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工作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时间:2023-08-01 18:58:39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推荐]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推荐]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

  《高中作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已由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总课题组审定,正式批准立项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学校同时也被认定为实验学校。现将该课题起始年度的工作情况作一汇报性总结,为的是积累经验、反思教训,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回顾与展望

  本年度五月中旬,应地区指导中心主任、研究队伍核心研究员、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李彦良老师盛情相邀,决定倾力加盟,遂成立课题组,并自告奋勇担任组长。认真学习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上报研究申请,获准立项。七月份,学校选派科研教师,赶赴山东滨州参加课题研究开题培训会议。期间,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感受课题研究的人文氛围,领悟特级教师的艺术魅力,观看教学高手的授课风采。同志们深深地感到,《“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九月份,新学期伊始,课题组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经过多次商讨,决定把实施的核心确定为课堂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坚持能力培养为主,自主学习为先,小作文训练常抓不懈,展评环节落到实处,切切实实抓出实效。高度重视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努力保持卷面干净整洁这些属于形式方面的基本要求。凡此种种,不仅在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还要在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中贯彻落实。

  十月份,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辩论赛的相关工作。这次辩论赛的主体是高二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经过初赛、复赛,产生参加“湟中县高中学生辩论赛”的最终人选。四名学生都来自高二年级,指导教师也全都是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同是也是课题组的核心研究成员。

  十一月中旬,带领学生去湟中一中参加决赛。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最终获得集体三等奖,这个成绩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名学生获得最佳辩手称号,一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整个过程,从初赛到复赛,从上网搜寻资料,到组织各班学生积极演练,决赛阶段从抽题指导问题设计,到模拟环境情景相互达成默契,都由学生组织主持,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引点拨。最终,付出得到了回报,勤奋收获了成果。整个活动,自始至终也是对“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很好践行。

  十二月份,积极响应总课题组开展的以“弘扬厚德精神,构建幸福中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热情度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二、探索与实践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学生在写作方面切切实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有语文学习“三怕”之说,其中之一就是怕写作文。通过训练和实践探索,我们感到第一个方面的变化是,学生普遍地消除了对写作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逐渐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所营造的写作环境。第二个方面的变化是,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增强。他们能够主动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勤于思考,积极写作。现在学生所需的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学校设有青树教育基金图书室,各班都有北京慈弘基金建立的读书角,藏书甚多,便于学生查阅。另外,教师的办公室里也配备了多台电脑,随时可供上网查阅,方便快捷。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自由交流。学生的习作被挂到网上,很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如果把这种主观能动性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那么可以说,我们所倡导的“少教多学”就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也不再是努力探究的一种模式或路径,而是真正达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三、经验得与反思

  “少教多学”之路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需要我们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教学和引导,教师也一定要努力学习,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融进“少教多学”的氛围和境界中去。“少教多学”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思路,说它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未尝不可。我们认为,它首先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同时也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这个概念,有先进的理念可寻,有前瞻的远见可循,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方为现实。

  四、意义和价值

  我们觉得,“少教多学”在写作教学中的探究,首先是要“多教”,最终趋于“少教”。“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用在此项课题研究及当下的课改环境中,仍然是极其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题研究起始之年,首要任务是充分认清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投身教学实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并最终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xx年6月申报立项了《高中政治课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省级课题。20xx年9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本学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我新光学校前身是南平造纸厂职工子弟学校,现为省级、国家级体育传统示范校,也是南平唯一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由于我校与南平市少体校联合办学,承办少体校学生文化课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延平区定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源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与素质的差异明显,尤其是高中生源素质差异更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学生讨厌老师,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广泛存在;老师体罚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我校新一轮课改的关键环节点,是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也是我校“外求发展,内抓管理”的核心点和突破口;同时,也是打造一支师德高、技艺精,具有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该课题的研究存在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该项工作的有效展开,必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和发展,力图寻找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是我校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情况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通过对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反思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现状及产生师生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原因,从教师方面入手,提出改善师生关系建议,寻找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第一步,通过采取师生平等对话方式,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走近教师,赢得学生对教师起码的信任,为下一步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解读心灵,沟通情感提供前提条件。

  第二步,师生共写“心灵日记”,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抒写心路历程,拨开成长中的迷雾,解读学生心灵,指点迷津,搭建师生情感沟通的平台,最终实现师生间零距离沟通,构建和谐校园。

  (二)研究阶段的划分、阶段目标及成果形式

  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适时进行课题开题论证。

  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问卷调查,反思研究。发放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完成师生关系现状调查报告。

  2、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资料,了解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育对策。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近教师。教师从细微处入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沟通氛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

  4、师生共写“心灵日记”,走进学生,解读心灵。学生把自己不愿说出的困惑、疑问、烦恼等,通过写“学生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助就交给老师,老师以留言的方式回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学生朋友式的忠告或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最终实现师生零距离沟通。

  5、案例跟踪。要求实验教师平时注意观察,重点跟踪几个实验对象,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化。每学期写出几个案例,课题组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

  6、在高中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每学年开实验课一节,并收集教案和课件,刻录光盘。

