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志气》观后感

《志气》观后感

时间:2024-02-19 07:00: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志气》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志气》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志气》观后感

《志气》观后感1

  志气是少年奔向远方的路上永不熄灭的光。

  ——题记

  “有志气的少年必定有梦想,有勇气。”

  在电影的开头部分,我曾震惊于李春英作为一名瘦小的女孩敢于选择拔河队。但当教练问其原因时,她坚定地说要改变命运出人头地。我佩服春英的志气。所谓志气,就是进取的'决心与勇气,她有选择自己梦想的决心,也有为了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勇气,而支撑她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斗的,便是志气与梦想。我认为有志气的少年,勇于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敢于抡起拳头击碎它,战胜它,就像电影中李春英在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时的拼命练习且不懈地坚持。

  “逆风奔跑的孩子更要系紧行囊。”

  电影中的女主李春英来自于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贫穷的家庭,如同那“逆风奔跑”的孩子,相比较于那些“顺风奔跑”甚至“出生就在罗马”的孩子,她的人生有着太多超于别人的艰难。但是她仍系紧行囊勇敢地向前冲。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不富裕与能力暂时不足而陷入永远的自卑,而是选择夜以继日的奋斗与努力,尽管逆着风奔跑,她也永远系紧行囊向前冲,且不卑不亢。我们也一样,就算逆风奔跑也系紧自己的行囊勇敢向前冲,谁也不会低人一等,我们只需要做更好的自己。

  “车到山前必有路,做事要有头有尾。”

  这是电影中李春英的父亲所对她说的话,此时的春英因不理解教练而赌气独自回家,当这句话在屏幕上出现时,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春英所说,也是对我所说。这时的春英对未来很迷茫,也想放弃女子拔河队。我也一样,刚刚进入一中,周围的同学实在太优秀了,仅是军训阶段的表现就打击得我不知所措。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让我稳住了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挡,有了困难就来战斗,不用自顾自地焦虑,无意义地内耗。

  电影的结尾,李春英所在队伍获得了世界冠军,也真正地实现了梦想。少年终将到达了远方。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志气,有梦想,敢努力,我们都会像春英一样,关关难过关关过,长路漫漫亦灿灿!

《志气》观后感2

  《志气》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拔河队女高中生的故事,使我见识到了我们之间不一样却又有相似之处的高中生活。

  春英是一名体保生,远赴台北到女中练习拔河。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她遇到了另一群为拔河而努力的女孩。她们共成长,同进退,在经历过重重失利后,她们拿到了世界杯的金牌。令我感触很深的是,在人海茫茫的热闹街市,春英看见“撑”出三年的拔河队学姐只得卖发饰求生而非她所想的出人头地,她眼中的失落彷徨在万家灯火中显得格格不入,正当我为学姐感到惋惜时,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谁说学姐的结局就是春英的结局啊。”对呀,决定我们人生的从来不是别人的经历,而是自己,更不是某一件事就能决定我们的出路。春英坚持下来了,她守护住了心中的`信念,是她与其他女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平日勤奋刻苦的训练铸就了她们无悔的人生,她们向曾经轻视过她们的人证明了自己。

  我又审视自己,自己不就是电影中的“小高一”吗?我与她们相比又何如呢?想想我的军训,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逐渐适应,再到最后训练得有板有眼,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觉得煎熬,烈日炎炎,腰酸眼疼,我曾无数次想放弃,可当我执笔写下这些感悟时,我又发觉,我坚持下来了,如春英她们一样,是内心的一股绳拴着我——是藏在少年人心底的志气,支撑起我们的脊梁。

  高中的学习生活于我而言还是未知,或期待,或紧张,但我从未因他人口中的“高中魔鬼生活”而打退堂鼓,心中仍有展望,这何尝不是我的志气?我们都是“小高一”,怀揣着独一无二的梦想,奔赴光芒万丈的彼方,但同样的,我们都有青少年不可磨灭的志气,满腹才华,朝气蓬勃。成长的路上不免布满荆棘,不免泥泞坎坷,更不免旁人的质疑与不解,那又如何?青春年少,时光正好,前路阳光晴朗——在军训和高中三年,作为“小高一”的我们,应当不忘初心,心无旁骛,锁定目标启航。

  电影的结局,每个女孩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也更理解,少年人满怀志气是青春独特的亮色,小到军训挺拔的军姿,大到三年后决战高考,我们高一新生将以坚持自我,志气立身为原则,不负父母,老师的嘱托,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就像电影中所说:“我们的未来要自己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