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舌尖在中国观后感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2-11-13 11:10: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舌尖在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时,丰富复杂的地理环境也成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多种多样的食物原材料造就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美食,我们把它叫做大自然的馈赠。然而中国人也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换取这馈赠,他们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打捞,采摘,挖掘,在收获的同时也埋藏着新生,用这样的方式迎接着下一轮的馈赠。怀着对大自然的感激,怀着对大自然的憧憬以及对大自然的无线依恋……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以“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个专题全方位的将中国文化与中国饮食结合在一起,使得两者合二为一,使人获益匪浅。

  然而,其中犹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国人对食材的灵感,创造与改进。用牛奶做成奶豆腐,配上醇香的奶豆腐,喝上一口,仿佛听见了远方草原上的悠长粗犷的牧歌。

  就连原来简单到极致的食材,豆腐,让我惊讶的是,那份清寡竟然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气质……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这让我重新认识了豆腐这种食物,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恬静与寡欲。进而,人们从豆腐中又衍生出毛豆腐,油豆皮等等美味的食物。这便是转化的智慧。

  然而,食物的美味从某一程度上讲也是时间的作品,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死敌。可是智慧的人们创造出风干,腌腊,糟醉和烟熏这样的方法,让鲜食相比更加有风味的美味。它们便是时间的产物。然而,我从中也学到了中华民族对世道人心的一种感悟。我想时间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与故乡,亲情,坚忍深深融合在一起,纪录片中的一句话觉得说的特别好:“才下舌尖,又上心尖,让我们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厨房是创造美食奇迹的载体,没有人会想到各种或精致,或朴素,或咸,或淡,或酸或辣的食物都是从那一方小小的隔间里制作出来。然而,这样的艺术品并不仅仅是调料食材的简单搭配,而是制作者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对用餐者的深深祝福吧。然而我也想用纪录片本集结尾当做这段的结尾:“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人与食物,人与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大整体,人依靠食物获取身体上的康健,依靠文化获取精神上的康健,而食物呢?又依靠着人的创造力焕发出极致的价值,文化靠着人的传承一直经久不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得不说,二者中和起来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家的质感与内涵,也使一个国家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这应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所想达到真正效果吧!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2

  这个纪录片我对它一直以来都算蛮有情感的。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它,并没有认为它的人物故事占比太多,其实正是有了这些人物故事我才更觉得有可看性。

  中国人的情感文化已经绵延了几千年,它寄托于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可以说食不离情、情不离食。就拿我个人来说,我生于安徽、长于江南,我的骨子里早就烙下了江南饮食的印记,幸好如今也不算离家太远,饮食文化都相近,也算是一种幸运之事。不过我的骨子里可能是个对于食物文化包容性比较强的人,各地的食物不管是否正宗,我都愿意尝试尝试。只不过囿于时间、地点和金钱无法实现,那么能有这样的一个作品能够让我见识到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广的文化也是极好的。只是吃固然能够唤起人内心的馋虫,但是真正让人感动的仍是寄托于食物中的情感,更何况有些食物的制作方式已经传承了千年以上,在千年以前是否也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享受一样的食物,这种情感的纽带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跨越了思想和文化走到了我的面前,让我得以感知。今日是重阳节,按理说对于现代人,其实关于这个节日的记忆已经相当淡薄了,我们基本上已经忘记了应该用何种方式去纪念这样一个节日,可是食物不会,便是三岁小儿也明白今日该吃重阳糕了,这就是事物的魅力,它不仅仅拥有它原本的味道,更承载着人类赋予其千百年不变的情感寄托。舌尖正是传递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它拍摄的手法厚重,也不会让食物的情感表达流于表面,很多人觉得舌尖关于食物的部分较少,或许是一带而过,并不详细讲她的制作过程,虽然有些可惜,不过事物总是在那里不是吗,比起食物,能够给我们展示那些我们并不知道的、知道了但丢失的传统制作方式,不也很好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可是谁又会再去了解我们是如何播种、如何收获,这些粮食蔬菜是经过怎样的工序被送到我们的餐桌上的,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奇迹,我们现在的旅游业主张回归农村、回归自然,自然与我们的食物是息息相关的,几千万公顷的梯田、各种各样的原始的耕作生产方式,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人在干着我们闻所未闻的事情,正是这些奇迹才构成了我们整个的人类文明。有时候,能通过这样的纪录片了解到,也是非常可贵的。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3

  不需浓墨重彩,没有凤爪龙肝,只是几粒浸润汗水的米粒,在母亲的手中简单蒸煮,却已成为异乡的我们,在睡梦中勾起馋虫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饱含情意、和真挚的纪录片。如果仅仅是介绍美食,那只不过是天天厨房的纪录片版。那它拍的是什么?

