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反思>《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时间:2020-12-26 10:25: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节课的优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美丽雪景图和儿童诗《冬天是个魔术师》,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这时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兴致盎然纷纷举手发言,我又说: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也来到雪地里,他们说自己是位了不起的画家,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识字。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去拼音的词语和单独的生字让学生认读。最后让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因为这一课的生字大多都是熟字加偏旁,因此我采用以一字带多字的方法进行识记,重点放在“睡”和“蛙”的识记上,让学生在了解字意的基础上认识眼目旁和虫字旁。

  三、图文结合,以读促说。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我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另外,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因此,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时,我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看见 从雪地里走过,它的脚印像 。”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的高兴自豪。

  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设计了简单、形象、直观的板书:我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下四种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了“谁画什么”这个句子。

  存在的问题: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显得有点紧张。虽然是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总觉得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够实。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发挥,课堂就会充满情趣。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2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所以我依据教材的特色和儿童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雪景,想象一下看到下雪时最想干什么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接着,我又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用语言表达出看到下大雪的高兴心情了,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讲授重点,巧用学习单

  学生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多媒体出示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后,也就不难理解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了。

  这些设计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地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对这些动物的脚印有所了解的时候,我又利用学习单进行巩固练习,孩子们很快就能对课文朗朗上口了,背诵任务也轻松完成了。

  三、拓展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这篇文本的内容并不难,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出示了一封小马的感谢信,示范读后让学生从中任选一种小动物来模仿说一说。指导几个学生后,我又让他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在组员的帮助下也能有所提高。在轻松的交流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这是一次很好拓展练习。

  四、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还可以增加一块课外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这是很好的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3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的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特征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下面以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猜谜作铺垫。

  上课前我们找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这个谜语是“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学生很快就能讲出是“雪花”

  二、利用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我乐意,我喜欢”的心境下和老师一起活动,能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雪天的景象,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着录像播放,我说:“下雪了,下雪了!大树披着银装,地上铺着雪毯,好一个白雪的世界!同学们,当你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最想做什么呢?”这样问题牢牢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借学生兴奋之时,我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会在雪地里做什么吗?”进而导入新课。

  三、自由读文,教学生字。

  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来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生字教学。进行生字教学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预习法进行识字。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看田字格中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文中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拼读。这样,通过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了心理准备。

  2、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口、脑记住字形。

  在进行生字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了这课的全部生字,我教学生用眼、耳、口、脑方法去识记。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几”和“用”的第二笔方向不一样。简单的字,如“画”“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鼓励学生用熟字来记。如“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教师还重点教学生读准“参、睡”,因为它们一个是平舌音一个是翘舌音。让学生比较“成、晨”的读音,它们一个是后鼻韵母一个是前鼻韵母。通过“蛙”“睡”认识两个偏旁“虫字旁”和“目字旁”。分析完字的拼音和字形后,我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用脑子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

  3、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有“画”这个生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与“一幅画”的“画”的不同意思。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学生理解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四、利用多种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1、利用课件中的“砸金蛋“游戏来巩固生字的读音。我先找了一个上课认真听课的学生到讲台上通过移动鼠标来巩固学过的生字,其他学生坐在座位读出来,当台上的学生暂时忘记了这个字的读音,台下的学生就特别着急。这种方法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生字的读音。具体做法是看哪个组的同学更积极就让哪个组”开火车“读,全组人读对的全班同学表扬他们,有一个同学不会读的就由另一个同学帮助他读。这种现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3、利用“连连看”的游戏巩固字形。具体做法是让一个学生上台把部首和熟字连成一个生字。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

  4、利用“找朋友“的方法巩固生字的组词。具体做法是把每一张卡片发给坐得端正认真听课的学生。拿到卡片的同学先看好自己的生字,当老师说“参”字的朋友在哪里?拿到“参“字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参”的朋友在这里。这样全班同学就一起读生字的组词。这样方法对于巩固学生对组词的记忆很有好处。