  7、设置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对实验学生进行成绩和思想表现的跟踪,采用学生自评和家长、老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博客、邮箱等,畅通师生沟通渠道,指导学生擅用网络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9、课题组教师每学年撰写师生关系构建或和谐课堂教学的论文一篇。

  10、定期检查,重视反思。为使课题研究取得实效,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效进行中途检查,定期召开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会,写成阶段性总结,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提出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收集、整理实验原始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进行成果交流。

  四、课题管理及进展情况

  1.20xx年5月26日,我们召开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开题会,会上对该课题的来源及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阶段划分及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的组织管理都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做到“三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四加强”(加强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实施管理、档案管理)。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

  2.20xx年9月,为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现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对实验学生进行“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并撰写了《目前我校师生关系问卷调查报告》。

  3.20xx年9月10日,利用教师节的契机开展一系列构建师生关系活动。设立多种形式的座谈会、主题班会,畅通师生对话渠道;开展吐露心声活动,以文字为载体,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开辟学生心语,小报和板报专栏,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并收集学生的小报、学生心语、学生作文、学生黑板报、主题班会教案;刻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班会光盘。

  4.20xx年10月15日,召开课题推进会,邀请进修学校的莫云萍老师到校指导课题研究。

  5.20xx年11月6日,要求实验教师阅读《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师德建设活动,并印发教师教师忌事忌语,应事应语的材料。以转变教师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理念,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

  6.20xx年11月16日,高中年段召开家长会,改变以往教师讲,家长听的模式,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教师与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优化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为师生关系的和谐不断创造外部环境。

  7、根据我校高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措施的实验,课题组教师已写出两篇有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

  8.20xx年3月开始,我校一方面通过学生心语、师生座谈、学生小报、社会实践、家长会等形式继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收集相关的材料;另一方面把重点放在政治课堂和谐教学模式的探究上,以力求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学期来我校高中开展五步教学法实践,该模式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设适时点拨—共同归纳创新”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9.20xx年4月—5月我校参加高中课改优质课评选活动,高一政治教师以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和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片区一等奖和市级一等奖第一名的突出成绩。

  五、具体做法及研究体会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科研的重点工作来抓。由于此课题是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时常发生的矛盾冲突引发而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是我校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能否改善目前紧张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校园,直接关系到我校今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协调分工,责任明确,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为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提供各方面支持和保障,充分调动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学习,反思教育行为,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目前,我校之所以一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倾向,“师道尊严”、“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居高临下”、“一切都得听我的”等旧有观念还根深蒂固。加之教师对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方法简单、情绪急燥,导致教师言辞、行为过激,师生间冲突对立。为改变教师简单粗放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实验班级学生中收集教师平时在训斥学生时常用的有伤学生自尊心的忌语,经过整理编辑为《教师忌语100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师德建设活动。此项活动极大地触动了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净化了语言环境,规范了教师用语,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潜能的人,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

  (三)开展师生“心灵对话”活动,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他们开始摆脱对成年人的完全依赖。很多学生都有严重的逆反心理,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可由于中学生的心理有了一定的闭锁性,言论也开始有了一些隐蔽性。为了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实验教师们努力尝试着各种与学生沟通的办法,其中最有效的还是写“学生心语”的形式。因为它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别指导,以保密、尊重为原则,学生把自己不愿说出的困惑、疑问、烦恼等,通过写“学生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的就交给老师。这种方式学生比较乐于接受。

  一开始学生不太信任老师,不敢写得太实际,太诚恳,后来实验教师向学生承诺:不向任何人泄露任何一点秘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试探,学生有了“安全感”,老师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信任,学生们愿和老师用日记交流了。问题严重的,老师就找学生谈心、开导,问题不严重的就给学生写下批语,也就是留言。学生可以给教师提建议,也可以给老师提出批评,师生在日记中交谈,在日记中理解。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3

  我们宜陵小学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得到了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把脉,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紧紧围绕此项课题,开展了多项措施并重,各项课题和谐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一、构建和谐网络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项课题的研究需要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于是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教育网络。

  1、让课题研究走进家庭

  我们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形式向家长了解、汇报学情况。尤其是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毕业班老师们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进入中学,设身处境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长意犹未尽,会后还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教有关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2、让课题研究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分别邀请了市教育关工委的“五老报告团”、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队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

  二、加强科研培训

  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成员一般为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研究队伍培训的时候,进行了培训范围的再扩大,将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教育科研课题的老师作为研究骨干的培养对象。

  聘请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再学习。2007年4月份,我们集中德育课题组的成员以及宜陵镇全体小学班主任,聆听了市关工委黄主任所作的以“责任 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 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学习,就是将所有学习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组织全体老师再次学习,让老师们以专家为引领,以身边的优秀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出教师参加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培训。最近,我们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

  “青蓝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青蓝工程”进行了移植。在签署“青蓝工程”合同的时候,将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徐香老师拜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萍为师,陈萍老师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经常进行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香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为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码。也激励了老师们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三、强化过程管理

  我校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课题管理的实效性,论文的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推荐。值得高兴的是,2007年来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赛的篇数和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各项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几年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从研究队伍的的建设,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过程管理,给予了制度上的倾斜,并且将研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与总结。

