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流浪地球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

时间:2024-11-22 04:36:0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

流浪地球观后感1

  初中生活非常紧张忙碌,各种培训辅导已经占据了我几乎全部的时间,虽然《流浪地球》已经上映大半年了,但是我始终没有看过,每每听到同学们谈论里面的故事桥段,我既好奇又羡慕,终于在这个暑假,我以完成作业为名,第一次观看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硬核科幻电影”,后居而上,口碑刷屏,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我带着这份好奇,用ipad打开了《流浪地球》,目睹了一场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拯救文明的生死之战。影片全程带给我的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展示了一个中国人对家的眷念,在灾难面前的不离不弃,对“家”的深沉情感,的确是完全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中国式科幻电影。

  当我看到电影中男主角刘培强,一个中国人,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在面临家园毁灭的'灾难时,选择了地球,选择了家人,选择了守护,坚定的履行了对儿子拯救全人类的承诺,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驾驶载着30吨燃料的空间舱,引爆木星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令我感动的,是心系天下苍生,舍小家为大家,小爱构筑大爱的胸襟,彰显的是对一片土地,一片家园的忠诚,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台词及几乎是整个电影中最有趣的地方,相比美国大片飙车的常见套路,更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平凡的生活下,平安才是最珍贵的。唯有一家人平平安安,互相牵挂,寄托思念,才是家。“希望,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当听到一位初中生,在地球濒临毁灭前的演讲时,内心热血沸腾,恨不得加入其中,和他们并肩作战。这极具中国风格的合作精神,颇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想影响,发扬的是“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后羿射日”的拼搏精神。即使流浪也要背着家走,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饱含的是中华儿女对土地的热忱,对家的眷念,对未来的向往。

流浪地球观后感2

  前几天老师推荐我们去看《流浪地球》,据说很好看,是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影片,所以我和妈妈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开场一位爷爷坐在板凳上,爸爸抱着儿子,爸爸说:“你看见天上的那颗星星了吗?”望着天文望远镜的儿子点点头,“那个就是木星,当你可以用眼睛看到木星了,我就回来了。”爸爸接着说。后来儿子睡觉了,爸爸给了爷爷(是小男孩的外公)一样东西,告诉爷爷只有他去空间站,爷孙俩才能得到地下城的通行证,才能够活下来。看到这里我吓了一跳,难道他们会死吗?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发生在20xx年,当太阳因质量减小体积变得越来越大时,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近面临被吞没,人类为了自救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但是地球离太阳越远地表温度越低,不适合人类生存,幸亏外公和小男孩有地下城的居住证,才不至于被冻死。在地下城住了十七年后,小男孩儿刘启已长大成人,因为一直生活在地下,对地面难免会有些好奇,所以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跑到了地面(他们姓不一样是因为韩朵朵是爷爷捡来的小孩儿,用的是他女儿的名字),当他们来到了地面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冰川世界和不顾个人安危运送发动机燃料的战士,他们跟随这些战士一起拯救地球,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地球终于被拯救了,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再经历2500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的固定地球的位置,结束这一次的“流浪地球”计划。在拯救的过程中,有无数的人牺牲了,刘启的.外公死了,爸爸也死了,刘启虽然看见了木星,但是却再也看不到爸爸了,他理解了爸爸弃他十七年的行为。我坐在第一排,很多场景太逼真,流血牺牲的镜头我都没敢看。幸亏电影里的事情离我们还很遥远,据说还有几十亿年,到那时也许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的很高了,完全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中国人写的小说改编出来的电影,也是我们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第一部就如此精彩、如此惊心动魄,让我十分期待续集的上映。

流浪地球观后感3

  多年前的一天,父亲突然拿出一本刘慈欣的《三体》递给我,从此就与科幻结下了不解之缘。痴迷于其独特的魅力,感受其带来心灵的震撼。

  那段日子里只要一有时间,便将自己浸泡在科幻的宇宙中,而在所有科幻小说中,看得最多的还是大刘的作品

  20xx年大年初一,由大刘的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上映了。作为一个科幻迷,又是大刘的粉丝,我在首映那天就去看了电影,但实际上在看电影之前,我的内心却十分忐忑。要知道,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用”5毛特效”瞎糊弄的国产片了。这已成为国产片的一大”痛楚”,许多人甚至认为中国拍不了科幻,更永远无法赶超英美。然而电影不仅没有让人失望,还获得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最重要的是《流浪地球》证明了中国也能拍出好莱坞大片的感觉,而人们喊了多年的”中国科幻元年”也在《流浪地球》的上映中拉开了帷幕。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团结一心在地球上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试图借发动机推力与木星引力让地球离开太阳系,飞向四光年外的半人马星系的过程中受到木星引力影响险些与木星相撞,最后成功逃脱的故事。科幻影片虽是幻想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更具备真实性与可观性,也带有想象的美好,这或许便是科幻的魅力之所在。而影片中的刘启与其父与姥爷和妹妹朵朵的亲情和兄妹情也触人心弦,使影片内容更饱满。

  但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在看到地球拖着长长的白色尾迹在无尽黑暗的苍茫太空中飘泊时,仿佛就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无助地流浪在未知的世界。是啊,在太空中漂泊,还能依靠什么?只有希望,就如影片中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而《流浪地球》也使中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安危,开始心系宇宙。影片虽有不足,但也不失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固然是最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刘慈欣与那一批科幻作家却让我们明白:除了模拟摸底,也可胸怀宇宙,除了分数名次,还可心系人类。让我们一起不忘初心,追随自己心中的那个半人马座!

流浪地球观后感4

  我们是人类,一种看似高级、实则肉体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么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崩溃地球也即将灭亡的话,我们要逃离的唯一倚仗便是头脑,那个可以创造无限科技的、带给人类文明希望的头脑。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这样黑暗却又充满光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电影,不夸大事实,也不娇柔造作,真实又温暖。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型的电影,但却是我看得最汹涌澎湃的一部电影,比之前的战儿狼2更甚,感触颇深。

  影片的开头就说,在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难的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团结,全地球的团结,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像星一样闪烁,即使他们并没有像刘培强那样燃烧自己推动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干裂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条河。最后,土地化为绿洲,衍生了山川与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颗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见使得父子俩始终有着隔阂,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刘培强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刘启的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就得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

  泪水溢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或许,是爱,让刘培强不顾自身安危来救儿子;亦或许,又是爱,让刘启也刹那间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是爱,让人类团结,给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终将汇成无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恒的经典典范。许许多多的人牺牲,许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诠释了拼搏与坚持,渲染了泪水与汗滴——地球,终于在地木相撞的危难面前安然度过。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把一生活得像个传奇,像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像星一样闪烁。

  所以他们赢了。“流浪星球”计划将依旧实行,他们将领着地球奔向新的家园,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它曾辉煌过,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话。也许人类脆弱地不堪一击,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星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再一样了。

  原来像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观后感5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计划;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观后感12-25

《流浪地球》观后感10-09

《流浪地球》观后感12-09

(精选)流浪地球观后感07-07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0-10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11-27

《流浪地球》观后感大全05-13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11-01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