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
国庆假期第三天,爸爸带我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我早就听爸爸说过了,听说里面有很多古代书法名人写的作品,喜欢书法的人都会去那里参观,而且还不止去一次呢。
爸爸向我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走进碑林博物馆,天啊!真的是碑石如林,石碑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爸爸带我一个碑一个碑的欣赏,向我详细讲解每个碑文的意思和写这些字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这块碑样式非常独特,四面都刻的字,碑的最上面刻的是一条巨龙腾飞的图案,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7个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有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每块碑上记录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画里藏字》碑,猛得一看,是画了一幅漂亮的竹子图,可当我仔细看,那些竹子其实是字,写的是一首诗,非常有趣!还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地图的距离都量得清清楚楚,真是太精美了!
我们最后去的一个展室里的碑全是原来放在国子监给学生作范本的,是给学生当字典用的。这些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个字,字字都工整准确,方方正正。
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宝库。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决心。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2
“哇塞!”
“居然捐了那么多!”
从南通慈善博物馆里传来阵阵感叹声。咦,这是谁呀?哦,原来是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参观呐!我带你去看看吧。
我们刚走进大门,就立刻瞧见了石块上那八个醒目的铁制大字—“祈通古今,以宏慈善”。刚经过旋转门,就望见地上满是“善”字的各种写法,再向前走几步就来到“仿古街”。
“仿古街”中全是惟妙惟肖的真人蜡像。我好奇地向其中一间屋子里张望,脑袋刚伸进去一半就被吓得要死,差点儿没摔倒。也难怪,里面的蜡像栩栩如生,连手背上的青筋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年迈的老医生在给年轻的小伙子看病,老者捋着胡子神态安详,而一旁的小伙子却跟他有强烈的反差,看上去心急火燎的,好像有啥急事。
慈善博物馆里不仅有许多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许多老百姓感人的事迹。这些把一生赚的钱都捐给慈善事业的老百姓们不计其数,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三轮车老人白方礼爷爷,一蹬就是18年,他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虾,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吃好穿暖。看到这儿,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往外流,而我并不想克制它们,哪怕别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
九十分钟的参观流程很快就过去了,我坐在车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节省一口饭,日积月累,就能节省一袋大米,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吃得饱一些吧!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3
这次去安阳,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各种出土文物,使我开阔了眼界,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去研究,参观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遗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精巧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国家的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二是提醒参观者,这些流失到异国他乡的殷墟文物,仍需国人挂怀这件展品很遗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没看到盖。安阳,驻足殷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着那些文物,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脉搏,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真为祖国,有这么璀璨的文化而骄傲,更为有幸亲眼目睹而自豪。
此次殷墟之行,我们的收获都是超长的频多。当我们置身于殷墟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巧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游客的我们那么听到了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殷墟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这次旅游,我也跟着你们再一次领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历史。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4
今天,我和父母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前八座宏伟的汉白玉雕像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博物馆由方形底座和巨型穹顶组成,分为四层,各有特色。一楼是青铜博物馆,二楼是陶瓷博物馆,三楼是书画博物馆,四楼是货币博物馆。
我们带着有序的参观团队进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来到青铜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令人眼花缭乱,达丁、西尊、黄丸等青铜器历史悠久。达丁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前,古人就能创造出如此精美图案的宏伟青铜器,真是令人惊叹!