  四、张显校本特色

  1、以德育课题引领其他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最大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所以在德育课题引领下,重点抓好学校各项课题的研究落实工作,理顺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三项立项课题在经过组织申报、成功立项后,成功进行了开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在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村小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以寻求协调研究,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师的科研水平。 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个创新,也是学区所有学校捆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2、以校园文化承载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设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让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张贴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未来。树人楼过道两侧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加上学校的规划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壁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了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儿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7人。虽然所有学生都有了托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托管责任不能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家校沟通不够,影响了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影响留守儿童身心。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觉得: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忽视这样的现状,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4

  开学初,我院确定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课题,课题组以《纲要》精神为指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现将第一阶段工作小结如下:

  一、课题组组员:

  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组建了XXX为组长,XX为副组长,XXX等为组员的'课题组,做到明确分工,精诚合作。

  二、确定了实验班和对比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

  三、明确了研究方法: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创新。

  四、确定实验成果形式:采取以实验报告、实验课、优质课。

  五、明确了教育途径:

  1、在教学和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进行个案研究和跟踪调查,写好“个案记录”和“分析”。

  4、利用家园互动活动,指导家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5、在家园联系册、联系栏、院刊、每周一读中交流心德。

  六、下阶段实施方案:

  1、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贯彻纲要精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学习活动中、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指导教学。

  3、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实验时间。

  4、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研究经验、方法。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5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新型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要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了面向基层、针对岗位、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特色;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方面取得了进展,在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为主题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还没有引起普遍足够的重视,现行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识本位”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1、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新型教学模式缺少系统研究,对其本质、地位、功能的认识不到位,仍然没有摆脱知识型教育的束缚,没有真正构建起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2、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脱节。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方面还存在缺陷,教学活动不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目前还是采用过多课堂上的.理论讲授,由于其直观性差、无法操作,学生难以接受,教师需要反复讲解,从而浪费了时间,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3、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厌学风气有蔓延之势。高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接触实际,他们对直观、形象的知识会产生深刻印象,而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因而有厌学情绪。学校和老师越强制学生学习,越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并相互传染,使厌学风气不断蔓延。

  4、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做到“无磨合期”就业。由于校内实训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校外实训又流于形式,学生不了解企业的情况,更不知道会计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实现到工作岗位上立刻上手。

  5、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现有教学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目前还是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再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理论教学教室都有闲置,负责实训的教师也因此需要等待,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时断时续的学生实训影响了企业长远计划的实施,也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加上企业会计资料属于商业秘密不能外泄,使得企业不愿意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实训。

  6、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落后。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现有教学模式除了重视知识掌握,也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采用的模式只是停留在巩固知识的层面,或者只训练了一部分能力,现有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毕业生遇到新问题时,不具有创新能力,不能创新地解决这些新问题,这与企业用人要求存在差距,也显示出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7、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不到位。多数院校对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教学活动没有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和评价工作薄弱。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分析、评价的反馈调节和激励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办学宗旨的新教学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反馈调节、导学促教等教育教学功能和质量管理功能,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实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新型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建立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信任为根本出发点,遵循教育规律和质量管理规律,运用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教学技术作业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策划、控制、改进、保证等管理过程,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课题研究,构建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可供同行借鉴的成果。

  (二)基本思路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教学模式既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控制、改进与保证具有重要作用,又对导学促教、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改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必须依靠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职前的良好训练,才能使他们获得适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针对高等职业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要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既注重教学质量又注重教学效率、重视创新的原则,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子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从高职会计专业实用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进行研究。

  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是:

  1、选择辽宁省内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清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的现状,找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中制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并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加强技能、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及其目标。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深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的理论应用研究,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并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

  2、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提高的基础上,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实现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和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在专业层面上,选择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改革基础好的会计专业作为改革试点专业,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要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既注重教学质量又注重教学效率,重视创新的原则,对会计专业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设计。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所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尝试。

  一、研究活动

  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我们从写和改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现在,教材中所需要写的一般是由要求的作文。过去的做法是当堂布置,当堂指导,当堂完成。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急得团团转,写了又勾,勾了又写,一节课下来,连个作文开头还没写出来。

  我们全组老师坐下来展开讨论,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既感到轻松,又言之有物。大家一致认为,要给学生充分地观察、走访、查阅的机会,并且交稿时间延长到一周。稿子交上来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改这一环节不可忽视。怎么改?大家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首先是自批自改,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加工,修改;然后组织互批互改,小组内4名同学轮流交换,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最后全班交流,每组选出一篇优秀作文,在全班宣读,学生发表评论,指出优、缺点,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实现共享。

  当然,在修改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文题的'确认,主题的确认,题材的确认,文章层次的安排等,同时包括对字、词、标点的修改。

  二、研究进展

  一学期共有八篇大作文,每次作文教师都相机进行实践。并且对写景作文和叙事作文进行重点研究操作。

  在写第一篇作文时,在真正让学生写之前,让学生去观察,查阅资料,或去体验,从物到人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静下来开始习作,很多学生初稿就很棒。再经过一系列修改,作文就更棒了。

  写人间真情的叙事作文前,先让学生走访,也可以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相关事例,使学生受到触动,然后成文。现在全体教师都集中精神探索不同类型作文的指导和修改,探索作文后进生的补救办法,总结前段经验,在新学期作文教学中加以落实。

