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最近,《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正火热上映。因为口碑不错,所以我也去观看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泪点很多,意义深远,值得大家一看。
影片主要内容是一个叫马皓文的父亲,因为一次重大事故而蒙冤入狱七年,导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他出狱后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来引领着孩子成长,最终他的儿子马飞由一名差点被学校开除的双差生,变成了学校引以为自豪的航天员。
整部电影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所反映出的一些教育问题也都是“一针见血”。最为经典的,我认为是以下几个片段。
“只要脑子一直想,你就能干这世界上所有的事。”这句话可以说是围绕全篇的一句话。当马飞在狱中与父亲分别时,当马飞遇到凶猛的洪水时,当马飞在太空遇险时,这句话都萦绕在他的耳畔。现在我们也需多动脑子,培养自主能力,养成动手能力,而不是被局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要有生存的能力,若不是马皓文经常这样教导马飞,我想或许马飞也不可能从洪水中脱险,从太空中活着回来。
“你自己的事,永远不用问我。”深夜,当马皓文还在画图稿时,马飞便起身问他:“我能不睡觉吗?”马皓文告诉他:“你自己的事,永远不用问我。”于是马飞便学着父亲,认真地看起书来。这么小的.一个场景却在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中国有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都这么认真,孩子自然也不甘落后。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呢?”当马皓文问起马飞将来想干啥时,马飞却说:“考清华北大,妈妈说的。”可马皓文却告诉他“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是啊,人生路漫漫,寒窗十年不仅仅为了考取名校,更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和目标,要做自己的主人。
当然,这部影片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影片中对闫主任形象塑造得过于刻板;其次,家长带着孩子逃学旅游大半个月,却考出离奇的高分太过理想;最后,在太空中,脱掉挂钩抛却宇航绳违规操作却侥幸存活,这太神奇!
不过,最后还是由衷地推荐这部电影——《银河补习班》。我们的人生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绝不认输!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上周末看了语文老师推荐的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令我久久不能释怀。
在浩翰的太空里,航天员马飞和他的同事因为意外与地球失联了。在几近绝望的困境中,马飞回忆起他走过的这一生,也回忆起了他的爸爸马皓文(马皓文是个工程师),是2008年奥运会的火炬手,却因为单位偷工减料而背了黑锅,被捕入狱,此后爸爸的人生陷入低谷,夫妻离异,儿子跟着妈妈生活。
七年后出狱,马皓文得知儿子即将被学校开除,然后找到班主任,坚定地说:“如果期末考试马飞没考进年级前十,我们自己走,但如果他进了前十,就留在学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飞开始努力学习。当他气馁时,马皓文就引导他:“你的课本加起来只有11厘米厚,你每天学0。1厘米,就很棒啦!”当别的孩子在教室死读课本时,马皓文却带着马飞在各处游玩,马飞问:“我这样不在教室读书,在外面游玩能学好吗?”“你现在就在上世界上最好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
一次,他们来到一片空旷的草地上,爸爸问儿子:“你远远看那片草地,是什么颜色?”“当然是绿色。”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低头,是什么颜色?”爸爸又问道。“好像没有那么绿了。”儿子疑惑地说。“这就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儿子恍然大悟。在寓教于乐中,马飞渐渐蜕变,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进入前十,留在了学校。
马飞在爸爸的陪伴和教育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航天员。马飞在太空中遇难,他回忆起了父亲,他想起了父亲的.话:“永远不要认输!”,想起了父亲在大洪水中告诉他:“环境再恶劣,处境再艰苦,你也一定能行!”于是他在氧气服仅能撑4分钟的情况下勇敢迈出舱门,做出了航天史上的壮举——他修好了外部通迅板,回到了地球。
我们的人生总会有坎坷,别人认为你是傻子,差生,但我们自己要相信:我,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要像马飞那样,努力,用自己的努力,去搏得成功。在身处困境时,也要像马飞一样,只要有希望也要搏一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我认为真的是一部因名字而埋没的电影。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原以为是一部动画片,很幼稚的那种,但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我还是看了它,而且感觉特别值得。
这部电影多次戳中我的泪点,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了好的教育的重要性,也让人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其中很戳我泪点的一个是因为儿子想要去看太空展,马皓文偷偷带着身处寄宿学校的儿子在期末考试前游山玩水,这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却做了。然而,在一个下暴雨的晚上,他们父子两个走失了,即将来临的洪峰迫在眉睫,马飞被困在洪水之中,父亲声嘶力竭的喊叫一次次地弄酸我的鼻尖。在关键的时候,儿子听到了父亲的呐喊“动动你的脑子!找找看身边能用的东西!”这才解决危机
