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常用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
言传身教是最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最为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如何做人做事,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胜过反复无休止的简单说教。读书是一种高雅而有效的教育形式,认真领会书中的'真谛,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又能陶冶孩子的情操。错开读书时间,和孩子同时读一本书,交流彼此心得或感悟,既能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又能融合亲情,加深相互理解,把读书的好处可以发挥到极致。家庭必须有足够量的书可以供孩子和家长读,让家庭藏书丰富起来,要使家庭精神食粮充足,随时有书可读,而不是书籍匮乏;书香可以养颜,书香可以让人有一种别样的飘逸感觉,熏陶出别样的气质。
今天听取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勇,北京市西城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王小慧给我们带来的“言传身教: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传承与运用”的公开课,受益匪浅,谈几点感想:
言传身教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传承与应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孝”和“礼”,以家风、家训的形式来完成,父母则是家风、家训建设的主体。在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应以赏识、肯定和鼓励为主,以约束、批评为辅。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孩子微小的进步。在孩子犯错时,多点耐心,循循善诱,帮助改正,不要过度苛责。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才能完成。
讲座中专家声情并茂地阐述了美好的家庭生活对儿童成长的生活的重要意义,令我感触良多。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2
通过两个视频的学习,让我在原有应对青春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认知,现在的孩子心理压力大但很容易被忽视,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庭环境又是影响他们的一大重要因素,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我们家长需要时刻关注青春期的孩子们,也要充分接纳这个时期的他们,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牢固的亲子关系用自身言语和行动去感染她们——“多理解,多陪伴”、“多沟通,少说教”,家长自身情绪到位了,孩子也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包容和关爱。家庭教育也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一起努力学做智慧型的家长,多去关心和维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他们的身心一定会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3
作为一个二孩家庭的家长,观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感触还是颇深的,针对专家提到的见解比照自己的教育方式,发现有很多的地方是需要调整和提升的。具体感悟有如下几点:
1、有了二孩后,更需要多分配些时间给老大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当有了二孩后,家庭父母长辈几乎把所有的关注都给了小的,而忽略了老大的感受,会让老大有很大的失落感,长此可能会对父母和弟弟或妹妹产生极度的嫉妒不满甚至是憎恨,若不及时的给老大更多的亲子时间,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的亲子氛围变差;
2、父母长辈要平衡好二孩间的关爱,引导两孩间相互珍爱对方,享受手足之情;有了二孩后,父母长辈难免会付出更多精力和关爱在小的身上,往往会认为老大大了,不需要太多的关爱,只需管好老大的`吃穿问题,其实这样也容易造成老大认为弟弟妹妹夺走了本来属于自己的专爱,从而造成二孩间关系不融洽;需要合理的公平公正的配置二孩间的关爱,并且引导两孩间相互珍爱对方,相互谦让,珍惜手足情;
3、充分发挥二孩家庭优势,尤其要引导老大做榜样表率作用。多花时间关注和重视老大,引导和鼓励老大多给弟弟妹妹做出榜样表率作用,弟弟妹妹其实在很多方面更愿意亲近听从老大的,若此时老大能意愿照顾好弟弟妹妹并作出表率的话,爸爸妈妈会省出不少的精力,也更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后,我能调整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平衡二孩的关爱,尽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4
通过收看徐勇教授和王小慧教授讲解的《言传身教: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传承与运用》这节家庭教育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我们家也有自己的家风家训。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就是自己的子女,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的端正,坚守原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自己做出典范。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5
今天的主题是孩子的表达,两位老师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家长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达,理解孩子作为一个主体,有被尊重和理解的权利。
我们是新一代的父母,要做有智慧的家长,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正向、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向孩子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引导,我们要满足孩子爱和安全的需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6
父母自身的成长会引领孩子的成长,父母严格要求、不断充实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榜样,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方面要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孩子的本能,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给予一些支持和方法,给孩子发展的动力。孩子像一面镜子,透过他们可以看见我们自己,作为家长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7
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该是那样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为他营造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正真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家长是孩子接触时间最早和最长的那个人。我们自己丰富了,孩子才可能不贫乏;我们自己乐观了,孩子才可能有快乐幸福的能力!