  三、研究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各位老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自己写出了高质量的反思、案例、小故事等。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7

  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现阶段,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交互白板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优势互补的最佳表现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在远程教育、在校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的发现、研究和提高。

  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建立在电子白板基础上的优秀的、具有延伸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电子白板的使用效能,使电子白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

  2课题研究过程

  2.1课题研究的目标。总结形成一系列不同学科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方法和途径,推动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通过研究实践,基本完成几个方面的预定目标:

  (1)通过应用实践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初见成效,我校电子白板配置及使用已初具规模。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出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并逐步成为各学科的教学骨干。

  (3)通过本课题研究,建设基于交互白板的优质教学共享资源库,开发一批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充分发挥交互白板技术优势的教学软件、教学课例有效地指导和应用于课堂教学。

  2.2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应用实践,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尽可能探索出电子白板的显性使用功能,有效挖掘出电子白板隐性的、深层次的、具有发展意义的功能。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

  (3)探讨不同学科基于交互式白板环境下学与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对语、数、英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教学设计能力。形成科学的、高效的、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3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本课题研究定位于实践应用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理论研究法、观察法、案例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20xx年5月,我校申报课题,认真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展开研究,经过课题组审议,参考了大量有关教学模式研究的材料,及时总结经验,广泛交流,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20xx年6月―20xx年10月,是我课题组的第一轮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完成了问卷调查情况:包括参与课题的老师对课题的看法和意见,学生的问卷调查。采取三级培训模式,完成课题组人员及实验教师的基础应用培训。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为第二轮研究实验阶段,主要任务是专业技能提升和整合创新阶段。参加区级以及校级各项教学课例展评活动,举办校级说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交互白板的应用为抓手,探索出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形成最终成果和总结验收阶段。对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教研,小组研讨等多种形式解决,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件、论文等,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保障。

  3课题研究成果

  3.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项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平台,它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情导趣、建构知识。在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交互白板的展示功能,可增强视角效果和课程内容的趣味性,突出学习重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电子白板创设的真实情景,可将学生引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与想象之中,激起学生的联想。

  实验证明,白板的拖拽、批注、聚光灯、屏写、拉幕等功能的巧妙利用,都为创设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熟练和巧妙的.应用,彰显了教师的智慧。

  (2)整合白板资源,创新课堂。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构思,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如,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方便解决PowerPoint或Flash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透明度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

  在其各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是当今课程改革对课堂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知识,就应该给学生创造好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协作,主动自发地学习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交互式白板在教学中的有效应应用,为师生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台,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新型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白板技术不断形成和积累可重复使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灵活性、高效性。

  (3)灵活交互,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交互白板的媒体展示、书写,标注等功能,很好的增加了教学的视觉效果,有效的整合了各种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灵活的交互能力,有效的创设了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高度的课堂交互中,通过师生纷繁多样讨论与交流,能产生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想不到的问题,利用交互白板自带的工具与资源库,就可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产生了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和不同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交互白板灵活的交互功能,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有利于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交互白板的保存、录制、回放功能,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开展针对性的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论,实现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信息交流和共同提高。

  3.2积累了白板教学的多项资源。收集整理了研究的论文设计等文字材料装订成册,编辑成校内刊物,供所有教师学习及教学参考。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获奖优秀教学课例视频上传保存到校园网资源服务器,形成校内资源共享。选择优秀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上传到总课题组网站资源共享。

  3.3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7位教师参加我区高效课堂的优质课比赛、说课大赛、学科整合优质课比赛、实验教学优质课,获丰润区评比一、二等奖。2位教师参加唐山市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分别获二等奖。有5位教师参加全国第六届电子白板优秀课例大赛分别获二、三等奖。

  总之,电子白板的应用研究,正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今后我校还需在教科研上加强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8

  《提高初三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自20xx年6月莱阳市教科室审批立项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研究工作非常顺利的开展了。课题组已经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并探索了近一年的时间,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课题基本情况简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标及主要内容

  本课题是针对初三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常感到无从下笔,写作时逻辑错误、汉语式的英语、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缺乏文章的组织整合能力、在考试当中得分相当低(平均分只有3.9分,满分为15分)的情况下而提出的实验课题。

  本课题以寻求提高初三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为目标,以解决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语法知识薄弱、写作时不进行构思、作文缺乏条理性等常见问题为主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方法

  课题研究研究周期为一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

  申请立项,组建课题组,确定了实验班,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完成调查问卷,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二是实施阶段。根据初三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总结出多种有效的写作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探索出最优化的教学方式。三是总结阶段。回顾历程,总结提升,形成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调查问卷法。通过对初三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困惑,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训练。二是查阅资料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校内教师刊物,积极查阅资料,寻求方法支持和理论指导。三是行动研究法。

  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深入研究,总结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情况

  (一)课题研究分工姓名课题组分工负责人王玉林课题研究指导成员成员成员王君英韩江姜淑梅隋春晓写作策略教学模式汇总问卷调查撰写中期研究报告(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情况

  课题申请立项后,我们组建了课题组,正式深入研究。现将具体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1.研究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组后,我们确定了为实验班,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并组织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对七年级四个班(临近期末,他们即将升入八年级,以便后期深入研究)进行一次英语写作水平的现状调查(见附件),由姜淑梅老师负责本次调查问卷,调查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初步实施阶段

