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

时间:2024-05-15 14:16:0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精选)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5篇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

  情节紧凑,战争场面震撼人心,复习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历史,特别值得推荐去电影院观看。倾听历史的声音,心中感慨万分,电影展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家一穷二白,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爬起来,在一片废墟中建设鞍钢,建的是钢铁,靠的是人民群众钢铁意志夜以继日的奋斗,有了钢铁就有了枪炮国防事业,保卫国家主权和平的生活再也不受欺负,感谢《钢铁意志》还原历史,现在的生活来源于革命前辈的付出,珍惜今天的生活,一代代传承这种钢铁意志。

  这就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像她的.名字“钢铁意志”,像预告片里的那句话“我将带着你的火种,去点燃更多的高炉”,像那本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个演员演得还不错的电影,林永健是惊喜,刘烨和韩雪也不拉胯,“高城”连长还是那个味儿,就是每个人都演了适合的角色,认认真真演了自己的那一part。

  这是一个第一代钢铁工人的故事,有尽可能还原的艰苦条件,有他们的奋斗,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信念感,有目标也有奋斗。现在卷,我们也都会羡慕这样的生活,有奔头儿有拼搏。

  这是一个你猜的到开头也猜的到结局的电影,但你或许会遇到一些未知的惊喜。

  这是一个还没有登上国庆档热搜的电影,但还是想说可能里面有一些旁白在努力诠释主题,里面有一些情节在努力拉足时长,看电影的过程中还是看了几眼手机回了几个消息,但看完之后回想起来你依然会觉得这个电影还不错。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永远有赵铁池攻山头打高地的信念感,永远鲜活,永远拼搏,一直不悔。

  影片真实描写了第一代鞍钢人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影片表述的.情感细腻,细节真实,让我了解到老一辈钢铁般的意志,更加体会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正意义。时代变迁,转瞬即逝,钢铁般的意志,需要我们继承。忆苦思甜,需要我们铭记,人性的光辉永存,加油努力,发扬钢铁精神。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主旋律影片,刘烨演技一如既往卓越!

  片中赵铁池探病那段真是钢铁直男之典范,(片中笑点最集中的片段)但播映后采访中他说他是直男但不钢铁,细腻还有点浪漫。

  我们需要这样一些展现历史、歌颂人民的影片。希望透过光影的诠释,让年青一代、让更多人去了解、感动和铭记。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2

  故事聚焦于解放时期鞍山钢铁厂第一炉钢的诞生,却不止于此。整体没有大画幅的煽情,没有喊口号式的强行升华,而是类似于纪录片一样,把这些故事有逻辑地讲好。人物刻画得都比较生动立体,没有说是群像戏就一笔带过,更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即使是工人也有大力量,也从中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当我们都在纪念那些我们叫的上名字的英雄烈士的时候,也要为那些幕后工作的无数工人致以敬意。剧情上有战场的炮火,钢铁厂的炉火也有悬疑特务部分,有大国大爱,亲情,友情,战友情也有爱情,比较饱满吸引人。在拍摄上,看不出是反季节拍摄的痕迹,我可以感受到那冰冷的雪地也可以感受到那滚烫的锅炉。

  当然电影的完成离不开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林永健老师扮演的角色既是工厂里的扛把子孟泰师傅也是家里的父亲,两种角色的转换令人记忆深刻。那场把猪肉带到工厂,猪尾巴留给家人分食的戏,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国庆档以及之前中秋档的正剧主题电影,都开始讲述大环境里的小人物故事了,这是值得鼓励的,也是观众想看到的走向。希望电影人们今后继续通过电影的载体,讲述好身边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3

  《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事件,首次大银幕讲述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专家、带领鞍钢职工,克服重重险阻,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

  “电影里呈现出的钢铁意志,也是今天我们需要的。相信观众一定会产生共鸣。”据影片导演宁海强介绍,影片讲述了三大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在“一个家庭的铁凑一起都不够打一把菜刀”的年代,鞍钢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有了钢,还要有好钢,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在为共和国贡献钢铁的同时,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去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