  五、利用田字格教学生写字。

  这节课我教学生写了两个字,一个是“几”一个是“用”,我写字之前我让学生先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用”的第一笔是长撇,最后一笔竖是写在竖中线上。学生每人先在书本上描红后再写好。最后老师拿两个同学的书到投影仪上讲评,学生一起来评价他们的字。

  六.教学后的感悟。

  1、备课一定要用心,要多看一些书本,设计出让学生喜欢的方法来上课。我一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

  2、低年级教学应该重视生字的教学。这节课我的识字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实现了“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3、课堂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合理,生字教学占用的时间过多,致使阅读教学没有完成,朗读有些地方指导的还不到位,学生的说话练习少,文章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延伸,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这都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4

  今天,我们一年级举行了ipad教研活动,我执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活动中我收获颇多,通过ipad课前设计以及课上实践,预设效果和实际效果差距不是特别大,总体较为满意,以下我就从教学设计和ipad运用两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一、画廊创设,走进雪地

  首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总共6句话,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文章生动优美,非常适合学生朗读、背诵。我在设计本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些教学目标:学会“啦、梅、用、几、成”五个生字,情景回忆下雪时的情景,读出"下雪啦,下雪啦!”兴奋的语气。通过本课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用上“像”说一说。学生读通课文,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出向往冬天,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

  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猜谜语让学生说出“雪”,再联系上个月杭州的一场大雪让孩子慢慢走进情境。紧接着,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森林雪景的场景,让孩子们变成森林里的一只只小动物,看到鹅毛大雪后会如何发出“下雪了,下雪了!”的感叹!孩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感情明显没有那么强烈,读得较为通顺但是体会不到如此开心的心情。于是,我创设了一个ipad画廊,放进了许多美丽的雪景图,孩子们在看的时候忍不住发出了“哇~~~”的感叹声,从他们的表情中教师看到了孩子此时此刻兴奋的心情,于是立马提问:“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就能马上回答出:开心、兴奋、激动、惊讶等词。于是我告诉孩子,人在激动的时候声音容易响,语速容易加快,你能再读一读吗?孩子再次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加快加重语气,于是第一个句子很好地落实下来了。

  二、寻找脚印,学习儿歌

  在巩固好字词后,我采用了学生读,寻找四位小画家究竟画了些什么。孩子们对着ipad开始自由的朗读,期间会有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问题。紧接着,我出示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填空:

  小鸡画了( ),小狗画了( ),小鸭画了( ),小马画了( )。

  孩子基本都能很快地把空格填出来,然后把“了”字擦掉,就变成了课文的小儿歌,让孩子去读,感受原来一个普通的句子去掉一个字就能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体会儿歌的魅力。

  孩子在初步读通了句子后,出示一幅小鸡在雪地里走路的图片并给孩子一个句子: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 )。

  学生通过这个句子的填写知道了原来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用它们的脚印来画画,而不是真的拿了画笔来画画。

  为了巩固这个句子,我出示了一个ipad画廊,分别放了三张图片,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片来说说上面学到的句子,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十分开心,参与度十分高,把这个“因为···所以···”的句子及时巩固了下来。

  学生此时已经非常了解了四个小动物的脚印长相,于是我设计了一个ipad拖动游戏——给小动物找脚印。学生通过脚印的拖动迅速地将脚印挪动到相应的动物身边,组成了课文中的句子。此时,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并且对这四句儿歌记忆深刻,于是我让学生试着打着节奏读一读这四句话,聪明的学生会利用拍手的方法带领小朋友来读,并且每个孩子自己喜欢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全班同学听到不同的节奏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我让孩子选择喜欢哪个小朋友的节奏,尊重大多数孩子的意见,择取其中一个相对打的好的节奏全班朗读这四句话。

  顺着这个节拍将课文后面的两句话也快速地学习好,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咦?青蛙特别爱热闹,为什么它没有参加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十分踊跃纷纷告诉老师因为青蛙是冷血动物,去冬眠了。于是老师传授一些关于冷血动物冬眠的小知识,拓展了孩子的眼界。

