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工作总结>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09 12:39:29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

  一、疫情基本情况

  一是农村人口疫情基本情况。全县所有农村人口累计确诊感染病例的人数0,疑似病例人数0,治愈人数0,死亡人数0。

  二是行政村疫情基本情况。全县累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确诊病例行政村数量0,疑似病例数量0。

  三是“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基本情况。目前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三保障”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数0人、今年未参加医保人数0人、安全饮水有困难0人、我县需要危房改造户数50户,已完成危房改造50户,已全部完工。

  四是务工就业情况。截至目前,我县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为6186人,其中跨省务工人数1636人,省内县外务工人数352人,县内务工人数4198人(含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27个,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527人。开发光伏扶贫公益岗位83个,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83人)。目前,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仍在中高风险地区务工就业人数0人,暂未因疫情导致停工停产;因疫回流99人,其中省外返回人数65人,省内县外返回人数12人,县内返回人数22人,已全部安置就近就业。暂无有打工意愿但因疫无法外出务工人员。

  五是就业帮扶车间情况。目前我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2家,分别为梅渚周家村宣城亿品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十字新和村郎溪县天子粉丝厂(粉丝生产),共吸纳就业47人,其中脱贫劳动者7人,带贫率14.9%,脱贫劳动者人员工资较2020年和20xx年均有所上升,目前两家车间均正常运营,暂无车间因疫情导致停产。

  六是扶贫龙头企业情况。目前,我县共有扶贫龙头企业18个,已吸纳脱贫劳动力126人,无因疫情停产的扶贫龙头企业。

  七是县级项目建设基本情况。我县今年批复的衔接资金项目已全部开工,暂无因疫情影响而无法开工的项目。

  八是帮扶产业生产经营情况。目前我县共有218个帮扶产业类项目,均正常生产经营,暂无因疫情间断生产经营项目和产品规模性滞销情况。1-8月份,我县乡村旅游共接待135.14万人次,旅游收入87801.21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防返贫方面,抓牢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两个环节”,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一是完善网格化监测。调整优化网格划分和网格员队伍,目前全县1811个网格选聘网格员1811名,《网格化监测手册》全部分发至所有基层网格员,创新推出网格员“八问”承诺机制,并推广使用网格员“明白卡”,累计发放8.7万张,实现所有农村人口的日常走访和动态监测全覆盖。二是全面开展集中排查。动员培训县乡村三级4937人参与排查,排查各类问题366条,制定整改措施374条,所有问题均销号清零,通过基层干部排查,将符合条件的70户190人纳入监测对象。三是持续加强动态管理。继续保持3095名帮扶干部包保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组织各级帮扶责任人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推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互为补充、相互协同的监测预警机制持续落实。对全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及时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加强监测预警,实行动态管理、动态清零,筑牢防返贫监测帮扶底线。今年以来,全县新纳入监测对象79户213人,占全县农村常住人口的1.87‰。通过安徽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小程序申报监测对象26户,其中19户已纳入监测对象范围,目前全县无“空白村”。每月定期分析汇总县医保局、民政局、人社局等12个行业部门筛查的潜在返贫致贫风险线索,1-8月份,共反馈各类风险信息881条,全部分解到各镇(街道)由网格员开展入户核实,暂未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四是推进精准帮扶。继续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目前,我县脱贫户共安排帮扶措施43626条,监测户共安排帮扶措施956条。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脱贫户分类管理和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帮扶工作的通知》,将脱贫户分为重点帮扶户、正常帮扶户、稳定脱贫户三类,将于9月底前完成省办系统标注。五是强化低收入人口帮扶。1-9月份累计发放农村低保71991人次3443.66万元;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资金12829人次910.6万元;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护理补贴3805人次38.2万元;1-8月发放临时救助金462人次87.14万元。六是大力推进“防贫保”。总参保户数6365户,实现参保全覆盖,保费共计112.49万元,其中政府补贴53.46万元。缮制赔案65起,赔款21万元,有效降低低收入人群返贫致贫风险。

  (二)产业就业方面,抓细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推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始终把产业就业作为根本,多措并举帮助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一是做好特色种养奖补。实施郎溪县20xx年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到户奖补项目,涉及1053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共计申请奖补资金153.84万元。持续激发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内生动力,目前已全部发放到位。二是做好光伏帮扶。开发83个光伏公益岗位,1-8月份光伏电站收益41.3万元,用于开展公益岗位和临时性劳务用工支出共计25.47万元,占发电收益78.82%。三是强化金融支持。继续推广小额信贷“一自三合”贷款模式,截至9月15日,全县脱贫人口小额贷款809户3803.22万元(含户贷户用552户2581.22万元,三合模式257户1222万元),今年新增贷款168户733.82万元。四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组织基层干部、网格员摸排脱贫人口中2020年、20xx年已毕业未就业和20xx年即将毕业学生146名,对暂未明确就业单位的80名毕业生全部建立就业台账并安排帮扶措施,暂未发现有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在全县28个出列村设立28个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所有岗位全部完成招录工作,28名高校毕业生于9月1日正式上岗。五是扎实推进稳岗就业。截至目前,完成脱贫人口返岗复工6085人,占去年务工人数103.66%,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527名脱贫户就业增收,全县共建设就业帮扶驿站6家,建设就业帮扶车间2家,提供就业岗位47个,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7人。累计招募就业(居家)帮扶基地29个,提供就业岗位1215个,吸纳脱贫劳动力近130余人。发放省外转移一次性交通补贴387人19.35万元。