  《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艺术再现,影片塑造了钢铁工人的群像:勇毅坚韧的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演)、兢兢业业的钢铁劳模孟泰(林永健饰演)、美丽智慧的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演)、沉稳练达的程时勋(张国强饰演)……电影里,这些人物并非天生钢筋铁骨,他们也会有困惑、有苦恼,甚至偶尔还会“闹情绪”,但是为了钢铁强国的坚定信念,他们不但克服了种种外界困难,也完成了自身的淬炼和升华。

  影片主演刘烨是东北人,曾经塑造过众多经典角色,但“本色”出演东北人,这还是头一回。《钢铁意志》的故事发生在辽宁鞍山,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酸菜、灶台、东北火炕,再加上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呈现了老一辈钢铁工人有苦有乐的创业生活。

  影片拍摄注重对细节的还原。无论是高炉厂区还是充满划痕的机器,充满“钢”味的服化道设计,真实还原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不易;而军民齐心聚钢料、群起激昂誓成钢、刻苦钻研炼钢技术等群戏画面,更是将百炼成钢、钢多气更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备受鼓舞。

  《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观看、学习,像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时代在变,精神永存,影片一定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实,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我久久难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年轻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4

  电影开场,响亮的号角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在沉稳厚重的工业色调所营造的年代感中,在低沉而有力的鼓声所打造的空间感里,《钢铁意志》一下子把观众带进了那个激情火热的年代。

  1948年2月,鞍山解放。为尽快恢复鞍钢生产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我党团结带领鞍钢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在面对敌特破坏、物资匮乏、技术不足等种种困难,在一片曾被预言“只能种高粱”的破败不堪的厂区开始昼夜奋战。从生产出第一炉铁水到炼出第一炉钢,从炼出特需钢材到输送技术人才支援全国钢铁事业,那里成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点。

  回望历史,那里有无私奉献的钢铁工人,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劳动模范孟泰、王崇伦,有无数关于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奋斗的故事。那些人,那些事,成为电影《钢铁意志》里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一双因打磨零件而伤痕累累的`双手让省总工会机关干部关钧木备受感动。“林永健老师演的孟泰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劳模精神,更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关钧木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35岁的关钧木对于工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当他看到电影中第一炉铁水流出,看到银幕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作为观众,他也特别激动,“等电影正式上映后,一定要带着父母再看一遍。”

  “能够在电影中感受到当年鞍钢的生产场景,内心真的特别震撼。”29岁的省总工会机关干部高艺桐在观影后说。“认准一件事儿,就要一直做下去,认准一个人,就要一直跟定他。”她自己对这句台词记忆深刻。“为了让2号高炉尽早恢复生产,大家真的是一锤子、一铁锹地干,特别是看到刘烨饰演的厂长赵铁池这一角色,他对国家事业的那股子拼劲,对战友、工友的关心照顾,他义无反顾地奔向处于危险中的高炉时所展现的担当,这些都特别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高艺桐说。

  影片中,鞍钢工人赵刚登上前往抗美援朝前线的火车,挥手告别工友,这一刻,让52岁的省国资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韩红思绪万千。“电影中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父亲。”韩红说,他的父亲在1950年参军,抗美援朝时父亲才19岁。4年后,父亲回国继续在部队工作,转业后回到沈阳进入国企工作,也终于和母亲团聚,从那之后父亲就一直在工业领域工作,直到退休。“父亲这一辈子,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想着如何干好工作。记忆中,每到晚上,父亲经常很晚才回家,母亲也总是会把饭热好几次。”韩红对记者说,“从父亲身上看到父辈这一代人的钢铁意志,一种无私无畏的劳模精神。”

