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时间:2022-11-17 10:47: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

  拍登山运动的题材,国内导演应该还没有经验。于是导演就加了爱情这条线,把一个陌生的题材拍成熟悉的儿女情长片。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一个宏大的爱国题材变成狭小的爱情题材。

  本来这部电影能把格局升到爱国精神的层面,但却被方五洲和徐缨、李国梁和黑牡丹的爱情故事一搅和,格局瞬间就被拉下来了。

  拍不出宏大的感觉,我们也可以在细小处用功,着重强调细腻的人物情感,但导演显然也不够细腻,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得太粗糙,有着历史电影的通病——假大空。

  导演的表现手法粗糙提现在哪里呢?例如为了表现人们对方五洲的偏见安排了砸玻璃的情节,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表现手法了。例如很多剧情都要靠旁白推进,技术高超的导演会用影像说话,而不是像新闻纪录片一样念旁白,用太多旁白,就会导致电影看起来像博物馆里的历史资料,冷冰冰的。

  电影结构上是的很平庸的平铺直叙,缺乏新意。我认为如果能60年代和70年代两条线并行推进,60年代的剧情影响着70年代人物的做出抉择,最后同时达到高潮,电影在逻辑上会通顺很多,情感上会强烈很多。

  电影透露出的价值观也不符合中国精神,要知道,中国精神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默默付出,是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片中方五洲个人的主角光环太强,显得其他人都像废物一样,这样设置完全否定了其他人的付出,是不尊重历史。

攀登者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看完后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本电影讲述了1960,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悟州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樱的帮助下,带领李国良、杨光的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事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是,攀登英雄们,用他们滚烫的热血一步一个脚印,经历磨难,最终将我们的五星红旗插在了世界之巅的那一刻。

  看完了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奋斗,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攀登精神,不论是求学工作还是整个人生,都是不断攀登的过程,就像方舟说的那样,不经历风雨,不经历磨难,又又怎能成长,听了这句话,想了想自己。就因为几次失败的原因而放弃,认为自己很笨。但在妈妈的鼓励下,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这也让我明白了”如果不经历风雨就不能成长,如果不奋斗就永远不会成功。”

  通过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人生就要克服重重困难,但有青春的地方就不会迷茫,只要不忘初心努力奋斗,青春就会展现出最美的姿态。

攀登者观后感3

  简直让人无语,原来满怀期待地看攀登者这种题材,结果电影完全不把重点放在攀登本身,穿插无厘头爱情线,张译那条线也很突兀,攀登本身的记述倒少了,章子怡迷路方去救的那个片段简直太假,还有那么高的山高兴的连帽子都不戴,这很不符合常识好吗?还有既然山上气候变化在几秒钟,为什么还要气候局,章子怡真的不适合这个角色,不是演技的问题,是角色本身的问题,捧那个女演员可不可以别那么明显?超级让人反感的。攀登者这种题材的不要太多主旋律,把攀登要做的准备,攀登的一些历史时刻,攀登队员之间的情感关系重点拍拍。一定要纪实。剧本乱七八糟的,太差了,别那么多废话,这种不需太多玛丽苏剧情的戏非要强插那么多,哎,失望至极。第一把攀登本身作为电影第一要义,第二主题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珠峰目前的危机与人类破坏,第三突出发挥人的性格本质,别动不动就是国家就是民族,多拍拍珠峰本身的景。非常不值得票价,以后不会轻易看电影了,主旋律要拍的高级点,别这么简单逻辑像个小学生似的,哎,就是缺乏一种高屋建瓴的本领以及剧本精细打磨的能力,多学习吧!

攀登者观后感4

  今天是10月1日,为了庆祝祖国七十岁生日,我和爸爸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时,因为没有拍下顶峰的照片,所以,苏联人怀疑我们没有登上顶峰;为了证明中国登山队能登上珠峰,国家组织第二支登山队伍,他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终于把中国的国旗插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上。

  大家可能觉得登上珠穆朗玛峰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这种事情在电视上见多了。可是你们知道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艰辛吗?