  (三)项目资金方面,抓实项目建设和资金监管“两个基础”,持续稳定发挥带动作用。一是做好项目谋划。高质量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20xx年总入库项目181个,总投资2.7亿元。积极谋划2023-2025年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工作,预计10月初完成2023年项目库批复,11月份完成2024-2025年滚动项目库批复。二是抓好用好衔接资金。安排各级衔接资金6235万元,已分5批全部安排到66个项目,安排衔接资金4215万元用于31个产业项目建设,衔接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占比67.6%。实行红绿黄灯亮灯制度管理调度,截至8月底,已开工项目66个,已完工项目29个,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县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为70.17%,其中中央资金支出进度为81.26%。三是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完成20xx年以来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各类资产清查,登记入账扶贫资产470个2.12亿元,20xx年形成衔接资产0.96亿元。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制度,认真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回头看”,确保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四)“三保一安”方面,抓牢“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两个要点”,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一是控辍保学持续推进。对全县204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摸底,实行“一人一案”,入学率达97.5%;对37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20xx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资金1262人124.62万元。发放雨露计划春季学生补助211人31.65万元。二是综合医保总体稳定。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今年以来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享受医保报销政策22987人次,医疗总费用3249.43万元,平均实际报销占比79.8%。规范慢性病就诊证办理工作,取消慢性病纸质就诊证,目前脱贫人口累计办证6098人,边缘易致贫户累计办证138人。三是住房安全保障有力。建立农村房屋动态监测机制,常态化开展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排查,并对农村住房安全核验系统内的787户B类房屋实行重点监测。四是饮水安全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巩固提升全县约7.9万人饮水安全,逐步实现全县人民同饮“一网水”。每月开展水质检测,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切实筑牢群众饮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今年以来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13处,受益农村居民人数10.65万人。

  (五)社会助力方面,抓好结对帮扶和社会帮扶“两个重点”,助推成果巩固促振兴。一是不断深化联系帮扶。全县30个县级领导联系30个村(社区),定期深入联系村(社区)开展调研,推动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扎实开展定点帮扶。市县两级84个有关单位结对帮扶87个村(社区),今年以来,投入资金113.25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和物资价值200多万元。三是持续做好驻村帮扶。86名第八批选派干部全部在岗,28个出列村全部制定发展规划,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全县选派干部培训班,对全县86名选派干部全部培训到位。四是不断深化县域结对帮扶。及时拨付支持岳西县县级财政帮扶资金1510万元,实施15个产业类项目,6名选派干部已赴岳西县挂职,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指导10多次,通过“832平台”专项采购农副产品100多万元。五是全面做好社会帮扶。印发《郎溪县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工作方案》,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梳理51个民营企业开展的投资经营类帮扶项目,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向我县捐赠资金200多万元用于乡村振兴事业。六是提升帮扶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帮扶干部、驻村干部以及乡村振兴系统干部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7次,参训人员500余人次。其中在十字镇施吴村青狐直播基地创新举办农村直播电商知识培训活动。

  (六)工作举措方面,抓好问题整改和旱情灾情应对“两个核心”,不断压实主体工作责任。一是紧盯反馈问题抓整改。对照20xx年度考核评估反馈问题、7月份省暗访反馈问题、8月份市集中督导反馈问题,指导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道)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逐项逐条研究,共查摆各类问题55个,制定整改措施161条,目前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完成。二是全力做好灾情应对。为有效应对高温旱情灾情影响,建立应对高温旱情灾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机制,成立高温干旱技术指导组,组织人员及时摸排今年受高温旱情等导致产业受损的农户和历年扶贫(衔接)资产受灾情况。截至8月底,共安排农技人员实地开展抗旱技术指导806人次;累计完成抗旱保苗面积68.7万亩次(其中水稻58万亩次);完成科学田管面积56万亩次。统筹各级旱情救助资金2270万元用于灾情救助,有效积极降低高温旱情灾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七)重点工作方面,抓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两个要素”,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着力提高乡村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落实20xx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1350万元,扶持27个村发展22个到村产业项目。截至8月底,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214.14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强村7个。创新村社工作新模式,与供销社紧密合作,撬动社会资本,不断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2000户年度改厕任务;20xx年度4个省级和7个市级中心村已全部建设完成;20xx年4个省级中心村均已开工建设,完成50%建设工程进度。抓好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花木·天际茶海”、“合作发展·以工助农”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持续推进乡村治理。突出抓好美丽乡村提标、生态环境提优等重点工程,通过全城文明创建的方式,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年战役,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深入实施“党建+‘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制定代办服务清单35项,为困难群众代办事项1000余件。创成2个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并在十字镇滨河公园建成“乡村振兴促进法”主题公园。四是扎实推进人才振兴。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才自古就是开创盛世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上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锋锐之气尚未消散,为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火箭”升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了条件,还要有“燃料”,只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让“燃料”储备越来越充足,乡村振兴的“火箭”才能成功升空。

  开启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现更多“可燃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界上从来不会缺乏人才,只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罢了。发掘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实现乡村各领域、各行业的全面振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就像是“可燃冰”深藏于海底一般隐藏在乡村中,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高收入”,但却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了符合乡村实际的经验和技巧。要想点燃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就需要要努力发掘出藏在乡村中的“可燃冰”,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培训和激励扶持,迅速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同时开启理论下乡、资金倾斜、技术上门三大“人才探测仪”,深入基层发掘更多的人才,把深埋乡村的“可燃冰”开采出来,让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燃料库”。

  建好引才储油罐,吸引人才储备更多“成品油”。乡村振兴,光靠“本地人”是不够的。虽然本地人的发展思路可能更加贴合本地发展趋势,但是,没有“外来的和尚”,就会缺乏新意,容易与时代脱节。很多优秀人才,仿佛就像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油”一样,只要能引过来,就能“即插即用”,创造价值。所以,“引才”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引才”就得需要有“吸引力”。俗话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要想振兴,一定要抓住政策机遇,大力鼓励高层次、高水平人才返乡创业,同时为各类人才提供“负压环境”,做好外来人才的保障工作,不仅要把返乡人才的“第一故乡”规划好、建设好,用“乡愁”留住返乡人才,也要把乡村打造成外来人才“第二故乡”,不仅“引得来”,也能“留得住”,让乡村成为广大人才的“储油罐”,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理想热土。

  科学使用助燃剂,油气混合释放更多“燃烧值”。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燃烧都是需要氧气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要想点燃乡村的“振兴引擎”,光有“燃料”也不行,还是需要助燃剂参与才行。但是,乡村振兴的“政策氧气”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提供。而当下乡村人才“有土有洋”,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分配”,不仅无法发挥出“1+1>2”的效果,甚至会“1+1<2”。因此,地方政府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讲求“对号入座”,要在深入了解人才所学所长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岗位、打造平台,确保人才所学所长有“用武之地”。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因人制宜”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也要调配好“可燃冰”和“成品油”的比例,科学使用“政策氧气”,只有“油气混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燃烧值”,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3