还有一个就是在期末考试后,考的好的学生们都在扔自己的试卷,马皓文的一句“学习难道不是人一生中的习惯吗?”让我印象深刻,的确,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督促。这时,一个“疯子”闯了进来,这也引出来一个难以置信的秘密:他是教育主任的儿子!教育主任很注重学生的成绩,只对学习好的同学温柔,用刻板印象去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尽管他在进步。所以,他的儿子成了全市的第一位高考状元!但是,有一次他却考砸了!考了58分!虽然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但是这却使他在崩溃边缘。他来找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但是主任居然不理他!最后才成为这个样子。
我觉得正确的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我们不仅仅只要成绩,更在于自己收获的事物。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不只是要批评,更多的是要让他们产生兴趣。不出预料,马飞从一个“学渣”变成了一位伟大的航天员。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伟大的点就是他的.父亲马皓文。他是一个好爸爸,也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的人生导师。他能为了鼓励儿子好好学习,而满足儿子的愿望;为了儿子好好上学,在被很多人打的时候让儿子不要回头,“相信爸爸”;他能用生活中的事物去教儿子新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他能利用学校的所谓“复习”的时间去教会儿子更多学不到的知识;他能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传统老师的教育思想;他能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笑着对儿子说“永远,不要放弃”
文中“马皓文”正是一位好爸爸的形象,尽管我感觉他的结局不是那么好。
这部电影真的非常非常值得大家观看!超级超级超级推荐大家!看了一定不会失望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4
7月26日晚,与晶睿家人们一起观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原以为是一部“熊孩子通过补习班逆袭”的电影,没想是一部讲述父子亲情的感人佳作,观影途中,几欲泪下。影片里没有数学英语,没有阅读,却为人生态度与生活思考做了一堂深刻的补习。于我个人而言,对“父爱深沉”与“成长教育”再一次有了新的体会。
父亲,不只是大树,还是启明星。
电影中邓超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们控制不了,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我想起那一年到北京上学,父亲将我送到学校安顿好,第二天回家后就生了一场大病。父亲总念叨说“我闺女就是来学习的,不然怎么着我也不让她跑这么远。”即便是父亲心里一百个舍不得,但在我表示很想走出家乡时,他还是同意了。这么多年,我才懂得那不只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宠溺,而是他知道他控制不了所有的事情,对于我的未来,他希望我能自己掌控。后来,我在北京学习、工作、恋爱,最后谈婚论嫁;有一年父亲在通辽做工程,我带对象去看望父亲。分别时看着父亲的背影,佝偻着脊背,步伐不再矫健;那是我第一次感觉父亲老了,他似乎有些累了,可他不让自己停下来,他想永远成为家庭可以依靠的那个人。这正是电影里那句“他永远像个发电机,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大人也是需要被照顾的……”在看完电影后,与父亲的过往在我脑海里一幕幕闪现;与大树相比,我认为父亲更像是启明星,他用尽一切办法燃烧自己发出光亮,为的是给我的人生能多照亮一段前路。
成长,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事情。
虽然还没有成为母亲,但我经常思考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我很喜欢邓超的那句“这是我第一次当父亲,我也在学习做父亲”。我们给了孩子生命,而孩子也给了我们为人父母的机会。孩子需要我们领航,而不是完全决策;需要我们教育,而不是一味填鸭;需要我们指导,但更希望我们能够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完全正确时,那他一定是错的。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应如电影里那样,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然后放下自己身为父母的架子,聆听,并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借用电影里最精彩那句对白: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希望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家庭,我们都能手中持箭,目及标靶,然后用尽全力,挽弓如满月。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5
今天中午我和儿子一起观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影片中的父亲马皓文给与孩子的那种深沉而又不盲目的爱,令我感触颇深,数次落泪。
影片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马飞不凡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过程伴随着不同来源的爱:妈妈的爱、继父的爱、主任的爱、老师的爱……其中,是迟到的父爱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在父亲马皓文的鼓励下,马飞从最初无望的倒数第一名,逐渐逆袭成了全校前十名,最终成长为影片结尾优秀的宇航员——这真是一个奇迹!
