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海洋天堂观后感

海洋天堂观后感

时间:2024-07-11 07:05: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实用)海洋天堂观后感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洋天堂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海洋天堂观后感5篇

  海洋天堂观后感 篇1

  茫茫的海洋,蓝蓝的海水让人心里透明,用手轻轻地摸一下湛蓝的海水,沁凉的感觉瞬间畅流在心里,让人特别舒爽。电影开篇的镜头,就是要给人这样的感觉,然后用一个长镜头,慢慢地推出文章饰演的孤独症患者王大福和李连杰饰演的父亲王心诚,在一叶扁舟上,他们用绳子绑住腿,一起投海,想要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我想作为一个患有肝癌晚期的父亲要有多大的勇气来做这样的事情,不忍心把儿子一个人丢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想要带儿子一起走。

  可是由于大福的水性好,他们的投海没有成功。电影没有交代那么详细他们是怎样又从海洋中上来的,既然这个方法没有成功,父亲便开始为儿子寻找寄托。

  电影在处理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时候是很独特的,父爱原本就是那种沉默的,在讲他们生活的时候就是用这样的默默的方法,容忍,坚忍,都不足以形容这个故事里的父亲。孤独症的患者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虽然有时候也明白回应父亲,可是儿子对父亲的感情也不是那么凸显地表达。

  父亲是海洋馆里的一名普通的员工,儿子因为水性好,经常在海洋馆里游泳,和海豚在一起,和鱼、海龟在一起。电影中有句对白是海洋馆老总和王心诚说的,“你们大福就是一条鱼啊!”“是啊,所以投错了胎,成了人,孤独症了!”这时的父亲是很无奈的,对待孤独症的儿子,他总是不舍对儿子发脾气,明白自己没有多少时日了,便教儿子生活,教他用钥匙开门,自己脱衣服,自己坐车,自己煮鸡蛋。

  文章的表演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以往看文章上《鲁豫有约》做关于电影的访谈的时候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为了更好的进入主角,他亲自去一个孤独症患者机构去体验生活,然后在拍摄时自己跟导演商议,加了一个手上的习惯性动作。文章以往的表演都是阳光的80后青春主角,这次也是为了挑战自己,改变了戏路,孤独症神经质的患者王大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光是文章,李连杰的表演也很有挑战性,李连杰给我们的印象是武艺精湛的动作明星,此次他饰演了一个苍老的父亲,主要是文戏,把一个以往绝望无奈之后逐渐坦然的父亲演绎得淋漓尽致,毫无瑕疵。

  这部电影表面是安静的,内里是撼动人心的,多个情节让我哽咽,忍不住掉下眼泪。刚开始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平铺直叙,文章的表演成为了安静平淡情节的亮点,在和李连杰的对手戏中也恰到好处,演绎得感情浓厚,故事的跳跃性不大,但足够观影者主动地洗礼内心。

  当然,电影也做了一下关于大福感情的铺展,在我看来,那不叫感情,也只是一种人物心理的微妙悸动。其实孤独症患者并不孤独,他比正常人还要欢乐。我们正常人的孤独在心里会被自己放大的,可是孤独症患者不是,能够说孤独在他们心里完全是空白。他们拥有自己欢乐的世界,有自己喜欢的'人,有自己内心依靠的人。桂纶镁饰演的杂技演员的出现,让我明白了这一点。特别喜欢桂纶镁饰演的铃铃对大福讲述自己身世时候的那些镜头,蓝蓝的天空一朵淡淡的云,两个人一起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铃铃是父母双亡的孩子,被奶奶养大,奶奶给铃铃在脚上戴上了铃铛,告诉她奶奶走后在天上只要听到铃铛响就明白铃铃在哪里了。虽然大福不懂,可是大福的微笑和一些肢体上的动作逗乐了铃铃,让本来悲伤的她也开心地笑了。还有铃铃给大福打电话的那个情节也很细腻,让人看了会在心里洋溢某种遗憾中的幸福感。