  今年来,田林县紧紧围绕20xx年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及早部署、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深入开展规模化、全面化、质量化的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群众、乡村人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领。

  聚焦全员参与,培训对象“规模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主教室+分教室”相结合的方式,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全覆盖大培训。为实现全员轮训,将培训对象合理分类,并依托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驻村工作队员业务培训班等课程,将全县未参加专题培训的对象进行全员兜底,确保乡村振兴干部全覆盖参加培训。截至7月底,针对全体帮扶干部开展专项培训4期,其中举办全县帮扶干部培训班2期、全县基层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能力提升集中培训班2期,共11360人次参加培训;针对乡村干部(乡镇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共举办乡村振兴干部系列业务培训班20期,4504人次参训。

  聚焦履职能力,培训内容“全面化”。针对新一届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防贫监测信息员、村民小组(屯)长、网格员等对有关政策业务不熟悉问题。重点围绕以发展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帮扶工作水平突出政治和政策培训,全面围绕“3+1”保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脱贫人口就业、产业发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粤桂协作帮扶、“三农”工作方法、乡风民情等培训,帮助帮扶干部掌握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帮扶工作相关要求,尽快熟悉本县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人文社会等情况,尽快找准帮扶切入点,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聚焦实践提升,培训效果“质量化”。打破单一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视频授课、交流研讨等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开展培训。邀请市乡村振兴局优秀师资和优质课程,鼓励本地师资以案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为导向,打造了一批优质课程供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使用,让基层干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培训资源,更便捷、更及时、更有效地“补钙”“充电”。同时,采取课堂授课与组织研讨、情景授课、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充实课堂学习模式,不断提高乡村振兴干部参训积极性,把培训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4

  一、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将“现代高效农业”确定为全县“x+x”主导产业之一,明确了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转换路径和任务目标。

  (一)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创新多元化产业融合模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转换路径。一是塑造新型业态。以农产品加工为骨干,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从田头到餐桌无缝对接的产业体系。二是培育新型主体。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途径,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利用各自资源相互入股,采取保底收购、股权分红和二次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利润。

  (三)发展目标。到xx年,现代高效农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新业态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显著提高,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村活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是主抓手。将乡村振兴作为提报筛选县级重点建设项目的重要领域,全年确定的xx个县级重点项目,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项目有xx个,占比达到xx%,总投资xx亿元,占全部投资的xx%。

  (一)实施了“百日攻坚行动”。 自x月份以来,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适时启动了“百日攻坚行动”,从县级重点项目中择优筛选出xx个“四新”“四化”项目,倒排工期,节点推进,严格周调度、月通报、分类考核、“红”“黑”榜通报制度。上述xx个项目中,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项目有xx个,占比达到xx.x%。百日攻坚行动结束后,xx个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xx亿元,投资完成率超过xx.x%,其中樱之崮田园综合体、托福太阳城两个项目,被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项目,为我县获得总评第x名的好成绩贡献了力量。

  (二)积极申报纳入上级重大项目库。今年以来,县发改局按照“四新”“四化”要求,先后两批报送省、市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建设项目xx个,其中乡村振兴类项目xx个,总投资xx.x亿元。截至目前,我县共有xx个纳入第一批省市重大项目库,其中金水河田园综合体项目被列为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项目名单尚未反馈。

  (三)超前谋划xxxx年项目。按照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的工作思路,自xx月初开始,县发改局突出“四新四化”导向和“实体经济、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三类大领域,围绕“xx”产业,谋划储备了一批行业技术领先、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税收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截止目前,已初步筛选确定县级重点项目xx个,年度计划投资xx亿元,其中涉及乡村振兴领域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

  三、加强对上争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离不开上级的大力支持。县发改局把争取上级政策和自己支持,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一)成功争取乡村振兴示范县。今年x月份,县发改局按照x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和要求,立足我县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申报我县争创x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县。x月xx日,省发改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工办、省财政厅等xx部门联合发文,公布了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名单,我县被确定为示范县(全省共xx个,全市仅我县x个),xx镇xx社区、xx镇xx区、xx镇xx村、xx村等x个村被确定为示范村。

  (二)积极申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项目。按照省发改委、省农发行《关于做好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各乡镇街区、县直有关部门对照八大领域,认真筛选提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申报项目xx个,总投资xxx.x亿元。在对上述项目基本情况逐一审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推荐名单,分别是:xx县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项目、金水河田园综合体项目、重点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在水一方”云蒙康体小镇项目、云蒙湖生态旅游景区桃源古寨项目、xx县交警安泰、党校片区两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岱崮地貌旅游区项目、xx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项目。

  (三)全力争取上级无偿项目资金。今年年以来,通过发改系统争取到位上级无偿资金xxxx万元,其中,xx镇xx村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xxx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xxx万元,野店镇、岱崮镇、桃墟镇水毁修复项目xxx万元,梓河岱崮坡里段河道治理项目xx万元。这些资金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突出顶层设计引领,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为切实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经多方对接考察筛选,并经县主要领导同意,拟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我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月xx日,中国农业大学褚庆全教授到xx与县发改局就规划编制费用、时间等进行了协商。当前,县发改局正按照规划编制方的有关要求,进行规划前期资料搜集,并初步确定了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

  (一)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上加快补齐短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二)发展目标。初步打算到xx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到xxxx年,乡村振兴的主体框架基本成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新六产”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三)推进措施。初步想法是: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发展农业“新六产”,走质量兴农之路;打造生态宜居乡村,走绿色发展之路;培育乡村文明新风,走文化兴盛之路;构建新型治理结构,走乡村善治之路;保障改善农村民生,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走创新发展之路;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强化资源要素支撑。

