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看圆明园观后感范文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观看圆明园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观看圆明园观后感范文1
纵观中国这一泱泱大国,莽莽五千年,胜败百千朝,但最后十之八九逃不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局,圆明园的繁华落败、满清的兴衰存亡即使最好的证明。
素有“万园之园”美称的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占地五千二百余亩,共有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在康熙时期已初具规模。雍正皇帝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 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并向东新、长春园,东南并入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五朝更建,使得圆明园成为一座热闹繁盛的艺术宫殿。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梦场景,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的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的园林建筑,可谓集中方园林之大成,融西方建筑之精华。不
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实至名归的“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从满清政府对圆明园的巨资扩建和圆明园的繁华壮观,咱们不难看出,清政府满盛时期的强大,统治者生活安逸、消费奢侈,享尽天朝之所有,坐揽天下之奇物。但是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忘记了思考、忘记了发展、忘记了祖代的教诲,让他们看不到世界的另一端有无数双邪恶的眼睛正盯着这片东方土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安于其中的小生活竟然成为了朝代走向衰败的`前兆,眼前的繁盛竟会成为孕养清廷灭亡这一苦果的黑色摇篮。
1840年,英国发动啊片战争,腐败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根本无力抵抗先进技术的挑战,清政府的惨败自此让西方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这扇紧闭的大门。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情报,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三日而烟未绝,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这把火烧在圆明园上,更少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这把火烧的圆明园一片废墟,更烧的中国一页惨痛的历史。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咱们更应该痛定思痛,以史为鉴。在我看来,圆明园的毁灭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清政府及官员本身的腐败无能,这正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们的骄纵让他们看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固守“天朝为中心”的错误理念,不思进取,上不得天意、下不得民心,终究酿成一朝灭亡、物是人非的悲剧。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当代,咱们要吸取教训,不能重蹈满清的覆辙,要放宽自己的视野,与外沟通,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好的方法,结合我国自身的特有情况,充分利用到我国自身的发展中去,“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另外,清朝后期全国上下安于现状、懒散堕落的生活态度也警示咱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满足眼前自己之所有,不思今后有何求的想法只能让自己前进的脚步逐渐放慢放慢,最终停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在现在更是一句无可挑剔的真言,咱们应该为未来展开一张有条有序的蓝图,不管现在自己有那些东西,不管现在自己有什么成就,都按照计划中的一步一步扎实的走好人生之路,不骄不躁,不懒不惰。
最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想只说而不做,都只是一场空想。作为祖国未来的咱们,肩负着复兴国家、弘扬中华的重大历史使命,咱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对历史的沉思深入到自己的行动中,从现在起,紧紧抓住时光老人即将带走的每一秒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不辜负所有关心咱们的人给予咱们的厚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和祖国明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有咱们共同的努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剧就不会再次上演。
赏一园而观盛世,望一朝而思历史。以己之力,尽己之行。
关于观看圆明园观后感范文2
“中国,请自己站起来!”——这是我看完电影《圆明园》之后最大的感受。伴随着影片苍凉而悲壮的配乐,我与讲述者郎世宁一齐重温了大清王朝的历史,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瑰丽与梦幻。然而,这部影片的拍摄目的绝不仅仅仅是向观众介绍圆明园这个世间奇迹的短暂一生,其真正的用意想必是要透过圆明园的命运来折射清王朝的命运,并引导人们去思考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在我看来,影片中谈到的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和认真思考的:
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落后。片中提到,康熙皇帝才识渊博,十分喜爱天文和数学物理等传统好处上的“科学”,但是,泱泱中华,在夜间用天文望远镜仰望星空的却只有年迈的老皇帝一个人。大多数的朝廷官员都认为“科学”是腐朽的、无用的、是故弄玄虚。官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那么是不是说,多数平民的无知和保守就是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呢?我认为不是。刚才提到,康熙皇帝很喜爱科学,那么在当时那样一个高度集权的家族化国家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康熙真的想发展科学技术,或者说真的想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推荐给更多的人,他是完全有潜力做到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可见,在当时,就连这个国家最有智慧、思想最为开明、也是最喜爱科学的人也仅仅是将科学作为一种消遣而已。
从这些分析中能够看出,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如果说上面的推论还不够准确的话,不妨再将历史往后推几十年到乾隆时期。乾隆,这个从小天资聪颖,深受康熙宠爱的一国之君,非但不像他的爷爷一样沉迷于科学,反而是排斥科学,认为科学是“玩物丧志”,这从他将“西洋水法”喷泉的机械抽水装置换作人工提水一例可见。于是,我不禁悲叹,时代的进步并未带来思想的进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以乾隆为代表的帝国中坚力量对待新事物的态度较之康熙年间完全相反,思想观念更为落后。
若进一步深究,这种观念的落后并不是无来由的,闭关锁国是一个直接原因。而又是什么导致了闭关锁国呢?——是自负!乾隆的自负、上下朝臣的自负、平民百姓的自负、一个国家的自负!