  在20xx年5月,我校组织召开了由学校领导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课题研讨会,理清了研究思路,课题即进入启动阶段。随之课题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进入了初步实施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课题组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要求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先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一些常用的英语写作方法,探索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的利、弊,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首先,对教学中活动进行讨论和反思,吸取活动中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其次,进行相互学习,相互探讨,达成共识。还要求要相互听课。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进措施。总结出多种有效的写作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探索出最优化的教学方式。在20xx年10月份,进行了一次课题组交流会议,试探讨有效的写作策略。

  3.课题研究深化阶段

  课题组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借鉴相互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课题组每位成员迅速的了解了该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积极的投入到课题以及当中。在20xx年11至20xx年4月份有课堂深化阶段,探索出适合我校英语写作的几种策略,改善我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4.课题总结阶段

  20xx年5月份,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并整理研究资料,总结经验成果。

  三、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提高初三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以心交心,以情动情》《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几点做法》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论文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论文作者课题组王君英王玉林隋春晓韩江隋春晓姜淑梅《初三英语写作存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初三英语写作教学设计》《Makingfriends教学案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9

  一、课题基本情况:

  紫阳中学体育组2014年申报的体育类课题《高考体育专业训练的有效策略与研究》10月份通过了安康市教研室的审核。体育组和学校教科室随即召开开题报告会,安排部署相关事宜,动员课题组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紫阳中学的体育高考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体育组的正确引领有很大的关系,体育的每一位成员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但是,随着高考体育专业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训练资源,优化训练方法,为我校体育高考更快更好发展作出贡献。

  课题组对每位成员做了明确分工,现就我承担的立定跳远和铅球项目训练的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 研究方法:

  ①、文献参考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陕西体育高考的四个项目,对于技术性要求并不高,主要还是偏重于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这为我们在训练中节省了很多环节,但是,它依旧属于运动训练的范畴,依然需要我们按照训练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来安排训练工作。通过文献的参考和网上的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对训练的认识。

  ②、经验总结法:根据往年的训练经验,以及平时在训练中的及时总结和反思,不断修正和改进训练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③调查分析法:对往年同期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并了解每位队员的训练基础,做好记录,分析队员发展的情况。把所有的资料都形成文字性材料,供以后的参考。

  2、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

  ①、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训练。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安排,及时总结训练得失,不断超越自我,在训练中提升自我。

  ②、按照课题组的安排着重研究自己所承担的项目。

  A、立定跳远的身体素质属性?

  B、如何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C、怎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训练?

  D、原地推铅球的身体素质属性?

  E、影响铅球成绩的几个要素?

  F、怎样才能提高铅球成绩?

  G、如何有效训练?

  3、初步取得的成绩:

  ①、基本认识到这两个项目的运动特点。

  ②、基本明晰这两个项目的内在关联。

  ③、这两个项目运动用时短,属于高爆发力项目,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其运动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同时要注意让队员了解该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引导自身的训练。比如立定跳远的全身协调用力,收腹举腿和伸腿落地。原地推铅球的超越器械以及加速的原理,出手速度的重要性等。

  ④、训练的有效策略就是把繁琐的多余的部分去掉,把有效的高效的方法汇总,有效的运用到我们平常的训练中去,这就需要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最后在一起交流总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指南供以后的工作。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0

  在本学期,教科室在市教研教科室、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切实加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促进我校教科研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培训,转变思想观念

  要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要求教师确立“学会学习”的思想,一线教师每学期认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着。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阅读相关的教学刊物。在上学期结束时候,教科室要每位教师在暑假期间都要撰写学习理论的心得笔记,于本学期初上交。因此在学期开学就把教师在暑假撰写的心得笔记收集上来。同时在本学期中,成立了教师论坛交流,在每周一的例子会上安排2—4位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他们注重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发现、研究问题,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随笔。其次,开好二次会,即期初教科工作会议和期末教科工作表彰会议。在参加市级教科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向全体教师传达教科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科意识。开好总结会议,为下学期的教科工作作好动员,把教师从“行动型”转向“研究型”。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深度和广度的思维动力,使青年教师在教育学业务和教育科研工作上速度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二、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过程管理

  1、制订计划,扎实过程研究。

  围绕我校的苏州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展开研究活动。结合平时具体的教研组活动,课题组老师构思活动设想,撰写活动方案,总结活动得失,把具体的活动与理论的逐步提升相结合。

  2、搭建舞台,打造研究团队

  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青年教师队伍。并组织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和评价,使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本学期中,我校针对教研组活动情况,制定了与课题相关的校本研究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时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评价,以教促研,使教研和教科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教科工作立足于教师的课堂研究,以开展生态课堂研究,打造生态课堂的实践为基础,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科研平台。学期中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评优课比赛、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比赛、各学校的评优课比赛等等,在比赛中锻炼教师教研的能力,在评价中提升教师科研的意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快速提高。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立项、研究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课题准备于2012年1月期末进行鉴定工作,已经得到市教科部门专家的指导,并向苏州教科院提出鉴定申请。

