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热门)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津湖观后感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审美的渠道许多。《长津湖》对当代观众有两点启发:
一个民族假如想强盛起来,必需具备精神的硬度,这个精神硬度是保证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精神要求。在那个历史阶段和那场斗争当中,有这样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支撑起来了我们民族尊严的脊梁。有了他们,我们民族才有希望。尽管他们倒在冰雪当中,许多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照旧在我们心里,是我们民族的丰碑。这是第一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同时,民族的发展、人民的华蜜生活、国家的'平安,甚至详细一个人的胜利,都不是轻易得来的,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英烈们以生命写就的精神史诗,正如明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长津湖观后感2
1950年的10月,正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带领下,来到了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战一触即发。
天寒地冻的严峻战场,硝烟四起的激烈斗争,美军先进的坦克和装备,可是就在这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们的战士、我们的英雄,千万老百姓的儿子,因为一道命令上了战场,在零下三四十度,穿着单薄的棉服!啃着硌掉牙的土豆!扛着落后的武器!用中国人民志愿军昂扬的斗志与信念,打胜了这一场不该打、没实力打,却又不得不打的残酷战斗!
通过观看红色记忆电影《长津湖》,我们可以看到,志愿军相对于美国陆军部队,可谓是天壤之别——资源不够,武器不足,后勤乏力,装备落后。就是在这种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国志愿军靠着强大的决心,既然打,那就一定要打好,在心理上做好必胜的准备,在行动上用事实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从来都不是好欺负的。而反观我们,生在这美好和平的年代,但是我们的企业和市场,也是我们的战场啊!我们更需要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才能更好的'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剧情里,毛主席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拉开了战斗的序幕,张涵予饰演的名将宋时轮在面对全军将士时说出来无数战士的心声,也激发了他们的战斗力。统一思想,统一价值观,我们面对的不是内部矛盾是敌我矛盾,同仇敌忾枪口一致对外。一声令下,整装出发。再到第七穿插连通过艰难险阻护送电台到达大渝洞,刚歇下来吃了口热馒头,“刘秘书”来告知:你们又要出发了,面对伍千里的提问:什么时候,“刘秘书”沉默着,又是伍千里的一声令下,他们再次踏上了征程。这是需要多大的决心与勇气?这是怎么样一种强大的执行力?而这也是,当代社会下,我们所欠缺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在接到任务或者领取任务目标时,会和领导讨价还价;遇到困难时,又会抱怨环境条件;所需条件不够的时候,会等待领导给予调配更多的资源;又或者,执行一项任务时,对目标在心理上存着“无所谓、很简单”的心态,那也就是我们在向“失败”靠拢的时候了。
所以源疆家人们我们要明白,决心与困难是成反比的!决心大,方法多,决心小,困难多。强大的决心是执行力的重要保障!是必胜的信念!而执行力的重要指标,来源于坚定的服从。《长津湖》的冰雕连,就是服从的典型体现,即敢于牺牲生命也要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杨根思说:“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算只剩一人,也要坚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刻,这,就是对党坚定的服从。
有了服从,当然少不了部门与部门间、领导与下属间的沟通协调及合作意识。长津湖东西线的配合,左右路的进攻,一个连内的分工协助,体现着的都是一种利他利己的协作精神,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为对方提供方便与资源,这会是一场赢在起跑线上的接力赛。只有相互之间具备这种意识的协作,任何任务与目标都会是无缝衔接的协作,才会有高效与完美的结果。
面对新人,就像伍万里一样,从一个新兵蛋子破壳成为合格的战士,从一路上看见祖国岁月静好的壮丽河山到眼看着跟自己同龄的少年还没有抵达战场就成了残骸,从开始拿枪指哥哥、用弹壳砸雷公时的调皮任性,到真正的面对死亡威胁时第一次杀敌,他的成长,需要一次次的磨练与眼见的生与死、血与火、美与丑,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对待新人,更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支持与理解,让他们体会到源疆医药可以是作为家庭、手足的存在,但更要让他们清楚,这也是一个战场一样的存在。
那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整体,我们荣辱与共,福祸相依。或许你可以说,离开了这家公司,我还可以在找一家呀,公司离了谁都能运作,也会越来越好,但是你离了一家公司,就意味着一切重头在来,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最不可估算的。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雷公带着标识弹义无反顾冲入撤退的敌军中,直到牺牲,从不言后悔与惧怕,最终只有一句:“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公司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但前提是,你要值得!你的能力,让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瞧得起你,那才是硬气。
《长津湖》影片结束了,企业执行与长远发展却远没有结束。过去的战争是刀枪,而我们现在乃至未来的战争本质上是经济的对抗,骨子里是目标执行的较量,看不见的战争更残酷!亲爱的源疆家人们,我们尽管上不了战场,但是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项战斗,都值得我们拿出决心、服从、主动的精神和意识,为赢得胜利与价值创造更多的机会。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更是成长在这一个没有硝烟与战争的年代,为了祖国的利益而顽强奋战、宁死不屈的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值得我们永远的敬仰缅怀。老兵永远不死,他在不断传承!
