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10-17 00:16:2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合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合15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开学了!为了让我们小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生机,中央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为我闪精心准备了一套“开学第一课”的节目。今天的课题是“美在你身边”,我们要做到“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我认为可以做到这几点是很不容易的,我一定要努力的做到这四大美。

  首先我们看看创造美,我是这样想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对困难说不”。邓老师也说:“可以微笑的面对困难,这样心怀梦想坚持到底,这世界才会因你而美!”叶诗文大姐姐说努力是成功的一部分,可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坚持”。生活中我们不用像吴斌叔叔一样保护人民,而只要保护好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就可以了。

  传递美就是别人帮助你,你十分感激别人,当别人有难处的时候你把你的力量传递给别人,并带动他们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小小的爱心就像一颗火种,最终成为熊熊大火,这样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温暖和爱,不会有黑暗。同学们让我们一同把爱的温暖传递下去,帮助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并带动他们也要帮助身边的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的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幸福!

  探索美是要有对知识永不满足的进取心。探索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源泉,原始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最终发明了生活工具来帮助自己。可人类并不满足,他们通过发明和创造把太空飞船推向太空。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在知识探索的道路上不满足,从小练就过硬的本领,为建设富强美丽的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今晚,我在家收看了中央一台一年度的《开学第一课》。

  今日《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其中,令我难忘的无疑是我们的文字了。

  一开始王宁教授上台给我们写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过程,并讲述了造字思路。行不离轨,是“正”,目不斜视是“直”。

  “正直”告诉我们做一个看清方向奔向目标的人。

  接下来“汉字叔叔”登场了。

  2002年,“汉字叔叔”创建了自己的汉字字源网,由于困难重重,他陷入贫困潦倒的状态,第一次面临要离开中国。

  所幸的是他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教职,可以边教物理边研究汉字,他为能在中国做老师而骄傲。还有96岁高龄的翻译家老爷爷,演绎着孜孜不倦的精神,告诉我们:“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并坚持做下去的事、有趣而震撼的人机对抗,令我拍手叫绝……

  《开学第一课》,使我明白了,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要迎难而上,并要多读书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将来创造出更先进的科技。只要爱学习,爱读书,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崭新的.未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从中可以看到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翻开一本书,就像坐一条船,穿行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文化是中华生生不息的源泉,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它,热爱它,发扬它。

  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我们从小学步入初中,我们满怀期待,怀揣我们的梦想,开启了新旅程。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心中真是五味杂陈,有感动、有激动、有骄傲……想想我们现在:抬头有“神龙”,深海有“蛟龙”,出门有高铁,回家还有大飞机呀!这都是祖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真让中国人自豪。

  开学第“1”课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演员“成龙”。成龙从小就有一个演员梦,但怎么可能轻易的成功呢?成龙大哥最开始演的就是死尸,有人就想:演死尸多简单呀,又没什么技巧。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成龙大哥的认真,才有后来那么多的好角色。甚至只是一些一闪而过的小镜头,成龙大哥也会力求做到最好。从最开始的跑龙套到现在成为中国名片,成龙大哥比别人更拼,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梦想是走向未来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只要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梦想而努力,我们的大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开学的第“2”课告诉我的是:奋斗。人生就是一路奋斗,一路精彩的过程。越奋斗,越精彩。

  奋斗可以战胜困难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不能辜负青春,更不能辜负我们的幸福!

  迎接未来,我们要心怀梦想;迎接未来,我们要勇于担当;迎接未来,我们要永不言弃;迎接未来,我们要充满信心。中国向未来,创造向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担起重任,为国家做出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9月1日那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看了这个节目,我知道了“孝”、“爱”、“礼”、“强”。

  让我受到教育的是“礼”,什么是“礼”呢?要做到“礼”,那就要做到礼貌,每天我们都能遇到亲人,遇到亲人要先主动打招呼,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平常,遇到同学和朋友也要礼貌地问好,出门回家后,一定要和父母说声“我回来了”,否则父母会担心我们。

  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的不止是礼貌,我们还要讲文明,说到文明,《开学第一课》里有提到“文明”,我也受到了教育,文明的人不会说脏话,文明的人更不会随地扔垃圾,以后我们一定要做个文明的'人。

  再说说“孝”吧,“孝”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没事多和父母聊聊天,给他们讲点有趣的事,多帮父母做点家务活,吃饭前帮父母端菜,晚上为父母铺铺被子等等。

  《开学第一课》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叔叔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的生活变得多彩,于是自己改造了一辆旧摩托车,新改装的摩托车上坐着那位叔叔和他的父亲,他们在中国到处旅游,已经去了大半个中国了。这个故事让我惊奇的是,一个摩托车竟然能载着两个人到处旅游,虽然说骑摩托车旅游很累,但从视频上看的出来七十多岁的父亲真的很快乐,我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很感人,我明白了一定要让父母变得快乐起来,这也是“孝”。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懂得很多道理,这些道理会让我受益无穷。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9月1日晚上8点钟,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看着《开学第一课》。

