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篇(热门)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成长的路上,总有烦恼……”想起几天前观看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不觉,就想起了在节目中得到的点点滴滴的感触。
今年的课堂主题就是“美就在你身边”,其实生活中是处处充满美的,罗丹就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既然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那就让我们在这人生课堂寻找这一双神奇的'眼睛吧。
我们不能不问一个问题:美,到底是什么?有人说,美就是物体外表的漂亮;有人说,美是事间万物的和谐;也有的人说,美是一种精神,而在这堂课,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美分大美和小美两种。而这两种美有什么区别么?
小美有什么?小美就是人美、景美,总而言这这些都是外表美。
那什么是大美呢?大美就不局限于外表了,它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美也是道德美,信念美。比如我们今年出现的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些精神美、道德美的化身,而这些种种的“最美”,就是我们所传诵的大美。
而这些美的精神是需要传递的,就是因为开头有了一个“最美妈妈”所以,在这种美的感染下,就有了“最美女孩”、“最美考生”。而同可以传递的美的正能量相比,也有一种与相反的丑恶负能量,社会其实就像一个赛跑场,而里面的运动员只有两个:美与丑。
和谐的美,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人们不仅要娶发现与传递美好事物,而且要去尽可能的创造美,如果没有人来创造美,那就更不用说传递美和发现美了。所以只要人人创造美,使这个社会的正能量越来越多,那么“乌托邦”和“桃花源”便可以很快的实现了。
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精神,美的意识,人人都来创造美、发现美、传递美,打造和谐美,那么,生活就会处处充满美!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9月1日中小学开学,“开学第一课”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热门。
开学第一课和学期结束、学年结束、毕业一样具有特定的意义。开学第一课的仪式赋予了开学不同的意义,让我们觉得这天是与众不同的。正如《小王子》里狐狸对“仪式”的解释“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开学第一课便是不同的时刻。
开学第一课,为假期生活画上了句号,从这一刻起,新学期开始,新的奋斗目标、新的集体生活就此拉开序幕。或许没有了懒觉可睡、或许还要背诵整篇课文、整首古诗,或许还有单词要默写、很多题目要做,这些都是求知路上的挑战,是一个个绊脚石,我们需要面对和努力克服的。奋进新时代,青春正当时。新学年新学期,比之前高了一个年级,每个人都在长大,正式扬帆起航时。
开学前就有一群六七岁的孩子聚在一起学唱国歌和校歌,开学第一天,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排列在队伍当中的他们站的笔挺,同学们一起唱响国歌,升起五星红旗,那庄严的'时刻一定是最深刻的记忆。消防教育课、垃圾分类、规范使用地图等活动是各地“开学第一课”,将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连在一起,在集体的实践中学习新知,创新了学习形式,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上好开学第一课,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近一步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长征故事。
一首“开学第一课”过后,节目正式拉开了帷幕,节目的一开始就以三颗柳树的故事把我们带入其中,接下来是九十九岁的胡正先老先生,这是一位真正的世纪老人,他给我们讲述当年参加红军长征的`故事,他参加红军时只有十二岁,在爬祁连山的时候最多有四十八天找不到粮食,渴的渴,饿的饿。时间一长,就连脚下也没几双合适的鞋,鞋坏了,就用一小块牛皮包脚,没有牛皮的就光脚走。一次他们穿过了一条名叫三棱刺路的地方,当胡正先走出去的时候脚上都是三棱刺,血肉模糊。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的情况下。曾经用猪油和牛油来代替。随后,九十四岁的老红军梁天文讲述了他与杨政委的故事,讲述了杨政委在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
想起革命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我们的今天,那些历史奇迹:“飞渡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以及到红军最后的大会师。承载了多少不可能的任务?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便是几堂课的最后主题。
低头看看胸前的红领巾,不禁让我再次想起当年的艰苦环境,现在,就让我们举起先辈的旗帜,为新的时代作出贡献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开学第一课》又开播了,这一次的主题是“中华骄傲”。
舞台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由32名来自北京、武汉等地的小学生排排坐好,和台上的主持人、老师互动,如同身处的课堂里。整个录制现场营造出了“开学”的氛围!
在《开学第一课》中有五节。第一节,字以溯源。最吸引我的是撒贝宁带着一个仿制的甲骨文上台,讲述了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节是朗朗和爱徒参加“人机大战”比赛弹奏的'速度和人体拼字。
最让我感动的是理查德·亚尔斯,美国人,他花了4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字形整理好并放在网上,使中国网友深受感动,称呼他为“汉字叔叔”,而他还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教职,边教物理边研究汉字,他为能在中国做老师而骄傲。一个近七十岁的外国人,都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想,我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长大后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自己的历史文化呢?
