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

时间:2023-11-16 18:01:1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942》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42》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1

  《1942》这部电影是我有史以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一部电影。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在路途上,发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极具散发人性光辉的电影,也怒斥了灾难的无情。

  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在这场灾难面前,原先人的力量是那么薄弱、渺小,纵使你有家财万贯,也必须加入悲苦灾民的队伍里去。

  看了这部电影,手里捧着盛满白米饭的碗,不知不觉好像沉重了许多,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光是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饭,在那个时候却是比钻石、黄金还要珍贵一百倍,因为就这一碗饭能够救一家四口的命,这令我汗颜。妈妈对我说,曾祖母告诉她那时人们饿的能够啃树皮,可是却很难找到。因为树皮要么被无恶不作、无物不噬的蝗虫吃的一干二净,要么早就被饥饿的灾民们瓜分了。

  以后要节俭粮食了。这是我的第一条观后感。

  令我惊讶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蛮残忍,也不是轰炸灾民们的场面,而是我的身世。原先我身上流淌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脉,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让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点描述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辈也是地主,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为曾祖母为了逃荒避难,带着外公等亲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日,他们正在颠沛流离。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亲人最终结束了这逃亡,所幸没有一个人饿死。然后有了我妈妈,遇见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试想。如果曾祖母他们在路上遭遇不测,还会有我在这写作的事情吗所以,我是幸运的。

  所以,每一条生命的诞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容易的,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饥荒的背景下,以往的财主东家和佃户的悲惨境遇。因为饥荒,灾民能够变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为了有口饭吃不被饿死,男人能够卖掉自我的妻儿,女人能够出卖自我的身体,甚至为日寇服务打杂。影片大胆地描述出人性的丑恶,让人压抑、悲哀,但真实。

  影片明星众多,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这些老戏骨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说。而一大帮中青年演员冯远征、徐帆、范伟、张嘉译、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而实力影星张涵予在片中的表现虎头蛇尾,最终淡出比较突然,让人觉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说一下影片中长工“拴住”的扮演者:张默,一向以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张国立的名头,后又接连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后,形象更加的负面。但这回戏中演技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许在度过了内心的迷茫烦躁之后,张默才真正成熟起来。另外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金刚”男主演)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罗宾斯(“肖申克的救赎”主演)这些实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说明华谊和冯小刚对这部影片的期待不仅仅只是国内的票房冠军。纵观冯小刚这些年的影路历程就能够看出他的转型之路,从过去令人捧腹的贺岁片,到近年来《手机》、《一声叹息》、《集结号》,再到《1942》,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宣告了冯小刚已经完成了从迎合市场到领导市场的风格转化。

《1942》观后感2

  如果说李安以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关于人类的心灵史;电影《20xx》以3D版的包装将人们带到一个末日。那么,冯小刚类似纪实手法的《一九四二》将观众们带回过去,带回那段最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灵性的电影

  从片名上看,《一九四二》年似乎在我们的记忆中并无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就如同冯小刚在开篇赘述的一样,也许存在世人记忆深处的,有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却独独不记得在那一年严冬的河南,饿殍遍野,有300万人饿死。如今的人们,似乎很难因为饥寒交迫而因此与电影产生共鸣。在零点的午夜场,大家吹着空调吃着汉堡爆米花,有些浮躁的落座,欣赏自己的先人“逃荒”的悲惨经历,能有多少感悟不得而知。

  今天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内心有太多的感触,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国的电影太需要有这样的影片出现了。影片结束时,我哭了。情绪很复杂,悲伤、痛苦、同情、无耐好像都不能准确的描述这个情绪,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让自己流着泪。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买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年在河南发生的旱灾,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三百多万人死亡,这到底是怎么导致的?大自然的无情?***的**?蒋介石的昏庸?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灾民们的愚昧?还是其他什么?