长津湖观后感3
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长津湖》,让观众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个脾气倔强、从不服输的愣头青,可能是个希望早日和家人团聚的老兵,可能是个重情重义、时刻想着别人的好兄长……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和今天身边可爱的年轻人一模一样,就好像是我们的朋友、兄弟。
他们很“普通”,可在国家和民族面对挑战的关键时刻,他们又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佑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伟大的英雄也是最可爱的“人”,这正是广大观众看完后红了眼眶的原因。
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和塑造,这不光是电影叙事语言的转换,也是国产电影审美风格的不断更新。可感的电影艺术才能真正动人,宏大的叙事、伟大的时代应该投射在具体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伍千里及时阻止了弟弟杀害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美军指挥官。他说得很清楚:有些枪可以打,但也有些枪可以不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主动挑起战端。这个道理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就隐藏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之中。
长津湖观后感4
10月6日,队里组织集体观看《长津湖》这部影片。该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愁。这都是因为老一辈帮我们打了属于我们的战。如果他们没有选择上战场,保家卫国,那有可能下一个上战场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又或者会到我们。电影中有一个男孩他也才19岁,跟我年龄差不多,但是他都有为国捐躯的精神。而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训练,为国争光。
我们观看完这部电影就离场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彩蛋。但是当我走出电影院,看着路上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的时候,我知道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的彩蛋了吧。那一刻,我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可能也吃不饱,穿不暖,天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既然他们给了我们这种生活环境,那我们就应该好好训练,取得好成绩来报效祖国。
在这里我要致敬那些为建设祖国参与了各场战争又或牺牲在战场上的那些英雄,谢谢你们,让我们拥有现在的生活!我们也会努力训练站在世界的赛场上为国争光!
长津湖观后感5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迎来天堂的曙光。——题记
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前面。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是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江河奔腾,因为有万千溪流汇聚;山河无恙,因为有无数人慨然以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就有那么一群人,为了祖国和平,为了下一代不再生活在销烟纷飞的战争当中,整装出发,奔赴朝鲜战场。
《长津湖》影片开头讲述了战士伍千里抱着兄长伍百里的骨灰回家探亲,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所谓的家不过是岸边飘荡不定的小船罢了。多年没回家的伍千里,只在家里待了半晚上就被召集归队,父亲和母亲却只能远远望着儿子的背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儿子伍万里背着父母,傻乎乎的尾随二哥上了战场。19岁的少年走上战场只是因为:国家给我家分配了土地,让我爹娘有房子住,现在有人要从我们手里抢过去,我不干!你以为他傻?其实人家心里跟明镜似的,放到现在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抱负?
