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11-26 07:14:1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实用(12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实用(12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九月一日,我观看了由董卿与撒贝宁老师主持的《开学第一课》,观看完,我为我们的五星红旗自豪。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了我们的“中国梯”,将五星红旗插上的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故事。

  在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第二台阶”的地方,架设了一个金属的梯子。到2008年,一共有1300多个中外登山者通过这个梯子圆了自己的“珠峰梦”,还被许多国外的登山家称为“中国梯”。

  还有与共和国同龄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经也参与了1975年那次攀登珠峰、架设“中国梯”的过程。节目中,夏伯渝老师又动情讲述了背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我还非常喜欢的.就是为了让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闪耀”,“嫦娥人”进行了上百次试验。

  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在1月11日,“嫦娥”和“玉兔”在月球背面完成互拍,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它们胸前的五星红旗,也是如今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这使我非常自豪。

  后来孩子们又围绕着玉兔,问起了备感关心和好奇的问题,“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孙泽洲也在现场,为大家解除了疑惑,同时,“呆萌”的“玉兔二号”又作为我们小助教,与现场小朋友亲密互动,分享它在月球上的所见所闻。

  70年来,升国旗,奏国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少年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腾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盼望着盼望着,开学第一课的播出时间终于到了,我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到电脑前准备上课。

  上课开始了,我最喜欢的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和幽默风趣的萨老师出现在我眼前,我高兴极了!这节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老师首先讲了中华骄傲――汉字。我看到了神奇有趣的甲骨文,还看到了我特别崇拜的.钢琴家朗朗,他跟拥有五十三根手指的智能机器人一起演奏……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课程结束了。我有点意犹未尽,好想再看一遍。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因为这堂课实在太精彩了!有趣的地方乐得我前仰后合,感动的地方,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其中最让我感动是来自美国的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他特别喜欢中国,更喜欢中国的汉字。为了学习汉字,他做了一万五千多张卡片,他在吃饭、散步,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拿出卡片学习汉字。看到一个外国人这么认真刻苦学习汉字,我心里很惭愧。

  因为我平时喜欢看书,不愿意动笔写字,字写得也不好,为此,暑假妈妈把我送到了写字班。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的字有了很大进步,对写字也有了兴趣。今天看了汉字叔叔的故事,更加坚定了我写好汉字的决心。因为我是一个中国娃娃,更应该把“中华骄傲”--汉字,学好、写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校园安全是我们都需要留意的一件事情,在夏季,校园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我们的同学情意。

  夏季是一个酷热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多数的人都会由于热而变得心情烦躁,在这种苦恼里,校园安全隐患也就开头出现了。假如我们热得心烦气躁时,盼望大家多多深呼吸。遇到与同学争辩的状况时,首先试试深呼吸,让自己在深呼吸的过程中,冷静下来,再来心平气和的和同学争论;遇到不情愿上课的状况时,首先也要试着深呼吸,不要消失逃课的念头,更不要消失逃课去游泳的念头,以免在游泳时消失重大安全事故。

  上周我们学校就消失了这样一起由于夏季酷热而引发校园安全事故。这起校园安全事故里面的同学,正是几个热得心烦气躁的少年,他们本还是朋友,却由于一句话没有说好,产生了冲突,几人相互殴打,致使两人重伤,一人轻伤,现在都还躺在医院里进展着治疗。假如大家都能够在校园安全上做一些努力,在天气酷热时多多深呼吸一下,这样的校园安全事故也就不会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大家不要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这样的事故就在我们的呼吸之间,在你我他之间就有可能发生。

  我们在校园安全上都付出一些努力吧!尤其是在夏日炎炎里,我们都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做好自己,也爱护好他人。避开消失这样损害同学情意的事故,也避开发生影响我们生命安全的事情。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了自己,才有可能杜绝校园安全的隐患,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努力,才有可能心系你我他。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人是要有理想的。人没了愿望理想,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理想,就等于生命缺少了阳光雨露。人在社会上扮演了多重角色,有着多重的理想。

  我是一位青年,我渴求进步;我是一位父亲,我期望女儿健康成长;我是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早日成为栋梁。我有太多太多的理想,在这我要说说其中的一个理想。就说说教师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相长;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要做好教师,可谓责任重大。自从参加工作做了教师以来,我一直有个美好的理想: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觉得现实与理想还有一段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热爱教育,注重情感。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任何一方未做好,都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一位教育家说,“爱可以弥补天生的缺陷”“情可以使寒冷的'冬天变得春天般的温暖”。这充满哲理的话语,的确可以启迪许多人的心扉。只要真诚地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我想对教育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没有回报。2、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教师决不能满足现状,要随时学习,及时调整知识结构,以免知识老化。现代是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的时代,你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定将是社会历史的陶汰者。3、塑造形象,给人表率。教师的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影响他一生的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时时处处,养成良好的师德规范,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要体现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给学生和他人留下美好的形象。