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毫无疑问,是这位父亲不盲目、不盲从的爱,是他及时地鼓励与引导,是他对孩子创造力与思考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反思我自己,就像剧中的马飞妈妈一样:很爱孩子,于是就想让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觉得这样才能让他出人头地。一旦察觉孩子有懈怠心理,就逼迫孩子,恐吓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打扫卫生!楼下卖煎饼!这种爱反而令孩子没有自我、放弃自我。在隐约发现自己教育方向的错误,实在无奈的时候,也只是想去找一个拥有好老师的好学校,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上,认为成绩是衡量孩子在校表现的唯一标杆!
然而,当我看到影片中高三毕业班的飞书飞卷雨场面,突然觉得要反思一下自己:好的成绩就一定能代表好孩子吗?在影片当中,教导主任的儿子因为成绩受挫而疯,主任后悔不已但又不敢面对自己酿下的苦果,只能泪目后悔,这种爱不得不说是盲目的。而马皓文的爱则独树一帜:他懂得欣赏孩子、想要培养孩子永不服输的勇气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的梦想——这种爱让我们明白只有找到箭靶子,再学习拉弓才有意义,才可以梦想成真!
同时,这部影片也让我明白了,一定要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动用自己的大脑努力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救自己,还能救他人,甚至为国争光!这才是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应给予他的爱——这种不盲目的爱,才能真正地教会孩子学会接受爱、学会去爱,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就让我们在以后共同做好父母应负责的家教吧!身教重于言传,不盲目地爱、尊重孩子的人格,从而激发孩子心中的梦想,让他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6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部让人感人肺腑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这是一部讲一个爸爸如何把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儿子引上正道,并最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的故事。
一开始,主人公马皓文被人污蔑进了监狱,而妻子又跟他离婚,所以就把儿子马飞交给妻子抚养。多年后,马皓文出狱,而这时的马飞已经上了初中,变成了一个不学习,出去混的坏小子。所以,校长要把他劝退,这时,马皓文求校长,如果在期末马飞能考到年级前十,就让他留下来。校长答应了。然后,他们就展开了一段求学之旅。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马皓文带着马飞去旅游时,不幸的是,两人恰巧走散了,但更不幸的是,他们刚好遇上了泥石流。当马皓文提着重重的行李箱,在雨中奔跑,并不停的喊着:“马飞,马飞,你在哪儿!”的时候,我的心深深地被这个父亲所流露出来的对儿子的爱感动。
这时候,泥石流仿佛更猛了些,专业人员在不停地疏散民众,马皓文似乎听到了儿子的'叫喊声,想要下去救他,但是被人制止了,于是,他站在高处大喊:“马飞,马飞,你能听得到吗?如果你还能听得到,记住,要注意观察,看看你身边有哪些东西,去利用它们帮你逃出来!马飞,你能你听得到吗?爸爸在这里等你!”于是,马飞充分利用了身边的东西,叫他们做成了一个木筏,滑了出来。
看到这,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学生,都只知道蒙在房间里学习,或者出去混,心思不在学习上,缺乏动手能力。可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就是实践。有很多孩子,一直到大都掌控在父母的手里,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而不知道“自立”。如果我们出门在外遇到困难了,没了父母,怎么办?!