只因两个美军用10美元打赌谁炸的“尸体”多,让许多战士都还没有真正奔赴到目的地,就在途中被炸死了。憋屈是真憋屈,我们连装备都没有带齐,我们苦苦用双脚丈量着路程,还未和敌人正面交锋,就损兵折将。英雄也只是有着血肉之驱的.普通人,他们也会痛。只记得有这样一幕:雷公被炸的遍体鳞伤地躺在地上,血流不止,颤抖地说:“哎呀,痛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心窝子,有多少人是看到这绷不住的,我的心就是这么揪在一起的。
影片中的对比突出令我记忆犹新。在感恩节那天,美军在欢快的音乐中排队领餐,盘子里装的是各种各样热乎乎的荤菜。再看我们的志愿军,伍万里拿着冻得生硬的土豆啃了一口,牙齿都嘣掉了一颗。雷公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软一点的土豆给他,他又拿去和二哥一人一口分掉了这个土豆。当时我们的志愿军在雪窝子里盘算着,一人一天一个土豆,却还是不足以支撑他们到达目的地。这般强烈的对比突出看得人心口生疼。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这样前仆后继用钢铁般的意志与宝贵的生命击退了美军的王牌之师。
随远古的第一声雷声放出,第一座宫殿拔地而起,华夏大地的巨龙也应运而生,巨龙伴风雨而来,同雷声叱咤,所过之处九州动摇,四海齐怒。浪遏飞舟,激流勇进,这是华夏!
国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颠,江河回望。这是中国!
没有落日般的瑰丽,没有流云般的飘逸,但可以有水晶般的清纯与透明;没有大山般的巍峨,没有湖水般的轻柔,但可以有岩石般的坚毅与稳重;没有大海般的浩瀚,没有瀑布般的飞泻,但可以有泥土般的朴素与随和。这是中国人!
灯塔是无畏的。它不畏无边暴雨的打击,不怕严寒酷暑的煎熬,不俱常年累月的孤独,永放光芒!这就是我们无私的志愿军。冰雕连、杨根思、毛岸英……无数中华儿女在销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冻不死的人,没有打不死的人。”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英雄!
天大地大,目光所及,皆是华夏。此时正逢我们伟大祖国72周岁的生日,我祝福祖国母亲繁荣昌盛。看完影片也是由感而发: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作中国人。
长津湖观后感6
党啊!亲爱的母亲,你已经度过了100岁的生日!
今天我们生活在安逸的世界里,可为什么会安逸呢?那是因为有千万万的英雄先烈们,是他们为我们造福,可你又是否不想过先烈们,英雄们的家是多么穷苦,而且有多少的`家庭是完整的?他们都是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族,为我们而流血牺牲,是他们打走了列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才能如此安逸,现在的中国才能这样强大,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当中华民族夺取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时候,热血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沸腾了起来,在历史长河里定格成永恒。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死了7万人,其中就有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黄继光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牺牲,就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机枪,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东方巨龙已经苏醒,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民族之林,我们毫不犹豫的丢掉了老牛破车,但决不能丢顶天立地的脊梁!我们现在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贫穷落后了,我们已经有了大炮、飞机、无人机和宇面飞船,还有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和导弹等核武器,还有更加厉害的“蛟龙号”。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人都要脚踏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7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同1950年冬季的情况不同了。那时候,美国侵略者是不是在三八线那边呢?不是,他们是在鸭绿江图们江那边。我们有没有对美国侵略者作战的经验呢?没有。对于美国军队熟悉不熟悉呢?不熟悉。现在这些情况都变了。如果美帝国主义不推迟新的侵略战争,他说,我要打!我们就用前三条对付他。如果他说,我不打了!那末我们就有了第四条。这也证明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如果美帝国主义要再打,我们就跟它再打下去。
长津湖观后感8
上周四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剧情使我十分感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奉命入朝作战,并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故事。主人公伍千里及他的弟弟伍万里就是这支部队的一员。起初,他们只是被紧急召回部队中,并不知道要去往何处,执行何任务,但是全连官兵一个不少,全部到齐并上车。作为新兵,伍万里并不知道战场上的凶险,便跟着哥哥到了朝鲜。但当他在路上结实的一位战友被美军飞机的炸死时,他就坚定了一定打赢这场仗的信念。
其实,这场战争双方差距悬殊。美军装备精良,物资充足,比中朝两国军队不知好了多少。而志愿军连基本的棉衣和粮食补给都非常困难,很多人因为这个情况而冻死、饿死。