  电影安静的结束,正如安静的开始。就像是我们的人生,在自己的哭泣吵闹声中开始,在别人哭泣不舍中结束。其实电影探讨的是父爱和生命,父爱的悄无声息以及生命的短暂都书写地无比惆怅,所传达给我们的是,生命应当怎样地珍惜,父爱应当怎样地回报,作为我们正常人应当怎样地更好地爱我们的亲人,并且,要更多地关注这样智障的孩子。我想这就是电影《海洋天堂》的主题吧。

  海洋天堂观后感 篇2

  这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几次,看了某本书、某部电影之后,不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很主动地想写篇文章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动。真的,我不知道如何用一个词语、一句话来形容我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只知道我是从中间一直流泪到最后,眼睛涩涩的、肿肿的。

  其实,可能没有一丁点的豪情壮志、没有太多的煽情,只是一句话,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深深地震撼着我、打动了我。

  还记得影片刚开始,爸爸就对儿子说,如果我走了,你怎么办?我带你一起走啊?剧情慢慢地进展,我才知道,儿子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儿子,而爸爸刚刚被确认为患有肝癌晚期,只有三、四个月,生命就走到尽头。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爸爸也彷徨过,他不知道,如果他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要如何活下去,可以怎样活下去?他到处找慈善机构、孤儿院...希望在自己离开人世后,儿子也可以好好地生活下去。

  他不厌其烦地教儿子学会用钥匙开门、告诉他去商店吃东西要付钱、教他煮鸡蛋、教他认识回家的路、教他如何乘车、教他在海洋馆打扫卫生...

  有一个画面,儿子特别喜欢把一个娃娃放在电视上,每次爸爸都是边拿下放到沙发上,边对儿子说,娃娃不要放在电视上,这个画面出现了不下三次吧。可是当爸爸把儿子送到福利院的当晚,看到沙发上的娃娃,学着儿子的样子,轻轻地把他放到了电视上。而最后,当爸爸去世后,儿子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把娃娃从电视上拿下来,规规矩矩地放到沙发上...就这么一个小细节,我的泪就止不住地直流,那种心痛和对儿子、对父亲那份浓浓的牵挂、深深的爱,让每一个观赏者都能感同身受。

  还记得爸爸一遍遍教儿子认识回家的路。因为儿子不会独自坐公交车。爸爸在家里,戴着小帽,模仿公交车司机,一遍遍地喊,"上东路车站到了,有没有人要下车?有没有?有没有?",一遍遍地教儿子,喊出那一声"我下"。没有惊天动地、只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但那份对儿子的担心、不舍,令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爸爸教儿子煮鸡蛋,1234...地数着时间;教儿子拖地,让他适应海洋馆的工作;教儿子学会自己脱衣服;....

  因为儿子很喜欢水,特别喜欢游泳。爸爸最后在弥留之际,不想儿子那么难过,担心因为自己的离开,儿子无法面对以后的生活。他指着海洋馆里的海龟,对儿子说,海龟就是爸爸,如果爸爸不在了,海龟会陪着你。在最后,他体力不支时,还硬撑着背着自己做的沉重的海龟壳和儿子一起在水里游泳。只为了让儿子记住,海龟就是爸爸,即使爸爸不在了,见到海龟就和爸爸一样,因为海龟的寿命那么长久,会陪着儿子一辈子,这样儿子就不会孤单,不会因为没有了爸爸,而伤心难过。

  当爸爸去世后,儿子没有哭,只是默默地回到家里。他静静地把娃娃从电视上取下,放到沙发上。他自己乖乖地煮鸡蛋,1234....数时间,他可以独自坐公交车到海洋馆上班,会大声地喊出"我下",他可以胜任海洋馆的工作,他会在水里和海龟一起游泳,搂着他,像搂着爸爸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泳。

  普通人的生命中,癌症、孤独症,这两大灾难可能遇到一个都会令人彻底崩溃,可是这部影片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父亲,用他的坚强、无私的爱书写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篇章。

  我震撼于这伟大的父爱亲情,也感伤于弱势的孤独症群体。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付出爱、最终也会收到爱!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够健康幸福!