  主持人撒贝宁老师告诉我们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讲的`内容一共分为了四个篇章:“信念不移”、“勇往之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个篇章:“百折不挠”。讲述的是贺龙将军在当年长征时生了一个女儿,名叫贺捷生。小捷生刚出生才18天,就跟着父亲、母亲一起走在长征路上……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那次的一件事:我放学回家,发现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加班,要回来晚一些,要不今天晚上我来当大厨吧!我信心满满地拿出冰箱里的两个西红柿和三个鸡蛋,准备做一盘西红柿炒蛋,第一次尝试时,我打鸡蛋时,鸡蛋全掉地上碎了;第二次尝试,我打好鸡蛋,准备用筷子搅拌时,鸡蛋溅得到处是;第三次尝试,我洗番茄时,一不小心把番茄给捏爆了,我只好再尝试一次了,第四次尝试,我洗番茄时,又不小心一只没抓住,掉在垃圾桶里了,我忍无可忍,我再尝试了,我要放弃了!

  通过这个故事和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懂得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学习。在学习中,如遇到了困难,一定要勇于去克服,不能像我一样,尝试了几次,失败了就要放弃,真是羞愧啊,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学习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

  什么是美?当我观看了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后,似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地球是美的。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感慨到:“也许当我们真正远离了地球,才更能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和珍贵!”是呀,即便是那宽广无垠的神奇太空,也无法与我们的地球家园相比美。

  梦想是美的。只要有梦想,人生会更加美丽。奥运会冠军焦刘洋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有时甚至一口气要潜泳一万米,只因她心存梦想,才不怕困难,最终登上了辉煌的领奖台。

  爱心是美的。心中有爱,美就会在人间传承:高原教师邓丽,用她的爱与关怀,滋润了高原孩子的心田;最美司机吴斌,在身受重创之时,用短暂的45秒,保住了全车乘客的'安全,而自己却不幸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交警,他们的故事无不让人感慨万千……

  美就在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美可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是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所有的美,都是由一颗金子般的心创造的。

  我睁大自己的眼睛,又发现了身边许许多多的美:马路上,果皮纸屑越来越少,处处显得干净整洁;敬老院里,老人的笑声和志愿者的忙碌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中,主动拾捡垃圾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加美好……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更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用自己的耳朵起聆听美,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创造美,让美,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美在你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晴。

  首先是宇航员刘洋老师讲述的“探索美”,刘洋老师因职业关系,短暂的离开地球,才发现了地球的美丽,姚明在2年前参加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并且去了非洲大草原,由于人类的某些行为,使有些动物渐渐灭绝,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的保护大自然的美,还有韩美林爷爷笔下的动物个个生动,有趣!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接近动物,就能发现它的智慧。

  让我们都保持着一颗好奇和求知的心,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晴,去发现世界的美丽。

  接着本届奥运会游泳冠军焦刘洋和叶诗文为我们讲述了“创造美”,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有了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有了坚持,就有了成功。还有李大成“大哥哥”他用树叶、花生、水管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大家只要用心的发现就可以发现美,创造美,听从内心的召唤,跟着自己的兴趣走,世界会因你而更美丽。

  之后于丹师讲了“传递美”。美是什么,美是信念,美是道德,把自己融入人间,丰美了,滋润了,把美传递。用小我去融合,用大我去成全,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会有黑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将美传递。

  最后李一冰和他的伙伴们一起我们讲述了“和谐美”。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沟通,信任,大家都要相到鼓励,不论好还是不好,我们都要相信彼此。没有一个人的美,只有一个完美的团队。

  《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了美是什么,美是需要探索,美是需要创造。美是需要传递,美是和谐的,让我们一起用行动证明美,感受美。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

  今天,我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在这四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孝。

  首先,这节课的老师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人,他的爸爸已经七十五岁了。这位老人很喜欢音乐,但是与他相伴的朋友大多都去世了。有一天,老人的孙女问老人:“你去过哪儿啊?”“哪儿也没有去过!”“那等我长大以后就带你去啊!”老人连连说好。他听见了,想:自己应该趁老人腿脚还利索,多带他去看一些风景。于是,他就改装了一下旧摩托车,带父亲去看全国的风景。在外出的六年里,他们一共走了十几万公里,去了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十几个省份大大小小的景点。他们越骑越远,最后竟然骑到了北京!他们家里的一面墙上,贴了整整一墙的父子俩在全国各地游玩时留下的合影照片!