  以上三点,若能做好,我想,要做“良师益友”的愿望就会更快现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9月,金秋,暑假在一声声蝉鸣中进入了尾声,伴随着丝丝秋的凉意,又是一年开学季,2023年《开学第一课》也随着学生们的开学如约而至。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的第一门课,每年都会根据当下的环境给我们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每一节课都蕴含着极深的教育意义,而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对于中华儿女来说,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一堂不能缺少的课。《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宝藏,“两亿字,282册,510种”,这在我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可在这一个个巨大的数字后面,却是中国研究人员的心血筑成的,这是一件多么浩大的工程,但是他们完成了,默默无闻的奋斗二十年。

  在王博教授生动讲解《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汤一介先生更是令人敬佩和感动,76岁高龄并患有肝癌晚期的他一直在坚持着编辑《儒藏》,在面对病情的一直反复,却只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他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执着,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信心,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敬佩,也激励着我们勇担文化使命,赓续精神文脉。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应该向汤一介老先生学习,勇于承担责任,不负韶华。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爱是什么?爱是分享。爱是什么?爱是力量。爱是什么?爱是承担。爱是什么?爱是荣耀。

  “开学第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第三课《爱是承担》更是令我过目不忘。 一个自幼丧父母的小男孩鹏飞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家庭情况可想而知。鹏飞5岁时,奶奶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使这个本来家境贫寒的二人家庭雪上加霜。董事的小鹏飞又是做儿子又是做孙子,开始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眼看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生活,奶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她开始减少自己的用药量。然而,不幸就像杀人不长眼的吸血鬼一样再次降临到了这个苦难家庭中;由于长期停药使得双目失明。

  可怜的鹏飞每天起早贪黑,休息的时间不到7个小时看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我情不自禁地想对鹏飞哥哥说:“鹏飞哥哥,你实在太了不起了,在这种艰苦的生活中,你能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还拥有前20名的不错成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比起你来,我感到自己好幸福,我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有亲爱的.爸爸妈妈,可爱的小弟弟,我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娱乐。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变小了,变得十分渺小了,也变得不懂事不听话了。” 用俞敏洪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生活是一种挑战,生命是永远的希望。鹏飞哥哥用自己的生命迎接挑战,点燃了希望,坚持下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那么,我何不以此为榜样呢? 我觉得我应该像鹏飞哥哥一样,学会面对生活,学会怎样帮助父母去分忧解难,使自己“强大”起来。

  我不光要爱自己,还要爱父母爱家庭,爱祖国爱世界。“爱,让中国更美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7

  本课主题是“创造向未来”。四堂课的课题分别是梦想、奋斗、探索、未来。

  功夫巨星成龙为实现梦想奋斗多年。他是演“死尸”出名的,很多人演“死尸”的时候会忍不住呼吸,“插”在身上的`剑就会跟着动,这样容易穿帮。而当镜头转向成龙的时候,他就会努力憋气,避免穿帮。就这样导演注意到他,开始给他安排角色,他也就是这样慢慢成名的。他告诉我们要创造,要有梦想,还要勇于拼搏。

  纪实摄影家解海龙以“我要上学”为主题拍摄了一些列照片。正是这些照片改变了“大眼睛” 、“苏明娟” 、“大鼻涕” 、“胡善辉” 、“小光头” 、“张天义”等渴望知识农村孩子的命运。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梦想”启发创造,青少年要敢于有梦,梦想是走向未来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只要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梦想努力,我们的大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吴光辉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最终成为“国产第一架大飞机”C919总设计师。他从小热爱无线电,儿时就摸索制造出了“自制收音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知道在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敢于尝试,不断探索。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新的奇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不断的追求梦想、不断的奋斗、不懈的探索、一起创造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8

  9月1日,新的学期开头了。在这一天,中心一台的《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晚八时,我们一家围坐电视机,悄悄收看这个精彩节目,承受心灵洗礼。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它绽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历史长卷,叙述了那些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快乐时刻与动人故事,让我大开眼界和深受感动。

  “国旗,国旗真漂亮……”这熟识的旋律一响,我的热血便沸腾了,国旗、国歌、国徽这些祖国的象征,永久印在我的心里。

  《开学第一课》有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受益匪浅。身残志坚的夏伯渝老爷爷就是一个典型。他从北坡登上珠峰的故事扣人心弦。由于那时候装备缺乏,加上珠峰山巅奇冷无比,夏伯渝老爷爷双下腿截肢了。双腿截肢的他并没有放弃对幻想的追求,而是带着沉重的义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冲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去年,他最终胜利地登上上峰顶,得到了人们的交口赞扬。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年逾古稀的他消失在《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依旧精神焕发,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还有一个故事也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无比强大。那就是严冬叔叔介绍的那艘军舰及其它的故事。有一天,那艘军舰被派往海上为远洋渔船保驾护航,成功地驱逐了二十多艘海盗小船,那场面的真是感动人心呐。

  “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气。科技兴则国家兴。我们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盼望。我肯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学问,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

  《开学第一课》给我注入了成长的力气。期盼下一期的《开学第一课》快点到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