  总的来说,县发改局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成绩是阶段性的,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较慢,投资完成率低于平均水平;加快乡村振兴的思路不够宽,措施较单一;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进度较慢,没有达到时限要求等。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督导管理。一方面,对今年的xx个乡村振兴领域县级重点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完成情况、投产运营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列出台账,分类施策,逐个“敲开核桃”、“扫清路障”,确保明年顺利开工。另一方面,对明年的xx个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继续严格执行“周调度、月通报、半年分析、年度考核”制度,全力破解制约瓶颈,推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二是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xx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条主线是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三者相辅相成。今后,县发改局将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运用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同时,积极做好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工作,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总结形成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是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当前,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正有序开展,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督促规划编制机构加快规划编制进度,争取xx年xx月xx日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5

  6月3日上午,市委书记丁纯先后前往普农集团、枞阳县,实地督导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随机督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田长制、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方位,更好适应“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奋力开创全市乡村振兴新局面。市领导胡启书、吴强参加。

  在欣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丁纯深入水稻育养基地等处察看,与合作社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合作社农机、用工、经营收入、服务范围等情况,要求聚焦机械强农精准发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补齐推广应用短板,拓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发展效益,更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普农集团二分场,丁纯认真听取企业资产管理、经营效益、重点项目、下步发展思路等情况介绍,要求普农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善于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转变经营理念,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好农业“接二连三”文章,推动农业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扛起国企担当,树立雄心壮志,坚定做大做强,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机制,敢闯敢试、挖潜增效,拓展服务领域,增强辐射能力,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在枞阳县众兴包装公司,丁纯深入车间察看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脱贫户等亲切交谈,了解企业产能、产值、吸纳脱贫户就业等情况,要求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稳定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在枞阳有机地标生态农业产业园,丁纯深入加工车间、种植大棚等处察看,认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介绍,了解种植加工技术、运营模式、预期效益等,要求企业和镇村互相支持、协作联动,切实把好项目建设好、发展好,同时紧盯农业设施和低洼地带,认真做好备汛防汛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增收、地方发展、农民致富良性循环。

  当天上午,丁纯还随机督导横埠镇、项铺镇、白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田长制、秸秆禁烧等工作推进情况,要求加强镇村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严格农村危房房主和属地责任,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整洁有序、美丽宜居;全面推行田长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调研中,丁纯强调,“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是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要以“两强一增”为引领,创新理念思路和体制机制,着力扩大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盘活乡村闲置低效资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加快重大项目攻坚,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6

  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仙河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仙河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仙河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提高村支部书记境界水平。组织召开镇级层面乡村振兴培训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组织赴江苏、青岛、寿光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和农村供给侧改革3次。二是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仙河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方案内容,并签订《知悉书》。各支部根据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分类管理,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台账,明确考核标准,利用各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得分情况公示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服务群众等情况公开公示,规范党员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素质提升。三是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仙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联合包村组、各站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探索制定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探索发展路子,聘请农科院统一规划设计,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服务、大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仙河镇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生态振兴。一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气“村村通”改造93户,新建海星村综治中心1处,完成渔村文化广场、振东村、卫东村文化大院建设,村居环境及配套设施显著改善。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镇区、各行政村、三团棚户区及渔村周边插花地卫生保洁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招标,新购置洗扫车、洒水车4台,安排专业保洁队伍不间断清扫卫生、清运垃圾,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排名较去年显著提升。三是强化水气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镇村两级河长制建设,辖区6条主要河流全部明确镇级、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及时巡查、制止向河道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乱建行为。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镇4个行政村,其中3个村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渔村通过旱厕改造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镇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蒸汽锅炉23台。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辖区至今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开展土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与公安、土地、油区以及济军基地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定期对镇区外围、辖区边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进行巡查,今年来共查处小化工、小作坊5家,现已全部拆除设备并予以关闭、取缔。

  (五)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仙河镇实际,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在各村宣传栏张贴《“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倡议书》,下发《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办事程序等,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新风尚深入人心。二是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及时挖掘、发现好人线索120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网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浓厚氛围。三是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农村文化大院、电子书屋、学校道德课堂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馆1处,绘制文化墙400㎡,将村规民约、法律法规、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上墙,进一步提升村文化内涵。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对镇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剧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海星村春节晚会,参加全区元宵节活动,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与孤东、桩西、社区等部门结合,组织消夏晚会,开展篮球、乒乓球联谊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总结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仙河镇作为一个油区工矿小镇,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农村建设长期滞后于镇区发展,部分党员干部认为仙河的优势不在于农业农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仙河镇无集体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团有较为稳定收入外,其他村集体经济均较为薄弱,农民创收渠道单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仙河镇城镇人口多,工业、服务业较发达,这些优势条件均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受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仙河镇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农业实体教学点堡垒作用,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举办“村官班”,加快家庭农场等新业态形成,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发挥工业强镇优势,明确东营港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换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澳亚两大牧场资源,强化澳亚—奥克斯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建技术支撑,努力打造中国放心奶生产基地和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示范区,加快实施牧场小镇项目,20xx-20xx年主要建设景区入口打造、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上仙河”战略,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四大渔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鼓励引进开发高端养殖技术,完善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推进渔村休闲农村游乐园、海星湿地参观采摘园、镇东农产品集售物流配送园及二团九分场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民俗、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镇东花苑党群服务中心及村民休闲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渔村、镇东花苑“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拆违治乱为契机,加大排查和惩处力度,持续推进港城起步区、滨港路、兴凯湖路沿线和济军三团棚户区的集中整治;依托神仙沟流域综合整治,推进孤北干渠沿线养殖区、棚户区拆迁,实施神仙沟强排站及周边区域整体改造,实现乳制品加工厂、澳亚牧场、神仙沟湿地路网联通;建立完善镇村联动、共建共管机制,争创“无违建乡镇”,逐步实现存量和新增违法建设“双清零”。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7

  近期,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乡村振兴局联合调研督查组对全市各县区62个驻村帮扶村开展调研督查,通过查阅资料、电话访谈和入户调查,对8家省直单位、26家市直单位、56家县(区)直单位(包含中央、省属驻六安单位)的驻村、结对共建和“单位帮村、干部帮户”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亮点