  就是这部能拍出此番情谊的纪录片,它渲染着中国精彩的饮食文化,氤氲着中国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浸透着中国人勤劳坚韧的高尚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顾名思义,美食只是一种媒介,重点在“中国”二字。通过食物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中国。这正是纪录片打动人的地方。

  食物,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果腹的吃食,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

  通过纪录片中的很多食材,在饭桌上可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几道菜,但它们饱含着采摘者和种植者辛勤的汗水,和生活的希望。比如说藕,通过纪录片我才知道采集藕是十分辛苦的劳动,无法实现机械化,只能人工在淤泥中采集,并且为了卖个好价钱,要保证藕的完整。这就是我们民族骨子里的勤劳和坚韧。在艰苦的环境,我们都能去忍耐,我们都能用双手去改变。

  食物是中国家庭观念的体现。片子中介绍了一个给村中老者祝寿的场景。人们将自己碗中最长一根面条,挑到寿星的碗中,其中深意不言而喻。仅仅几个动作,就将中国人家庭观念中尊敬长者的态度,表现的淋淋尽致。我们没有西方人拥抱接吻那样热烈情感展示,我们只是最质朴的行动,和饱含情谊的食物,寄托出我们对于家庭的尊重和延续。

  食物,吸收雨露与阳光,经过人们辛勤的劳作,变成人们腹中的美食,成为我们天人合一的体现。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即利用自然,又感恩自然。在西南地区的稻米梯田,人们在里面养鱼养鸭,鸭吃害虫,不用大药,其粪便可作肥料,不用施肥。朴素的智慧,应在自然之中,既顺应自然,又获得自然的回报,时时刻刻对自然有一份敬重和敬仰。

  正如第五集结尾的写到: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我们。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4

  作为一个忠诚的吃货,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如此火爆时无动于衷。当我屁颠屁颠流着哈喇子观看着那一种种闻所未闻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时,流着口水的同时还有泪水。也许我体会到了那比吃更可贵的情感……

  无可否认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在“勾人馋虫”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网友们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知道全中国竟然有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汆乌鱼子、黄鱼鲞;还有那些听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腊汁肉夹馍、醉湖蟹、梅菜烧肉……看完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国美食,可谓包罗万象,此片看后必然让你垂涎三尺,都说民以食为天,想要减肥的朋友们看片要三思哦!至于我,反正没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感动。看着冬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挖藕人吃着用自己双手挖出的藕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那是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片段。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一年中最冷的两个月,老黄可以卖出-个黄馍馍,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上碾,揉面,发酵……每一个过程都让人感到温暖。当老黄赶着驴磨糜子时,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老黄驮着700个黄馍馍的车子上时,当老黄拼命蹬着车子赶路时,当有人买老黄的黄馍馍时,当老黄自豪地说自家的黄馍馍最好吃时,当老黄卖黄馍馍吆喝时,那笑容,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快节奏生活中,生活在繁华浮躁的城市中,久违的真诚的笑容!那从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脉脉温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的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

  这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山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违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故土、乡亲、质朴、勤俭、坚韧等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5

  昨天终于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边看边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面食,职业割麦人那里,不知为什么心里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麦场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这样的割麦人来的,他们大多从河南来,我们叫他们小河南,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人干活,除了爸妈就我和姐姐能帮忙,那时最讨厌过麦秋和大秋,因为我也要下地割麦子,那时56月份,天气热,而且麦穗痒人,之后是捆麦、打麦这些会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对于这些至今记忆犹新。割麦真的是个体力活,看到那些割麦人,再看到那些现在的收割机,我只能说社会进步终将把古老的东西湮没在历史之中,看到他们的脸我只看了无奈和哀伤,他们真的是最后的割麦人了,在现在除了可能偏远的山区,基本上平原地带的麦子从种到收全部是机械化了,他们真的是要被历史遗忘了,我只能说,现在人基本没见过和经历过以上我说的那些所以他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看到小花菇那里,我感叹时间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贴近他们的人才能品尝和体会,但是老人独自一人的晚餐,让我鼻子发酸,现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欢快速的生活,什么都要快速,连生病了都要立刻药到病除,其实根本不可能,时间真的是艺术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的了解他呢。

