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反思>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2 12:21:3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开端,我采用了吴版的教学设计,没有出示书本例题,就是感觉单纯的算式太枯燥,而是结合书本第36页第五题,让学生依据“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来列式,然后在算式“18+18×2+6”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添加小括号,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些情况::(18+18)×2+6、18+18×(2+6)等,然后让学生依据原有的经验进行计算,大部分同学能正确计算,我把学生中一些错误的情况列举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找错误,效果比较好,从而明确了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在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组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计算方面的,二是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我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要求高了些,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题时,以学生熟悉的题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在此期间,我仔细国了下面部分学生的情况,有这样几种错误:一、对于“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居然还有一些学生采用了加法和减法,可见,这几个同学的基础有多差;二、就如书本青椒卡通所列的算式,没有加中括号。据此,我让学生根据算式,分析没一步算式的意义,由此产生中括号,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并且补充了第三十页的“你知道吗?”,学生通过阅读,拓宽了知识面。从课堂作业的情况来看,计算错误明显降低,但是,部分学生对列综合算是解决实际问题有困难,在后面的联系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计算300-120+25×4 (38+12)×50 6×3-18÷3等,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把第一题改成300-(120+25×4)变成了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确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初步体会到了要先算小括号面的。我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并出示学生的不同的计算过程,再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归纳出结论,也品尝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做第37页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让学生比较每组的3道算式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与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进而巩固了新知。

  从学生做的作业情况来看,计算准确率不是太高,还得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月11日。

  本课在在学习了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以及运算次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引入了加减乘除以及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了解运算的次序,才能为后面更艰深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学生已经有了三年级的基础,所以课上起来是十分轻松的。在这节课上,我也尝试着运用规范学生探究本的练习,从第几次作业几月几日开始写起。我发现探究本在计算课上进行应用其实是蛮有用的。

  不过练习下来的'结果产并不是太好,学生最大的问题还是口算,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第二个问题是解决实际问题,我发现一下子要求综合式列出的确太难了一点,题目信息看似简单,其实蛮具有干扰性的。对一些思维能力不好的同学来说是很难的,只有跟他们说,实在不会,先列分步再来综合吧。不过综合式是一定要求要写出来的,因为这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3月12日

  本节课主要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到: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练了一道(841-41)÷25×4,发现有些学生把它错误地写成=800÷100=8,分析了原因后,又重点强调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补充了把3条一步计算的合并成一条综合算式的练习及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的练习。练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感到有点困难,今后有待加强。我还发现有些计算不是太难的,有些学生喜欢用口算,结果算错了,说明学生的口算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书第38页解决实际问题几道题目,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各自的解法。小部分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有问题;第8题,有点难,错误现象较多,我想:今后除了加强口算外,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还得加强指导。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4

  学生原来已经有看到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经验,所以例题的运算顺序学生很清楚,通过预习自己也能解决。关键是计算上的失误较多,像150÷30=50,12+150=270了,认真计算的习惯要养成,看来口算也要加强练习。

  本节课的重点还有解决实际问题,把多步计算列成综合算式对于后进生是有点难度的,所以这里关键要学生弄清楚数量关系,题目要求什么,必须要用到什么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要先求等等,每道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思路,再去解答,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很重要。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

  二年级《连加、连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开学已有几天了,感觉孩子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计算错误率较高,主要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减符号经常看错;

  2、数字抄错,如65写成56;

  3、进位、退位忘了;

  4、减法用大数减小数,如50—36=26,个位6—0,十位5—3;

  5、连着写的竖式只写一步,如65+24—36,只列竖式65+24;

  6、横式不写得数;

  7、有抄袭的现象,同桌两人错的一样;我深刻的反思了一下: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这些毛病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孩子在作业时不够专心,20以内加减法掌握不牢,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有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等等。分析学生计算中的错误,不论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学生,大量的错误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严谨的学风,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否则它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要求,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格,严之以恒,从写字姿势,到书写格式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作业要规范、书写要工整。特别是对个别的后进生,除上课多“关照”,课下要给予个别指导,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计算正确率。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6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导入环节我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说说小数四则混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并且请学生说出整数四则运算中常用的运算律,学生都能很流利的'说出。这就对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让学生感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是那么高深的东西。然后我用电脑出示几道分数四则混合算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这道题哪部分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完成后,上、中、差的学生代表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自己评价、订正。学生完成之后在小组内,归纳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的。并且运算律也同样适用。

  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步骤,但是计算正确率偏低。原因在于我本身讲解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对课堂教学情况估计不足,又忽略了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使学生为做题而做题,缺乏积极性和兴趣,另一个原因,复习铺垫做得不好,出错的大多数都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部分的知识。而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不够。今后应该加以注意。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7

  加减混合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本课是从学生熟悉的乘坐公共汽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学时,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动作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的`顺序相同,所以教学时让学生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计算出得数,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想简便写法的竖式。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所以在例题和“做一做”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顺序。 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还是掌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然后全班一起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在本节课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

  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清。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上的,为后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我设计了一些预习内容:

  (1)回顾以前学习关于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

  (2)整数、小数的各种运算定律,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3)计算:3.2×99+3.2120÷0.25÷40

  (4)预习书上第80页的例题,思考: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适用吗?