  (一)驻村工作基本情况

  总体来看,大部分驻村工作队都认真落实了《关于做好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和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意见》(六组通〔20xx〕33号)和《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选派干部管理办法〉扎实推进第八批选派工作的通知》(六组通〔20xx〕35号)精神,坚持在岗在位,参与村级工作,定期开展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等活动,积极帮助村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调研督查中,除少数驻村工作队员因工作、生病等原因已正常履行请假手续不在村,绝大部分驻村干部都正常在村在岗。

  (二)驻村工作亮点

  1.中信银行六安分行驻霍山县诸佛庵镇桃源河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聿富在摔伤致双腿骨折情况下坚持工作,后因治疗需要而请假,但仍联系单位捐赠5万元帮扶资金,并坚持拄拐杖到村参与单位开展的捐赠帮扶活动。

  2.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和金寨县卫健委驻金寨县流波镇流波村工作队每月都制定入户走访提示单,详述入户走访的具体工作和注意事项,方便每位帮扶联系人入户走访并了解当前工作重点。

  3.市财政局和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红石嘴管理处驻金寨县槐树湾乡码头村工作队每月定期印发《乡村振兴工作动态》简报,及时反映驻村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4.市政府办、金寨县政协、县移动公司驻金寨县油坊店乡西莲村工作队积极出点子、想办法谋项目、找资金推动村级旅游景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5.市住建局驻霍山县落儿岭镇太子庙村工作队积极征求各方意见,科学制定三年驻村工作规划和年度驻村工作计划,积极争取建设冷库等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

  6.市政府办、霍邱县公投公司、农业银行霍邱支行驻霍邱县邵岗乡邵岗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华安证券到村开展“证券行业促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共争取10.84万元帮扶资金,为村里184名学生捐赠书籍、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对村里234名脱贫户和监测户进行春节前慰问,每户赠送价值150元的被子和一对枕套,同时还争取到5000元帮扶资金开展村内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三)结对共建工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单位都按《关于做好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和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意见》(六组通〔20xx〕33号)要求,成立了党建联盟,制定了党建联盟工作规程,建立集体学习、研究工作、协调村务、处理问题的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五联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结对共建工作亮点

  1.市委党校发挥单位优势,积极与舒城县晓天镇三元村开展党建联盟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村上党课、开展党建培训,有效帮助村党员提升了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2.市卫健委帮扶霍邱县众兴集镇唐老庄村,帮助村党组织与市人民医院西院区党支部签订支部结对协议,村民可享受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同时减免部分院前急救费用,每年还到村开展两次大型义诊活动。如20xx年10月份市人民医院西院区13个重点科室到村开展义诊活动。

  3.霍邱县税务局牵线搭桥,积极促进帮扶村霍邱县马店镇四平山村与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党建联盟,20xx年从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村里争取1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山羊养殖项目。

  (五)“单位帮村、干部帮户”工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都认真落实了“四个不摘”要求,定期到村到户走访,积极帮助帮扶村、帮扶户解决实际问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单位帮村、干部帮户”工作亮点

  1.省政府办公厅驻金寨县油坊店乡东莲村工作队帮助村里免费引进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智慧乡村卫士,增强灾害预防、居民援助等便民惠民能力,提高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方便村民日常生活。

  2.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20xx年为帮扶村霍山县下符桥镇三尖铺村提供帮扶资金75万元用于老村部改造再利用和25亩瓜蒌基地扩建两个项目,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同时积极帮助村销售西瓜、虾田米、黄牛肉等农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了40多万元。

  3.六安技师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人才“下沉”,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20xx年11月14日至21日在帮扶村舒城县晓天镇查湾村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帮助村里培育电商人才,促进村民增收,目前第二期培训正在筹备中。

  4.安徽省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在帮扶村舒城县棠树乡窑墩村大力开展产业振兴工作,帮助村里发展丝瓜络产业,种植面积达280亩,邀请省农科院等科技院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20xx年村集体经济达102万元,20xx年预计能达到130万元。

  5.省侨联20xx年以来在舒城县张母桥镇长冲村开展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联系组织15名医疗专家为村里200名村民开展爱心义诊;捐赠爱心冬衣100件、“爱心口杯”300个、手提包100个;为因交通事故受伤的村民夏自文募捐2000元救助款;捐助11名高考本科学子共计5.5万元;联系国外爱心人士帮助村民刘佳丽,连续三年每月捐赠2000元直至完成高中学业。

  二、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四个不摘”要求。各县区委组织部、直属工委和乡村振兴局要切实担当尽责,强化统筹协调,细化工作措施,对有条件的帮扶单位,要尽量使帮扶村的选派驻村单位和结对帮扶单位保持一致,同时确保所有脱贫户、监测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联系人,真正把帮扶责任压紧压实。

  (二)进一步强化学习贯彻六组通〔20xx〕33号和35号文件精神。市委组织部、市直工委、市乡村振兴局等单位于20xx年10月12日和27日先后联合印发了六组通〔20xx〕33号和35号文件。各县区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工委、乡村振兴局要强化有关文件的学习贯彻和宣传培训,以更加有效的措施促使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要再强调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的要求,确保所有驻村干部真心驻村,安心工作。

  (三)进一步推进推深做活党建联盟工作。党建联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各有关帮扶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未成立党建联盟的要尽快成立,并且要深入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五联创建”活动,积极支持和帮助帮扶村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四)进一步科学研究制定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各帮扶单位要强化对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内容的调研审核和党组把关,各驻村工作队要强化三年驻村规划和年度驻村计划的实地研究,结合村情实际,并在村内公示公开。无论是帮扶、驻村规划还是帮扶、驻村计划都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要确保可操作、可实现、可见效。

  (五)进一步督查调研总结定点帮扶工作。各县区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工委和乡村振兴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合作,压实定点帮扶工作责任,分别牵头负责驻村、结对共建和“单位帮村、干部帮户”工作,经常性开展调研督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亮点、总结经验,多措并举提振驻村干部、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联系人的精神和工作状态,有效形成定点帮扶工作合力,促使全市定点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8