  海洋天堂观后感 篇3

  我童年的记忆里没有海,我向往海。

  蔚蓝的海洋里,本该漂流着许多的希望和梦想。在海洋上飘荡着一艘小船,一位父亲选择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跳入那片深沉的蔚蓝,也许海洋,就是天堂吧。影片《海洋天堂》带我走近一片陌生也熟悉的海洋。

  影片故事的主角父亲王心诚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三四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从小患孤独症的儿子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为了带领儿子走出孤独,让他能独立生活在这个世上,王心诚将生命的所有都给了大福。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他费劲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甚至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最后,王心诚没有遗憾的离开了人世,而大福也学会了在海洋馆“上班”,有他的爱永远的陪着大福,伴在观众的心里。

  影片开始,两个跌入海中的身影,使我产生好奇,随着好奇心的驱使,引发了我更强烈的观影欲望。海洋天堂作为一部以现实为题材的电影,没有恢宏的场面、跌宕的剧情,从人物到场景,市井味十足,每个镜头都展现出平凡人的质朴生活。而海洋馆充满唯美的蓝色画面又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希望,与影片情节内容相得益彰。

  目不转睛的用湿湿的目光盯着湛蓝、忧郁的电影画面,我沉浸在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里。大福的生活是单调的孤寂的,就像是他机械重复的动作、机械重复的语言。然而,充盈的父爱又让他的生活鲜活起来,该片导演薛晓路告诉记者,《海洋天堂》的剧本就是根据她十几年为自闭症群体做志愿者的亲身经历撰写的,也正因为其真实感人,艰难的生活因为爱的存在而充实。课本里、作文中,字里行间、我们行走的.笔端总会有“父爱如山”的词汇出现,然而,这样的词读来品来总还是觉得有些抽象的,常觉得父爱威严如山,温暖中带了些压抑。在电影里,李连杰饰演的父亲王心诚与孤独症的儿子大福相依为命。为了给儿子的安心与快乐,他默默做着父亲所做的一切,当平静的生活因为王心诚身患绝症而被打破。为了在离世之前安置好儿子,王心诚四处打听求助,为了儿子未来的幸福与快乐,这位拖着重病身体的父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在这儿,关于父爱,王心诚的形象给我们作出了另一种最生动而真切的诠释——父爱广博如海、深沉似洋。此时,我的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我的心里有溢满的湿湿的温暖,我的眼里有一片深深的蔚蓝。

  大福的世界是狭小的,然而,大福的世界又是广阔的,除了父亲,玩杂技的玲玲、小卖部的老板娘、海洋世界的领导、特教学校老师、福利院的管理者都给予了他真情与温暖。这样的温暖,因为大福的“孤独”而愈显得动人,亲近、和善、相助,让暗淡的画面鲜明了,走进故事里,我含泪,但微笑,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我读懂了我生活里许多关于“大福”的故事。我有幸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我是父母的乖乖女,我是老师眼里的小鸽子,我是同学眼里的小明星,我在阳光里行,我在春风里走,我在歌声里成长,我的世界里也溢满这样的爱与温暖,只是在走进这部电影之前,我却是有许多的幸福而不自知。这带着伤感的温暖,悠悠的袭来,我心的世界从此多了一片海洋,潮起潮落,送来春雨,也吹来海风。

  “穿过海洋/是远方/站在心的方向/张开爱的翅膀就让天空铺满星光……”听着这爱的歌谣,我不禁又潸然泪下。

  小制作影片《海洋天堂》又一次给我们诠释了大主题——“爱”。

  我们现实生活里有海。这海,在天上,在心中。

  海洋天堂观后感 篇4

  为响应党支部的号召,我们于12月6号在商学院5406观看了电教片《海洋天堂》。《海洋天堂》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讲述了一位身患肝癌晚期的父亲和他从小就有孤独症的儿子相依为命,父亲王心诚一向在为儿子大福找归宿的故事,两个人物各有各的特色。