参观完青铜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陶瓷博物馆。我发现了两件非常不同的瓷器。一种叫如潘瑶,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茶壶。它的质地很硬,直到现在都没有磨损的痕迹。我觉得一定是古代无名艺人的心血。相反,大汶口文化中的黑陶空心高柄杯,质轻易碎,壁厚只有一毫米,故称“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文物,我最喜欢的是青花瓷。雪白的瓷器上画着蓝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光着头,仿佛在找人比拼;有的两条龙纠缠在一起,好像在打架;有的.努力飞向天空,仿佛摘太阳……看着这些矫健的龙,不禁暗暗赞叹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飞逝而过,很快就离开了博物馆。回头看看身后的博物馆,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绘画和书法沉淀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5
参观辛亥博物馆,令我印象深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可以详细地了解到不同时期革命先驱们的事迹,深刻地感受到他们为中国社会解放、民族独立而拼搏奋斗的志士仁人的'精神。
走进辛亥博物馆,可以看到许多反映辛亥革命的实物模型,以及各种报刊杂志、文献资料和史料,可以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内容。
参观完博物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先驱们的精神:不畏艰险,坚定信念,拼搏奋斗,勇于担当,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独立而不懈努力。
参观辛亥博物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先驱们的精神,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以他们的精神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6
在我校组织下,我班32人在12月4日下午同几个兄弟院系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之后感受良多,写下这篇观后感与同学们探讨。
之前早曾闻地质馆的大名,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这次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的实践课,让我满足了一下这个心愿。中午大家早早的做好准备,一同痛并快乐着的挤公交车到了位于郑西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有些令人失望,没有河南省博物院较大的占地面积,也不如博物院造型那么别出心裁,放眼望去,广场上只有一个巨大的恐龙模型还算是比较壮观。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难道说真是看景不如听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队伍进入了地质博物馆那不算大的门。
进入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大块璀璨夺目的方解石,在灯光之下,不同的晶格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顿时,我立马来了些精神,凑近观看,不禁叹服大自然这个万能的造物主的伟大。怎知,更令人称奇的在后面。
进入展厅,首先让我跌掉眼镜的是,原来展厅是在地下,所以在地面上看来,地质博物馆其貌不扬!当时我就又想起那个教训:任何事情,不要早早的下定论,在不同的方向看,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收敛心情,观察四周,发现自己仿佛置身时光隧道,首先踏入的便是宇宙的起点,一个不规则的球状物质,在某天,这个不稳定的物质突然发生了大爆炸,这便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又经过亿年为计数的冷却之后,便形成了现在这个较为稳定的宇宙雏形。
随着在“时光隧道”的前进,我们到了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各种地形进入我的眼睛,时而巍峨的群山,时而广袤的平原,时而又是苍茫的雪原。最令人难忘的便是各种奇特的地形了:比如卡斯特地形等。在长期的雨雪冲刷,冰川开凿的作用之下,在一些地球的角落形成了那些令人叹服的地貌。突然从地面拔地而起的高山,一块一块叶状片石堆叠而成的石林,高山之中突然出现的巨大溶洞.这些亿年作用产生的石块,沙石,记载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曾经发生的一切。这些模型做的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乱真,当然,也有许多珍贵的标本,外星来的陨石,钟乳洞的石笋,地下千米深处的断层标本.
.为我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
很自然的,不知不觉的在这个“时空隧道”里出现了生命,到这时,一切都变得越来越有趣了,各种化石也出现在展柜中。如三叶虫这种在传说中的存在,便以化石的形式出现在我眼前,花纹、触角、壳,无一不生动,而这些大量的保存完好的化石,也侧面显示出了当年的.这种生物在大海里是多么的繁荣.
.进化是自然的规则,三叶虫、海百合走了,各种鱼类出现,鱼类锐减,大陆结构发生了变化,两栖类,爬行类应运而生,物种也由最初的少数几种开始了大爆发。
最令人难以忘记的也许就是下面的展区了。恐龙,这个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物种,现在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鱼龙长达数米的化石给予我们真实的感觉,十数米的恐龙骨架模型更是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许恐龙是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史前物种了,从最初的连环画到后来的《侏罗纪公园》,恐龙的身影无处不在,大家对一些恐龙也是如数家珍,什么马门溪龙、窃蛋龙,都如同早就认识一样。看着橱窗里的骨架,不免唏嘘,曾经称霸地球千万年的霸主,现在却在橱窗里,默默地用化石展现曾经的风采。一个物种无论力量再大,也无论多么的风光无限,在大自然前,显得却是那么得卑微。
随着我脚步的前行,橱窗里的化石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动物的头骨或其他部位的骨骼,这就证明着越来越靠近近代了。经过一个大毁灭,爬行动物大量减少,哺乳动物出现了,袋熊、袋虎以及现在依然生存的鸭嘴兽和袋鼠,记载着早期哺乳动物的模样,剑齿虎、巨鬣狗,大型猫科动物,依然是男同胞们的最爱,橱窗前不时有男同学用手机咔嚓咔嚓的拍个不停。然后,就是人类的出现了。
在“时空隧道”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表,他把从宇宙诞生到现在比拟成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令人惊奇的是,我发现在这非凡的一天里,绝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生命的,直到“晚上”,才出现了最初的一组氨基酸,而现在不可一世的伟大的人类,出现的时间,是23:59:59,而不可避免的,人类也在走向灭亡。
难道就先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什么都是浮云,我们的努力,最终都有会回归成零,再次变成一堆碳氢氧?不!我们的努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正因为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显得渺小,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的努力,创造辉煌的文明,短期里,我们要让历史记住自己,上升到以万年为计的时光里,我们要让也许是下个可以创造文明的物种记住,曾经有个叫人类的、团结的种族,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小星球上,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