  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孩子留了一个小问题,你觉得还有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留下怎样的脚印呢?激发他们回家去查找资料。整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是比较流畅的,孩子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由于是一年级上册的学生,上课时孩子对ipad的注意力容易分散,ipad的数量有限,合用时小朋友会出现一点小摩擦,都是需要我课后与孩子沟通,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的方向。最后,非常感谢领导和年级组能给我这次上展示课的机会,让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5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共有十行诗句,描写了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与他们互动,做游戏的方式来促使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力求学得既轻松又有效。

  本课我设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朗读和背诵课文;2、认识课文的13个生字,会写5个字;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小鸡、小狗、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4.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小动物们会在雪地里画画的原因。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为到位:

  一、有效导入,激发自豪感导入新课时出示学生的自画像,学生充满了自豪感。当老师问他们是用什么工具绘画的时候,那几位同学大声地发言,言语之间充满了喜悦。同时学生也了解到“画家”就是画画方面比较厉害的人。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识字写字效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还加强形象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摘“苹果”、摘掉拼音的帽子进行生字的教学等都显示出现代教辅工具的魅力。

  三、注重说话,培养说话能力课上,我注重说话训练。“初读课文”环节的最后,我让学生与课文中的四个“小画家”打招呼,并练习用“雪地里来了_____小画家,他们是______。”的句式说说。“精读课文”环节的最后,当通过交流讨论小动物们画的画与它们各自脚印的形状有关后,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a、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b、因为小狗的脚印像_____,所以小狗画________。C、因为小鸭___________,所以小鸭___________。d、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四、有待改进之处:

  1.缺乏对汉字内涵的理解。汉字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础,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过渡到我们现在的印刷字体,它们演变历史悠久而生动,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都有一个故事。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多点研究汉字的形态及演变过程,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汉字的魅力。认知规律及个性体验的影响,他们在谈感悟时肯定是多元化的且不一定是按照老师预设的顺序呈现。2、写字的时间还是显得比较少,以致学生写字练习之后没有时间进行点评交流。3、对教材的拓展做得不够,课前未能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冬眠动物的资料。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6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程校长听了我讲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课后并给我们进行了有效评课。

  程校长首先肯定了我这节课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这节课,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是:

  1、让学生认识文中小动物画的画是他们的脚印。

  2、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4、进行有效拓展训练。

  这节课得到程校长肯定的地方也是这节课的优点之处:

  1、整堂课教师能够时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对课堂上跑神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提醒,让他们时刻跟着老师的指令去做,这也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训练学生课堂上善于倾听的能力。

  2、整节课我做到了微笑教学,对学生能够耐心、细心、亲切的讲解,营造出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体现了教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愉悦的课堂。

  3、本节课我在板书的时候把小动物在雪地上画的画,用简笔画的形式板书了出来,形象、生动,学生看到后也感到很新奇,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上,我们在板书的时候,时不时的能用简笔画代替文字,一定会赢得学生喜爱。

  4、这节课能够有效的拓展训练,做到了再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本节课我在两个地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本节课我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课文,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和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环节就会显得很容易,水到渠成。

  于永正老师说,让学生会读,教师一定要先会读。所以我们教师备课时就要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心皆出吾心”为止。那么课堂上第一件事就是指导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流程。这是“保底工程”,如果让全班学生都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第一课时,我就要训练学生读课文,通过教师范读、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达到这个“保底工程”。

  课堂是遗憾的,只有遗憾才能让自己进步,才能让自己前进。本课不足之处:

  1、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这节课,缺少了我对学生的朗读的有效指导。检查时个别学生做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学生一起读课文的环节上,还是出现了拖音现象,这时我没能及时进行指导。这也是下一步我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2、在讲读课文的时候,处理第一个问题时,我提出的问题有些琐碎,如果能把两个问题合二为一,变成一个问题,这样教学环节就会显得更紧凑,再看着板书进行句子训练,这也是指导学生有效背诵的一种方式。