  先说说大福吧。影片的开头是一片蓝色的海洋,象征着自由和解脱。文章饰演的大福用手轻轻拨动着海水,那样宁静和谐。在他与大海接触的时候我们几乎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正常,就像影片中所说的那样,也许大幅真的是投错胎了吧,他纯熟的水性以及对海洋难以离开的依靠都证明着,他应当是属于海洋的。当他畅游在海洋馆的时候,能够完全自如地游泳,能够和动物们毫无障碍地交流,而离开了海洋他几乎无法生存,就像真正的鱼一样。

  大福虽然有孤独症,虽然没有了妈妈,但其实他也是幸福的,他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只明白自我的喜怒哀乐,没有了外界的侵扰,比如感情的烦恼,比如离别的痛苦,比如亲人离世的哀伤,比如回忆的纷扰,更比如工作、房子、孩子等等。他幸福时,修长的手指晃动在空气中欢快的摇曳;他寒冷时,手掌渴望得到的真实的触摸感;他害怕无奈时,大声的喊叫;他愤怒委屈时,不停抽搐的身体以及在父亲身上留下深深地牙印儿;他失落时,靠在麦当劳叔叔身上含在眼中的泪水;他自由时,像鱼儿一样在海洋中的无拘无束……他也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有各种情感的'孩子,只是他不知如何去表达,只是他充满了惧怕,所以他选择本能的逃避了世界,逃避了他人,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留下孤独的自我。到底他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纷乱的世界中只留下了孤单的自我,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难道他是幸福的可本就是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剩下自我又怎样有那么伟大的父亲的爱,有海中一向陪伴自我的大海龟,有温暖的阳光,又宽广的大海,谁能说他是不幸的。答案仅有他自我明白。

  说说父亲王心诚吧。概括起来我只能说,父爱真的很伟大。在影片中的李连杰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饰演的男主角儿王心诚只是一个普通的海洋馆电工,不但不会功夫并且还得了肝癌晚期,无情的病魔无时不折磨着他,但什么都无法掩饰他浓浓的父爱,比如怕儿子走丢,给他的每一件衣服上缝上儿子的信息,比如烧饭、煮蛋、修理收音机等家务活、扮演海龟给儿子留下一点回忆,比如任凭发狂的儿子死死地咬着肩膀等等。在他这样一个被生活逼着走上绝路的家庭,他想放弃,可是也不想让儿子受苦,于是一向不放弃期望,给儿子找一个安宁的归宿,在生命的最终三四个月,教儿子自我穿衣服、脱衣服、煮蛋、坐公交、拖地板还有一些细节性的生活习惯等等,他那份难以割舍的人间至爱啊,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影片的最终,看着在父亲坟前蜷缩着身体,有手指触摸温暖的大福时,我是温暖的。在看到大福自我脱衣服,自我上下车,乖乖的把电视上的小狗拿掉,一步一步认认真真的拖地,自我煮蛋的时候,情感在冗长的沉睡之后,盛大的像自我扑来,眼泪无法抑制,文字的苍白与单薄被自我深深察觉。

  看完这部影片,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漏洞,像大福这样的残障人士没有社会保障没有社会救助,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当他们需要社会援助之时,社会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救援的途径,我们的社会福利事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努力,全社会都应当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忙那些像王心诚那样的家庭,这样社会才能和谐。片中的大福无疑是幸运的,他不仅仅有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遇到了许多热心人的帮忙。其实现实很残酷,没有影片中的那么完美,在这个冷漠的社会,我们要呼吁大家,要关心身边需要帮忙的人。

  海洋天堂观后感 篇5

  前段时间看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叫《海洋天堂》,前景是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或许海洋也是天堂。