  感觉这一集的编导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独居老人、割麦人、留守儿童,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看到留守儿童那里,我真的很有感触,我上大学时去过支教,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们需要翻几座山去上学,早上5点钟起床去上学,下午3点钟就下课,因为他们有好长的山路要走,回到家还要自己洗衣做饭写功课,他们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也只是在电话里叮咛安慰了。这些社会问题没接触的人只会觉得这与我无关,别人的事我管不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觉和心态,有时真的也是爱莫能助,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一点自省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会怎样呢,在这里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编导的用心,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曾经有过璀璨的历史文化,但是现在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快要将这个国家席卷一空了,食物是个好的媒介,它承载着历史、传承、人情、文化、还有就是情感媒介,每个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家乡味,希望我们的家乡味能够留下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让她真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6

  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那时候的确和杭州的舍友看得口水快流一地了!她忍不住去买了各种料理去包了她那边的特色饺子,而我就尝试着弄了锅刀削面,结果!结果就惨不忍睹了!题外啦!虽然没有做美食的天份,对美食功课还是偶尔那么看看的。但我的天份好像只限于吃和口头上的“做法”!待自己动手就等于又糟蹋一些食物了。就像武侠电视剧里的有些人一样,知道不少各家的“武学秘笈”,自己却连“点穴”都不会!好在我还是有那么一招半式可以糊弄。

  一般人好吃,但大多食不知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许多道理来。我算是与佛比较有缘的,在外公为主股东资助建设在山顶上的庙宇,住了几年,香火也算是吃了不少!最记得的就是一年庙会和庙里的女主持还有几位师傅在松树旁的狐槭亭煮了一壶又一壶的开水给来往虔诚拜佛的香客喝,依稀记得有谈到“第九味”!可至今也没弄懂什么是“第九味”。正常味有八:酸、辣、苦、甜、咸、涩、腥、冲、,而辣、甜、咸、苦是主味,酸、涩、腥、冲是四宾味,属偏!所以主菜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就多偏味。有人说:吃是为己,穿是为人!这话有时想来的确有些意思,吃在肚里长在身上,自是一点也肥不了别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悦了别人!所以大体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多胖子是不是都比较自私!呵呵!说笑一下!

  辣!有人说是百味之王,有些菜酸甜咸涩杂交,谓之为:风尘味!没有意思!辣之于味最高最纯,不与他味相混,是王者的气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其中。用辣宜猛,否则便是昏庸君主,人人可欺,国焉有不亡之理?而甜则是“后妃之味”最解辣,最宜人,如秋月春风,但用甜则尚淡,才是淑女之德,过腻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妖媚,真真就是红颜祸水了。咸苦两味之理;咸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无咸但苦不可兼日,况且苦味要等众味散尽方才知觉,是味之隐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而咸最易化舌入口便觉,看似最寻常不过,但很奇怪,咸到极致反而是苦,所以寻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寻常之处,就看你怎么用它了。

  在看《舌尖上的中国》时,每看见一个我吃过的东西,便感觉要跳起来似的告诉舍友:这个、这个、我吃过!可好吃了!便开始给她描述那些味道,听得她笑嘻嘻的要流口水了!看到播到窑洞里的阿妈、草原上的阿婆在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环境里,拿着一种叫面或者鲜奶的东西可以玩出百般花样的智慧!我心底有了一种真诚的尊重、对人、对事物的尊重。从此听到觉得不可思议的食物,不会忙着鄙薄,而是惊叹过后:教我!怎么做?也许当我们懂得了那些食物,才会懂得那些人,才会懂得一些乡愁。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7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8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看得时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泪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泪。

  复活节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没有回家过过清明了,今年妈妈使尽浑身解数,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给我过了一遍。

  鲜竹笋蒜苗红烧肉;刀鱼用筷子去肠,笋尖葱姜滚水鱼下锅,吃剩的鱼骨油炸;刚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烧卖;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饭;刚长出来的新葱做成的烧饼;芦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来下面;路边生机勃勃的各种野菜——黄花菜,菊花秧,采来蒸,煮,配肉配鱼,怎么都好吃……

  临走时妈妈说,你以后,清明假期都回来吧,春天真好啊。于是,第二集里那句“中国人用食物的变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泪点。 因为现在的我,住在一个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卖的菜都是一样的。 越来越觉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从故土扯开。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恋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与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会和妈妈去逛菜市场。人们挑选,购买,讨论食物,热火朝天。总是能在菜市场上遇到各种熟人,寒暄以后总是要介绍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贪婪地寻找,观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这个世界该有多好,我永远停留在这个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却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宽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桃花源。可是,当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种采摘果实,郑重为家人制作食物,品尝味道而满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泪。这不就是我的故土吗?这些踏踏实实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恋的故土吗?这些从来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许许多多的味道和记忆被这部纪录片唤醒。

