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甲午大海战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
“世间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也如此,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
——题记
清朝政府后期国力衰弱,统治腐败,但爱国人士相继而出、前仆后继的保卫祖国,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多少鲜血汇聚成河,多少尸体堆积如山……一切令人愤慨,令人痛心。
本片电影讲述中国北洋舰队的学子背负崛起中华之重任远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在黄海大东沟与日本展开斗争,但中国海军的武器装备被清朝官吏所挥霍。邓世昌内心悲愤,奋起抵抗,但中国海军整体水平无法与日本相抗衡。最后,一支曾震撼东方的舰队沉沦于滔滔黄海之中。沉船之际,邓世昌誓与舰船共存亡,悲愤交集的他拒绝救援,与前来营救的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想必,这是一种无奈,与祖国共存亡的感情,如此的'惊天泣地,壮烈至极!
多少人丧命于两国相战,鲜血的代价为何还不能警醒清政府——日军侵略旅顺、威海,屠杀百姓的同时,但慈禧太后正欣然举办六十大寿,毫无丧国之痛,展现出慈禧太后一派苟且偷生的卖国嘴脸。国难当头,全华应团结一致奋力相抗,身为一国之母却不顾百姓之痛,自己沉迷于欢歌笑语之中,令人千古唾弃!
日军的逼战,迫使清朝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的条约就此签约,中国的领土就此割占,中国却更加软弱,饱受外国歧视,任人欺凌。观完后,想到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被一个东亚小国所宰割,却还要笑脸相迎,真是可笑。当时威震四方的中国哪里去了?鼎盛世界的中国哪里去了?令我既不甘心又于心不忍。
这一耻辱的历史,难道不应铭记在心?正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爱国之人才创就出现代社会,创就出璀璨的今天,鲜血染红的旗帜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为国奋起拼搏,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奋斗证明我们的实力,使国旗飘扬的更加绚丽,使中国在世界上矗立!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2
此刻距离我观影九个小时。
可脑海里依旧是挥之不去的让涕泪俱下的画面,九个小时让我认清了孰是孰非,让我看清支撑我看完这部灾难片的信念是什么。
九小时前,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想把慈禧太后从椅子上摔下来,给光绪皇帝一个耳光,再把日本岛给轰灭。
此刻的我,心中波澜起伏,煌却是那另一番景象。
邓世昌,好一个英雄男儿!
丁汝昌,好一个英雄男儿!
他们不在骄奢淫逸的宫廷,不在乌烟瘴气的官场,所以他们看清了当前中国的局势:一个被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可整个民族仍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病态之中,只能靠场更惨痛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
所以,他们选择了为这个腐败的民族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相信,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民族精神,它是每个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都俱备的精神。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在生死一线时义正严辞:“要与敌舰一同沉没!”
他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支起了大清的旗帜。
他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望诸位同学,奋勇报国!
他用仅能用的一只手撕掉了那份劝降书。
他用枪口指向了自己的太阳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他在四面楚歌时苦苦哀求:“把我杀了吧,只要我活着一天,都不许把铁甲舰交于敌手。”
他愤然饮下那杯绝命茶。
他,他,他,还有太多个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出身,他们是位父亲,是个儿子,是个平民,是个士兵,但在那时那刻,他们是个战士,是个英雄!在成百上千不同的胸腔中跳动着一样的赤诚的心!
咚咚咚!是急促的心跳,咚咚咚!是冲锋的号角,咚咚咚!是响得震天的炮火,咚咚咚!是报着必死的信念,咚咚咚!是超越极限的拼搏,咚咚咚!是他们共同的心愿——奋勇报国!
周恩来说:“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咚咚咚!我听见了我心中的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3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可是否有人记得,一百多年前,那段令无数炎黄子孙倍感屈辱的历史?《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让我内心深深地受到触动。
邓世昌在刘步蟾家人的帮助下进入学堂,一鸣惊人。李鸿章上交奏折,想让一些青年出国深造,光绪皇帝同意了。与此同时,中国预订了英国制造的两艘军舰。几年后,他们学业有成,邓世昌代表朝廷来到英国接回学子,并将两艘铁甲舰开回祖国。日本明治天皇野心勃勃,一心要夺得台湾岛、澎湖列岛、尖阁诸岛。他省吃俭用,历经七年,买下了当时最先进的快速舰。而中国的东洋舰队,连一点弹药都没添,军费都被贪污了。光绪皇帝也想买快速舰,可慈禧掌权,对他说:“现在这么和平,用不着买。”真是腐败到了极点!