  登上顶峰需要四个阶段:北坳,大风口,冰裂缝,第二台阶。到达北坳时,才是真正的开始,天气寒冷,风向不定,突击队队长常五洲就是在北坳为了救战友而弄伤了胳膊。当到大风口时,突击队遇上了十级大台风,当时,巨大的岩石都能被刮跑,而突击队员们就是这样随时能被刮跑的情况下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到了冰裂缝,地上的冰裂缝全部被雪覆盖,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直到冻死。挺过了三个阶段,就迎来了最大的困难:第二台阶。第二台阶最大角度为70度,如果遇上台风或雪崩,就会被刮跑,或者被雪淹没,那时候生命是以秒为单位,突击队队长就是在那里牺牲的。

  我很佩服攀登者的勇气,他们不畏严寒,不畏困阻,遇到了台风和雪崩,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一一战胜了困难,因为他们背负着祖国对他们的期望,因为他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攀登者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攀登者观后感5

  强烈推荐《攀登者》,真的太好看了,本来没打算看这个电影,但是别的场子基本就都满就看了这个,说实话刚看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本身对这个题材没有多大兴趣,而且前几天的微博热搜也让我对这部电影存在一点质疑,但是今天看完真香了!!真的很好看,首先这部电影的阵容非常强大,吴京,章子怡,张译…哪个单独拎出来都能扛起电影票房,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吴京跟章子怡就不用说了,张译演的曲松林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人物刻画的及其细腻,收放自如,多一分会夸张少一分又没有感觉!总之很棒了!井柏然和胡歌的加持也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并不知道他们也有参演,所以看到他们还是有点惊喜的,跟这些大佬飙戏也没有被压很多,看的很过瘾!再来说说剧情吧,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在我眼里的登珠峰都是一些冒险家,一些热爱挑战的人,从来没把他们跟国家大义联系起来,但是这个电影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看着登山队一次次的遇到各种危险,看的我也是胆战心惊,生怕下一秒又要雪崩,又要有牺牲!总之,这绝对是下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大家千万别错过了!

攀登者观后感6

  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了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故事。主角方五洲和杰布、曲松林在1960年登上了珠峰,却因未能用摄影机拍下360度影像,一直不被认可。

  所以在1975的时候,重新组建了登山队。但第一个窗口期提前结束,导致大风口风力加大。幸好方五洲想到法子,用绳子拴上石头,才平安无事,但方五洲却受了伤。

  第二次上珠峰,也出了意外。来了一阵强风,松林建议赶快在风暴来临前上山,五洲建议稳扎稳打,因为松林是副总指挥,所以采取了他的建议。但是雪崩了,然后李国梁带领的突击队没能登顶,他还牺牲了。

  最后气象组徐樱发现了短暂的窗口期,但因突击队有危险,为了告知突击队员,她牺牲了。最终,方五洲领着突击队登上了珠峰。

  在电影里,我最感动的杨光和李国梁。

  杨光在第一次登山时不幸犯了病,他的右腿截了肢,但他说“我还能跳上去。”就为了上去,和爸爸说一说别后悔。他装上了假肢,在大雪飞舞的花絮里,攀上了珠峰。

  李国梁在第二次登峰时,作为队长在第一个人滑落时,本能地帮忙,但不幸被东西打中,滑了下去。在滑落的过程中还不停地用工具缓冲。到了最后,他顶着一头血,却把摄像机给了其他人,亲手割断了绳子,留给队友生的希望。

  这部影片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攀登者观后感7

  这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去看电影,这部电影叫作《攀登者》,这一部电影非常好看,请听我细细道来。

  这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王富贵的人,为了攀登珠峰。第一次,他们攀登珠峰的窗口期过去了,是因为天气预报员预测错了,他们火速撤离;第二次,他们躲过了十二级大风,登上了珠峰的故事。

  看了这一部电影,他们在逆境之中,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前几天,我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脚被扭去了,不能踢足球,我就这样休息了一天、两天、三天……七天,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我终于忍无可忍。这一天早上,我就去踢足球了,可脚没有痊愈,我就带痛上场。在半途,我的脚感觉有一种剧痛,我本想打退堂鼓的,但是我又想起了《攀登者》中的人物,他们在逆境中攀上了珠峰,我怎么不能在逆境中克服自己呢?于是,我又振作起来,向前方踢过去,过人,传球,到守门员的面前,我用出九牛二虎之力把球踢了进去,最后,我们胜利了。