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8
爱与规矩并行,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规矩的目的不是限制,而是教育。家庭里永远不能缺少规矩,爱孩子与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一个家庭既要有温暖又要有规矩。从小立规矩,以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爱家人,让她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远比等孩子不听话后,再生硬打骂、管教有效且重要得多。父母之爱子,是天性也是本能,但是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成长的'只是身体,而非心智。应多和孩子沟通,多交谈,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出合理的建议。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9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有了独立意识,提出保护隐私的要求是正常的。作为家长应该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支持和关爱,而不能通过窥探孩子的隐私来管理孩子。
家长要注重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翻版和延续,我们要注重给孩子提供机会在自然中探索,在活动中学习成长。我们要意识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0
家庭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温暖的住所,也是我们最开始的启蒙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好的榜样。从古至今每家每户都流传着家训、家风、家学。现在的教育离不开父母与老师,父母教育我们尽孝、礼数,都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的作为子女应该并且必须做的事情,我们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家庭风气,我们有没有礼貌会间接性父母教育观念,老师教育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有学识的人。我们的学识再渊博品行不好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家风是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的,秉承这种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家教是根据家庭情况所制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贴合实际更重要,也是需要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因此每一个良好的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家庭教育若一步错则步步错,这就体现出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1
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以“大家文化”来开展家庭幸福教育。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我们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以小家庭为主的,很多家庭教育也随之变成了小家教育,更多的是专注于眼前的事物和近期的得失。俗话说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意思是一个人立了一个高等的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定了一个中等目标,那么最后有可能只达到低等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的家庭教育要有“大家”的气象,培养大的.情怀,心怀家国天下,为国育才,立大志。
大家文化核心的内容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追求。教我们去爱更多的人,成就更大的自我,做出更大的贡献,享受更大的人生意义。
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容易得到的小确幸,一种是完善类的幸福观。容易得到的小确幸往往给人的幸福感不能长久,追求完善类的幸福,使自己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成长,这种成就感带来的会是更深层次的幸福。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2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看了7月31日这堂《家庭运动习惯养成教育》的课程,才得知原来运动不仅是生命健康的体征,运动还包含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运动还和人的大脑的发育是否灵敏有关,和孩子的专注力也有关系等等......
虽然在放暑假前就规划好了,要在暑假带四个娃每天打卡中山公园,终究因为上班等各种原因而没能坚持去跑步。娃爸倒是有每天有自己一个人去跑步,他去跑步的时候娃们还在睡梦中,所以对娃的视觉冲激感觉不大,因为娃们看不到爸爸跑步时的健壮的身躯,自己对孩子所起到的教育的意义不大。
看了这节课后,我和娃爸商量,还是早上叫醒孩子们带他们一起去跑步,娃爸听了也表示赞同。原先爸爸不想带娃一起去跑步的原因很简单,怕麻烦,怕叫娃起来要浪费时间,而我原来也曾跟他说过你要让孩子看到你以身作则的样子,他才会喜欢跟着你去跑步,然而他不理解。听了今晚这节课他主动对孩子说明天我们每天早上要去跑步哦。果然父母要学习才懂哦!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下一代基本上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我想想要让他们茁壮成长,就必须带领他们走出大自然,看看生命最本真的.样子,爬山涉水看看原生态的森林,和他们讲述劳动人民种植的故事,讲我们的党史,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一边运动一边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与各位家长们共勉,让我们一起加油学习吧!为孩子的美好明天创造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3
体育不仅是对身心的塑造,更是对人格的塑造。让运动陪伴一生,受益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很多家长的健身观念被唤醒,但缺乏科学锻炼的知识储备,给不了孩子更多有益帮助。
我丈夫是体校毕业生,儿子可能遗传爸爸的运动基因,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擅长跑步,中年级开始加入了学校田径队,虽然相比其他孩子他的`锻炼机会是很多了。但周末、节假日,尤其是疫情期间居家学习,这些时间就需要家长陪同参与其中。孩子在爸爸的指导、陪伴下基本能每天坚持锻炼。但由于我们工作忙,不能像拥有双休日的家长那样陪伴孩子到户外运动,多数情况下只能在家里或工厂里面进行。蛙跳、高抬腿、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几个机械重复的套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今天观看了《家庭运动习惯养成教育---家庭教育公开课》讲座,我们学到了很多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以后会制定更加合理的运动计划,设计更有趣的运动方案,让孩子更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运动于孩子,于父母都有好处,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将体育运动作为家庭教育内容,让孩子拥有良好运动习惯,爱上运动。对父母而言,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强化自己运动健身的意识;其次是“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4
今天在家,我和妈妈一同观看了一节家庭教育公开课,听这里面二位老师的分享,感觉受益匪浅。
这次公开课是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策划推出的,截止今天已经在线上播出三期。自7月8号上线以来,家长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本期的主题是“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特别请到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xxx老师和国家督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原校长刘可钦老师,两位老师在节目中,就生活教育一事,与主持人进行了探讨。
两位老师认为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儿童成长的,而创建美好的`家庭生活需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相亲相爱
二是儿童优先
三是自立自强
四是共同成长。我与母亲也认为只有良好的生活教育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最重要的。
两位老师还在视频中提到了学习的教育与生活的教育的平衡,认为生活教育并不是家长的份外之事,一个孩子不参加劳动教育,没有生活技能,无法走向独立,也就无法成才,家长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但是现在仍有家长更注重于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生活教育,所以在刚开始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的时候会手足无措,那么在视频中xxx老师就提到说:太阳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只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力所能及,二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
看完公开课后,我与母亲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我与母亲一致的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教育没有开始的时间,应该是随时进行,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正如南橘北枳的道理,人或多或少都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所以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母亲也自此决定之后要加强我的劳动力,培养我的独立性。
虽然这次公开课不到一个小时,但是里面的观点却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也认为,好的教育可以让两代人乃至三代人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5
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能自己吃,但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样用餐的.,所以慢慢地就学会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他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他自我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1-02
家庭教育公开课的观后感11-03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05-15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范文05-15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精华)05-15
【必备】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07-23
家庭教育公开课心得体会05-11
家长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05-23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11篇12-03
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6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