《1942》观后感3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就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虐心。从来没有看过如此让我心酸的电影,从来没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甚至一遍一遍地回忆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某种隐喻,某种内涵。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不能被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1942年中原大地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感谢刘震云先生完成的这一部调查体小说,也感谢筹拍这部电影19年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我觉得和在三尺讲台上的历史老师一样崇高,让我们铭记和正视历史。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心都是丑恶的,当你能吃饱别人都吃不饱时人心更丑恶,因为人都有欲望。冯小刚最近的两部“灾难片”里开头都有“你懂的”场景,《唐山大地震》我觉得那完全就是个俗套,而这一次,在我们感觉到“虐心”的同时,已经说明了它更加真实,更加地还原了人性。每个人,在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心都是丑恶和扭曲的。而这个场景,莫言的小说里有几乎一模一样直击人心的描写。我想这不是巧合。

  电影中很多卖自家小孩只为换两斗米的场景,而狗吃死人的场景,更是让人胆寒。可是在那个“饿疯了”的年代,更多的是人牛逼人吃狗,狗牛逼狗吃人,人吃人,大人吃小孩,甚至奶奶吃孙子这种说出来心都要一抽抽的故事。我们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到底是文明时代,还是蛮荒时代,究竟是新社会,还是奴隶社会。 说出来都有一股血腥味。影片中日本军官想出来的狠招给灾民发吃的让他们为日本人做事,理由太过充分也太简单:“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首先是人。”而我说,人是人,但人首先是兽。当日本飞机编队向雪原中已经不是“手里有没有寸铁”而是还有没有力气站着往前迈步子的中国人投,扫机枪时,成批成片的中国灾民倒下,当雪原已经变成“血原”,我相信那些在空中的日本兵体内有某种原始的性能被唤醒,某种蛮荒时代的欲望被满足。人是人,人首先是兽。兽有。

  时刻自诩为“硬汉”,但当张涵予饰演的传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爱的神父边帮他包扎边和他对话,信仰坚定的传教者眼神已经开始变得迷茫,直至最后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赢不了魔鬼,那还信他个求!”;当迫不得已的地主老范的女儿自愿“”换米,用“再也不见”来换取父女俩人的活路时,老范噙着泪水,仰天长叹:“我老范辱没祖先!”;当栓柱没能在火车上“拴住”自己的俩孩子,毅然跳下火车找孩子,却把用老婆换来的粮食落在了火车上,他精疲力尽地追着火车,声嘶力竭地骂了一句:“火车,亲娘!”时,我再也忍不住,极力不让眼泪流出。

  整个电影的基调低沉压抑,对白简单真实,充分还原了历史,让人们仿佛切身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不要让历史埋没,要让历史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不要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伤痛。

《1942》观后感4

  周六的下午,懒洋洋的阳光洒下来。随着我懒散的步伐,走进“奥斯卡”影院,来看我期待已久的大片《1942》。小安是一名传教士,笃信上帝。他看到一群饥饿的民众到财主老范家,想混口饭吃。不料东家欲报兵,一场打斗开始,死伤无数。老范的家被烧,儿子被杀,粮食财物在混乱中丢失不少。一边是被侵犯的无辜财主,一边是饥饿的可怜灾民。该同情谁?怜悯谁?

  小安说财主没有信仰,没有听从上帝的旨意。在逃荒的路上,他一直劝说灾民信教,为死去的灾民做弥撒。在他心中,上帝是最崇高的。一路上,天天看到流离失所的灾民饥寒交迫,日本的飞机毫不留情的扔下炸弹,软弱无力的灾民被欺压。在这些灾难面前,上帝似乎没有帮上一点忙。见到神父梅甘时,他不禁说出他们的疑问,这里发生的一切上帝看得到吗?既然能看到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做?上帝如果斗不过魔鬼,那信他有什么用?心中的信仰在现实面前崩溃。其实信仰只是内心的一个支柱,它并不能对事情发展变化做出直接的帮助,只能让内心平静,增加面对一切的勇气。在这条逃荒路上,我很少看到有温情的地方。