  通过程校长给我们详细的评课,更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让我能更加有效的去教学,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我采用了三步走的模式:互相交流、熟练掌握识字方法多角度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环境中识字——字词重组、灵活运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我首先示范读一遍课文,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读书导向,并要求学生评评老师读的怎么样。师生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互动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然后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习生字,学会读文。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吗?”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读拼音、问同桌、请教老师、查生字表、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生字,使学生找到识字途径,为识字奠定基础。接下来 我强化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已有的加一加、组词、生活中识字等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规律性识字的方法(如:啦、啊、吧、呀、哩等语气助词在句子末尾时,一般情况都读半边,而且读轻声。呀、哩是没学过的字,可以作为巩固识字方法让学生猜猜念什么,当然呢除外);讲故事猜字谜识字的方法(如:“用 ”王安石招用书童的故事 )和理解意思、想象识字的方法(如:“睡”字,左边目,右边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 然后从认读注音词语到去拼音认读词语,从读词语到以游戏的形式读单字再到读全文,引导学生经历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读、同桌互相读、小老师领读、会读的抢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再现生字、巩固记忆。从读文中的句子,再读生字重组的新句子,使学生经历认读使用汉字的过程,提升识字的层次,巩固识字的效果。 这个过程体现了 互相交流、熟练掌握识字方法多角度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环境中识字——字词重组、灵活运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的三步走识字教学模式。

  学习写规范字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难点。在指导写字时,我先让学生对学过的容易混淆的字和要学的有共同点的字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如“儿”和“几”的比较,“几”和“用”的比较,既区别了形近字,又根据汉字中有相同笔画的特点使写字教学互相联系。然后再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是怎么写的?为汉字的书写规范奠定基础;最后在学生观察辨别后,有针对性的示范、指导书写。

  不足:

  1.课堂上教师表现的仍然不够镇定自若,总会有走教案的痕迹吗,对于生成的东西不能很好的把握。

  2.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激励性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教学的课堂串联语言不够优美。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8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教学简析:

  课文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画画儿的事。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些科普知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由于课文是一篇韵文,具有儿童特点,而且内容又不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利用该教材还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是相关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如:动物的冬眠、雪地上脚印的用处等。作者以客观现象为基础,发挥奇特的想象,描写生动、有趣。

  设计理念 :

  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引导、指导、点拨。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学,从而培养自学能力。

  3.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合理的“使用教材”,而不是“只教教材”。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竹、马、牙、用、什、么”6个字。认识2个偏旁“亻”。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4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注意保护小动物。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动物爪子的特点,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对比图片、动物的脚与梅花等图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质疑。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是啊,寒冷的冬天到了,大森林里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雪,地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要是能在上面走一走,跳一跳,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呢。瞧,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画家)什么地方的小画家?(出示课件:雪地里的),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了些什么?他们是怎么画的?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真好,相信你们会学好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生字:请学生对照大屏幕,把加点的生字标在书上,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听听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4、谁会认这些字,来当小老师领读。

  5、在这些字中你能很快记住哪个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让大家学学你的好方法,教大家学一招。

  生:我记住了“睡”字,我是这样记住的:“睡的偏旁是‘目’,右边是垂字,就是眼皮垂下来,人就睡着了。”

  师:说的真好,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生:睡觉、睡眠。

  生:我记住了“蛙”字,因为青蛙爱吃虫,所以“蛙”用“虫”字旁。(青蛙)……

  6、下面把生字送进课文之中,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7、我请6个同学把课文读一遍。记住每人只读一句。

  8、同学们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懂课文)

  1、创设情境,指导读好1、2句话。

  读得真好,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天气?雪下得怎么样?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番景象,在冬天的早上,当我们一打开窗户,就看到外面的地上、树上、房子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你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样的感叹?

  生:哇!好大的雪呀!

  生:噢!下雪了!

  生:我会兴奋地叫喊:“下雪啦!下雪啦!”

  小动物们见到下雪,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课件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像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议、齐读。)

  这时候雪地里来了谁?(出示课件)

  生:小画家。

  师:是一个小画家吗?

  生:是一群。

  板书:“一群”,“一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多。

  师:谁会用“一群”说一句话?