  今年来,卫健在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衔接的同时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各项工作持续有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体来看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就20xx年度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拓展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简称振兴小组)。卫健局单独设置了振兴办,落实专职人员,承担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类事项和日常工作。

  (二)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一是挂联责任。对挂联xx镇的xx村和xx村均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继续与村两委干部共同为百姓谋发展、出点子、找路子,兴产业、搞养殖、建庭院、增效益,带动百姓发家致富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党组书记、局长每月到挂联村开展调研活动,现场走访易致贫户,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易致贫户实际问题。二是帮扶责任。每名党员干部职工挂包2-3户脱贫户和易致贫户,每月深入挂包户共同规划、谋发展、添措施,确保人均年收入过万元。三是政策落实责任。利用“中医中药村村讲、健康知识下乡、公卫免费体检”等活动大力宣传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家家至少有1名政策明白人。脱贫患者县域内公立医院住院自付费用控制在10%,享受签约履约服务和公卫免费体检,罹患国家和省规定的50种大病享受集中诊治,对罹患慢病患者给予跟踪随访,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失独家庭、伤残家庭和计划生育(其他)人员给予定额的奖特扶补助。四是监管责任。对易致贫户建立健康监测档案,纳入慢病群体跟踪随访管理。对持慢性疾病特殊门诊证和残疾证患者随时提醒并告知可享受定额补助。对因病、因灾、因意外变故家庭建立监测台账,及时实施医疗救治,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五是一体化管理。采取“到龄退出一批、乡聘村用一批、设置调整一批”方式,确保村村有合格村医,有效保障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和薪酬待遇,退出村医享受基本生活补贴。

  (三)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抓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近3个亿建设传染病医院、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二期住院楼、区二人民医院老年病院区、16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和预检分诊以及中医馆提档升级,创建一批省市重点专科,打造名老中医工作室,将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持续提能增效。二是抓人才。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业务骨干,通过双选会到川内医学院校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在现有医务人员中遴选一批指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一批等方式引进培养卫生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三是抓信息。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互认,加强智慧医院建设,逐步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四是抓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进二级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提供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移动支付线上服务,改善结算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时俱进,建设川东北一流医疗服务体系。

  (四)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一是调结构。全区撤并5个地名卫生院设置为建制卫生院的门诊部,合并13个地名卫生院设置为建制卫生院的分院,村级建制调整撤并的149个村卫生室设置为建制村的卫生点,现完成执业登记等各项工作,已正式挂牌运行。二是建中心。着力打造区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和公共卫生示范中心,鼎山和清江中心卫生院已完成“五大中心建设”,现已提交二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申请。三是定制度。已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同工同酬,推动“两个允许”落实,充分调动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切实增强医疗机构防治能力。一是建机制。建立健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提升计免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二是重防控。优化防控体系流程,提高防治效率,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防控措施,完善了传染病患者预约和“直通车”就诊制度,提升了早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能力。三是管慢病。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综合防治方面业务融合,提升职业病预防控制、诊断治疗以及康复能力。四是优服务。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确保人人享受均等化优质医疗服务,打破常规公卫免费服务,大胆探索公共卫生购买式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二、取得成效

  (一)健康扶贫巩固“实”。一是局振兴办出台了《xx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xx区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xx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xx区对农村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变故实施医疗救治工作方案》《xx区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和《xx区“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反馈医疗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乡村振兴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地方财政为全区脱贫户全额代缴自付部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通过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只需结清自付10%的部分。对残疾、死亡给予特别扶助;手术并发症为Ⅱ级和Ⅲ级的,给予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4471人,通过“一卡通”扶助金额达1821564万元。为50种大病患者采取集中诊治200余人次,签约履约和跟踪随访管理均达95%以上。三是建立易致贫户健康监测档案1500余份到应建尽建,将监测户患者视同慢病纳入跟踪随访管理,建档率和管理率达100%。

  (二)医疗服务能力“优”。一是通过医联体建设,依托中医医院将5个中心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打造为基层中医特色科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同时能够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农村60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杂症实施诊治。二是投入5380余万元为全区65万居民开展公卫免费体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64万余份,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规范建立健康管理档案15万余份,建档率均达95%以上。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均较上年度递增10%以上,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较调整前放缓3%左右,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较上年度增长15.2%,基层诊疗量占比稳定保持在65%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稳定在80%左右,上级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约1200余人次,较上年度提高5.3%,每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人数较调整前增加25%以上,非基药使用占比<40%,村卫生室(站)占比<30%。四是开展“万名中医”帮扶扶持行动,近400名中医师下沉到村卫生室(站)开展联村帮扶活动“固网底”,中医医院成立基层中医指导科,每年分别到16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壮枢纽”,三级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均与上级三甲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强龙头”。

  (三)疾病防控能力“强”。一是全区共建P2实验室6个,开展核酸检测40余万人次,特别是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监测,共对养老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及工作人员检测0.8万份,做到应检尽检。二是全区共设置52个接种单位,169个接种台,培训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2000余人次,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2.9万剂次。三是聚焦各类医疗机构、学校、集贸市场、外卖快递等相关场所的人员及环境,共开展核酸检测13.2万人次,结果均呈阴性。四是宣传传染疾病的防治200余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5种50余万份。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抓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二是地方财政逐年增加了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仍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撤并合并地名卫生院的债权债务化解手段单一。四是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但基层卫生人才仍然引不进留不住。五是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仍较大。

  四、下步打算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和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坚决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二是结合行业实际,提前谋划行业蓝图,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高质高效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力争出成绩、出亮点、树标杆、当领头雁。三是着力打造“五大中心”,加快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烦心事”。四是提升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五是扛牢扛实责任,大力实施健康教育,让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好风气,让群众“不得病、得小病”,守住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底线,为第二个百年开好局,共同建设清爽xx、奋进xx、幸福xx。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9

  根据《20xx年度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郎农工办【20xx】5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科技扶贫

  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工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郎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20xx】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813户,带动贫困户增收228.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引进新技术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75个,举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

  二、实施科技项目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

  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

  三、推动科技下乡

  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组织郎溪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9.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5%.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点4个,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0