在这之后,我们有参观了其他展厅,比如河南地形地貌展厅,矿物展厅等。其中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矿物展厅了,不同分子组成的晶体,令人眼花缭乱,在这里,你才会切实体会到,什么叫做鬼斧神工,现代化的机器,永远也做不出来这种万年积淀出的神话般的美丽。
这次地质馆之行,让我们大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让我的思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时光这个大转轮里,如果你不能抓紧时间,创造出色的价值,也许,你连一个尘埃都算不上,所以,大家努力奋斗吧,为了让时间记住你。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7
今天,天空飘落着稀稀拉拉的小雨,空气中带着一些寒意。我和妈妈来到了温州博物馆,只见门口人山人海,来参观的人络驿不绝,场面十分热闹。
我们先来到了书画馆,这里展示的是现代温州女书画家——张光的书画作品,她画的花鸟画、墨竹、兰和蝴蝶等,画得跟真的一样,栩栩如生,很让人羡慕。她写的毛笔字很镌秀,就象印出来的一样。我真希望自己也能画出那么美的画,写出那么好的字。
参观完书画馆,我们来到了工艺馆。这里陈列了许多工艺品,形态各异,品种繁多,做工很精美。尤其是那些人工雕刻的'佛像,活灵活现的,很逼真,令人赞叹不已。
然后我们又来到历史馆,最让我惊奇的,有好多人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有弹棉花的、有锈花的、还有要饭的等。我连忙问妈妈:“这些人怎么在这里表演,怎么一动不动的?”妈妈笑着说:“这些是蜡像,是用蜡雕刻成的,不是真的人。”哦,原来如此。我还看到许多古代的钱、衣服及以许许多多我从未见过的古人用过的东西,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自然馆。这里有许多动物模型和标本,如老虎、白天鹅、驼鸟、梅花鹿等模型,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恐龙模型,有三角龙、霸王龙、梁龙等,它们好高大呀,比我上次在动物园看的大象还大,比长颈鹿还高,有二三层楼房那么高,尤其是梁龙,它的脖子特别长,像一根长长的绳子。我好像来到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
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有好几个馆没有去看,只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下次有机会,我还想再来。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8
天空还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让我的心情还没进入烈士纪念馆就开始沉重起来,不由得想起他们那些感人的事迹,
我们在纪念馆一个解说员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烈士纪念馆,让我感触很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东北人们的抗日精神却将永久载入历史。看到赵尚志烈士生前所使用过物品,再听听李兆麟、赵一曼等烈士的动人事迹,一股爱国生日祝福热情在我的内心澎湃起伏,接受这样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东北抗联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不仅体现出我们中国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及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气节!除了对东北烈士们的震撼和敬佩,除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我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我不得不说这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洗礼,对一个人精神上的升华。在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极端份子企图破坏我们的和平环境时,我更加认识到:我们不一定非要到现场与那些极端分子作斗争,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行为。让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祖国创作价值,让我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以我们极大爱国热情结成凝聚力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一个中国人,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对于,日军对我华夏儿女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我华夏河山的重重践踏,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原谅,但决不能忘记。
中国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东方雄狮,而是一个正在崛起、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9
广东省博物馆筹建于1957后,至1959年10月建成,三层陈列楼层场面积为2300平方米,主要收藏和保存广东历史文物(以出土文物为主),举办陈列展览,开展宣传教育。1992年底又建造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有13个展厅,2个客厅和一个学术报告厅。30多年来,博物馆文物藏品从4000多件增至12。4万件,有陶瓷,字画,端砚,金木雕,钱币,出土这物等一级文物300件以上,图书资料5万余册,举办过各种陈列展览上百次,受到国内外宾客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在华南及海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我们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不禁对我们的悠久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生命的足迹让我们冥想,革命先烈让我们自省,祖先们的智慧让我们敬畏。远古的生命虽已远去,但生命的足迹却永远存在,在地球上永恒在存在,各种远古的生命的化石为现代的我们留下我们那无声去美丽,永恒的痕迹。
自然界无奇不有,一种种不同的石头,即美丽又神奇,经过自然界这个美丽的'画笔描绘出了人间最自然,纯朴的艺术品。
这就是自然界。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地繁衍生息,永恒的足迹让我们冥想,经过自然界每一分每一秒地冲试,有些事已淡去,但那最自然,最纯相朴的艺术品却永远会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着那美好的花朵。绽放着那美好的花朵。
博物这行,收获挺多,唯一遗憾之处,时间仓促,很多地方都没细勘察探,只是过了下眼睛的洗涤,心灵的一种冲击。
这次参观,真的收获不少,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大学生活确实丰富多彩,星火学社真的带给了我快乐,以后我一定会多参加类似这样的一些活动,增加自己的见识,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够多开展这样的活动,给我们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0
今日,我和妈妈一起去汽车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欢快而有意义的参观学习。
博物馆主要分为将来馆、进步馆和缔造馆。分别呈现了汽车的进展过程、汽车的不同结构和功能,以及将来汽车的进展方向。我最宠爱进步馆的记里鼓车和各种古代马车。记里鼓车是古代用来测量距离的,它每走一里地,上面的小人就敲一下鼓。走完以后,看敲了多少下鼓就知道走的距离,缔造它的人真聪慧呀!
