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失联者》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失联者》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失联者》观后感1
微电影《失联者》对我的震撼,最大的感触并非男主最终有了自己的事业,并能够帮助其他失联者寻找故人。而是在李桃导演的镜头里,199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总在物是人非后遇到某些元素被过去狠狠地打醒,恍然大悟的结果总是怅惘。
我们这些70后、80后,总在某一个夏日的下午,听到港台流行曲、欧美音乐,要么从破旧的收音机的喇叭里传出,嘶哑而且高亢,要么在不期而遇的文艺汇演中,惶然间就被天籁之音打倒。我们本以为,未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谁能知道就在不久之后,我们会生活在电脑、手机、网络构架的新世界里。这个新世界,让我们与青少年时期的绝大多数发小、同学、熟人和陌生人都失去联系。在格子间里忍受不了无聊的码农的起义,在改变世界的存在方式。说到底,林一和尼奥、乔布斯、比尔?盖茨、杨致远、杨勃、马克?扎尔伯格,等等,都是码农或IT工人,他们的革命,我们的现实在改变。
然而,还是要回望1990年代的歌声。某一个暮春的深夜,在涛雒的海边听一个试图在毕业前逃跑的同学唱童安格的午夜老歌,低沉但是悲伤,然而他终究没有逃跑,做音乐的梦想以后不要再提,倒是去做了公务员,经过十来年婚姻,与音乐班的老婆离婚。正是在,大街上都是张镐哲的《不是我不小心》,那个时代,似乎也是流行曲最后的黄金时代,再往后,再也难以想象天下同歌的幻境。后来,我在老家教学,最有效的读书时间是让学生们高声背诵或阅读之时,而在写稿时,便是音响伴随,实际上我听不进入任何一首歌,就这样将音乐抹杀。那种充斥着的沉默,既没有灭亡也没有爆发,我与吾归,吾也丧我,不知的'罪过是最大的伤害,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也得不到解脱,我走出是对过去的否定。人生的意义,在于必须错过,才能明白过去的意义,才能有所成长。微电影就好像折子戏,简约而不简单,当我们习惯了烂片当道的20xx年代,微电影有时候能够出现一些精品。
林一与女神甚至都没说过一句话,说错过只能是幻觉中的想象。暗恋者絮语从本质上提升了时间的内在涵意,当其摆脱掉盲动或偏执的游戏色彩,幻化成性情中人心灵里无法躲闪的痛切彻底的隐喻。眼神的清澈,面容的顾盼,肢体的姿势,时空的残烬,似乎都在明确地告白一切不过是虚构的痴迷不悟――颠狂的单向度的癔言和妄想。任何冲动都不必做任何准备,当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密林里准备好了做码字工人、IT民工之后,一切都会过眼云烟。其实据罗兰?巴尔特所言,暗恋仅仅是暗恋自身,若对方不确切知悉和谨慎对待,事实便会轰然倒塌,杳无可寻。然而又可以在暗恋者的脑海里,不断的重建。明明很多人都知道相见不如怀念,却总有冲动去见一见多年之后的故人,这也就是失联者网站存在的基础所在。每个人都在时空长河里畅游、旋转,顺流逆流,各自成长。
《失联者》观后感2
又一次为微电影喝彩,前几天是为张婉婷老师的《深蓝》,这一次是为李桃童鞋的《失联者》,一个用蝴蝶的舞动来折射孩子的孤独,一个用肖邦的乐曲来抚平少年的不安,同样给枯燥的现实的注入了难得的诗意,同样意味深远,后者还以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一代人的白日梦和孤独症。不由想呼吁那些投资微电影的公司,选导演最好从美女抓起,美女懂得时光的珍贵,会为青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流逝而感伤,可以为作品注入更细腻的情感,所以,她们的作品也都非常的美好。
片如其名,《失联者》讲述的是男生林一花费十几年寻找暗恋女神的故事,尽管两人只有一面之缘,他只是她的几百位观众中毫不起眼的一位,可是他怀着思念,每天都在听她弹过的肖邦,等待着和她重逢,直至一天,现实切断了唯一的可能。
应该每个男生或女生或都曾有过类似的过去,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似有若无又萦绕一生的`成长记忆。感动之后,我们还会面对一个问题,林一爱刘艾新吗?或者扪心自问,你真的爱过你暗恋过的那个人吗?我想没有人能明确回答。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放不下的那一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除了白日梦,《失联者》还揭示了一代人集体罹患的孤独症。林一活在白日梦中十几年,多么孤独的一种境界,我们都同属这孤独的一代,生来就带着无法治愈的孤独症。因为我们不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大院中长大的孩子那样可以和浪潮同步,不像《站台》《任逍遥》可以在嘶吼出属于自己的浅薄,我们只能像林孝正那样分毫不差的搭建固定的人生模版,只能和的猴子一样拿着毛豆哭诉鸡蛋灌饼的爱情,只能和林一一样默默听着肖邦,仿佛这世界的一切都事不关己。