马浩文一直都在跟马飞强调:“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问我。”,他也说过:“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标。”
整部影片下来,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我被马浩文对马飞真实的浓浓的爱,以及他正确的育子价值观所打动,也十分佩服马飞遇到事时的沉着、冷静和聪明。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努力学习的前提下,努力学会实践,学会自立才对呀。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
我看过一场电影——《银河补习班》。什么是银河补习班呢?在银河上补课吗?NO!银河补习班就是和大自然一起上课。在大自然中遨游,去亲身体会,感受大自然。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马飞是一个天真的小朋友,他的爸爸马皓文是一名伟大的工程师,在马飞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说马飞是“缺根弦”。可是爸爸认为他是最聪明的孩子,爸爸亲手做了一个地球仪在他生日那天作为礼物送给他。就在老师以及所有人对他投来羡慕目光的一霎那,爸爸建造的大桥瞬间塌了。
马皓文为所有人背了黑锅,在牢房整整“住”了七年,七年里他从没放弃。七年过去了。马飞也长大了,马飞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他被寄宿在学校。当马皓文出来时他的家不在了,原有的住宅变成了库房。当他找到自己的前妻时,得知马飞在学校不听话要被学校开除。马皓文就和主任打赌,马飞离开这个学校时一定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为了不让马飞被开除,爸爸还跟主任打赌,在这个期末考试马飞会在全年组前十。结果是马飞成功晋级,同时马飞在自己的努力和爸爸的`鼓励下成了一名宇航员……
影片中父亲的教育的几句话触到了我的心。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当马飞和父亲走散被洪水困住,无助的父亲用最后的呐喊告诉儿子要想办法自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出来!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儿子一份信心。
这部电影是送给天下所有父亲的同时也是送给天下所有孩子的。它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在遇到困难时要动脑子想办法,不应该仅会流泪。在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不要因为有阻碍而选择放弃。我们要学会生存的本领,要相信奇迹永远都在。
许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而对于我们来说,北大、清华只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一枚棋子罢了并不是最重要的。
主任说过;“煤球再怎么洗也不会变成钻石。”意思是学习不好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为尖子生。最后马飞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句话是错的。今天的影片,让我也重新找回自信,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能成为“钻石”。从今以后,我要学习马飞那种独立思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
“这个魔术太厉害了!你还能再变一次吗?”伴随着电影的开场台词,东沛大桥塌了。大桥的设计师马皓文入狱七年,也拉开了儿子马飞成为问题学生的帷幕。
在电影的结尾,这句话又为了马皓文庆祝儿子凯旋的台词。这句首尾呼应的话像父子的一段轮回,使他们看见了对方身上自己的影子。这两句话之间发生了一段又一段“教育魔术”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角马飞是个人人都看不起的孩子。幼儿园老师说:“破孩子,你缺根弦儿。”中学教导主任说,“煤球儿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在无数的不认可下,马皓文,马飞的父亲选择不断地激励他,才使得马飞从问题学生到成绩学校前十,再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英雄。
马皓文教育马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补课,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射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马皓文让马飞寻找属于自己的箭靶子,不断地激励他朝着心中的箭靶子走。这是来自父亲的鼓励,也是给予一个孩子无限可能的肯定。马皓文用自己人生的桥来引领马飞,虽然父亲的桥倒塌了,但是父亲没有塌,他用这种精神来激励儿子,使我感动。
电影中印象深刻的还有父子决裂的那一段。马皓文说,“你就当从来没有过我这个爸爸。”有那么一瞬,我的心也被刺了一下,仿佛转身离马飞而去的背影不是马皓文,而是我爸。可我的爸爸和马皓文太不一样,话不多,也不花哨。