  影片的开始,使我产生好奇,随着前景的好奇,使我产生了观影欲望。

  片中的主角是大福和他的父亲王心诚。大福在二,三岁时被家长发现异常,就带他去附近门诊看,医生说是弱智。大福的父母就将他送到北京大医院,经医生确诊为孤独症。

  在大福七岁时,她妈妈因理解不了大福的病,有一天意外去世了。是上天的旨意还是命运的不公?大福是无辜的啊!她没又抛弃他,他是选择了用自我的生命来解脱做母亲的痛苦。看到那里,相对于大福来说我们都是幸福的。我们都无缺陷,还有最疼我们的妈妈陪伴着我们。有时候就想我们还有什么抱怨的?看到那里,我眼角湿润了。

  孤独症的大福活在自我世界,每一个行为都出自他最真诚的表达,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无休止的欲望和苛求。高兴时他天真无邪的笑,让人很温暖,悲痛时他能够毫无研究的哭。愤怒时大声撕咬。影片中有一段,大福离开父亲,换一个陌生的环境,晚上睡觉就大哭,当他见到父亲了,就十指相扣,安心的入睡。这就是大福的感情表达。简单纯真的表达。而在水中,大福像一条鱼。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拘无束。大福也有感情,在海洋马戏团里有个叫玲玲的,玲玲是他的最好倾听者,每一天都陪伴着大福。有一天玲玲不在了,大福就四处寻找,找到了一个扮相十分像玲玲的麦当劳叔叔,就依偎在他的肩膀,来表达他对玲玲的情感和爱。

  有人羡慕大福的活在自我的世界,纯真无暇。也有人耻笑大福活在单一的世界,幼稚封闭。而在大福的世界中没有“善”与“恶”。他是欢乐的、纯洁的。

  幸运的是大福遇见的人都是好人。乐于助人的好人。上天永远是公平的。健全的人应对人生,可能还有机会改变命运,可是对大福呢?他仅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屈从于社会的保障,乞求与道德的怜悯。没有这些,他将死路一条,因为,这就是人生。

  大福虽患先天的.孤独症,可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在大福21岁时,医院确诊大福的父亲肝癌晚期,只剩三个至四个月的时间了。父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福了。父亲怕他死后大福没人照顾,就四处奔波找社会机构,可是孤儿院嫌大福大,养老院嫌大福小。国家社会也不管......不健全的社会机构并没有使王心诚失望,仍然继续找,偶然一次机会遇见原先大福学校的刘校长。刘校长给他推荐一个民办机构,说那里能收留大福。于是王心诚找到了这个民办机构将大福送进去了,大福安顿好了,可是以后大福的生活呢?这也正是王心诚担心的事情,就这样王心诚开始教他怎样坐公交,在海洋管教他做清洁。教他怎样煮鸡蛋。对于一个患有孤独症的人来说,这得花好长时间和好大的耐心。王心诚就这样一步一步不厌其烦的指导大福。镜头的每一幕,无不让我落泪。这才体会到父爱的伟大。我也想到了我的爸爸,我想说“爸爸,我想你了”。

  王心诚为他走使大福不感到孤独,拖着重病的身体,强忍这疼痛。拖着自制的龟壳,陪着大福游泳,并告诉大福自我将来变成海龟,永远陪在大福身边。王心诚死了。永远的离开了大福。看到那里,我大哭了。

  最终,《海洋天堂》这部电影使我深受感动,该反应的是国家社会机构不完善,该引起社会反思了。我的愿望,如果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像影片中一样,在人生充满变数的命运中,能给于同情和帮忙,我想,社会将是多和谐啊,生活多完美啊!

【海洋天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洋天堂》观后感07-24

(精选)海洋天堂观后感06-26

海洋天堂观后感02-19

《海洋天堂》观后感08-07

海洋天堂观后感09-16

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02-21

【精】《海洋天堂》观后感07-07

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05-21

《海洋天堂》观后感优秀11-05

(推荐)《海洋天堂》观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