  这是什么?这就是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要去赡养自己的父母时,父母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我有一点点不高兴的就冲爸爸妈妈发脾气,可是爸爸妈妈仍旧为我做好我暂时干不了的事,可是我却不领情……看了这个后,我真的觉得自己做错了:我应该自愿帮爸爸妈妈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气的`时候努力克制住自己不生气,争取做爸爸妈妈眼里的好孩子。我还要为以前的事情向爸爸妈妈道歉;在长大以后,我还要每天去陪爸爸妈妈,让他们不孤单。正像这堂课告诉我们的那样:“孝,乐其心,不违其志。”

  这一节课,让我明白: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文明传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有很多感悟。

  女航天员王亚平来到课堂上给我们讲她坚持梦想的故事,为了她的航天梦,在练习的过程中虽然很苦很累,特别是在离心器内的训练更让人吃不消,就象背着8个自己的重量。但是她依然不放弃,咬紧牙关,拼命坚持到底,最后终于通过了所以的训练和选拔,成为神十上的唯一女航天员。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她的梦想在飞翔。

  通过她的.故事,我明白了:人要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动力。

  八一跳伞队年龄最小的付丽娟为了她的飞翔梦,每天承受着高强度训练,每到坚持不住的时候,她的眼前就会浮现飞翔的自己。挺过了一轮又一轮淘汰,最后成为一员正式的跳伞员。现在她可以在蓝蓝的天空上象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她的梦终于实现了。

  通过她的故事,我明白了:有了梦想就要去坚持不放弃,这样才能实现梦想。

  一位普通的妈妈为了开发自闭症儿子小威的大脑,利用业余时间先自己学钢琴,然后手把手一个键一个键地教小威。光让小威分清楚每个手指都用了三年时间,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学琴。通过11年的坚持,小威已经能够弹奏很多中外名曲,能够跟人交流沟通,并且正常上学了。

  通过她的故事,我明白了:有梦想人生才会精彩。

  我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坚持梦想,这样才能实现梦想,我们的人生才会精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

  今天,倪老师带我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开学第一课》。它向我们介绍了:袁隆平、李连杰、完玛草、佟健、庞清、马云、杨孟衡、刘伟等的“梦想和坚持”的故事。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功夫巨星李连杰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世界功夫巨星李连杰,他的梦想是:功夫梦、电影梦和公益梦,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没有父亲,10岁时,他的梦想是去北海公园浇花,因为他觉得那儿的凌晨和黄昏时,花儿特别美,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连杰又改变了梦想:功夫…在他11岁时,他比赛拿了冠军,外国总统对他说:“你的功夫这么了得,为什么不来当我的保镖呢?”李连杰回答:“我不会保护一个人,我要保护13亿中国人!”如此大的口气,把外国总统震惊了。由此可见,人不同年龄时梦想是不一样的。

  袁隆平爷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以前经常闹饥荒,人们总是吃不饱、喝不足。于是,袁隆平爷爷那时就个梦想,那就是,让水稻结出更多的稻子来。面对这个梦想,袁隆平爷爷考上了农业大学,经过他多年的探索、研究和观察,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科学家,他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温总理称他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吃饭的问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一个自己的'梦,因为只有载着梦想的小舟才能驶到成功的彼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的精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

  今天,我准时的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主要讲的是身经百战的红军们用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毛泽东爷爷写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有一个故事让我念念不忘,那就是贺炳炎将军的故事。他17岁那一年,在送信返回途中发现了一群敌人。他先躲到一棵树后,等敌人走到他面前时,突然跳出来大喊一声:“缴枪不杀!”。于是敌人把枪栓给卸了,当敌人知道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已经晚了。

  当贺炳炎22岁的时候,有一次打仗右臂中弹,要做手术把胳膊截肢。他的战友把他绑在门板上,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用锯子把他的胳膊锯了下来。以前我摔了一跤都觉得很疼,听了贺将军的故事我觉得我受的伤再多也不能和红军比。

  我最喜欢的是飞夺泸定桥,这个环节让我明白了要有团队精神。如果前面一个人很快的过桥,把木板震掉了,后面的人就要用时间把桥铺好,这样过桥的时间就延长了,所以我们要学会与别人团结合作。

  最后一个故事让我了解了宇航员的工作,是他们把卫星送上了宇宙。从长征一号发射成功到长征十一号发射成功,都有他们的功劳。这个节目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比如:长征时的手机是什么样的,团队精神有多重要。因为80年前的红军完成了长征,所以现在我们才有美好的生活。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

  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收获季节里,迎来了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中华骄傲”,分为五节课,分别是: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贝宁带领我们向前辈们学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我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明白了中华骄傲是文化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