  课题组全体教师的认真研究也得到了丰硕成果的回报。2011年10月z校长的`论文《用文化的力量打造和谐校园》在《基础教育论坛》上发表,IssN1674-6023。zz老师的论文《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在《读写算》上发表,IssN1002-7661cN42-1078/G4,邮发代号:38-520。同时学校在2011年11月11日承办了zz市第12次名师引路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昆山市教研室的特级教师张敏华来校讲学。张特级的讲座从语文教学的“本色”出发,让我们一线语文老师清楚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侃侃而谈。我校教师在本学期中共有23人次发表23篇文章,教师获奖论文有31人次共37篇。

  3、着力学校微型课题研究的开展,提升教师的教科能力

  本学期中,学校启动了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期初教科大会上,要求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人参与学校微型课题的研究,人人申报微型课题。

  第一,规范了申报的过程。教科室下发了微型课题的申报表,学校教师申报微型课题17个,教科室对每个申报的课题都进行了审查,并组织了学校主管教科的领导一同参与,最后对申报的微型课题进行立项。在教师的工作会议上通告,通过了17项微型课题的立项。第二,规范了微型课题的规范管理,针对每个课题的立项,对每个微型课题成立了单独的管理档案,由课题的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归档,并撰写微型课题的实施情况小结,总结微型课题的成果。第三,针对微型课题的教师理论专业层次不一,因此教科部门一是要求课题研究者能够常常更新,研读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时充电,二是及时将微型课题研究的适时动态让课题负责人了解,推荐相关理论书籍和文章,供他们阅读,提升理论水平,为他们提供在研究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及时答疑解惑。第四,定期检查,督促实施。使课题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在学期末,要求微型课题的负责人将本课题的实施情况小结,并做好相关成果的整理工作,及时归档。规范管理。

  三、依托信息资源,提高科研实效

  1、及时收集、反馈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报刊的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着力组织教师参赛、投稿、推荐发表。

  2、注重校园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给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的了有力的保证。本学期,我们继续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充实完善校园网信息资源库,积极探究信息化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科研实效。

  3、加强了课题网络化的实践和管理,将课题的相关信息传到网上,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监控,有力地推进学校教科研的进步。

  四、注重科研总结,做好年报工作

  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

  每学期末,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学校教科结束工作,做好教科研百分考核的相关资料。以务实的态度反思学期教科工作的现状,争取在新的一学期中能够做得更好,更有特色。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1

  我的课题《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于xx年11月申请,xx年1月被批准立项的。自立项以来,我严格按照课题方案的研究步骤来实施,并采取边研究边实施,边实施边改进的方法展开此项工作,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比较顺利。

  一、完成了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在研究准备阶段,结合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我将课题的范围定在中班年龄段。我就《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设计了家长调查表一份,对幼儿园中班组教师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统计、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二、创设与生活习惯培养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我们在幼儿园的走廊,创设了不同的环境,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试试看你会吗?瞧我做的棒不棒!鞋子配对等等,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卫生间的墙上粘贴有趣的漫画,告诉幼儿上厕所要排队,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养成良好的秩序感;盥洗室的墙面上贴着“六步洗手法”的图样,引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在主题墙上,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和收集生活自理能力的图片。如,“安静进餐不讲话”、“自己穿衣真能干”、又制作了“我的小手真能干”、等手工作品,并定期更换。班级内创设有生活区,并投放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利用活动时间进区操作,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系列教育活动

  在课题的研究中,各班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多个教育教学活动。如:中班党嫘娟老师健康活动《自己穿衣真能干》,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正确的穿衣方法,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乐趣;万慧敏老师的语言活动故事《爱撒饭粒的嘟嘟》,通过学习故事,幼儿理解安静进餐不挑食、不撒饭的好习惯;语言活动儿歌《小手真白》,引导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中班党嫘娟老师健康活动《好玩的抱枕》,引导幼儿在游戏锻炼中,养成安静午休的好习惯等等。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我真能干”的主题活动,在此次评比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对孩子们生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教师在工作中对待孩子们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把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渗透在日常生活各项活动中

  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

  针对中班幼儿对游戏娃娃家区域感兴趣,我们引导幼儿扮演角色游戏中的爸爸妈妈和宝宝,扮演爸爸妈妈的小朋友,会细心的照顾自己的宝宝,告诉自己的宝宝吃饭不撒饭、不挑食,养成安静进餐的好习惯,引导自己的宝宝正确的穿衣方法,并帮助自己的宝宝整理床铺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撒饭、不挑食的好习惯。并能根据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我们进行研讨、交流、在实践中反思、写出案例分析,如:万慧敏老师对刘浩楠小朋友不爱洗手,进行了观察分析,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饭前便后养成主动洗手的好习惯;对李轩小朋友爱挑食,进行了观察分析,经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的观察引导,孩子在进餐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挑食的现象好了很多;党嫘娟老师对陈凯轩小朋友迟迟不能入睡,进行了个案分析,经过家长的配合,孩子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安静午休的好习惯。

  同时在一定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在一阶段的实施后,我们会继续探讨交流、实践反思,对中班组幼儿生活习惯进行交流、分析,提高课题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还组织教师针对《农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撰写了有关的案例分析、教育随笔。

  存在的困难:

  1、教师在对待幼儿问题方面,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没有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地生活习惯。

  2、家长在家里不能同我们的要求保持一致,为幼儿包办过多,直接影响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结果。

  解决思路:

  1、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丰富自身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并在园鼓励幼儿,通过我是“棒小孩”的板块,激发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2、在家园共育方面,我们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要求家长和我们共同做好幼儿安全培养。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或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及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2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学生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将从课前预设、课中调控、课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的生命。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使自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2、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方法,在“教师一帮一活动”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3、通过全面、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3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幸运地承担了《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实验从20xx年11月正式启动,两年来,在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中,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将实验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小语修订版《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当然不只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体现了在认识上的发展和要求上的提高,具有更深广的涵义。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书面语的学习。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地位。其实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都属于表达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指,这一点已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中形成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否真正摆在同等重要的位臵去发展呢?我们认为重笔头、轻口头的现象在教学中反映的比较突出,这将严重制约着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与推广中,评价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学评价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建立起通过评价支持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机制。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评价标准上,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在评价重心上,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师不断提高的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由教育部课程改革发展中心主抓的评价课题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是其中的重要项目。希望通过改革现行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和方法,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时,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课题实施的基本思路

  ⒈口语交际能力评价课题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阶段性总结评价。这一类评价是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情况。编制的工具为口语交际能力的示范性评价量表。从横向看,量表可以分为听的量表和说的量表;从纵向看,量表可以分为三个学段,分别为小学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和高年级(5年级)。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这种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一种能力评价,即利用编制好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在一个阶段内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在这种类型的评价中,最重要的是设计评价工具,工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否,是决定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

  第二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一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开展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开发,它体现为日常评价方法的提炼和总结。这种类型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与阶段性总结评价的区别之处在于,总结评价依据的是相对稳定的工具,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口语交际能力;而形成性评价则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复杂特性作为自己的评价对象,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与语境相结合,与情感、价值观相结合作为评价的对象。在开展这一类的.评价时,绝不能囿于测量的观点,而应从价值关联的角度,从人与人相互理解的角度思考评价问题,特别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更要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评价,也就是说以人文评价方法论来指导评价活动。在这类评价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和工具,评价方式和手段多元化是其突出的特点。另外,这种类型的评价不以区分优劣为目的,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师生能够更加有针对地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形成性评价中,没有固定的工具并不等于一味地排斥工具,是否需要设计工具,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⒉本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这些要求作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标准。在评价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教材和教学形式,而是以能力为中心开展评价。在这里,口语交际能力采取的是比较宽泛的定义,它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还包括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伴随着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特别是在上述第二部分中应有一定的体现。

  ⒊寻求评价方法乃至编制和运用评价量表的目的主要在于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评价使教师与学生认可评价标准,并通过标准的导向和方法的运用促使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言语交际活动包括说话和听话两个方面,说是言语的运动和表达过程,它主要通过言语运动分析器活动实现,而听话是言语感受过程,它主要通过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分析器活动实现。要想符合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规律,小学阶段就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要从小学生抓起,并依托于科学合理的评价。

  四、课题研究方法

  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研究应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⒈理论研究

  搜集资料,进行文献分析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语言哲学对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在研究哲学问题时,大多与语言有关,特别是西方语言哲学对口语交际的研究,对于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哲学基础有很大的帮助。

  ⑵语言学和语用学对于口语交际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外语教学中,它对于母语背景下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什么启发,需要进一步研究。

  ⑶心理学对口语交际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了系统的研究,语音为基础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特点是什么,语言心理学会有全面的回答。

  ⑷儿童心理学对小学儿童口语交际特点的研究。儿童口语交际特点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才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⒉调查研究

  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是基于我国实际开展的研究项目,在开展评价研究之前,应对我省小学生语文素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中,首先应对我省小学各学段口语交际特点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这些特点,编制出的测试工具才会更合理,提出的评价方法才能更有效。

  ⒊测量研究

  针对第一类阶段性总结评价,主要工作在于编制评价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工具,编制工具的过程就是一种测量过程。它需要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编制出特定的适合测试口语交际能力的各类测试情境,形成初步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测试,不断地修订,形成比较稳定的测试工具。

  ⒋实验研究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编制出的工具,在实验中检验并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实验。由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性实验,主要是根据在具体的评价实验活动中不断搜集资料、总结经验,研究者在实验中形成共识,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在实验中日臻完善。评价实验研究,并不是采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而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研究者与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互动,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评价的结论。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4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体现个性、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的实践,我认为,课堂气氛沉闷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传统,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学习,抵制学习的心里,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教学阻碍着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体现个性、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立足“培养优质土壤”,让这些“幼苗”能茁壮成长,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落实新课改理念。即落实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

  2、实现三个转变。

  (1)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关注学生的需求。

  (2)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3)由注重课堂环节到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素养。

  4、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分析。

  2、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技巧。

  三、课题组成人员:

  XXX

  四、课题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5年级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予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交流讨论法和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措施

  (一):进行调查分析,理论结合实际

  (二):深入课堂,听课、跟学生交流,然后收集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

  (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对整个实验过程回顾、反省、总结

  六、课题研究途径

  1、通过教研组讨论、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3、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响应高效课堂要求,不光盯着知识点,更要注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勇于表现,最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热情,我的课堂我做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在课堂这个精彩的舞台演绎自己的人生。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本课题计划时间为半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3—20xx.4)