  遇到困难,我们要敢于抗争,不要缩手缩脚,只要勇于努力,你肯定会把这个困难给解决。

攀登者观后感8

  近几天在电视上观看了19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颇受感动。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极度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一系列的艰难险阻,

  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这个“终于”来之不易。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攀登者观后感9

  《攀登者》讲述的是为弥补1960年中国登顶所留下的遗憾,1975年,由“一代攀登者”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饰),“二代攀登者”徐缨(章子怡饰)、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两代攀登者组成的中国“最强攀登联盟”,举国之力,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

  在攀登过程中更是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在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他们在挑战人类极限,他们在书写中国辉煌。山高绝顶人为峰!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它的颜色必须是中国红。

  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新中国成立x周年,70年春华秋实,70年不屈不挠,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闪耀在天空,它承载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为了共同的信仰,多少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让我对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懂得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承担,爱是一种荣耀,爱是一种回报,爱是一种奉献……今日的我们更要向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不可侵犯。接过长辈的旗帜,树立远大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10

  拍戏用替身,这是一件正常的事,也是一件普遍的事,这因为任何一个主角都不是万能的,他们肯定有演不好戏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原因。因此合理运用替身,这是对电影有好处的。

  在拍摄《攀登者》时,吴京晒出过一张与替身合影的照片,结果照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都开始质疑吴京,说他也开始耍大牌、不敬业,把辛苦戏都让替身做了。但吴京用替身就真的像大家想的这样吗?近段时间在一次采访上,对于这个质疑,吴京作出了回应。

  吴京回应表示“虽然因为腿伤也许不能发挥到完美,但欣慰的是动作都是自己做的”,由此可见,他在拍摄《攀登者》遇到有难度的动作戏时并没有用替身,看来真相和大家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啊!

  当时吴京大意说了自己由于腿伤行动不便,因此只能找替身拍,那样才能给观众展示更好的视觉体验。不过对于一些危险戏份,像雪崩这就只能自己去完全,如果让替身拍自己就感觉过意不去……

  吴京为了演好《攀登者》方五洲这个角色曾在最冷的时节前往海拔5200多米的冈什卡雪山进行攀登训练,那时他刚做完手术腿伤还没恢复好,仅仅为了体验角色便不顾伤痛一个人背着包就去了;正式拍摄任务量大导致吴京腿伤复发,前一天刚在国外紧急治疗完,回国后他马不停蹄又直接去剧组了。这样的吴京,大家真的好意思黑他吗?

攀登者观后感11

  每次跟爸妈去爬虞山,是件非常惬意的事。一开始我总是步伐轻快,逐渐变得气喘吁吁,继续艰难地坚持,终将会到达山顶。那一刻,举目远眺,一切美景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攀登者》。看完走出影院,我才发现,原来“登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特别是攀登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等待攀登者的是深不见底的冰缝,极低的温度,能把人吹到几公里外的狂风……生命在这一切面前会显得尤其脆弱。

  但是,山就在那,外国人还质疑中国人爬不上自己的山。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个人历尽千辛万苦,在队员搭起的“生命阶梯”的帮助下,于1960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又因为丢了照相机,拿不出证据,被外国人嘲笑。十五年后,又经历了无数人的牺牲,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峰峰顶,向全世界宣告珠峰的中国高度!

  一个登山英雄因没有影像资料被人侮辱,其实方五洲是为了救曲松林才丢了照相机,这座“大山”压了曲松林十五年……

  山就在那,攀上去,山就在脚下。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里,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有一座座山。就说我自己,除了学习之外,还在攀登着的山——钢琴。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因为我坚信只要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到达登峰。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不也是因为这一句话,成了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相信,我们都可以成为勇敢的攀登者,一起加油!

