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和儿童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互动(如来自社会的爱)有重要影响。这四个单元的教育主题是:第一个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个单元主要是我们一起快乐;第三个单元主要是生活离不开他们;第四个单元主要是寻路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与行路”的教育主题是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主题以儿童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旅游有很大的了解,最终实施安全教育,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总体要求: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素质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的关怀下,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关爱社会。

  2、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平等地与他人沟通合作。

  3、努力合理、创造性地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并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时应该注意什么,初步了解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充分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率,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灵活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注意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强调评价过程,注意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注意儿童活动中的努力,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和创造力。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到学生整个生活空间,教学内容与区域实际有机结合,注重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密性,使课程教学进入家庭、社会,真正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课程的开放性、实用性。

  5、注重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功。

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本册教材编排着四个单元: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分16课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从而升华对家庭的情感。

  本册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生活性

  教材编排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我爱我家“单元中共编排了4个主题活动,安排7课时教学。4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

  2、开放性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教材内容从自身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空间可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如:《爱心行动》单元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其中的4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通过开放时空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3、活动性

  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习惯》单元中的《喝水的学问》和《在餐桌上》并非单纯讲授吃,喝的学问,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体验文明用餐的乐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究或解决问题,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更深。当然具备活动特点的主题活动还有:《过家家》,《喝水的学问》,《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二、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本册内容的重、难点

  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2。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学情学生状况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出于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而且还有部分学生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因此个别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方法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及早适应学校生活。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后进生转化措施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平常的行为进行适时教育。的采取谈心式教育,以引导为主。

  七、优秀生辅导措施

  通过表扬鼓励使得优秀生更能进行自我监督。

【新学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师新学期的工作计划10-12

新学期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计划06-22

小学思想品德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2-23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12-23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06-21

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06-16

新学期小学美术教师德育工作计划10-29

小学教师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05-27

小学新学期工作计划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