  生:一群学生、一群女生……

  师: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生齐答,师贴图)

  小画家们聚到一块儿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

  用图来回答:

  师:小鸡画什么?生:小鸡画竹叶。在小鸡图下贴上脚印图。

  师:小狗画什么?生:小狗画梅花。在小狗图下贴上脚印图。

  师:小鸭画什么?生:小鸭画枫叶。在小鸭图下贴上脚印图。

  师:小马画什么?生:小马画月牙。在小马图下贴上脚印图。

  师:你们画画时要用什么?

  生:笔、水彩笔、蜡笔……

  师:那么小动物画画要用什么呢?

  生:用脚一踩。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读第3句、第4句话,想想从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小动物画画不用笔、也不同颜料。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生: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

  因为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

  师:多高兴呀!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用读表现出来的。(师范读3、4句,学生自由练读,分组读)

  2、在雪地上画画多有趣呀!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指导读出问和答的不同语气。

  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

  生:它在冬眠。

  师:对。青蛙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份缺乏的时候,睡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醒来,这就是冬眠。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很多。(如龟、蛇、刺猬等)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句子中的青蛙还能换成什么动物?象这样乌龟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

  3、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a、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谁会背诵这篇课文,请举手。

  c、能背诵的同学站起来,边背边表演。

  4、总结、扩展。

  听到你们背得这么好,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咦?他们的脚印哪去了?谁能帮他们找一找?

  请2个同学到前面来,帮小动物们找脚印。(脚印图)

  今天,我们弄清楚了这几个动物脚的特点。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

  生:我见过小猫的脚印,像梅花。……

  师:要想弄清楚更多动物脚的特点,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要求我们会写。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出示生字卡片:什),什的部首是“亻”字头。

  5、指导书写“什”字。

  6、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15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图 小狗图 小鸭图 小马图

  鸡脚印图 狗脚印图 鸭脚印图 马脚印图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课的开始部分,我讲述了大森林里下雪的故事情境,并播放美丽的雪景课件,美妙的音乐和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鼓励质疑,自主学习。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鼓励、启发、诱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学习、记忆生字。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到喜欢的方式,尝试成功的喜悦,对探索识字方法奠定了基础。识字时扶放结合,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自信心增强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教学中,对学生的识字情况,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在小组里合作,有求知的好奇心,能自主学习,发挥了群体的智慧。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9

  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地教学。首先,在导入时我利用下雪的情境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问:“下雪了,你最爱玩哪些游戏?” 这一问题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思维,打开了孩子们积累的记忆。接着,我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在教学过程中,当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写满微笑,当听到每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下雪啦,下雪啦!”时,我感觉到了这真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啊!孩子的世界是个童话般纯净的世界,在他们童话般的世界里才会摩擦出智慧的光芒。然后,我又及时引导,你们快乐的喊声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瞧,他们在雪地上当起了小画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这样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二、引导识字,循序渐进。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到底在雪地里画了些什么呀?通过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出课文,激发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而要学好课文,必须先学会生字。我注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学词学文,由带拼音词语到去拼音词语、由课内生词过度到单个生字自由扩词、由字词再过度到读文,每一步的检测都采用学生最喜欢的竞赛、游戏的形式,加上适时的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树立了他们自学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了他们自学的技能。

  因此,我首先引导他们边读边找出生字圈出来,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拼读,用生字卡分出哪些会读的,哪些还不会读。不会读的,可在小组里面互相教读。接着,我让他们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哪些是三拼音节的字?哪些是后鼻音的字,哪些是翘舌音的字,哪些是轻声音节的字?一一分别出来,并让小老师来教读,正音后,老师再教一教读。最后,为了巩固学习的生字,我还安排了一些游戏。如:找朋友、登山、谁最棒、开火车等等,在游戏中充满趣味,加强了记忆。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们识字,能很快地记住生字,而且不觉得枯燥烦闷,学的饶有兴趣。这些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巧设疑问,自主学习。