  在9月1日晚上,我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父母教会我。

  第一课的班主任张泉灵。说了郑渊洁为了父亲“环游世界”的愿望,自己改造了一辆摩托车,载着父亲环游了北京、湖南、河北等地区。他教了我们“孝”,要孝敬父母,所谓“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第二课是何炅当班主任,题目是“爱”。说了秦勇的儿子“大珍珠”在小时候患上了情绪失调症,4岁还不会说话,而秦勇因此放弃了音乐圈!全心全意照顾“大珍珠”。最后,秦勇在台上说:“爱!要及时表达,不能等待。”

  第三课是王小丫为我们上的课,主题是“礼”。讲了容祖儿小时候,喜欢在下雨天踩水坑,把水溅到路人的衣服上。妈妈知道后,教育了她要讲礼貌。因为“礼”是影响一生的家风。

  第四课的班主任是张家振,说的是“强”。说了张家振老师带着一群西藏孤儿学武术,并组成“武艺班”,在比赛中一次次荣获第一。而在《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张家振老师与武艺班的学生为我们表演了武术——自强不息。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知道了:“孝”是文化传统的.美德;“爱”是人世间最美的字眼;“礼”是立身之本,“强”是自强不息。还要学会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伴随爱成长;还要讲礼貌,学规矩,懂礼仪;还要学好《弟子规》,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孝敬父母,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爱。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九月金秋的登台,代表着热热夏日的退场,也表示我们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每年九月一号的开学季晚上,央视教育类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在八点准时开播,每年的节目都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一场意义深重的教育课堂。

  《开学第一课》也让我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每次看完这样的节目以后都会感觉自己其实非常渺小,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一直在奋斗着,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坚守着,贡献自己的力量做着伟大的事情,建设着祖国。反思自己的这一点小烦恼又算得上什么呢?

  当我看到74年前,革命烈士蓝蒂裕被关押在渣滓洞,用最后的力气给儿子“耕荒”留下的74字遗言时,泪水奔涌而出。“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黄沙耕种成为园林……”蒂裕爷爷,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的岁月已经不复存在了,您放心吧我也会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时刻勉励自己、提醒自己:我是中国的少年,中国的未来您放心吧!

  当我看到李大钊同志的孙子-李宏塔、李亚中两位老人时,我被深深地感动到了。我仿佛在两位老人的脸上看到了李大钊同志的正气和无私。李大钊同志被国民党实施绞刑后,他给家里仅仅留下了一元大洋。每个月200多块大部分都给了更需要帮助的朋友和学生。是啊,大钊同志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钱财,但正是因为他无数的中国人才从迷茫中看到希望,找到挽救国家的道路!他没有留下多少钱财但却给天下人指引了“家”的方向!

  时代需要英雄,民族需要榜样。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必将铭记!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当浦江的浪花摇落满天繁星,点亮中国馆敞开的门窗,在流光异彩的博园里,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第一课……,这是9月1日中央二台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它的主题是“我得梦,中国梦”。它分为四个阶段:我的梦、坚持梦想、中国梦、传递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片中,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武术演员李连杰叔叔、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叔叔等几位老师分别讲了他们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展开了精彩的演讲。其中,李连杰叔叔的故事,让我感受很深,在他6岁的时候,他就有了想当武术冠军的梦想,11岁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6岁在他取得了五连冠之后,他觉得人生不应当只是练武,于是,他有了自己新的梦想——把中国的武术推向全世界,所以他选择了拍电影。在他成功后外国人想高薪聘请他做保镖时,他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我不会保护一个人,而要保护13亿中国人”。他让我知道了,个人的梦想必须与我们祖国的梦想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意义。 在片中,舟曲泥石流时,一位父亲坚持用他的双手刨开了自己曾经怀有梦想的女儿,小女孩虽然走了,但是,我相信她的梦想会被很多人所传递下去。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所以我会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多看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书籍。我会坚持我的梦想,努力实现我的梦想,让它离我越来越近。10余年后的今天,我得梦,中国梦,花开何方?花开这里!来吧,同学们,请打开心中最美丽的翅膀,飞向我们梦想的天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2

  观看2023年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之后,我深受触动和启发。这堂课以文化传承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主题,通过介绍《儒藏》工程编纂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节目一开始,王博教授给我们讲解了《儒藏》名字的由来。《儒藏》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大宝藏,所以称之为儒藏。然后接着讲解了《儒藏》由2亿字,282册,510种编纂而成。若要做完全本《儒藏》大约需要10亿字,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很难读完。听完王博教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原来一部文献的编纂是如此繁杂。

  通过《儒藏》工程的介绍,我了解到这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整理和编纂《儒藏》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而且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完成的.。然而,这项工作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它的规模。通过《儒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的思想。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节目中,王博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的故事。汤一介在高龄和病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这项工作。当被问到为什么要编纂《儒藏》时,他坚定地回答道:“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职责。”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汤一介先生的坚守和担当精神令人敬佩,他的奉献精神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让我深感自豪。

  通过这堂课,我意识到中华文明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汤一介先生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2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2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6-26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07-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07-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6-29

开学第一课日记06-21

【精】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16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2-16

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