  放学回来,外婆说,今天包饺子。记忆里的厨房便是一片永远也散不去的雾气;端午,外婆和妈妈会坐在厨房的门后,包粽子。大高压锅里是用酱油腌制好带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猪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个粽子;夏天,外婆煮黄豆,发酵。在盛夏时节满院子的酱缸;蟹肥时节,女人们围坐在家里的八仙桌前,把一只一只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数九寒天放在院子里就可以做冻豆腐,火锅或是炖肉,都是无上的美味;……

  我也会是片中所说,那些过年过节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将会成为一个飘泊的,永远的异乡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却已经成为我的烙印,他们促使我自己学做饭,寻找我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与故土分离。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9

  在吊足人们胃口之后,CCTV于上周五终于开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我因为有事没赶上首播,今天有点闲暇就迫不及待地在腾讯视频补看。第一集《脚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来自农村和底层老百姓,编剧为什么这样选择,一种可能因为编剧来自农村有强烈的乡下情节,也可能是因为比较偏爱不经繁复处理简单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想,也许后面几集中会有变化。故曰:名曰中国,实则故乡!

  舌尖上的中国这么受观众欢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为那些美食是人们记忆中的故乡的味道,以及伴随故乡味道的亲情故事,惹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该片就是抓住这一点在撩拨着远离故土的观众的离情,抚慰着他们的别绪,让人欲罢不能。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是:一边流口水,一边流眼泪。故曰:名曰舌尖,实至心头!

  不管怎样,这一集电视片中还是让我们看到农夫、麦客、渔民和养蜂人的辛苦勤劳和朴实无华,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分别时的酸楚和远离后思念,具有远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赶场为主顾割麦的麦客们,因为收割机械的竞争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拨职业割麦人,这个古老的行业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在机械竞争面前失去赖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虽然有些许的悲凉,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类节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实关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较深的另一个情节是,养蜂人老谭的妻子在他们星夜转场到下一个放蜂地的时候不无感概地说:“养蜂的乐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约束,我们就是享受这点自由。”。养蜂人工作的餐风露宿和迁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处漂泊的自由自在这一点却又让人心生羡慕而心驰神往。除了少数生活中的幸运儿,安逸舒适和自由自在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偏爱而取舍和选择了。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句古谚:民以食为天。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对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的追求。“无自由,毋宁死”的声音曾经震耳发聩,生存和自由,同样重要,不过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渐进关系,正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乱象环生,不过人们珍视自由、追求梦想的一天也不会太远了。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0

  这段时间,观看了中央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情景让我非常感动,在大流口水的同时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有如下的体会:

  一、纪录片里面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ji至第七jijiji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灵感的转化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

  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三、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和快乐。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中文纪录片最好的一部,感觉像是看到了bbc《美丽中国》的续ji,里面有不少镜头就是直接从《美丽中国》剪切的,甚至连海报都有几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国》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之前央视出品的不少纪录片,拖沓冗长,解说沉闷,而这部纪录片明显借鉴了《美丽中国》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切换简洁明快,解说词设计得也恰到好处。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人文的关怀,虔诚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导演陈晓卿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1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给别人,谁知道那上面能长出啥好吃的。”

  虽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内,但是却直白地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弹幕时不时飘过远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学他国的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食物最能代表故乡,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绍一些菜系时,也总有“这是我家乡菜”之类的话,盛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辽阔的地域也带来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正因为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

  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祖先的智慧,心觉和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结束时那些可爱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时,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和智慧,融入了饮食,融入了心。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2

  20xx年5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了一部与饮食有关的纪录片。播出之前,并没有人对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为整个拍摄在资金、技术、经验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约,相关的宣传也寥寥无几。

  然而随着片子的播出,那些诱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饮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优秀纪录片。其实,这部片子我们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很多人将这部片子的成功,归结于中国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喜爱:食物的滋味不仅仅局限于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载几代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传统、风俗文化,它反映了人们的偏好,也反映着人们的性情。人们之所以对饮食的话题乐此不疲,除了满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人间百态,家常世情。

  诚然,将饮食作为拍摄的视角,是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处。但是,没有摄制团队背后的付出,也很难有制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国》里,导演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内容,向观众们展示了这部深受欢迎的纪录片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在我们的想象中,拍摄美食节目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寻遍祖国大好河山,品尝名扬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访几近失传的民间秘制。但真实的情况是,为了拍摄到最为壮观的捕鱼盛景,摄制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严寒;为了记录下葡萄成熟最新鲜的一刻,他们只身穿越酷热干旱的荒漠;为了寻找难得一见的野生食材,他们更是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艰辛、环境的恶劣,摄制组还面临着各种技术上与设备上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呈现壮观的全景,团队反复调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术条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们看到的每一帧精美的画面,就如同新鲜的食材,只有经过千万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终才能呈现给观众一道生动的文化大餐。