  《钢铁意志》由原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宁海强担任导演,霍廷霄出任美术总设计,著名音乐人舒楠原创音乐,演员刘烨、韩雪、林永健、张国强担任主演。该电影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展示工人阶级形象、弘扬“劳模精神”的精品力作,已列为中宣部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影片。

  “一炉炉铁水变成了保家卫国最需要的优质钢,一代代钢铁人也在淬炼中走向成熟,变成了钢铁意志,我们的人生似乎与钢铁融为一体,难解难分。”影片中演员们所演绎的不仅是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奋斗的楷模人物,而且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钢铁意志,如铁水般炽热,如钢铁般强韧,正鼓舞着更多人奋斗前行。

  “中国共产党人以钢铁般的意志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那种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的顽强斗志激励着我。”省直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春媛说,自己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当博物馆墙上的数据、文字和照片成为一幕幕经过艺术创作而成的画面,37岁的杨光明对工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省总工会机关干部,今年7月份,他有机会参观了鞍钢生产车间及鞍钢博物馆。对比今天现代化的鞍钢,杨光明说,当年的工人是有着长子情怀,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正是他们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无数个第一。如今,他们的钢铁意志也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我们辽宁的产业工人也正在为我国发展建设贡献着力量。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不负韶华,传承创新,将钢铁意志融于自己的工作中,积极践行,为辽宁振兴发展作出贡献。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5

  在很多老一代人的记忆里,凡是跟钢铁相关的物件大多离不开一个“洋”字,洋枪、洋炮、洋铁、洋钉……这些今天的孩子们都听不太懂的词,浓缩着积贫积弱的困苦。

  然而,光靠“洋”,终究是靠不住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1949年11月,美国组织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统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运”。

  从1950年1月开始,美国的“封锁”“禁运”措施不断升级。2月,美国要求英国禁运战略物资至新中国。3月,美国宣布所谓的“战略物资管制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被管制的物资共计600余种,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等。

  美国还要求所有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禁运战略物资至中国,并威胁这些国家如果不执行,就削减对其的.贷款。当年11月,美国商务部将管制的战略物资由600余种增加到2100余种……

  今天我们常常谈起的“卡脖子”,早已有之。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但当时中国的钢产量仅仅是同期美国的1/144,有些战士身上带的子弹都装不满一个弹夹。

  电影《钢铁意志》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紧迫”地展开了。103分钟的影片,分明打开了一部突破“卡脖子”的历史教科书。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6

  “千难万险,越挫越勇;秋之丰华,热血钢花。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迎战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用红色的革命信仰,铸造钢铁意志的芬芳。”——为大家倾情推荐《钢铁意志》。这是父辈创业的故事,是最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

  《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事件,首次讲述解放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的艰辛历程。该片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辽宁省总工会、鞍钢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被中宣部列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影片,将于9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7

  如何激活一座城市?如何激活一家工厂?如何激活一支队伍?今年国庆节期间上映的电影《钢铁意志》做出了新的尝试。

  观影之前,注意到电影海报上写着主题曲是《钢铁爱人》,推广曲是《之初》,电影的文学顾问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作家李敬泽。从海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和宣传方是下了功夫、请了专家来指导的。其实,电影拍摄期间及以后,我曾经前往取景地本钢一铁厂参观,那里现在已经被列入本溪工业遗产群,作为工业文物来保护。而十几年前,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来本溪参加工作,溪湖铁桥旁边的一铁厂还在正常生产,我也曾经和驾驶电力机车运送炉渣的年轻火车司机进行过短暂交流。自己本来是农家子弟,高中毕业以后和上大学期间,在老家的一家工厂里打过工,所以对工人师傅也有一种亲切感,乐于与工友切磋对话,大家互相配合、亲密无间地完成零部件的制作,最后完成成品的配套组装,再由货车司机运送到全国各地的订货方那里去,和大队伍一起工作劳动,参与其中,让人非常有成就感。