电影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志愿军战士吃冻土豆时把牙齿咯了下来,他们一天只能吃少得可怜的一点粮食,而美军则想吃什么有什么。影片中一个美国士兵说道“这里哪里是北韩,这分明就是北极!”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而有的战士仅仅穿着单薄的衣服。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志愿军不畏艰难,打的美军节节败退,取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影片中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如果这场仗我们不打,那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多少英雄前辈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年轻一代要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长津湖观后感9
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战役,我为之深深地震撼了——影片全长三个小时,而这三个小时我是全程流着泪看完的。
影片中有三个片段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每想起那些画面,我的内心总是汹涌澎湃,我的眼泪总是禁不住地往外涌。
第一个片段:伍千里带领着第九兵团穿插连的战士们趴在雪地上冻得瑟瑟发抖,却只能吃冻土豆。然而,美国士兵却在大口吃肉。我们的战士能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依然能艰苦作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们的信仰:每个战士都有那样的决心——驱除鞑虏,保家卫国!他们是这世上最有毅力、最无敌、最爱国的勇士……
第二个片段:雷老爹牺牲之前说的`一句话:“不要把我留下,我要回家……”突然,整个影院全场瞬间泪崩,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为了家,可以远行赴他乡;为了国,可以拼死赴沙场!可是在临死前,却依然爱着自己的国,爱着自己的家!这便是雷老爹的信仰!
第三个片段:当美国军官看到冰雕连的兄弟们,突然震撼了。随着敬了一个军礼。感叹道:“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这场战役我们是不可能赢的。”连美国人都被我们的战士折服了,敢问世界上,还有哪国有这般无畏的勇士?——只有我们中华儿女才配得上,因为我们的勇士有一颗火红火红的爱国心!
影片中还有一些经典台词让我记忆深刻,比如:“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想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还有伍千里对他弟弟伍万里说的:“有的枪可以不开,有的枪不得不开。”影片最后,杨根思说的:“不相信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们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长津湖》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这一辈应该好好学习,坚持锻炼身体,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决心,自己的信仰!这样,以后才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请记住——心怀信仰,无所畏惧!
长津湖观后感10
电影《长津湖》完备再现了当年我军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节奏轻快不压抑,情感真实且细腻,谱写了多数个新兵的蜕变,阐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与力气。
其中有两幕场景让我深深震撼。 万里长城染血色
伍万里拉开火车门,结果映入眼帘的是万里长城,是落日余晖,是血色山河,更是汹涌澎湃的气概,是不到长城非英雄的'钢铁意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他们那一刻看到了万里长城,我们在那一刻也看到了万里长城。
在枪林弹雨高节奏剧情中,突然有了这样的山河安好、汹涌澎湃的一幕,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当时那么多人不顾生死,也要去异国他乡战场,打这一场保卫战,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他们想要守护的大好河山。正如电影中所说:国家好不容意给我们分了土地,我们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盛世山河正如愿
雷老爹牺牲的时候快断气的时候,说了一句:别把我留在这,把我带回家吧。这时候,我已抑制不住眼泪,只想说,人们不会遗忘你们,国家更不会遗忘你们。从20xx年到现在,已经有700多名烈士回到了祖国。希望你们都能看到,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
长津湖这部电影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凄惨壮歌。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穿着弹衣,吃着红薯,趴在雪窝,用钢铁般的意志,与美国军队拼死搏斗,这才是我们要敬重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现在国家的强大、旺盛与昌盛,与他们的功劳是密不行分的。 红色是血脉里永不褪色的赤诚,我们定将至死不渝地爱着我生长的祖国,我们的信仰有光,光而不耀,与光同尘!