灿烂悠久的华夏礼貌在此之前就已经为世界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令长期占据中原的汉人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国家永久的王,骄傲感的滋生蔓延为之后清军入主中原留下了隐患。果然,之后满人的铁骑踏平了中原大地,华夏民族的统治权再一次易主。想象一下,当满人顺利地攻克汉人执掌中原时,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情绪?他们打败的但是号称“世界之王”的汉族军队啊!在这样的背景下,便不难理解清王朝的自负到底起源于何时,也就不难体会其自负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了吧?
所谓的“天朝上国”,当自己拥有着世界上最多财富的时候,却不明白怎样很好地利用它,而是将其用于享乐,用于修筑那奢华的、人间仙境般的圆明园;当自己还如一头老牛,到处夸耀自己耕地的本领时,西方国家却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正如一辆疾驰的列车在飞速行驶。古老的农业帝国呵,永远不会主动地去看看世界吗?当英国的使者造访时,你再一次以固有的傲慢与自负对其进行羞辱;当西方世界的洋枪洋炮送到你眼前时,你却将其当作玩物收藏……最后有一天,当坚船利炮敲开了你紧缩的城门,你已手无缚鸡之力,退无可退。
正如马格尔尼勋爵所言,“中国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表面浮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倾覆的危机。
然而这个危机,不仅仅乾隆没发现,全中国人也都没发现。也许雍正发现了,他勤勤恳恳,力除弊政,将帝国推向了顶峰,也推延了其破败的命运。然而,中国历史上像雍正这样勤政的皇帝又有几人?13年日以继夜地付出让他积劳成疾,一代帝王最终为国家的命运殚精竭虑而死,这不得不说是一曲历史的悲歌。自雍正以后,哪怕有所谓的乾隆盛世,清朝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败,难逃覆灭的命运。
以上便是我简要总结的中国在近代前越来越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圆明园的毁灭和国宝的`流失固然让我们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义愤填膺,但仇恨并不能解决问题,当170年后的这天再次回顾晚清那段风雨飘摇的历程,我更深刻地领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内涵和本意。俗话说,“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这天,当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当中华民族再一次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想对自己说:要冷静,不要再重蹈祖先的覆辙——让骄傲自满的情绪滋生蔓延,做一名低调而自尊自爱的学习者,做一个不卑不亢的中国人,努力去学习西方,努力去奋斗,只为有朝一日能改变祖国落后的现状,只为有一天,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居何职,都能面带笑容的说:“我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国家兴旺的王道!什么天朝上国、世界强国,当一个国家的福利没有转变为社会的福利之前,当少数人的财富没有变成多数人的利益之前,一切都是虚的、一切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如果看到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那必然会再次跌倒,甚至一蹶不振。中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上,所有人都务必不懈努力,这样才能早日夺回我们以前失去的光荣与梦想!
【观看圆明园观后感】相关文章:
圆明园观后感11-19
圆明园观后感06-08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1-11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1-12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范文07-19
圆明园观后感2000字05-27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15篇11-19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08-31
圆明园观后感【汇总7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