  有点儿喜欢主题曲《钢铁爱人》这个歌名,词作者显然用心了。鞍山和本溪都号称“钢城”,当然,我的山西老家太原也是“钢城”,世纪之初上大学期间所在的武汉也是“钢城”。鞍钢、本钢、以及太钢、武钢,每一家都是百年大厂、百年老厂,拥有各自的企业历史文化,也创造了各自的钢铁品牌。对于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相对于农业文明,一二百年的工业文明带给了华夏文明质的飞跃。而怎样让一百多年的钢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对每一个曾经以之为支柱产业甚至是唯一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来说,都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规划设计。最近几年一直在说“一张蓝图画到底”,建筑图纸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材料,正如电影《钢铁意志》开头所展现的,能看懂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工程师和工人师傅们,每一个都是工厂的宝贝,既要大力保护,也要认真求教。“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某部电影里的台词,也是《钢铁意志》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世纪之交在老家工厂打工的那两年,厂里的工程师手里总拿着一把游标卡尺,经常在各个车间之间巡视检查,后来工厂在旧机床之外又购置了一台宽大的木工机床,用于面板材料的切割,现在还记得那张木工机床上自带了刻度标尺,也还记得和工友们守在烤漆房通宵达旦的那些夜晚。

  鞍钢和本钢的整合、太钢和宝钢的整合、武钢和宝钢的整合,还有很多大型钢铁厂的兼并重组,实际上都是在做“激活”。孟泰师傅既是电影《钢铁意志》的主角,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重要人物。鞍钢宪法、孟泰仓库,在电影中都有生动地展现。九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上初中,太钢的李双良师傅是山西的广播电视报纸上赫赫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以一己之力带领一支小分队,硬是搬走了太钢厂区里高大的矿渣小山堆,并且运用科学技术对矿渣进行分拣提炼,变废为宝,最后变渣山为青山,现在那里早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前几年国庆节期间,搭车北上,从长春转车去了黑龙江,在齐齐哈尔和大庆,感触挺深。而更早之前,去过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当时在沈阳铸造厂车间改建的展厅里就看了电影《钢铁意志》出现的那个挂在北京天安门上的铝合金铸造国徽,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始终是我的偶像,见到他们设计的作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因为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建国之初由东北工业基地的工厂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可见国家对东北具体来说就是辽宁的重视和信任。所以当电影《钢铁意志》出现了工人师傅把铸造好的高大国徽挂起来的时候,我同样百感交集。《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影片里反复出现的广播音乐,也是小时候我们上学时歌咏比赛的经典歌曲。这首歌我们唱过,片尾转身微笑的雷锋也唱过,因为他就是从鞍钢参军入伍的,他曾经是鞍钢的一名拖拉机手。以前看《老兵你好》那个节目,才知道雷锋的传人全国劳模郭明义是退伍军人,就像电影里刘烨饰演的接收钢铁厂的连长一样,是军人出身。带领队伍进行石油大会战的余秋里,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那年国庆节在大庆的博物馆里看到过相关文物,也看到了铁人王进喜进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的蜡像场景复原,可见当年工作的艰辛,准确地说,是艰苦卓绝。刚毅坚卓,这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校训,抗战胜利结束以后,北大、清华、南开从云南昆明、四川宜宾等地返回北京、天津,师生再次重建校园,“南渡北归”,同时也把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带回了校园,经过战火洗礼的师生,更加珍惜和爱护校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现在,西南联大对中国大学、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且广泛的。我的大学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在抗战期间同样有过西迁的历史,从湖北武汉转移到云南喜洲办学,抗战胜利以后才又搬回武汉,大四实习那年秋天刚好赶上华师百年校庆,在校史馆里看了很多文物展品。

  《钢铁意志》,一言以蔽之,刚毅坚卓,激活重生。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8

  很荣幸去看了钢铁意志的首映礼,电影画面大气磅礴,情节不仅感人而且细节满满。作为一个辽宁人看见这部电影真的很感动,好像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和我们的先辈们一起为国家钢铁事业的`发展牵动着心,为国家钢铁事业倍感光荣。最喜欢林永健老师的表演,将老一辈的那种无私质朴演绎的淋漓尽致。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9