  多措并举“帮”提升,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焕发文明向上的'新气象,还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驻村干部要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从精神状态上改变风气风貌,破除居民传统陋俗,不论是成立“艺术团”“广场舞队”,还是进行“五好家庭”“孝老敬老户”评比,都要让群众参与其中、“身临其境”,从根本上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还要建立“阅览室”“文化广场”“党群活动中心”等,进行公共文化建设,切实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振兴乡村的“硬支撑”。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1

  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统筹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总揽全局,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努力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进程,以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大农业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用全新的视野和创新的机制来组织和推进全镇的“三农”工作。明年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一是抓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优、特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建设有xx特色的农业基地,培育发展优势农产品,推进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加优势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实行优质农产品商标注册,以品牌带动生产,抢占农产品市场。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牵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是增强农业竟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要继续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主攻方向来抓,引导鼓励各种资本投向农业,创办规模经营农场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支持村级组织、各类专业协会、供销社、农村经纪人等担当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为我镇农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推动力。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生产加工的科技集成度,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二、调整思路方式,确保农民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关键,我们要重点抓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积极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推销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引导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机制,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使农民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获益,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重视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业基地连订单、建立专业市场引订单、发挥农村能人拿订单、创办服务实体跑订单等方式,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的生产风险,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联结龙头、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三、转变工作方法,确保农村稳定

  一是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紧紧把握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挑战。尊重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发展创业的积极性。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引导、扶持、服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作用。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科学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谋利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脚踏实地工作,当好人民公仆。三是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活动为总抓手,以增强党建活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战斗保垒。开展村级班子“回头看”活动,建立新型村级班子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和民主管理制度,抓好村级班子“民主听证”和村账镇审工作,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

  按照《20xx年全县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及相关文件精神,阜南县司法局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推进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助理乡村振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打牢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础

  1.建立健全法治乡村建设组织体系。制定出台《濛洼地区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规划》,将濛洼四乡镇法治乡村建设纳入县法治建设整体规划和乡村治理总体规划,打牢法治乡村建设的基础。利用“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为334个村(居)培育“法治带头人”600余人、法律明白人8000余人。

  2.优化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平台。进一步优化蒙洼各乡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平台,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融合,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的服务型窗口,为基层群众提供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3.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保留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0个;与市交投公司合力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点;334个村(居)依托法治书屋、法治宣传栏、长廊、公园等载体,建设农民法治学校,实现法治阵地全覆盖。

  二、创新乡村振兴的法律服务

  1.精准化、智能化服务。依托12348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借助以“法治阜南”普法平台为核心的新媒体普法矩阵,收集研判法律需求,重点监测农民诉求、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动态趋势,精准推送法律服务产品和以案释法典型案例。以民为本简化审查程序,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宣传活动,让法律援助惠及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困难对象。20xx年为城乡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318件,解答咨询4029人次,为助力“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2.植入式、本土化宣传。在省级中心村推进实施“三个一”工程,推进法治广场、长廊等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基本实现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将“王家坝精神”及“淮河琴书”“嗨子戏”赋予法治文化内涵,组织编写、创作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三、做实乡村振兴的机制保障

  1.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聚合点,建立统一收案受理、指派分流、上下联动、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真正实现各职能部门衔接有序、联动联调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系机制。把党建教育、普法宣传教育及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如文化宣传活动融入普法和道德的内容,调解工作中宣传法律和道德,宣传、文化、司法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的和谐共生,共建共赢。

  3.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法治乡村建设的经费保障,加大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配备力度,深入推进乡镇人民调解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3

  1.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全域保障。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动态管理。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增收。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做好150户脱贫户产业支持,并完成验收。对今年到期167户脱贫户小额信贷督促完成还贷及续贷工作。清明节后区相关部门要开展巩固脱贫成果考核检查,考核组将入户,重点查看住房及饮水安全,到时候需各村书记做好迎检准备,在这期间,对村域内还存在住危房的要做好排查相应工作,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2.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持续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逐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庄环境,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四美”和村庄清洁行动示范评比活动。完成农村厕所革命:122个户厕改造、1座公厕修建。积极开展各类人居文体活动,发展乡村旅游。社会治理有成效。

  3.下一步计划:

  (一)打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一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以粮油、柑橘、蛋鸡为主导产业,晚熟柑橘、沙田柚、时令蔬菜为特色产业的农业体系,扎实推进农业品牌化,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助推群众生活富裕。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基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加大对秦家大湾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将秦家大湾保护与开发纳入全镇旅游、乡村振兴规划中,切实做好工作落实,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秦家大湾保护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实现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增强特色建筑保护意识,让广大群众、村民主动参与到保护发展中来。

  (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落实“四个不摘”政策,保持脱贫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监督,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核心带动作用,推动塘坝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以黄家坝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引领,擦亮盐井村湾长制名片,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实施厕所改造,新打造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1个。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五级收运体系,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4

  半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县扶贫办的帮助指导下,现将在扶贫工作站开展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xx月份到工作站以来,培强学习自觉性,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扶贫工作站是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开展扶贫工作的办事机构,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具体贯彻党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实施脱贫攻坚方案,根据本辖区自然气候及资源的特点做好贫困户的调查,准确为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贫困攻坚提供决策依据,使我加深了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执行党的扶贫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念,政治敏说性明显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在协助群众反映热点难点工作中,我深切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树立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好形象。

  二、勤于做事,扮好角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一个业务负责人,我的认识是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上兢兢业,勤于做事,高标佳、严要求,尽职而不越位,干事而不越权。

  三、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xx月上旬完善所有工作资料顺利完成了我镇418户建档立卡户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在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对418户已脱贫户开展入户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对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进行全面摸底,并对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进行走访询问,保证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入户核查数据及时无误的录入了xx省大数据平台。同时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工作站指导各村、有关帮扶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今年12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按时指导八个村完成了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重点核查了贫困户的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3+1冲刺清零、3+3冲刺清零行动任务,指导四个贫困村遴选出12名致富带头人,并配合县上完成了外出观摩学习,培育效果明显。两项制度衔接有效保障。