  灾民的身体一天瘪似一天,身上的棉衣棉絮都漏了出来。灾难让大都数人变得麻木,感情变得淡薄,饥饿激发了人最原始的欲望,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自己亲人的安好,别人如何无所谓,所以就出现了像老马这样的人。老马原来是县衙的伙夫,在逃亡路上做了巡回法庭的庭长。在他眼里这场灾荒挺好的,他只期盼着在这场灾难中折腾些成绩,希望在灾后可以升官发财。没想到后来日本兵来了,他仍然是一介伙夫,还得夹着尾巴做人,将尊严踩在脚下。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微微泛起了涟漪,这些场景深深触碰到我内心的柔软,让我陷入沉思中。我不知道到底是三百万同胞撕心裂肺的.呼喊还是我们落后的国力和虚无的战斗力让我湿了眼眶。我以为只有高声呐喊“还我河山”就是爱国,这部影片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终于认识到爱国不是高声呼喊就可以,它是要刻入灵魂、深入内心、付诸行动才可以的。终于明白,我的爱国情怀是如此的淡薄。

  作为中学生的我,在内心深深的埋下用行动爱国的种子。每当我看到那抹艳红置于杆顶,它飘扬,它鲜艳,它是中国革命战士用鲜血染红的,曾经被欺凌的祖国在先驱们的斗争中获得重生,那五颗异常闪耀的黄星映入眼帘,他不只是国旗,更是亿万先驱热爱祖国而跳动的心脏。内心不禁生发对他们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

  身为一名中学生,我做不到像文学家一样歌颂祖国,我也做不到像科学家一样为国研究,我更做不到像革命烈士一样驰骋沙场、然而,我依旧爱我的祖国,我在心里呐喊,在心底祝福,用我自己的方式爱我的祖国。

  俗话说:“少年兴,则国兴”。未来的时间里,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听取老师的教诲,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为自己积累经验,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是的,我就是这样爱我的国家。

《1942》观后感5

  1942年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我却不知道这段与灾难有关的历史。关于上世纪“40年代”的历史知识,几乎全部与战争有关。关于42年,我与许多人一样,只知道那是一个“抗日”的年代。不知什么原因,河南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竟然就这样被湮没在战争的硝烟与迷雾中。

  今年10月,我刚去过河南,随先生去参加他南阳同学孩子的婚礼,当然让我前往的真正动力是千年南阳的吸引,那里有武侯祠、有汉画像石博物馆、有独山玉石……那次旅行是乘火车去的,沿途只见麦收过后的田野一片安宁,处处显示出丰收过后的沉稳。感觉中,那片土地虽没有江南水乡的灵秀,却有着华北平原的厚实,就像河南人待客的大碗烩面,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难道在这样的土地上,在70年前,真发生过这样惨绝人寰的灾难:一千万人流离失所,三百万人饿死?!

  电影震撼的场面是日军轰炸。这个电影这个方面在技术角度说真的不亚于美国大片。但正是这种几乎无法区分真假的镜头,让现在过着舒适日子的我们体会到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民族的苦难。

  朋友问我,你看1942时候哭了没有?我说哭了,哪有不流泪的。只是冯小刚有时候用苦笑让人们减少压抑。影片中用性的欲望展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徐帆的表演,把中国妇女,母亲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看似粗野,却是中华民族母亲的真实写照。

  电影中让我意外的是能看到我一直想知道长什么样的张道潘,因为我读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生死之恋》,是徐悲鸿的前妻蒋碧微写的。其实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在大灾难片展示这些困难的民众逃荒的时候,我联想到张道潘和蒋碧微这个时候应该是在恋爱,每天一封情书。后来这些情书被蒋碧微整理出那本《生死之恋》。达官贵人可以风月谈情,在河南那地方,却是大队伍的逃荒难民死的死,亡的亡。

  看完电影回家,路上,我比照自己居住的城市来衡量这个数字(罪过),不寒而栗,不敢往下想。这场灾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造成的,人们在问,影片《1942》也在问。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影片试图演绎的目标。

  “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中国人在天灾面前的'自励之语,在天大的困难面前,中国人勇于抗争,先辈们曾经“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但1942年的河南,更是一个“人祸”的地域。受旱灾的难民们不但得不到救济,还被逃离战场的军队抢掠,最后被当成包袱甩给了侵略者。