在我还要小一点儿的时候,我和马飞一样贪玩。有一次,调皮到辅导站的老师要把我的家长叫来,站在教室门口的爸爸保持着沉默,沉默得使我平生第一次感到慌张,他带着我走出教室,那天教室周围的场景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唯一清晰的是他的背影。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却让我第一次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挺的背影。出了教室,我的心中除了害怕懊悔,什么都说不出,他却意味深长地拍拍我的后背,留下一句要好好学习就离开了。
很长时间我都不再与他提起这段事,但那个背影却一直印在我的.记忆中,这也许就是深沉的父爱的魅力吧。
我做过很多令父亲失望的事情,但他从没有放弃他的第一次当女儿的女儿。也许有朝一日我成为了一位母亲后,该怎样引导我的子女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像电影中说的那样,一直想,一直想……让我不停地思考,让我行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9
我们暑假班的课程里有一堂观后感的课,我一直在想:老师会带我们观看什么影片呢?今天老师宣布我们将要去星河影城观看《银河补习班》,我很开心,因为导演是我喜欢的邓超。
《银河补习班》的主人公是马浩文,影片北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描述到现在。主人公马浩文是一名桥梁设计师,因设计了一所大桥而走上人生的巅峰,但又因大桥垮塌,错过了儿子马飞成长的7年。没有父爱的陪伴,儿子依然成为学渣和坏学生。出狱后,马浩文面临人生的屈辱,忍辱负重,肩负起对儿子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但最终获得成功,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和深刻反思。
看完电影,我完全沉浸在电影之中,与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在整个电影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一幕,在看航空展回来的'路上,儿子因为给爸爸泡面而坐错了车,正好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引起洪水,儿子沉在洪水之中,这时父亲爬山了天堤,我不禁紧张起来:难道在这个时候他们就要分开了吗?然后看见马浩文拿着大喇叭在呼喊:“马飞你能听
见吗?如果你能听见,就动动你的脑子,看看你身边有什么?”马飞竭尽全力挣扎着,他用门做船,用床单做绳子,用电灯做信号,终于在茫茫洪水中逃出来了,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着地了。
看到这时,我不禁也想到了自己的一件事。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妈妈去附近的商场买东西,由于时间关系书店关门了,我自己独自一人,见妈妈还没有来,便在原地等待,可天气不给力,一会儿又下雨了,我不能再呆下去,于是便过马路。在商场门口找寻妈妈,雨越下越大,也没见妈妈的身影,忽然我灵机一动:我可以找妈妈的车呀!只要车没走,妈妈一定还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妈妈的车,妈妈也在焦急地到处找我,正是因为我想到这个办法,才迅速找到妈妈。这正如电影中所说:“只要你一直想,就能干世界上所有事。”我便把这句话记了下来,把“一直想”深深刻在脑子中。
这部电影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和心灵的震撼,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脑子一直想,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做好世界上所有的事,就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
今天哥哥,奶奶,爸爸妈妈妹妹还有我一起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银河补习班》里面讲的是一位宇航员,回想起爸爸的鼓励和教育,那位宇航员,小的时候成绩每次都在全年级倒数第一个,学校的主任决定放弃他,但是他的爸爸没有放弃他。他的爸爸还跟学校主任打了一个赌,如果他考上了全年级前十名,就让他在学校读到毕业,如果她考不了班级前十,就马上给他退学,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试,但是他一点也不紧张,因为他要跟他的爸爸一样,永远不认输,结果她真的考上了全年级前十,老师也没有开除他。很多年过去了,他成为了学校成绩最好的一位学生,但是他的梦想并不是考清华北大,她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于是,他就向自己的梦想去前进,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宇航员,这个电影很短,但是让我懂得了,生命中要不停拼搏,不认输,只要自己有梦想,就要向着梦想奋斗。
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以身作则,给孩子建立了好的榜样。孩子半夜醒来,看到父亲还在挑灯工作,自已也爬起来看书学习,父亲只用自己的爱和行动去引导儿子,从来不批评指责,只做儿子最坚强的后盾。这场景不得不让我相信榜样的力量!这哪是“银河补习班”,分明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上的“爱的必修课”!