  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花絮,让我感触颇深。摄制组的一位导演曾说:“一切成功的秘密,都来自于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这样的,拍好一个片子也是这样的。其实,在我看来,做好任何一个工作都需要不畏艰辛,反复尝试。

  我们都知道煤炭行业目前处于相对低迷状态,市场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下滑。面对这种严峻的行业形势,许多人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实际上,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对工作的动力,失去对企业的信心。越是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越不能选择消极逃避。不论是处于生产一线的员工,还是在管理岗位上的员工,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摸索,精益求精,改进优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学会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应对各种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在岗位上有所收获,帮助企业从细节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最终使企业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3

  舌尖上的中国,我认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诉了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怎么吃,和谁吃,在哪里吃,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为数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哭的人,不是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为了他的那一句家乡味。

  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难以想象的动人,顽固,竟然都可以成为味道的形容词,我们这才不止一次的觉得,原来,味觉也是情的来源。加上背景永远“勾人”的男声,画面的质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给人身临其境和心旷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谓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当看到为生计奔波,远走他乡的国人的时候,谁没有那么一刻把自己带入了进去,谁没有设身处地的想想,然后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远远不止是吃那么简单。这部超脱了纪录片意义的纪录片实在是给人了大于更实际的现实的震撼。虽然你知道这是摆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张淳朴的脸上的每一丝感情,都是不掺假的真实。偶尔的背景音还是在不断的提醒着我们,中国的现状,虽然伤感,可是越是这样,传递出的人文关怀也就越加的浓烈,不同于那些新闻里的,法制频道里的念白,人们在这种打开心灵和感官,专注于感受的时候,传递出的这样的情怀,这样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们的恻隐之心。

  “爸爸,你太厉害了。”

  “当爸爸的很能干的。”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给了我异样的感动,不管脚步有多远,心永远都朝着故乡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难,都要记得一种永恒的感动,家,是最最温馨的港湾。

  我不是个合格的吃货,不然就不会美食当前还有时间拿着手帕纸流泪。但是我是个有感情的文艺的吃货,所以,舌尖就是这样的,在每一个抑扬顿挫的声调之间,把不仅仅是如何吃,更加是对于中国的热爱,对于社会的关爱吗,对于家乡的思念,全部勾引出来,让你欲罢不能,又沉醉其间。

  所谓的根正苗红,若是做到这样,倒也真真是,不负恩泽。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4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气将七集全部看完,还意犹味尽。这档节目确实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实,充满了人情味,让观众看到了久违的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珍惜和情感,摄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做纪录片的理念:“摆事实,不讲道理”。

  看完了陈晓卿的资料,对于此片在摄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备极高美学修养和热爱生活的导演才能做出如此专业的片子。陈晓卿说一部好看的片子决定于题材、预算和创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题材关于“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必然会受到关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更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然也。这样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能出自这样的团队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许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广的传统题材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如:历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礼仪、文房书画、收藏等等,希冀中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带给国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弃商业利益,更多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球,更能净化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让我们感恩于祖先并且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

  相信只有这样的节目才纯净、质朴、感动,才更有生命力,为观众所喜爱。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15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是我所看过的中文纪录片中最好的一部。它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自然而深邃,素来讲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处处在展现着中国的文化与哲学,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重视亲情、重视家庭、勤劳能干、刻苦忍耐、追求极致的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精髓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用那细腻的画质,优美而朴素的解说,给我们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种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载着一份传承千年的文明。我们从那些精致、复杂的工艺中,看出普通家庭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让人们恐慌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大胆以美食为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表达出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尊重。

  这部纪录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叙述,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当观众在荧屏上看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倍感亲切,进而激发内心深深的乡愁。

  也许我们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农耕名族的软弱与保守,赞赏西方海洋文明的进取与开放。但又有哪个民族能够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苍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系于一心。他们勤劳朴实,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在工业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利益与效率,细腻而繁琐的美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流传了千年的饮食文化与特色,在工业文明面前脆弱不堪;为了生活,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与孩子,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再难寻觅继承者......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我也献上我的真诚,用含泪的微笑,来表达我对陈晓卿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国》最高的敬意。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篇11-1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篇)11-08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1

中国女排观后感11-09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3篇11-11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4篇11-09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4篇11-09

《中国机长》观后感集锦15篇11-08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通用15篇11-09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集合15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