攀登者观后感12

  今天周末,在家里观看了上个月没来得及去影院观看的电影——《攀登者》。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方五洲等人与队长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然而中途遭遇了雪崩,队长去世了,方五洲为了救松林没能护住摄像机,但是最后他们在相互扶持下登上了峰顶,将属于中国的足迹留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那是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但是,由于未能360度拍下峰顶,导致当时的成就未能被全世界所认可。最终,在1975年5月27日,9名中国登山员再次登上珠峰,他们留下了360度摄像,测量了属于中国的珠峰高度。

  《攀登者》整部影片所呈现出的信念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个信念,是生活前进的动力,也是会造就不平凡人生的前提。只要心存信念,就会不断催促着我们去发掘生活的方向,包括一个阶段的考试、一个生活的爱好、一个小目标等等,只要心存信念,困难和挫折便都无法阻拦我们奋进的脚步,无法挫败我们那颗坚定不移的心。信念,它是锤炼我们钢铁意志的熔炉,也是造就我们前进不馁的意志,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

攀登者观后感13

  上周末,观看了当红影星吴京主演的电影大片《攀登者》,剧中从现1960年的中国国情,1960年,国际登山界对珠穆朗玛峰属于中国还是尼泊尔产生了争议,并称:“中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珠穆朗玛峰是中国的?”于是,中国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为方五洲(吴京饰)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队员,丢失了摄影机,虽然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却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不被世界所承认。时隔1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穆朗玛峰进发,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测出最准确的高度8848。13米!

  登山队员们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进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在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他们用忠贞的爱国主义情怀书写了中国辉煌。

  登山队员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华儿女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一代一代的继承和传承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14

  国庆假期,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攀登者》主要讲述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可是,队长方五州因为救人,把相机丢了,没能拍到照片,因此,西方国家就说:没有照片,怎么能证明登上了珠峰。就因为这句话,让我们国家被耻辱、嘲笑了整整15年。终于,在1975年,国家决定,同志次组建登山队,经过多次的训练,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峰。终于迎来了攀登珠峰最好的窗口期,中国登山队终于成功登顶。

  在登山的过程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在李国梁的带领下,登山队再登珠峰北坡的第二台阶时,他被一个氧气瓶打中了脑袋,滚下了山,因为,他们的腰上都寄有线,便会把其他人也带了下去,可就在要落下悬崖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同志拿出镐子,将镐子打进了雪地里,其他同志没有落下山,但是,李国梁却吊悬在悬崖边上了,一个同志要他把手给他,李国梁同志却把相机给了他,把自己的线割掉了,最后,相机保住了,李国梁同志却坠落山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到这句话:“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是啊!攀登着为了国家的领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登上珠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15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网上议论纷纷,大家无比期待,就连品味刁钻的吴枫枫老师也极力推荐。

  整件事情要从1960年的中国说起,1960年,国际登山界对珠穆朗玛峰属于中国还是尼泊尔产生了争议,并称:“中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珠穆朗玛峰是中国的?”于是,中国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为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队员,丢失了摄影机,虽然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却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不被世界所承认。时隔1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穆朗玛峰进发,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测出最准确的高度8848.13米!

  首先感动我的是影片中曲松林的那一句:“换作我,我死都要把摄影机留下!”这句话是在方五洲救起曲松林,而放弃摄影机后曲松林所说的。这表现出了曲松林为了捍卫祖国尊严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崇高精神,就算是用生命作为代价,也不能让中国颜面尽失,在其他国家面前抬不起头来。

  其次感动我的是李国梁,主动请命当队长。虽然他是首次登山,并没有太丰富的经验,但他依然愿意背负重任,掌管摄影机并担任登山队队长,为祖国争光。

  《攀登者》这部影片向我们宣扬了充分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荣誉而勇攀高峰的精神。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相关文章: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11-09

《攀登者》观后感(通用15篇)11-15

《攀登者》观后感(集锦15篇)11-15

《攀登者》观后感(合集15篇)11-14

攀登者观后感通用15篇11-11

暖春观后感汇编15篇11-16

《烈火英雄》观后感汇编15篇11-14

哈利波特观后感汇编15篇11-14

《宇宙与人》观后感(汇编15篇)11-13

流浪地球观后感(汇编15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