中国的马车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就消逝了,随着技术的提高,马车也从单一的交通工具慢慢地变为享受工具。随后,马车消逝了分类与等级,直到19世纪,马车照旧是特别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1866年奔驰制造出世界首辆三轮汽车,1908年福特T型汽车的研制,1913年福特汽车流水的建立,汽车真正代替了马车,成为我们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汽车的进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比如生活更便捷了,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问题,比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以及出行平安等。我想长大后要解决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设计出更加平安、舒适、环保的汽车,让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1
秋天的一个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所有的六年级学生都参观了历史悠久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里参观的人太多了!川流不息。
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有树,鲜花盛开,芳香扑鼻。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一楼大堂,直接进入展厅。我看到了很多古代使用的钱币和陶器,从商代到清代各有不同的特点。那些硬币形状很特别,有的像贝壳;有些像镰刀;其他人就像粉丝。仿佛行走在遥远的青铜时代。
二楼,很刺眼。那些陶碗、陶牛、陶羊,还有石矛、石斧、石盾,一下子把我带到了“钻木取火”的时代,仿佛和我们的祖先一起与大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然后,我们参观了其他展厅,看了各种金银玉器。这些东西虽然老了,但依然耀眼夺目。我很惊讶古人有如此高超的技艺。
印象最深的是神奇的灌壶,真的是做工非常棒。倒置的水壶虽然有水壶的.形状,但是壶盖和壶体是一体的,不可能像普通水壶那样从口中注水。原来这种锅的底部有个小洞。用的时候可以把锅倒过来注水,所以叫倒过来。注水时,水不会从口中流出;加水后,将水壶放直,以免漏水。
这一刻,我仿佛穿越了不同朝代,领略了当时的文明与智慧。我为我们文明灿烂的古老国家感到无比自豪!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2
听说参观博物馆要排很久长的队,今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乘坐双层巴士来到湖北省博物馆。等了好久,终于开馆了。于是我们开始了博物馆的神奇之旅。
我们首先来到楚文化馆。楚文化馆最有价值的就是越王勾践剑了。最有趣的.是车马坑墙壁上的一幅画《车辚马啸》。无论我站在画前方的哪一个方位看画,画上的战士都好像要骑着战马驾着战车冲向我。真的很神奇吧?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3
这个假期我过的非常有意义,因为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位于沈阳师范大学院内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当我走进去一看,先是大吃了一惊。这里的化石可真多啊!我看见了最早的海洋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化石和照片。最吸引我的是巨型蜻蜓的标本。它的身体是正常蜻蜓的十倍,它每小时能飞69公里,我真的好奇,世界上真的有这种巨型蜻蜓吗?
我们继续往前走,展馆内还有四大明星化石,分别是: "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 赫氏近鸟龙化石,距今约为1.6亿年,比迄今世界最早的'鸟类化石始祖鸟还要早约1000多万年,发现于朝阳建昌馆藏化石赫式近鸟龙全身披覆粗糙的羽毛不利于飞行,是恐龙而不是鸟。然而正是这个化石的出现,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第2号明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发现的" 会滑行的蜥蜴" 赵氏翔龙。化石全长15厘米,8根细细的肋骨清晰可见。这种类型的蜥蜴,只有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才能够看到。它被发现于我省的西部,说明在1.25亿年前,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海南一样炎热。还有两位明星是证明了鸟类可动性头骨早期演化和早期鸟类的树栖能力演化研究作出了贡献的 "沈师鸟" 和世界最早的花" 辽宁古果" 。
同时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还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我在第六展厅互动科普厅的恐龙剧场中,看见奔跑的恐龙群从身边呼啸而过。随手点击5种不同恐龙,他们就会从3D 屏幕中走出,并且发出不同的声音。我还玩了好几种跟恐龙互动的游戏,我让恐龙生蛋、我还通过快速奔跑直到恐龙飞翔,我还和恐龙比体重,他们真的是好重啊!我还和恐龙一起奔跑,还玩了恐龙拼图的游戏!