  1、申报课题

  2、设计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5—20xx.8)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教学策略。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和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xx.9)

  整理研究资料,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四)预期目标

  1、落实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中逐步落实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

  2、实现三个转变。

  (1)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2)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3)由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到关注学情、课堂氛围和师生、生生之间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素养。

  4、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八、操作措施和策略:

  (一)、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目前课堂教学现状。

  1、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课堂现状调查,对5(2)班的66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

  1、你喜欢上语文课吗?()

  a、喜欢

  b、不喜欢

  c、不知道

  d、说不上

  2、你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

  a、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b对这门课感兴趣c老师的课上得好

  3、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氛围?()

  a、课堂气氛活跃

  b、课堂气氛安静c。课堂不受约束

  4、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好,好在()

  a、学识渊博

  b、和蔼可亲

  c、教法灵活

  5、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不够好,不够好在()

  a、老板着脸

  b、废话太多

  c、教法不灵活

  6、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你觉得()

  a、能吸引你

  b、不能吸引你c老师很少设计或从不设计

  7、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你会()

  a、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b、会积极思考但不愿发言

  c、从不举手

  8、上课时,教师是否注意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窍门(如: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没注意时而注意注意特别注意

  9、如果改进语文课堂提问希望增加

  a、趣味性活动

  b、与实际生活多联系

  c、与考试多联系d。增加多媒体教学

  10、你在语文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

  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

  c、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

  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e、经常走神

  f、睡觉

  11、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a、答对了表扬

  b、答错了批评

  c、答错了指出错在哪儿

  (二):深入课堂,听课、跟学生交流,然后收集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

  (三)通过教研组讨论、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5

  课题研究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久合垸中学《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按实验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研究的过程中遵循研究宗旨,即我们所追寻的不是为了亮点而亮点,不是为了技巧而技巧,我们追寻的是心灵的共鸣、精神的相遇,我们追寻的是学生创造性的表达与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生成。其中重点工作放在“创写亮点”这一方面。现将近段课题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

  一、我们的工作

  (一)、加强积累亮点

  积累是基础,《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从积累开始,积累将贯彻这个课题研究的始终。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旁批式的积累,即在阅读时在书上做批注,保存其完整性;有摘抄式的积累,通过摘抄,加深印象;有竞赛式的积累,印发“我最喜欢的亮点”的稿纸,评选出最精美的亮点,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积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词、句、段的积累;有开头、过渡、结尾的'积累;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风格的积累等等。通过不断的积累,为学生创写亮点奠定基础。

  (二)、充分交流亮点

  交流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提升的过程。交流的方式主要有:有自主交流,即学生自己确定交流的对象,将自己积累的亮点相互交流阅读,并相互吸收其精华;有小组交流,由教师组织的4——6人的小组,将各自的积累的亮点进行交流;有专栏交流,在教室里开设“作文亮点交流专栏”,在专栏里张贴学生精美的亮点,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有推荐交流,教师将自己发现的亮点(包括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以及教师平时阅读时积累的亮点)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多一条交流亮点的渠道。这样,通过充分的交流,不仅扩大了学生积累的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探究创写亮点

  创写亮点是《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生在积累亮点、交流亮点等环节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一是分块探究,二是创设亮点作文专用稿纸,三是创写亮点。

  首先是分块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个板块的探究,主要有:作文拟题亮点探究、作文开头结尾亮点探究、作文构思亮点探究,有动词运用、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微型语段写作如何出亮点的探究。其程序一般为:教师引领——师生探究——教师示范——学生创写。

  其次是创设亮点作文专用稿纸。这种稿纸创设的特点:一是主体性;二是创新性;三是简约性;四是有效性。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探究方面,渗透亮点意识,从而突出其主体地位。创新性体现在学生创写亮点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新颖独到。简约性体现在设计简单,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有效性表现在通过亮点式作文教学训练,能够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稿纸的创设形式:一是在眉批栏里设有展示亮点、评价亮点ABC……,二是在尾批栏里设有盘点亮点A+B+C+……提示暗点两方面的内容。

  第三是创写亮点。即这种稿纸的操作方法:首先,让学生创写作文;其次,让学生在眉批栏里展示亮点、评价亮点(例如:把亮点用波浪线标示,用A、B、C编序,给亮点命名,然后加以评价);最后,师生互动,教师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在尾批栏里进行盘点亮点、提示暗点,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做到创意的表达,亮点闪烁。

  二、我们的困惑

  1、我们在“分块探究”这个板块做得不够到位,致使创意表达有难度。

  2、学生生源的锐减,特别是优质生源的奇缺,束缚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3、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研究热情参差不齐,影响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三、我们的方向

  1、根据实验方案有序地开展亮点式作文教学研究活动。

  2、积累与分板块探究是基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要浓厚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是永恒的工作,我们将扬长避短,不断积累、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让学生的作文创意表达,繁星满天,亮点闪烁!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1-06

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5-29

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3-14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2-06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5篇04-27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08-26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08-23

研究课题工作计划11-24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