王宁老师的演讲,更受教育,“正真”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和,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就是告诉我们对汉字的意图,看清道路,奔向目标。使我明白了,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汉字,多么美的文字,它们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今天的第一课,使我感受深刻,整个主题都是围绕“中华骄傲”使我感叹,懂得了许多知识,真是上了一节深刻的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双流实验小学六年级六班潘瑞祥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我的感慨很深。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谁,只要拥有梦想,就得去努力,就得朝目标奋斗。李连杰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学好武术,保卫十三亿中国人。后来,他想让武术精神继续发扬下去,于是他开始拍电影。李连杰不断努力不怕困难和挫折,最后他成功了,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李连杰说过一句话:“希望同学们也要拥有无数个梦,一步一步的去实现它。”我也有两个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篮球运动员,像科比·布莱恩特一样,投出一个个绝杀进球;像勒布朗·詹姆斯一样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球……他们,总是让对手无可奈何,让世界震惊。我还有一个梦想是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像C罗、梅西一样在绿荫场上飞奔,积极地为球队创造出一次次良机;像贝克汉姆一样打进一个又一个圆月弯刀般的定位球破门……他们,总会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努力,每天下午我都要去训练,即使汗流浃背,也得坚持下去。当一个运动员,不但为学校争光,还要为祖国争光,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努力努力再努力,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奋斗,经受挫折,经受磨难,总有一天这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汗水和心血是不可能成功的,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追寻自己的梦想吧,为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让你的心载起你一个个梦想,走向成功的道路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9月1日晚上,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以梦为马,以心为剑,努力学习,这是对我们的期望。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我们一起努力。今天的节目一共四个篇章:梦想、奋斗、探索、未来。
当年的大眼睛苏明娟如今也成立了公益基金会,拥有了自己的团队,为更多的人带去帮助。“大鼻涕”“小光头”也来到了节目现场。他们都是摄影师解海龙镜头下的山村孩子。他们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在现场展示了一组照片,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笑容越来越多。我想这对今天拥有那么好条件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激励。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C919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讲述了大飞机设计,制造成功的艰辛过程。十年时间,由黑发变成了满头白发。他还讲述了当年高考的'故事,在元宵节收到了南京航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和他的同学们非常珍惜学习的时光,十分刻苦。吴总的大学同学以及他的老师魏老师也来到了节目现场。他的同学们也都在飞机设计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吴总将带上飞机的一面五星红旗托魏老师带回母校。现场,掌声阵阵。
无壳孵化小鸡的实验,非常有趣。王源在芮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打好鸡蛋了。话说,这打鸡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次又一次,终于成功了。大家都替他感到高兴。因为这鸡蛋已经孵化两天了,就像一个吹起来了的气球,在上面钻一个洞,再打开,需要经验和耐心,才会成功。这样的实验,激发了小朋友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们,努力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7
经过漫长的暑假,我们迎来了“开学第一课”。这一次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看完这个节目,我受益无穷。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酒在你身边,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呀!美到处都有,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菊花发现美丽无处不在。
美有大美和小美。波涛汹涌的大海,挺立山崖上的矫健的数木,气势凶猛的瀑布……这些大自然的美景是小美。人格、性格、道德等方面的美是大美。
开学第一课里“最美司机”——吴斌的英雄故事,那就是人性的大美。43岁的吴斌叔叔是一名普通的长途客车司机。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切都安然无恙。突然,对面公路上猛的飞来一块不明飞行物,“呼”的一声,直接穿过车窗玻璃,重重地砸在吴叔叔的腹部。在这个危机的时刻,如果换做其他人,可能就是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可是吴叔叔并没有慌张,而是忍着剧痛,慢慢地踩下刹车,拉上手刹,按下紧急灯按钮,让车安全平稳的.停靠在路边。这时他慢慢地卸下安全带,从座位上下来,嘱咐乘客:“你们坐在车上,不要动,快打110和120。”说完,他应声倒地。最后,吴叔叔应抢救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钟爱的工作岗位。这位平民英雄消失在了茫茫的人海中。一座城在为他哭泣,为他送行。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样的美还有很多,“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在我们的眼前闪过。我的心里还有千言万语没说出来,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就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美”的世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8
立春虽过,倒春寒裹挟着严峻紧张的气氛,势力仍不减半分。庚子年正月十七,离钟南山院士所言的疫情“拐点”还有几天,火神山医院已竣工,各地的“驰援武汉”工作仍然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双双手托起爱与担当的炬火,照亮了这个庚子鼠年的阴沉的天空,带着全中国人摆脱冷气,朝着希望的方向走。
作为学生,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本该在校接受假期检测,开展新一轮的`学习,但由于疫情的需要,在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自学校的引导下,我们开启了高效自主学习的宅家生活。在永一中高三学长新歌《2020》的曲调中,我们加快步伐,张弛有度,紧跟时间规划表,开展网课学习,明确自身目标,展现了2020坚韧自强的学生风貌。与此同时,我们不离家,不走访,按要求完成健康情况上报,量力慈善捐款为湖北助力,这是展现了我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担当。
在这个不平凡的春日里,我们以不小的代价,明白了“自然需敬畏”的道理,也受到了来自外界——不管是本国的抗“疫”英雄,还是海外人道主义的人员深深的感动。“长歌之行”在脚下,只要众志成城,再凛冽的寒风,我们也顶得住;再漆黑的夜色里,我们也能发出光和热。
“春天就在拐角了。”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
从小父母就教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做个彬彬有礼,优雅的人。你做到了吗?