小时候,总听到这样的句子,父爱像山,其实不太懂,好像父亲的身影就要像大山一样雄厚、伟岸、坚毅似的。那瘦小的身板的爸爸怎么办呢?好吧,先忽略我的奇思妙想,回到父亲的爱上。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原来,父爱如山的意思是,爸爸的爱永远是我最大的靠山!妈妈可以说我笨,嫌我蠢,骂我傻,可爸爸永远相信我是天才,像少年霍金一样的天才!小马飞到底是不是教书育人一辈子的教导主任心中最优秀的学生呢?我不关心,也不在乎。我只看到了,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幸运的从事了这个工作,终于上了天。曾经被全校通报批评险些被开除的倒数差生,放弃冲刺清北,不当高考状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瞄准箭靶,拉弓射箭,一飞冲天,着实令人佩服!
影片中值得深思的话题很多,原谅我乱七八糟的回忆式观后感吧。所有的事情汇成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都是为了你好”,中国父母的金句,我不反驳。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都看看这部关于爱、关于父子、关于成长、关于教育的暖心大作!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
把自己的桥修好,是世界上最大的事。
——题记
一提及补习班,可能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会表现一幅深恶痛绝的表情,作为学生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一部电影真正地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这个年纪,需要三样东西。
鼓励
电影中马皓文是一个伟大的父亲,那么他究竟伟大在何处呢?他在整个影片的前半段中,为了鼓励马飞,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在这之前,马飞的妈妈,教导主任,包括马飞本人,坚持认为马飞很笨,都濒临放弃。但马皓文的.出现,让马飞的人生出现了大逆转,我们很难说是因为那句话左右了马飞的人生走向,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鼓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可以这么说,鼓励在绝望中给人希望的曙光,在迷茫踌躇时,让我们意识到要有自己的目标。
目标
鼓励固然重要,可必不可少的是自身的目标性。就像电影中所说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又是两个比喻句的结合,但语点醒了不少梦中人。教导主任身上发生的故事便是这样:他的养子曾是高考状元,但后来因为一次简单的受挫而走了极端,导致精神失常。
所以,清华北大,甚至状元,都是不目的,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A,B,C,D四个选项这么明了,而我们应该要主动适应这个社会。
记住,不论什么时候急着赶路,都不能忘记自己梦想真正的箭靶是什么。
坚持自我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公平一词,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与众不同,在这部电影中,马皓文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坚信自己拥有专业的能力,凭借着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为自己平反,并将这种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以生活的方式,传授给了儿子马飞。
这个社会不缺墙头草,缺的永远是有底线,坚持自己的立场的强者,哪怕前方的路塌了,也不可紧,只要你心中有一座永远不塌的桥梁,你就可以被称作强者,记住,那座永不塌方的桥梁的名字叫做坚持自我。
你修好自己的桥,强大自己,就有对抗外界的勇气以及无形的力量!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2
在写下这个答案之前,我也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不敢苟同导演这部电影的理念,认为应试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素质教育,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才配拥有的玩意儿。
可是,代入到孩子的内心,你们想要怎样的父母?
我认为电影不仅仅是在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从头到尾,导演并非在反对应试教育。而是在强调,终生学习,终生思考。
一开始,童年马飞,便受到来自老师的恶意,认为他缺根弦。这种场景,很多人都熟悉吧,小时候,犯错了,父母老师很少耐心的教导你,为什么犯错,怎样做是对的'。而是粗暴的问,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简单都不会!
我蠢吗?我也不知道。
少年马飞,因为厌学,所以旷课,看武侠小说,面临退学风波。母亲不惜下跪,为他求得一个上学的机会。
母亲很爱马飞,可是母亲却对马飞说,你这么笨,能考进年级前十么?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了年级前十的样子么?
另说一句,一开始觉得任素汐演技忽然尴尬了,那台词,就像刚从驴得水的剧组回来。后来发现,任素汐和老孟,是这部戏温情中的笑点,虽然仍然尴尬,但尴尬里也让我笑了几次。
父亲反驳了母亲,年级前十应该长什么样子?