  (二)截止目前,涉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3类10项27条问题和自查自纠的5条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23个,达到对账销号23个;涉及国务院督查组反馈问题14个,已整改完成14个;涉及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的6方面12类19条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省委主要领导部署的12项重点工作认领10条具体问题,已建立问题台账,正在整改落实中;涉及州委第四巡察组反馈的7大类21个方面41个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第三方评估反馈的八个方面24个问题,现已全面完成整改工作。12月底完成了一并整改的扎古录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xx年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清单、扎古录镇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调研多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清单、扎古录镇贯彻落实省人大调研组七个方面的问题清单、xx省xx县20xx年贫困县退出抽查第三方实地评估报告反馈问题的整改,切实做到了清零见底。

  (三)今年重点加强了扶贫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将数据质量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开展,每周通过xx精准扶贫大数据对象监管、国扶办自定义条件查询、贫困户花名册导出三中方式进行进行经常性修正,保证了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首先是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遵守中央关于洁从政的有关规定,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的原则,洁身自好,严守工作纪律和工作制度,做到了无条件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各项惠民扶贫政策的温暖和公平,群众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明显增强。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个人学习党的扶贫方针、政策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在今后工作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到镇政府巩固脱贫成果保持持续稳定脱贫的奋斗目标上来,在新的一年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中,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进我镇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不懈努力和应有的成就,不辜负全镇人民的重托,为我镇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5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安排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着力点,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本实现了乡村振兴阶段目标。现述职如下。

  一、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健全监测帮扶机制。优化“农户自主申报、村社干部摸排、镇筛查预警、定期集中排查”监测方式,亲自带头入户,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x次,日常摸排x次,针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x户x人,及时纳入监测范围。针对每户及时明确帮扶责任人,精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实现问题动态清零。二是全面自查自纠补短。坚持对标对表,聚焦收入、住房等x项核心指标,亲自部署,安排x名联村领导牵头,组织驻村工作干部、村社人员全面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大排查。全年排查普通农户x户、脱贫户x户、监测户x户,未发现返贫致贫和“漏测失帮”现象,对排查出的具体问题,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销号。三是强化产业就业扶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有劳动力脱贫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

  积极帮扶脱贫人员申请跨省务工、产业到户、冬令春荒等资金补助x余万元;

  有序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探索推行兴办扶贫餐馆、扶贫超市、联合经营等发展模式,柏木山村蜜梨基地年分红x万元,上坝桥村“扶贫餐厅”月毛利润达x万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x元,切实帮助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二)聚力“五大”主要任务,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一是强化产业振兴,促进产业持续兴旺。聚焦20xx年农业生产主要指标任务,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整理撂荒地x亩,划分高标准农田x亩,全年播种面积达x亩,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产量x万斤,存栏生猪x头、家禽x万只。协助柏木山油樟基地设施提档升级、园区道路硬化维护等工作,目前园区已初具雏形;

  拓展xx村青花椒产业基地x余亩,建成冻库x座,烘干房x座;

  及时管护维护石堰墙村柑橘、xx村苗木等产业园区。二是狠抓人才振兴,优化乡村人才队伍。推进乡村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本土培训计划,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培育本地“土专家”“田秀才”x余人,培训产业工人x余人次。大力引进培育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0xx年累计培育家庭农场x个、专业合作社x个。三是突出文化振兴,着力培育文明乡风。全面建成上坝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镇共有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高标准打造xx村“三小工程”并获省融媒体宣传报道。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一进三送三评”活动,访民情解民忧纯民风,评选表扬星级文明户x户,开展送文化(戏曲)下乡演出活动x场(次),推动乡村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柏木山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XX市级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四是聚力生态振兴,改善乡村颜值风貌。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道路畅通4大行动,累计投入x万元,全面完成上坝桥村、xx村等x盏路灯安装;

  建成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x处,在柏木山村等x个行政村推进厕污共治,新(改)建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x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达标率达x%,硬化农村公路x公里,在xx村新建便民桥1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对蛮溪河、驴溪河镇段河道进行巡查近x次;

  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宣传巡查工作,辖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五是坚实组织振兴,筑牢乡村发展基石。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xx村、xx村获评“六无六好”示范村;

  切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完成x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上坝桥村打造成“磐石工程”全市样板示范点,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基层服务功能;

  有序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流转土地x万亩。

  (三)聚力重点要素保障,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一是坚持党政高位推动。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亲自担任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及时调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股室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联系会议等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强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二是积极筹措整合资金。认真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要求,统筹整合各类乡村振兴政策项目资金,20xx年,累计向各村(社)拨付乡村振兴类资金x万元,发展脱贫户产业到户补助、脱贫户跨省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x个;

  同时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情况,及时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乡村振兴项目,截至20xx年x月底,实际执行x余万元,全力保障乡村振兴项目顺利实施。三是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倾力落实中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目前已兑现农机购机补贴x户x万元,核发种粮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大豆补贴、地力保护补贴x余万元;

  严格兑现惠民政策,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人员生活费、门诊补助等x万元;

  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内住院费用政策范围报销比例达x%以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由于我镇多数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农民认识有待提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二)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三)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人才缺乏。农村产业技术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我镇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着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争做x北翼乡村振兴示范标杆,加快建设魅力镇。

  (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配合相关部门完善蜜梨、油樟基地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和品牌推广体系,力争油樟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林业园区,蜜梨创建为省五星级蜜梨现代农业园区。二是深入研发蜜梨、油樟产品,力争在农产品加工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蜜梨罐头、梨膏、果酒等深加工产业,着力开发樟汤温泉、樟林医疗等樟疗产品。三是积极探索“绿色稻+鱼”发展模式,在xx村实施稻香渔湾项目,深入推进绿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促农增收。

  (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以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推动水利、公路、管道、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三)强化农业农村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为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部门工作总结12-08

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总结12-08

驻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08

单位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08

乡村振兴青年的发言稿12-05

乡村振兴代表的发言稿11-15

乡村振兴个人的发言稿11-09

振兴乡村战略学习心得11-22

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报告12-08

乡村振兴代表的发言稿9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