  词语列车开进了雪地里啦!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它们都画了些什么?这些疑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小朋友很快就读起课文来。很快,小手就纷纷举了起来。接下去师生共学课文,迎刃而解,兴趣盎然。接着,进行拓展训练,雪地里还来了那些小画家?那青蛙为什么不来?从而带出一个新名词:冬眠。再引申探究,还有哪些动物要冬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爱思考,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动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指导写字,一丝不苟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识字和写字一样重要。光会认,不会写,那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写字时,我先让他们观察清楚写字要领,再边范写边让学生按笔顺书空,最后才进行练习写。循序渐进,不但学得会,还会写得好,这样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0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让学生都能主动愉悦地去获取新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教这一课后的一些感想。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到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童话世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我及时启发学生,让学生谈谈最想在雪地里干什么?因此引出了第一句话,我再次引导,有一群小动物也来到雪地里,他们还是小画家呢?都有谁呢?学生都能从课文插图、课件感受到,很自然地说出答案。

  二、读懂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先让学生通过情境感受下雪这样的环境,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在这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四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进行连线,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就能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认识了四位小画家之后,同时进一步引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让学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参加雪地里画画。并向学生介绍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学生的知识面一下子扩展了许多,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效果。

  三、讲授重点,巧用电教。

  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他们的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画家们的作品感染的时候,我巧妙设问:“他们能轻轻松松的画出这样美丽的画,这是谁的功劳呀?”接着我回头来学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导孩子就读出了 “下雪啦,下雪啦!”的高兴、欣喜、若狂之情。

  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找找冬眠的动物,并用他们来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他们的脚印又像什么呢?”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需要什么,喜欢怎样学的角度,采用恰当的教法,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1

  一、成功之处: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带学生们欣赏雪地里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说一说下雪了,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做什么游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让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提高。

  2、图文结合,让孩子们更清楚的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动物”与“小画家”的联系,通过对比脚印图案和梅花、竹叶、枫叶、月牙,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课文。学生面对的不只是汉字,而是生动的图画,兴趣大大增加。

  3、教师合理的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让孩子们思考“还有哪些动物和青蛙一样要冬眠?”并且鼓励他们换动物名称仿写句子,在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不足之处: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给孩子们自主体会的时间较短,时间没有把控好,没有充分体现出生本课堂的特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虽然也利用课件、贴图等辅助工具,将生活带入了课堂,为他们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我本身经验不足,没有好好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备课的时候没有作好充分的预设,最后导致本节课出现了一下几点不足:

  一、课堂上的朗读指导不够扎实。

  在课堂将近尾声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齐读课文的环节,可遗憾的是,我现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丝毫地进步。回想整节课的朗读指导过程,感觉最缺乏的就是指导学生有层次地提高。究其原因,我发现课堂上自己给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不够多,每次读重点句时,我总是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倦,而且也减少了学生与课文语言材料接触的机会,更限制了他们朗读个性的.发挥。我想,如果我试着让他们自由的练一练、读一读,或者同桌之间比一比,同时提醒要注意表情、语气等,他们肯定会读得更投入,而且与课文的距离也会随之缩小,那么,他们的朗读水平也会随之上升。

  除此之外,我所采用教学策略也影响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比如说,我采用了师生比赛读的方式,但让学生评价我的朗读情况时,我却仅仅满足于他们所说的一个“好”字,就让他们努力超过我了。现在仔细反思了一下,我觉得当时自己这样的处理的不科学的,很多学生对与“该怎么读才算好”这一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试想,要是当时让他们说说“我读得好在哪里”,那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学生说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朗读技巧的过程,可以肯定,等他们评价完毕之后,他们的脑海肯定有一个清晰的关于“读得好”的标准,尔后,他们的朗读也会很自然地朝这一方向前行了,那么,朗读水平的层次感也会随之产生了。或者是,由我试着读两遍,一遍很平淡地读,另一遍投入自己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两遍的不同,让他们的比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此外,对于带有“!”和“?”的句子,我应该交给他们读的方法,读带有“!”的句子时,应该是很激动的,读带有“?”的句子时,要读出问的语气,最后一个字还要扬上去一点。在指导学生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时,可以让学生边夸边读,通过多说的形式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让他们在读得过程中显得更加有滋有味。