少年马飞,和出狱后的父亲,是电影的主要描写部分。父亲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马飞,你很棒,你不笨,你不是废物。
电影里,父亲是一个出狱的工程师,几乎给了马飞最差的物质条件。却也拼尽全力,让马飞重拾信心。
很多人认为一个年级垫底的孩子,仅仅用了一学期,便成了年级前十,让辛辛苦苦每日熬夜刷题的孩子们,成了笑话。
我觉得,这个剧情没有问题。努力加不热爱,努力加热爱,哪个会更好。
马飞,初中的一次期末考试前夕,找到了毕生热爱的事情,确定了心中的梦想。刷题的我们呢?可知道自己的梦想?可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标?
电影探讨了一系列话题:
1)成绩最优异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么?
2)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考大学么?
3)考上大学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
总体而言,
这部《银河补习班》的确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个半小时的观影历程,如同坐上了一场情感过山车。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3
7月24日晚上,我和姥姥、姥爷去电影院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银河补习班,主要讲了马飞(主人公1)考上初中后,和爸爸马皓文(主人公2)一起学习,从班级垫底,到年级前十。最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在马飞学习的道路上,非常的艰难。除了他爸爸,其他人(老师、同学、邻居)从幼儿园开始就说他“缺根弦儿”。而他爸爸是一名设计师,在马飞幼儿园时,因设计的桥塌了,为公司背黑锅,住了6年监狱。出狱后,马飞已经上初一了,在班里一直是垫底儿的,后来差点被主任开除,于是他爸爸马皓文和主任打赌,在期末考试考到前十,不然就心甘情愿被开除。街坊、老师、主任,甚至那些同学都在“欺负”着“缺根弦儿”(马飞,其他人都这么叫他)和马皓文。他们经常被瞧不起。但在他们的努力下,考出了好成绩。这都是因为马飞的爸爸马皓文的教育方法好。他爸爸告诉他说:他每天只用会0。1厘米的知识就好。还告诉他们的老师说:反复地复习就和蒸馒头一样,您觉得一个馒头反复的蒸、反复的蒸,它会比新蒸出来的`馒头好吃吗?他爸爸说的有道理的话数不胜数,好多都在锻炼马飞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我最喜欢的三句话:
1、只要相信自己,地球上的所有事你都可以做好!
2、相信爸爸,你永远不会输!
3、你聪明不聪明,只在于你的脑子是再转还是在睡觉。在他当上宇航员后,在太空发生了一件只有亿万分之一可能发生的事——他们和陆地联系的东西坏了!现在他们回不去了,因为到大气层时,如果不修好,整个飞船将会变成一个火球。如果要修,也有很大的危险,马飞的宇航服只能维持四分钟,四分钟内马飞如果没回来,就会变成太空垃圾。而马飞在这危险的时候想起了他爸爸的话,最终马飞成功了,他们成功的飞回了地球!如果不是他爸爸的培养,他就没有当上宇航员的那一刻,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受益匪浅。这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力量!马飞创造了奇迹,马皓文(马飞的父亲)则用行动告诉了我们教导、学习的方法。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4
我无意看到了这个电影就去看了,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非常感动电影中父亲和儿子坚强的品质和在困境中仍相信人性美好的善良!但给我感触最大的是里面的教学主任,他以一种偏执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这样的教育对孩子伤害最大。
关于电影,我知道电影是有夸大成分的,但是电影也是源于生活的。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感触这么大,这不就是一个有些古板的老教师嘛?其实电影中的教学主任只是一直不相信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教育观点。这样的老师只是有点执念,但是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尤其是在我处于转折点时遇到了一位“比这样的老师更让人畏惧的老师”。现在的我根本不敢回想当时的那段时间,我感觉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我没有想黑自己老师的意思,只是这样的老师对孩子的摧残是无疑的。幸而电影中孩子的家长是一位有远见的家长,不然这样美好的.祖国花朵就被葬送了。