  特别是第一节课中,我被“汉字叔叔”对中国古代汉字的热爱的事迹,感动得泪如雨下,“汉字叔叔”为汉字狂,他花了八年时间,建立了“中国古汉字网”,投入了一生,花费了全部家产,却无怨无悔,甚至几次心脏手术也没有阻止他对中国古代汉字的研究。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热爱中国的汉字,我,一个中国小学生,更应该热爱中国的汉字,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汉字是中国悠久文明的源头活水,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的独特思维方式,横平竖直,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我要利用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字法,多记汉字,进行广泛的阅读,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不知疲倦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更好地领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我现在在学习毛笔字,“汉字叔叔”的精神也激励了我,以后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练习书法,掌握书法的精髓,写出书法的美,在汉字的怀抱中茁壮成长,把书法艺术推向全世界。

  《开学第一课》增强了我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激励我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

  9月1日晚八点钟,我们准时相约在电视机前,认真收看《开学第一课》,从中我学到了很多。

  第一位是解海龙老师,他是一位纪实摄影师。因为对摄影的这个爱好,他走上了漫长的寻梦之路。因为一条新闻,让解海龙老师的镜头开始关注农村的孩子们,他用了十年时间,走了两万多公里,行程了中国的二十六个省的一百二十八个县,去过了一百多所偏远的山区学校,拍摄了上万张撼动人心的照片,那些孩子们每天往返十几里山路,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上学,他们里边有很多人,也都因为知识,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小姐姐。她是这个世界上珠心算能力最强的人之一,曾获得过许许多多的国际奖项。她从六岁就开始就苦练珠心算,在其他小朋友都在玩耍的时候,她都在不断地练习,她做过的卷子都可以铺满一整间教室。

  还有俞洪敏老师,他也是高考好几次才考上了了他最想去的北京大学,他们不怕多次失败,依然不断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

  在他们身上,我读出一种力量。那就是持之一恒。学习也一样,目标一旦己制定,就应该一股作气,迎难而一,就算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不能放弃,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自己的梦想就会越来越近。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我会更加努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

  每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都会如期举行,今年也不例外,晚上八点钟我又和《开学第一课》相聚。

  这次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分别讲了"孝”、“爱”、“礼”。最让我感动的是“摇滚歌手”秦勇叔叔全心全意地爱他的儿子“大珍珠”。大珍珠是一个先天失感儿童, 不会表达情感,为了儿子,秦勇叔叔放弃了喜欢的音乐,不再当歌手。他希望大珍珠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生活,快乐成长,他对大珍珠实施了“魔鬼训练”,教大珍珠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英文、骑自行车等。大珍珠学骑自行车用了三年的`时间,换成别人的说,估计就放弃不学了,可是大珍珠的爸爸并没有放弃,一直陪儿子一起练习,用爱来鼓励,最后大珍珠学会了骑自行车。秦勇叔叔说:“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就用爱改变他将来的样子。”听完这句话,我眼睛湿润了,这份父爱真是太伟大了。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天下的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放弃,唯独对孩子的爱和教育

  是不会放弃的,父母真是不容易,还要向大珍珠学习做一件事一定要坚持不懈。

  这次的主题让我受益匪浅,每天都是妈妈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爱我,而我从未想过去关心他们,总觉得自己小,需要父母的照顾,“孝”让我懂得了父母也需要我的照顾和关心,即使我现在小,没有钱,但是我现在努力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外面保护好自己不受伤,也是对父母的“孝”。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爱父母,爱自己,将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带领着我们从中华的大门看世界。从中,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汉字。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从殷商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楷书,从古代的饮食起居到如今的航天科技。一横一竖,从最初似图画般开始;一点一滴,成为如今的艺术瑰宝。神奇的汉字像一叶小舟,载着我们去看祖先的杰作;奇妙的横竖撇捺,架起了古今沟通的桥梁。试问,有哪一种文字,传承了五千年从未间断?唯有汉字,点滴间尽显国之伟大。

  《开学第一课》中也讲到了来中国研究四十五年汉字的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三次心脏手术也从未消磨掉他对汉字的痴迷执着。手作了千万张英汉互译卡,只为更好的学习常用字;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成全了他对汉字的痴迷研究。许多人十分不解,为了研究竟能做到这种程度?这正是汉字的魅力所在,它的奇妙足以征服一个人强大的内心。当然,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每一个字的底蕴,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入探索、去仔细挖掘!

  想到这里,我也不禁有些惭愧。一个外国人,都愿意用四十五年的时间潜心研究汉字,而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就更应该认真学习,全面发展,将我们的文字带上世界巅峰!我想,这是对抚养我们长大的祖国最好的回报。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对汉字有了更深厚的感情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汉字的背后,是我们中国人的情怀与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回响着中国人民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漂流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上,飞翔在中国人民的汉字文化中……做为中华儿女,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将中国的骄傲,变成世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