  另外,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进行贴切的评价。其实,朗读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价进行,比如在学生读完之后,先肯定他的某一个优点,然后针对他的朗读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此一来,不仅他本人找到了读好的方法,而且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能明确读好的标准,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握上,还显得不够合理。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将如此繁多的教学任务放在40分钟之内完成,未免会显得有点紧张,同时,也带来了各个环节落实得不到位的问题,学生的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学,课堂变成了“走过场”的课堂,于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了一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了,第一课时的课应该是很扎实的,尤其是生字的教学,绝对不能像二年级那么简单,而是要一步步的落实“音、形、意”这三个要素,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来掌握字音,通过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来掌握字形,通过用上词语宝宝说上一句话来掌握字意等,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生字在课堂上不断地再现,让学生通过反复见面来加深的生字的掌握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安排写字指导的环节,而且起码要5分钟。

  三、主体和实效的问题。

  课堂上,总感觉自己对学生不够放心,总是扶着他们,而没有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究。比如,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在小老师领读之后,我又自己挑选出其中的后鼻音和翘舌音让学生跟着我读,其实这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找,他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再如,在“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一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冬眠的知识,不必要自己解释。教师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输知识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引导他们思考,启发他们,在他们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加了一个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由于学生事先并没有去查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先由老师出示一些已有的图片资料,再让学生说,也可以把自己想的内容代到课文里去说一说,对课文进行改变,可能这样的处理会更好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也让课堂显得更加有实效性。

  除了以上三大点不足之外,我还有许多零碎的感触。如,上课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动起自己每一个充满激情的细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又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让他们从部分到整体地背,再到有声有色地背,层层递进。也可以借助根据课文改编而成的歌曲,让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背诵。如,备课的时候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教案,而要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否则,实际的课堂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我们原先所设想的。因为,上课并不是演戏,它虽然有已经设定的环节,却没有一句句既定的台词,40分钟内,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机智,所以,如果能做好成分的预设,我们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那些考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3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情绪怎样样,想做什么?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然后让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情绪。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十分有兴趣。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用心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实物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再如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十分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透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透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潜力。

  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是,仍然有遗憾的地方,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够解决的。具体表现以下两方面: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够解决的。

  2、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读感受,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绚丽多彩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带给了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欲望,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感悟潜力、表达潜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4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我教上一届学生在学校上的一节公开课,这次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又把上次的备课拿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略作了一下修改。下面就来说说上这一课的情况。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我乐意,我喜欢”的心境下 和老师一起活动,能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课一开始,我播放了学生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导问:“看到此景,你想说些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鼓励质疑,自主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鼓励、启发、诱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学习、记忆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加强对生字的认识。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别人识字的方法,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主识字的愿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到喜欢的方式,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对探索识字方法奠定了基础。

  三、读懂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先让学生通过情境感受下雪这样的环境,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找到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了什么画”?在这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四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以及相对应的植物叶子,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就能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然后指导朗读,这节课,我引导学生体会各句话所表达的感情,第一句要特别读出感叹的语气,将对雪的喜爱表达出来;第二、三句把小动物们的可爱和顽皮读出来;第四句要读出你对小画家们的称赞;第五句的问句要读出上扬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轻轻地读,可不要把青蛙吵醒哦。就这样,我将每句话所要表达的情感告诉孩子们,他们自己体会,最终把这篇课文读得声情并茂,非常到位。最后我还播放了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很高,既放松了学生的心情,为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背诵奠定基础。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合理地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了青蛙,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乌龟”等动物。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纵观整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朗读有些地方指导得还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还有,在教学时,我有时语言不够精炼,重复过多,这都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我将积极弥补自己的缺点,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小青蛙》教学反思

2.《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3.《捆小棒》教学反思

4.《小珊迪》教学反思

5.《雪》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6.《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7.《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8.《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