由于我的个人经历,我对待学生时我选择“各种各样”的教法。对于不同的孩子,我会给予不同的问题以及不同的期待。但是我相同给予他们的是尊重和爱。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需要爱和肯定的,他们希望被老师肯定同时也需要尊重。我对于孩子的问题都会及时作出解答。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们学校的大门口为什么种了两排枫树而不是其他的树?”当时我正在上课,脑子正在想着课堂的知识,突然有一个女孩子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这个女孩子的思维比较发散,但是知识面很广,脑子很灵活。当时我就有点生气了,我说请注意上课纪律,不要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当我转过身看到的是一张惊恐的脸庞,瞬间让我想起来了自己在课堂上也问过自己语文老师同样的话,我问的是:老师,为什么咱们大门口种的是白玉兰树而不是柳树或者其他树呢?老师回答我的是:你父母为什么给你起名叫XX?当时全班哄堂大笑,我羞得满脸通红。看着我的学生我想到了自己,我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我马上给孩子说明了原因“枫树叶子比较大,能为你们遮挡风雨,而且容易打扫”。看着孩子瞬间恢复了活泼,我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我有了这样的阴影,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也走我的老路。
所以,对于孩子的童真请多些爱护,请多些宽容!说不定在你我不经意见就诞生了一位文学家!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
借着不多的观影机会,恰逢大片《银河补习班》上映,我便选择了这部邓超主演的电影。
单看片名就能让人感到纠结了。“银河”,多么高大上、多么宏伟啊!可再一看“补习班”,细小、繁琐之感油然而生。那么影片的主题是什么呢?事实上,影片也正是在宏大与细碎、科幻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中逐步递进的。
电影采用了影视创作中常见的倒叙手法。虽谈不上独特,但其严密充足的铺垫着实令我耳目一新,这一点在故事的末尾尤为明显,嵌入自然,并无刻意。在影片的开始,主角马飞是一名光荣的宇航员,即将代表国家出征太空。但是观众们很快就会发现,故事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马飞所在的飞船遭遇太空垃圾的袭击、与地指失联后,他向飞船指令长诉说起了他的童年,故事才算开始。
在近两个小时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马飞的童年并不幸福。在他幼儿园的时候,父亲马皓文便被人陷害而进了监狱。曾经是桥梁设计师、风光无限的”马工”,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年幼的马飞当时并不知晓这一切。马皓文的妻子也带着马飞与他离婚。但是,马皓文常常给儿子写信,勉励他“脑子只要时刻在转,你就可以做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永远不认输,你是最优秀的孩子”。但是,“缺根弦”的马飞似乎做不了世界上的任何好事。出狱的马皓文历经艰苦、受了许多不应该的挖苦,终于以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性格度过了难关,在他的手上,那个比别人笨的马飞,从班级垫底到年级第一,马飞创造了一个不可能的奇迹。
在影片的末尾,出现了“送给父亲”的字样,我想,这才是这部主题不明确的电影的主题:一个父亲应当给自己的儿子一些东西,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它们应该包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努力奋斗、如何乐观生活……同时也告诉孩子们,他们也应当学习一些东西,这包括:学习的方法、高效自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简而言之,《银河补习班》虽然是一部喜剧兼带一点科幻的电影,但其中的意味,显然是送给普天下的父亲和儿子们的。尽管它的剧情过于理想(比如马飞有一个曾经坐牢的父亲却仍能够入选宇航员)但它显然是希望借此传达一种“一个父亲不能更不会被生活所击倒”、“一个孩子不能放弃自己,要敢于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高尚精神。一个在监狱坐牢7年的父亲、一个班级成绩垫底的小镇孩子尚且如此不服输,我们,这些生长在大城市的人,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说自己不行呢?
“只要你一直想,你就可以做好任何事情。”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相关文章: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13
《银河补习班》的观后感11-04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9-14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20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6-09
电影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31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荐】11-30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精】11-30
【热】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29
【优】银河补习班观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