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第二讲是“礼”,“礼”的本义是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为青少年,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知礼懂礼的人。让我们一块来学习如何做一个知礼懂礼的人吧!
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礼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左传中有言道:“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足可见礼仪在文明社会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洗濯和沉淀的,那些优秀的文化价值礼仪不应被摒弃,而应被完善、继承和发扬。
礼看了看他,然后向着孔子的棺木拜了三拜。随即,身体逐渐变得透明,她身后的一切也变得清晰。风不停不停的吹,却再没拂动她的衣袖。最后消失,完全消失。只对着子贡留下一句:“吾中华之礼,善待才善始终也。”她来的那么轻盈,离得那么华美。她说,她叫礼。礼仪的礼。
如果对长辈连基本的尊敬都做不到,又怎能做到讲文明,懂礼貌?有些家长总说:孩子太小,不懂事,不用和他计较那么多。但我觉得,传统礼仪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小时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这样,我们每个人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才会千秋永存。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我只有跑的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只有跑的更快,才能够在病毒面前抢回更多病人的生命。”这是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张定宇院长拖着略僵硬的腿上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在大年除夕中午12点,热心人士为金银潭医生护士准备了一份份外卖,看到图片中的一份份外卖单上的数字和备注,顿时,我的心也开始热血沸腾了,无数陌生人为医护人员送来了温暖,尤其是备注上的留言,使人暖心田啊!
在除夕夜解放军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给人一种神兵天降的感觉。在大年初三的夜里,群中的一个视频感动着人们,武汉市民在深夜高唱国歌,鼓励振奋人心。
在易经最危急的时候,武汉血库缺血,国家从全国各地为我们钓雪,许多康复的'新冠治愈者捐献了它们带有抗体的血浆,这些带有抗体的血浆,在全国其他地区危重病人的救治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故事讲完后,张院长还补充了一句:“感谢我们英雄的人民!”一句话引起了我思想的涟漪,撒老师上台后,紧紧的抱着张院长,发表见解:“所有的武汉人,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保住这个城市,保住这个国家,所以武汉真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也是英雄的人民!”
此时撒老师告诉大家,张院长本身也是一个渐冻症患者,但张定宇院长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可能以后他要坐在轮椅上,可能说话要用眼神交流,但作为一个医生,他能用这么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恰恰是《开学第一课》为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一份财富。
在我看来,人人都是英雄,他们或守卫我们的国家,或与死神作斗争,或负重逆行,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9月1日到了,央视每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围绕“梦想”和“创新”来开展的,节目中大咖云集,他们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成龙老师。他从小就有一个演员梦,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努力,从扮演一个死尸,到一个在电影里一闪而过的角色,到电影里的男一号,到最后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影视巨星。我们都看到了他的辉煌成就,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他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从头到脚没有一处地方没有受过伤的,甚至还有过生命危险,但即使是这样也没能阻挡他为梦想前进的步伐。
在“探索”篇章中,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吴光辉带着他十年的研究成果C919飞机模型闪亮登场。他为了研究中国人自己的民用大飞机整整用了十年时间,他和几十万员工一起为了梦想而奋斗,并不断的改进飞机制造工艺,终于在2017年5月5日,属于中国自己的.第一架大飞机C919腾空而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不断探索,坚持不懈就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都会为自己的梦想做出努力。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发明家。我现在的小目标就是发明一个空气过滤装置,代替沉闷的口罩,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在蓝天白云下欢畅的呼吸。现在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创造未来,我们做为青少年就应该不断挑战自己,努力创新,为祖国的强盛添砖加瓦。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2
9月1日晚上8点,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围绕“长征精神”,为我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节目主持人撒贝宁、董卿、何炅将带领同学们一起聆听长征故事,学习长征精神,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寻找长征与当下的结合点,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在第一个篇章《信念不移》中,撒贝宁以《三棵柳树》的感人故事作为开场白,也为整节课的.“致敬长征”主题定下基调。第二个篇章《勇往直前》的主持人何炅,则邀请“独臂将军”贺炳炎之子,讲述这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董卿接棒第三个篇章《百折不挠》,对话将军的后人们,讲述了许多红军百折不挠的故事。第四篇章《坚持不懈》,撒贝宁将提出“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长征精神”的思考。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还邀请了多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平均年龄都超过百岁。在革命岁月,是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长征路,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长征精神。
每一位讲述故事的老红军,步履蹒跚、在亲属搀扶下上台给童鞋们讲述长征旅途中的那些伟大事迹,和那些包裹在苍老背影里百折不挠的强大信念。
节目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全场人员起立一同唱响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至顶端,开启长征精神的传承仪式。
看完节目后,我打心眼里敬佩那些红军爷爷:我们走了半个小时就叫苦不迭,他们走了八年也没有一个人喊累;我们穿着防晒衣喝着冰水,他们穿着磨破的军装嚼着草根。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尽我们的力量报效祖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2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07-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07-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6-26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7-2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5-08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11-03
开学第一课日记10-13
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12-30
【实用】《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