长津湖观后感11
下午我在外面办事,老公忽然打来电话说看电影吧,长津湖。于是约了万达影院见。
长津湖,不愧是大片,场面震撼,内容感人。影片开头毛主席的一句话洋人看不起我们,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揭开了抗美援朝的必要性以及主席的家国情怀,再次刷新了我对抗美援朝的认知和对毛主席深深的敬仰。
此片选择在国庆放映,相当不错,尤其是九零后的孩子们都应该看看,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严寒恶劣的环境下,不敢想象零下四十度是什么概念,记忆里最冷的一年冬天是零下11度,冷到水管爆裂,冷到不敢出门,只想窝在家里,但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把吃穿和军事都远远优胜于我们的美军赶出了朝鲜,要知道,美军部队可是美国最出名的王牌陆战一师,这极大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我军指导员梅生说的一句话-这场仗我们打了,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用打了。朴素之于华丽,打动人的永远只有朴素,朴素的语言远胜于一切华丽的装饰。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应该传承军人之志,少年强则国强。
不忘历史,吾辈自强!让我们向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长津湖观后感12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我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长津湖战役的故事:30多万名志愿军连夜赶往主战场-长津湖,为了不让美军飞机看到,他们不怕冰山的阻挠,在寒冷的冰水里行走。在美国感恩节的时候,美国北极熊团在吃大餐时,中国军人却在吃冷土豆。主角伍万里因为牙齿不好,还把牙齿都咬掉了,这让我非常感动。还有一位军人说:我们不想打仗,但如果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也非常敬佩杨根思这位军人,他的部队已经全部战死了,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他就扛着10公斤的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笔记上写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杨根思不懈努力的精神。十七万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的'春天,击破了美军总帅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斗的狂妄计划。
我要向共产党学习,也要向军人们学习!学习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我也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因为我们的幸福是用上一代人的生命换来的。
长津湖观后感13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的是XXX跟着哥哥XXX抗美援朝,在战争中成长蜕变的故事。观众通过XXX的视角,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与志愿军战士“钢少气多”的精气神,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引发强烈的共情与共鸣。我们当从《长津湖》中读懂精神的“三重境界”,汲取奋发之力量,赓续抗美援朝精神。
这是一种品质:绝不后退一步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不屈抗争史。电影中,志愿军守战壕、打掩体、送弹药,一幕幕震撼心灵的场景重现,洁白的雪与鲜红的血相互映衬,映照着志愿军们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壮志豪情,“绝不后退一步”是不可辱的.尊严,也是战到底的决心。在抗美援朝期间,先后有无数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万名民兵赴朝鲜参与战地服务,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阔史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把抗美援朝中蕴含的精神意志传承下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接续奋斗中永不褪色,脚踏实地、矢志奋斗,激发豪志豪情和干事热情。
这是一种坚守:一腔热血铸忠诚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观影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激昂的旋律数次在脑海中响起,志愿军满腔热血赴战场的画面便再次重现。志愿军的胸膛带着崇敬与坚守,目光中透露出忠诚与坚定,凝成不可侵犯与屈辱的力量。在新征程中,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立身之本,以拼搏奋进扛起责任担当,不能停留在以口号表明态度,而应当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决心。党员干部要赓续红色基因,找准行动方向,激发行动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在危急关头能够扛起大梁,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能够顶得上去,扛起职责、践行使命,为伟大事业忠实奋斗、拼搏进取。
这是一种情怀:为了人民的和平