  今年国庆档上映了好几部主旋律电影角色设定均是硬汉类型的电影,虽然少了王一博的《长空之王》,但依旧“荷尔蒙十足”。

  有改编于真实事件的《万里归途》、《平凡英雄》,有根据鞍钢发展史改编的《钢铁意志》,还有甑子丹主演的在极寒之地营救爱子的《搜救》。

  真可谓是群英荟萃!不过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钢铁意志》的观后感吧!

  单位组织我及同事们去观看《钢铁意志》,忆苦思甜,方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看完电影后,我问同事:你觉得咋样?同事说:挺好看的!

  每部电影看完后如果都说挺好的,那么就肯定电影的质量,不过却又否定了电影的精彩。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急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观影之前,我最初对鞍钢的发展印象、成就数据届来自于历史书,不过据说影片《钢铁意志》的主创曾5次深入鞍钢了解历史,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当年在恶劣环境下,通过工人们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块几乎成为废墟的鞍钢场,以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练出第一炉铁水。

  主旋律电影题材,内容庄重却又含东北地区的喜剧元素,故事情节有急有缓,时时调动着观影之人的情绪。影片中刘烨、韩雪、林永健等老戏骨们演绎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动细腻,深深抓住观影之人的心。

  在剧中,刘烨虽然作为男主角一直在走主线,从连长到厂长,专搞事业,对其他情感完全不搭,算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直男。韩雪演绎得挺好,不过角色却不讨喜,对内是无脑崇拜刘烨,对外却是女权的领导者,感觉很分裂。不过,或许是我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情感吧!

  影片里最震撼的无疑是国徽制好并升起的场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作为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工业崛起的标志!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0

  感谢新观影团提供的观影机会,身为差点成为“钢三代”的鞍山孩子,从小听老人讲过很多鞍钢的故事,能够有机会通过电影的讲述,去感受解放初期,面对被恶意破坏的生产设施,敌特的蓄意破坏,在艰苦的条件下,复员军人,钢厂工人和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鞍钢迅速恢复生产建设的不易。遇见困难不能怕,“就是干!”,“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复员军人赵铁池冲下了新的钢铁高地,老师傅孟泰捡回一颗颗“螺丝钉”,技术大拿王崇伦研发出一项项新技术,在最艰苦的年代里他们靠着钢铁般的意志,为祖国炼出了一炉炉的好钢。七十多年来,鞍钢人走向了天南海北,但钢铁意志精神永存!

  看钢铁意志观后感感谢新浪观影团的福利,让我可以和妈妈一起享受的看完了一场好电影,《钢铁意志》打破了我对于传统印象中献礼剧的看法,影片没有特别突出那一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用群生像来表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英雄,影片用磨剪子,戗菜刀的三段不同说词来讲述鞍钢的三次变革,也隐喻着祖国的钢铁事业从无到有的变迁来见证的祖国的日益强大,以刘烨饰演的.厂长赵铁池为主的一个团队,从把一个废掉的锅炉开始克服了种种困难,生产出第一锅铁水,到后来为祖国的需求生产出各种各样的钢材,到最后开始为其它钢厂输送各种人材的故事,全片故事紧凑,所有演员均演技到位,让我好像也置身了那个年代,而妈妈更是在影片结束以后和我讲了一路她们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是的妈妈……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1

  9月30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辽宁省总工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策划并摄制,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钢铁意志》在全国院线公映。我市将通过增加影院排片和组织包场观看等举措满足广大群众观影需求。