  在这样的困境中,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倒下去,人们在未知前路的道路上跋涉着。凄惨的场面一个接一个,而更为惨烈的是影片中反映的人性撕裂。在绝境中,人们只有把自己撕裂了来寻找活路。

  为了老父亲也为了自己有一条活路,女儿星星把自己卖了,她曾是知书的女学生;为了孩子母亲枝花把自己卖了;为了保命伙夫老马为侵略者卖命,受尽屈辱;还有人食人……

  于是《1942》的色彩从头到尾似乎只有破棉袄的黑色与尘土的灰黄,反映陪都重庆的政治活动有彩色但并不光鲜。

  看完电影快一天了,留在脑海里的还是《1942》的漫天尘土,还是把沉默变成文字宣泄在纸上吧,以此来祭奠离我们远去的那场灾难。

《1942》观后感6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就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虐心。从来没有看过如此让我心酸的电影,从来没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甚至一遍一遍地回忆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某种隐喻,某种内涵。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不能被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1942年中原大地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感谢刘震云先生完成的这一部调查体小说,也感谢筹拍这部电影19年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我觉得和在三尺讲台上的历史老师一样崇高,让我们铭记和正视历史。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心都是丑恶的,当你能吃饱别人都吃不饱时人心更丑恶,因为人都有欲望。冯小刚最近的两部“灾难片”里开头都有“你懂的”场景,《唐山大地震》我觉得那完全就是个俗套,而这一次,在我们感觉到“虐心”的同时,已经说明了它更加真实,更加赤裸地还原了人性。每个人,在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心都是丑恶和扭曲的。而这个场景,莫言的小说里有几乎一模一样直击人心的描写。我想这不是巧合。

  电影中很多卖自家小孩只为换两斗米的场景,而狗吃死人的场景,更是让人胆寒。可是在那个“饿疯了”的年代,更多的是人牛逼人吃狗,狗牛逼狗吃人,人吃人,大人吃小孩,甚至奶奶吃孙子这种说出来心都要一抽抽的故事。我们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到底是文明时代,还是蛮荒时代,究竟是新社会,还是奴隶社会。 说出来都有一股血腥味。影片中日本长官想出来的狠招给灾民发吃的让他们为日本人做事,理由太过充分也太简单:“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首先是人。”而我说,人是人,但人首先是兽。当日本飞机编队向雪原中已经不是“手里有没有寸铁”而是还有没有力气站着往前迈步子的中国人投炸弹,扫机枪时,成批成片的中国灾民倒下,当雪原已经变成“血原”,我相信那些在空中的日本兵体内有某种原始的性能被唤醒,某种蛮荒时代的欲望被满足。人是人,人首先是兽。兽有野性。

  时刻自诩为“硬汉”,但当张涵予饰演的传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爱的神父边帮他包扎边和他对话,信仰坚定的传教者眼神已经开始变得迷茫,直至最后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赢不了魔鬼,那还信他个求!”;当迫不得已的地主老范的女儿自愿“卖身”换米,用“再也不见”来换取父女俩人的活路时,老范噙着泪水,仰天长叹:“我老范辱没祖先!”;当栓柱没能在火车上“拴住”自己的俩孩子,毅然跳下火车找孩子,却把用老婆换来的粮食落在了火车上,他精疲力尽地追着火车,声嘶力竭地骂了一句:“火车!”时,我再也忍不住,极力不让眼泪流出。

  整个电影的基调低沉压抑,对白简单真实,充分还原了历史,让人们仿佛切身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不要让历史埋没,要让历史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不要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伤痛。

【《1942》观后感】相关文章:

《高三》观后感 高三的观后感11-17

知心法官观后感,知心法官观后感11-15

情书观后感10-18

夺冠观后感02-22

《1921》观后感03-17

阅兵观后感06-23

飞天观后感06-27

风之谷观后感07-16

《八佰》观后感09-11

孔子观后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