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下午四点钟要闭馆了,我恋恋不舍的跟爸爸妈妈离开了那些可爱的恐龙,最后我还买了两个恐龙蛋作为纪念呢!这次参观真的让我长了许多见识啊!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4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 “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肃穆庄严的西安孔庙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到碑林,我犹如置身于碑的森林。走过一间间藏室,仰望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仿佛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秦篆汉隶到魏碑,唐宋明清诸多大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真迹,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大师。但是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中国古代书法家—颜真卿。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颜真卿是怎么练成的一手好字,在他小时候,颜真卿家境并不富裕,是在没办法他就用碗当做砚,一只刷子当做毛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墙壁就是纸。等到墙上被他写满字的时候,就用清水把字冲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日复一日,他的刻苦努力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字。所以在他年轻时,他的书法就已经 赫赫有名了,而老年那就更是一位书法家了。
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颜真卿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我一定要 像他一样练一手好字。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
星期六下午,我和陈欣妍同学约好1点钟在伞博物馆玩,我们在门口跳了一会绳子,就进去了。我看到了鲁班发明的伞,伞是用竹子和油纸做的,油纸上面画了好漂亮的画哦。
我们玩了一会点读机,可以在点读机上的伞上做画,我选了好几幅画,做出来的伞好漂亮哦。接着我们去了运河博物馆,看到了地面上用玻璃做的地,我们好害怕啊,生怕掉下去。
我们继续往里面走,看到了古代人的雕像,他们正在挖运河,有的人在搬石头,有的人在用独轮车运沙子。参观完以后,我和陈欣妍同学拜拜各自回家了。
参观博物馆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扇博物馆,里面介绍很多的扇子,有团扇、折扇、仪仗扇、长柄扇等,我还知道了团扇是从唐朝的时候传到了日本。博物馆里还介绍了做扇子的'工序,要画扇面、要做扇骨、还要糊扇面,然后里面还放了很多做各种各样扇子的工具。我还玩了两个体验游戏,一个是虚拟扇街漫游,就是用那个手柄遥控方向;还有一个是把扇子扇起来,图上的灰尘就会不见了,很好玩。
后来,我们还去了运河博物馆,可是我觉得还是扇博物馆更好玩。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又来到了扇博物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是以小学生的身份重新又参观了一遍博物馆。
我先是在门口体验了手工剪纸,然后进入博物馆内参观了各式各样的扇子,大大小小,有团扇、折扇、仪仗扇、长柄扇等。每次去都要体验两个游戏,一个是用扇子挥去壁画上覆盖的灰尘,还有一个是用手柄摇控漫游扇街。之后我还碰到了张佳愿,真是非常地开心。
之后,我还去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在里面亲手做了一面镜子,真是太棒了。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三峡博物馆。
我觉得最好看的是三楼的战争电影。演得很精彩而且很有意义,我从中知道了家乡重庆的历史,看到因为战争死了那么多人,我都好心痛,现在的重庆变得这么美好,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
我还想说那黄河的水,当我看到电影里那黄河的水一起奔向我们时,我的心里突然想亲自去黄河看一看。
参观完后,那些形象我一直都忘不了,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今天,我拿着市民卡,去参加第二课堂,我一下子去了四个博物馆。扇博物馆、伞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我在每一个博物馆前都刷了市民卡,并且叫爸爸给我照了相。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刀剪剑博物馆,那里有最小的剪刀和最大的剪刀,最小的剪刀比我的手指头还小,最大的剪刀跟我的人差不多大,我在博物馆里答了很多题,全答对了,得到了3个书签。博物馆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真是第二课堂啊!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参观博物馆日记12-27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10-25
博物馆参观日记11-04
参观历史博物馆日记05-07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11-30
参观博物馆日记15篇(优选)12-27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1-19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1-20
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后感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