  (5)试做练一练。从预习作业情况来看,个别学生书写习惯不好,把数字抄错;把自己书写的'数字看错;观察力不强,看不出其中的错误等等。少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相当低,对稍复杂的计算在处理时往往有点乱,不知所措,尤其是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符号三个以上的,错误率相当高,但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做得相当棒。

  改进之处:在出现不同方法的情况下并没有让学生有个观察比较的过程,而是我在很生硬地让学生接受那种简便的方法,结果并没有收到很好效果。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9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0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从把6道题分成三类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本情境的创设也在于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回顾梳理了旧知识。

  2、利用各种变式训练,有坡度,有层次,由易到难,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强化重点,突出难点。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如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又如在解决问题一环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

  (1)格式问题:等于号的.对齐;

  (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

  (3)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4)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

  (5)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6、本节课采用男女生争夺红旗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竞争,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课堂效率提升,学生专注度提高。

  改进之处: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做混合运算时要教育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分清顺序—认真计算—全面检查的习惯。

  2、教学中时间把握不太好,有点儿前松后紧

  3、直接用前面复习的算式进行分类,不用学生出题,或把出题置,可以节省时间,留出时间进行十分钟的做题练习,并当堂收回来批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更好。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1

  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力求突出两大方面的特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计算方法,并逐步得出结论。例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分步列式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从而引入分数混合运算,并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这样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了。

  2、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没有注重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线段图将这些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得失,有很多不足,同时也有很多困惑。 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本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法的问题,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等知识。学生因为有了牢固的旧知,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学习中来,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新知即可水到渠成。比如,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一次性通分,一次性计算”,这一特殊计算方法,对分数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中的“一次性约分,一次性计算”,启发特别大。

  我发现自己的教学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分别是:

  课堂上,自己放得不够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偏少 比如,刚刚提出一个问题,我便会急着让学生回答,或宣布小组合作讨论等。这样就会造成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偏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我也会急着去暗示或公布答案,唯恐学生不会,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包办代替、急于求成,都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

  脱式注意几个问题:

  1.格式可竖脱(等于号外齐),可横脱(4+3-2=7-2=5就是横脱)。

  2.脱式的主要意思是把不算的部分落下来,注意不算数的脱式位置,和原来一致。即原在前仍在前,原在后仍在后。(如上图红圈内做法不规范)。

  3.列综合式解决问题,分步的变综合的方法可以用:写一,调二,三括号去想。写一就是把分步一式先写上,调二的意思是根据分步式二,调整新数在综合式中的位置(可能在分式一前,也可能在分式一后),三括号,是指为保证分步一优先计算,看需要把分步式一括起来吗。(可能用,也可能用不上)

  如:6+3=9,5×9=45,变综合一的方法,一写,写上6+3(脑子里或草纸上),二调,因为分步式二5×9中,第一步的得数“9”在乘号后面,所以新参入算式5应写在6+3的.前面:5×6+3。三括号是指我们为了保证先算6+3,而它又出现在算式后面而且和乘法竞争优先计算权,所以必须加括号,为5×(6+3)。

  至于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现在出来三种情况:1先算括号里的,括号第一优先。2.乘除优于加减3.前后(无括号同级运算,谁在前先算谁)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3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本单元学习主要涉及到4个知识点: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两部混合运算以及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习混合运算时,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整体观察—分清顺序—认真计算—全面检查的习惯。教学中前松后紧,加大练习的量,通过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并且坚持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有利于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整理和复习时,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本单元知识点。从作业反馈看,效果还不错。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去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改为学生所熟悉的校园特色团队作为学习素材,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关注学生的学情。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一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列出综台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曰目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目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注重引导学生反思。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 还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

  不足之处:教学中课堂节奏有待优化,课堂节奏有点拖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5

  今天,带领学生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计算,在上课之前对于课程设计,整节课的思路有了详细的设置。但讲课之后,发现自己存在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用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判断学生,我以为混合运算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在导入环节设计不太合理,我设置了一个第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和一个第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可以换成二年级学过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更能衔接例题的教学。

  3.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告诉学生,计算哪一步写出结果,不计算的`话要抄下来,导致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少写。另外就是混合运算格式的要求还需要给学生强调。

  4.三步混合运算尽量用三步计算,对于中间是加减号,两边是乘除号这一类算法,可以把两边同时计算出来,再相加减这种做法,刚开始学生会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慢慢引导,不操之过急。

  在教学中没有完美的艺术品,正是如此,才能让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秉承初心,认真探索,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1-16

《小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2-14

小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02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5篇02-1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5-11

《混合运算》说课稿12-22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11-06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0-27

《同级运算》教学反思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