“每一场海战,都关系到两个国家的命运。”甲午战争开始了!邓世昌驾驶“辽远号”,向日本军舰猛烈开火,小小的炮膛好像容纳不下满腔的怒火。而日本的快速舰发挥了它的优势,我们的炮弹有时打不到它,渐渐地,日本局势大好。仅三个小时,中国损伤了四艘战舰,主将帅战伤,弹药用尽,一片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邓世昌义无反顾,大喊:“挂冲锋旗!”“辽远舰”像一条火龙,决心要和日本主帅舰相撞,但“辽远舰”还没到,就已被击沉。舰在人在,舰亡人亡!邓世昌英勇牺牲。此刻,刘步蟾驾驶的船也已被击成重伤,日本发书,劝其投降,刘步蟾拿出枪,大声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毙而亡甲午海战,中国大败。被迫赔银两亿五千万两,将台湾岛、尖阁诸岛、澎湖列岛割让日本,李鸿章颤抖着,签下合同。
甲午大海战,敲响了警钟。当时的社会多么的黑暗,慈禧专权,大臣们都欺骗皇帝,朝廷如此的腐败。他们采用对外封闭的策略,不知道外面正在变化,落后就要挨打,甲午战争给中华历史抹上了可耻的一面。我为祖国的浩劫而感到悲痛,希望历史不会重演,中国这头雄狮不能再沉睡了,总有一天,它要向全世界怒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到那时,我们可以自豪的宣布:中国是最强的。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4
放假期间,我观看了《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看完这部伟大的爱国主义影片后,我的心触动很大,产生了许多感想。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在洋务运动期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在洋务运动早期,洋务派大臣李鸿章送了一批中国学生赴英留学,邓世昌也包括在内。但是在英国,中国人被当地人看不起。一次在大街上,一位英国人对邓世昌大肆羞辱,但却被邓世昌的羞辱惹怒了。这时,这位英国人拿出刀子要要挟邓世昌,但却被他抢过刀子并打倒在地。躺在地上的英国人心想自己会迎来一顿暴打,但出乎意料的是邓世昌把刀子还给了他,并拉了他一把。这时,满街的人都被这位充满宽容之心中国学生所感动。像这样中国人捍卫自己和国家尊严的事在影片中还有很多,我们从这些人身上能感受到伟大的爱国之心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但是,当中日矛盾突出时,慈禧太后却在京城享受着荣华富贵,她全然不顾中日问题。当中国海军实力弱小,李鸿章准备拨款购买铁甲舰时,慈禧太后却以资金不足的理由给拒绝了。这位垂帘听政的太后自恃天朝物产丰富,中国强大无比,根本没把日本放在眼里,以至于甲午海战时,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兴高采烈的过着她的六十大寿。有了慈禧太后这样的统治者,清政府怎能不垮台?清王朝怎能不灭亡?
在整部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甲午海战的最后时刻,邓世昌毅然指挥着致远舰撞向日舰,但他失败了,最后邓世昌与致远舰一起沉入茫茫东海之中。邓世昌虽然沉入海底,但他的精神却如高耸的山峰般屹立不倒。邓世昌视死如归,他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看完影片后,我若有所思: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一个好的政府,但慈禧太后却是国家的.悲剧,而邓世昌等人则是民族的希望。是邓世昌他们以生命向人们诠释了“落后就要挨打”,同时,他们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使一代代人为建设幸福美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正值求学阶段的我们更应学习邓世昌的伟大精神,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相关文章:
弱点观后感《弱点》观后感11-20
《高三》观后感 高三的观后感11-17
知心法官观后感,知心法官观后感11-15
情书观后感10-18
学生观后感01-04
边城观后感01-07
《榜样》观后感01-03
《宠爱》观后感01-09
夺冠观后感02-22
《任长霞》观后感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