这是物质最丰满的年代,也是情感最匮乏的年代,为什么有“失联者”?这一代多数在十几岁就离开父母的身边去读书,二十几岁就在独自在异乡打拼,往往都会在变得麻木不仁,忙碌到只有在睡梦中才能有闲憩重温孤独的童年,这世界是多么善于掩盖真相,以至于很多人始终认为这是坐享其成、欢歌笑语的一代。
《失联者》除了一份傻傻的类似爱情的守望,更有力量的是对九零年代的留连,对一代人青春和成长的回顾,影片用丰满的元素把这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慢慢镶嵌在这一幅记忆中,叛逆的少女,街机游戏厅,贴着老电影海报的影剧院,卖卡带的音像店,泰坦尼克号,这些元素无需言语,无需情节,只要放在那里,就足够经典,李桃、段博文、张子栋,这是一个年轻的创作团,每个人都有出众的才华。非常喜欢李桃上一部《小老头与电影院》,当时就不敢想象如此年轻美貌的导演能拍出如此真实的创作,这一部土豆网映像计划的《失联者》还是非常出色,气质上年轻了许多,希望李桃的下一部作品能够继续出不同的惊喜,期待中。
《失联者》观后感3
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一个或几个让你回眸间心动的男神、女神,而往往当你还在回味那种触电心动的感受时,那个人已经消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剩下的就是你捶胸顿足的懊恼和悔悟,为什么当时没有出手?那一次的错过,可能就是一辈子,就是永恒。
如何才能与曾经的那次回眸再次相遇?如果能够与之相遇定会果断出手表白。这可能是所有错过了那曾经美好瞬间的人心中的真实写照。作为土豆网“土豆映像计划”启动后的首部微电影《失联者》,似乎就是在唤起曾经那些错过的人的回忆,警示当下的青年男女珍惜当下拥有,因为错过了可能就是一辈子。
微电影《失联者》是由20xx土豆映像节“最佳电影短片奖”获得者李桃执导,她曾因在电影《冈拉梅朵》中冈拉梅朵及《转山》中女一号藏族女子的完美演技收到热捧。在20xx年的土豆映像节上,以她自己爷爷为创作原型的影片《小老头与电影院》,凭借真诚、动人的情感一举摘得“最佳电影短片奖”。此番《失联者》故事讲述了高中男孩林一在一场演出中,邂逅了自己的'“钢琴女神”刘艾新,并一见倾心,但是之后女神却音讯全无。从此“女神”弹奏的肖邦圆舞曲,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与寄托。长大后的林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奔波于石头森林中,渐渐的麻木。当再次与心中的女神重逢,深深的刺激到了林一。他毅然辞职,并自立门户开始创业,最终奋斗成功,创建一个专为寻人服务的失联网。
简短的篇幅短小精湛,但抓住了当代青年人对于爱情懵懂时的青涩心态,和唯美渴望。娓娓道来一个温情唯美、有关“刹那缘起”和“转身失去”的故事,经历的无数的日日夜夜的等待与生活工作的打磨,终于做出了一件自己最勇敢的事情创建“失联者”。用自己切身的感受,来诠释这个网站创办的初衷。他期望帮助芸芸众生中的“失联者”们重新找到彼此、认识彼此、找回当初的那份爱慕与眷恋。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人人带着痛苦状的社会,需要某种坚持和执着,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人人都可能面临着“失联”,或失去爱人,或失去家人,亦或失去朋友。微电影《失联者》意在唤起青年人的情感共鸣,失去的都能找回,拥有的珍惜当下。
《致青春》、《小时代》等大电影的火爆,再次掀起一阵怀念青春的热潮,而同样以怀念青春为主题的微电影《失联者》,用短小精悍的主题思想,不必耽误你太多时间,也不会让你破费影票,半小时左右就能给你带去回忆与感动。我们需要这样有质量有涵养的小片,它唤起了无数的苦逼、单恋、相思者的回忆,它告诉你,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别绷着,一装深沉酿成终身遗憾。因为,错过了可能就是一辈子,千万别留遗憾。
【《失联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失孤》观后感05-10
双联工作总结05-24
社联工作总结01-04
社联部工作计划02-27
攀登者观后感09-09
师者如是观后感05-16
《攀登者》观后感10-16
攀登者的观后感11-18
师者如是观后感11-05
《攀登者》观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