  10月1日,记者走进银州区嘉谊国际影城、大地影院看到,不少影迷趁着十一国庆档观看《钢铁意志》这部爱国主义电影,用心感悟关于党、关于革命、关于英雄的故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嘉谊国际影城工作人员王超越介绍说,《钢铁意志》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生动再现了火热年代的“钢铁战士”,又是首次大银幕讲述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该片上映国庆档,引发了很多影迷关注。“为了满足影迷的观影需求,弘扬电影里展现的钢铁般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我们影院在排片上进行调整,尽量多排此影片。现在,每天播放18场次,占比30%。”王超越说。

  影迷陈女士在观看影片后表示,《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观看、学习,像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时代在变,精神永存,影片一定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实,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我久久难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影迷王先生说,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年轻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2

  《钢铁意志》是一部昂扬向上、振奋人心的主旋律励志电影。

  《钢铁意志》是由宁海强执导,刘烨、韩雪、张国强、林永健领衔主演的剧情片。

  一部改编自真实历史,讲述新中国钢铁工业艰难初生的影片《钢铁意志》在“国庆档”上映,影片塑造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等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钢铁工人群像。

  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然而,高炉已成铁坨,厂区如同废墟,专家一致看衰,特务暗中观察,前线战况吃紧,时间日益迫近……第一炉铁水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新中国解放、建设和抗美援朝对钢铁的需求日益紧迫,刘烨饰演的战斗英雄化身钢铁战士,与韩雪饰演的工程师孙雪飞、林永健饰演的劳动模范孟泰以及张国强饰演的总经理程时勋,共同攻坚克难,以钢铁般的意志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卡脖子”,迅速恢复生产,支援抗美援朝。

  电影开始,就向大家介绍了主人公,“战斗英雄”赵铁池,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作为一个在战场上的英雄,临危受命,要到百废待兴的鞍山,投身到鞍钢厂区,执行这样一项特殊且艰难的任务,工作初期,设备的简陋,资源的匮乏,人才的缺少,种种集中在一起,重铸鞍钢似乎都是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铁池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心中的信仰,打击了反动派的阴谋,克服了工业技术上的难关,折服了一群“目中无人”的专家,把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成了。

  再到后期提到的抗美援朝战役,在送战友登上火车时,我想赵铁池内心也是极度挣扎的,那时的他也希望自己是一名在一线作战的战士,而不是在二线工作的工人。直到孟泰大叔带回了前线的战况,从那时起,他的.心态才是真正转变的开始,鞍钢的成败也同样影响着战场的成败,克服鞍钢的技术难题也就是为这个国家做出伟大的贡献。

  影片还向我们展示了曾被认为“只能种高粱”的鞍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短时间内实现钢铁产量增加640%,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和全国建设的史诗般壮举。

  真实描写了第一代鞍钢人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影片表述的情感细腻,细节真实,让我了解到老一辈钢铁般的意志,更加体会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正意义。时代变迁,转瞬即逝,钢铁般的意志,需要我们继承。忆苦思甜,需要我们铭记,人性的光辉永存,加油努力,发扬钢铁精神。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伟力,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奠定了共和国大厦如磐之基。如今,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伟大目标的新征程上,仍然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钢铁意识》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引。

  《钢铁意志》是一部很催人泪下的电影,情节紧凑,战争场面震撼人心,复习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历史,特别值得推荐去电影院观看。倾听历史的声音,心中感慨万分,电影展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家一穷二白,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爬起来,在一片废墟中建设鞍钢,建的是钢铁,靠的是人民群众钢铁意志夜以继日的奋斗,有了钢铁就有了枪炮国防事业,保卫国家主权和平的生活再也不受欺负,感谢《钢铁意志》还原历史,现在的生活来源于革命前辈的付出,珍惜今天的生活,一代代传承这种钢铁意志。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3

  电影《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历史,展现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诞生的历史过程。

  主要讲述鞍山市解放初期,为尽快恢复鞍钢生产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并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鞍钢工人阶级,在一穷二白、敌特破坏、技术短缺等恶劣情况下,克服重重险阻,日夜团结奋战,历尽千辛万苦,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实现复工复产、炼出第一炉钢水,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不断提高产量,炼制特需钢材,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