以身为梯、化身冰雕,这是志愿军的隐忍坚韧;怀抱炸药、胸堵枪眼,这是志愿军的勇猛无畏。透过《长津湖》这部电影,依稀能够听到当年震惊寰宇的炮火嘶鸣,仍能真切体味那化作绝响的英雄壮歌。家国英雄、血火历史,为了人民的和平,志愿军“鸣戎马,震金鼓”,为人民奉献、为和平牺牲的烈火英雄为历史所铭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所作的贡献“得民心与当世,系民思于身后”。身处和平年代,重温烽火岁月,回忆苦难与辉煌,我们当,在为民服务中要强化宗旨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砥砺前行,将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努力实现,将人民群众所忧虑的尽心解决,为人民群众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津湖观后感14
朱熹有言:“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七连的建制就是一种精神,是牺牲战士用血肉之躯成就的荣誉,是幸存战士用坚定信念守护的丰碑。
影片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置于宏大激烈的战斗场面中,普通战士面对炮火表现出来的责任感成为电影抓住观众的切入点,电影的基调由此奠定。“壮烈”是电影的画面表现,冰与火的视觉冲突,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前进,英勇斗争的场景,成为影片的叙事手段。紧凑地推进故事,吸引观众理解角色,进一步产生情感认同。
电影主线明确,炸毁水门桥,任务由七连执行,七连擅长穿插作战,七连战士各有所长,执行力强。影片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机智顽强的作战团队。
美军装备精良,战备物资充足,援军到位,任务是必须守住的撤退通道。影片的冲突点放在一攻一守的激烈争夺中,双方均不会放弃。
七连战士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退缩,周密计划,机动作战,成功炸毁水门桥。可美军实力强大,控制水门桥并以极快的速度修复桥面,七连面对再次进攻,至此影片进入高潮。
明了的兄弟情谊让影片在激烈紧张的推进中略有舒缓,伍万里说自己把每一位战士都当做兄弟,为救兄弟牺牲会是每一位战士的选择。温情的一幕,简单的话语,迸发出凝聚人心的力量。
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美军陆空配合,七连将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此时七连每一个战士的作用都得发挥到极致,任何人的退缩和失误都会导致整个战况的扭转,每一个战士的牺牲都会让任务难度翻倍。个人使命关乎全局,一场意义重大的战斗落在每一位执行任务的战士肩上,激发出每一位战士的勇力。影片对人物的塑造直截了当,以战场角色作定位,以任务推进为依托,没有旁枝余蔓,只剩生死抉择,冲击力极大。
影片没有回避战争的残忍,七连战士到最后只幸存伍万里一人,死亡是战争的常态,面对死亡时战士的抉择需要解读,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但他们一个一个耸立在观众心中,我们应该铭记他们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记住的那些名字:余从戎、梅生、伍千里、平河,还有一个个编号,他们都心里装着军人的荣光,装着祖国山河。陆九渊写到“有一段血气,便有一段精神”,这一个个英雄,一段段血气,定位了一种精神——我爱祖国。
影片反复出现一个主题“回家”,伍万里的战争不再是为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而是想“带每一个人活着回家”,梅生嘴里含着女儿的照片英勇赴死,余从戎死前朝着祖国的方向微笑敬礼,七连的每一位战士都看着祖国方向升起的朝阳,他们的家是国,“回家”是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
如今盛世繁华,我们接你们回家。
长津湖观后感15
在大年初一这天,我去电影院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其实于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很喜爱斗争题材的电影,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却被它深深的感动了。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敌我不过,打算撤退,而撤退的必经之路,就是水门桥。为了不让他们逃跑,中国的志愿军军队要炸毁水门桥,在这场斗争中,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百多人最终只剩下一个人活着回到了祖国,多数的战士用身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其中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国军队的物资、环境与美军的对比了。在寒冷中,美军能喝咖啡、还能听音乐,而中国的志愿军却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大部分武器都是通过抢夺美军的得来,且在前进时一会儿就会有美军飞机轰炸,可见二者的差距与斗争的残忍。
其次在剧中有明显体现的,便是伍万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意了。两人在同一个连队中,但是伍千里并没有因为伍万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软,更是严格要求。最终为了炸毁水门桥伍千里英勇牺牲了,伍万里与哥哥的尸体一起靠在一块石头后面,其次天美军发觉了两人依偎着的身躯,便用火烧了伍千里的尸体,火溶化了冰雪,两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暖和又让伍万里醒悟过来,后来志愿军军队发觉了他,他便侥幸活了下来。这一段当时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两人的兄弟情意深深的打动,也同时被保家卫国而牺牲的一个个战士们打动。
这部电影记录了历史,时刻提示着我们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的观后感11-26
长津湖观后感04-26
长津湖的观后感12-13
《长津湖》观后感05-15
长津湖观后感05-15
[精选]《长津湖》观后感07-24
《长津湖》观后感04-17
(精)《长津湖》观后感07-07
【推荐】长津湖观后感11-30
《长津湖》观后感【荐】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