  “铁水流淌起来,咱们就强大起来”“党叫咱扎在这儿咱就扎在这儿”“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我就会让鞍钢的炉火永远燃烧着”“从此我们的人生与祖国融为了一体”等一句句豪迈的台词、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承载着“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展现着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4

  今日,适逢国庆假期,带着妻子和些许期待的心情去影院观看名叫《钢铁意志》的电影,其实,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看看这部电影里有没有本人的镜头。

  在去年暑伏xx月里一天,一则招募电影群演的消息在周围传扬开来,此则消息经证实不是空穴来风,是《钢铁意志》拍摄剧组将在本钢取景,届时将会在厂区内拍摄部分片段,现大量招募临时演员。此剧主要描述在解放战争后期,东北解放到即,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在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复地,殊死搏斗,捣毁敌特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飞雪,老工人孟泰等一同投身于鞍钢复工复产的故事。

  从来没有当过演员的我,出于好奇,参与了群演招募,拍摄的镜头主要是鞍钢复产过程中,缺少筹建物资,各级军民积极响应捐钢捐物。拍摄时,考虑时代感及剧情的.还原性,所有群演穿着破旧的厚厚棉质服装,一个片段下来,服装里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简单的几个镜头,拍摄多次才过,拍摄过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很多东西,首先,此片创作不易,付出诸多;其次,体现了当时背景下全民一心,舍己为国家情怀;更体现了像赵铁池、孟泰这样的鲜活人物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重重险阻,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在废墟上复建高炉,再次让铁水喷涌而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影片有一段赵铁池的动员口号更让我深深感动,“从今天起,我以生命为熔炉,肯定要造出最坚硬的钢铁,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这座钢城的炉火就会永远燃烧下去”这是什么!

  这是新中国“钢铁长子”风范,这是新中国振兴的基石,更是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扛起重担的“钢铁脊梁”。还有句赵铁池台词让我记忆深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就要使出百分百的劲儿”,当第一次凿穿铁口,看炉内铁水滚涌而出时,映红了第一代炼铁人的胸膛,更驱散了饱受蹂躏近代屈辱寒夜,这句口号,更是无数先辈为新中国成立、发展、富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精神支柱。

  影片最后,短短几年,鞍钢就从一片废墟中站了起来,有力支撑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平稳起步,创造多个第一同时,也担任了诸多角色,不但为国家提供了大批钢材,同时也支援大批技术人才去援助新建钢铁企业,更是为一批国有老企业改造提升探出了新路。

  我感慨之余,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自己只是图一个“好奇”,参演《钢铁意志》影片,但观看影片后,我感觉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因为我也是一名“钢铁人”,因为我参演此片,更因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向老一辈的英雄们致敬,致敬他们无私奉献才造就了我们今天强大的祖国。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5

  影片完整讲述了1949年到1953年鞍山钢铁厂从百废待兴到恢复生产的过程。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鞍钢,面对物资的缺乏,技术的落后,敌人的破坏,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炼出一炉炉好钢,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为了发展钢铁工业,鞍钢人又走向了天南海北。

  钢铁工人的这种已身躯为熔炉,以意志为火焰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值得国庆假期观看。

  故事题材很新颖,工业建设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和困难,更让人感动于第一代鞍钢人和钢铁工人的付出和韧劲。钢铁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乐用得很多,有的紧张的气氛坐在影院里还是蛮有代入感的。台词方面感觉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题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钢铁直男那一段,一个是林永健老师的出场。剧情方面几次矛盾都化解得没什么悬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05-15

钢铁意志观后感11-1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观后感09-05

钢铁爸爸作文01-19

观看《孔子》观后感07-14

观看《上甘岭》电影观后感10-31

观看闪闪的红星观后感04-14

观看长空之王观后感09-09

观看《流浪地球》观后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