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光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光与热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光与热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光与热教学反思1
要得到更多的光与热教学反思,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同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反应和反馈,从而掌握更多的光与热教学反思。
2. 学科研究:教师可以参与相关的学科研究,探讨光与热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教学方法,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进而得到更深层次的光与热教学反思。
3. 教学经验分享:教师可以积极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遇到的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得到更丰富的光与热教学反思。
4. 学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评价系统或其他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评价和意见,从而得到更直接和有效的光与热教学反思。
要得到更多的光与热教学反思,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学科研究,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以及关注和倾听学生的反馈和意见。
光与热教学反思2
《买文具》(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导入时我首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笑笑买文具"的情景,让学生知道买文具需要钱,明白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再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内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再此基础上通过认一认的活动,利用课件强化,并归纳出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安排师生、生生兑换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游戏。尤其是在用一元钱换零钱时,学生更是以百分百的活力投身其间,答案异彩纷呈,有换10张1角的.;2张5角的; 5张2角的; 1张5角、2张2角、1张1角;1张5角、1张2角、3张1角。通过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使学生体会到兑换方案的多样性,富有趣味地得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创设了真实的数学购物活动,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购物活动,此时学生兴趣高涨,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学生在买卖之中互帮互学,在付币、找币中体验购物过程,积累经验,加深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适时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光与热教学反思3
在光学这单元,很多的实验都需要到操场上进行,比如测量影子的长短,测量温度,用不同颜色的纸测量吸热的程度,也需要到操场上进行。但是由于现在的季节没办法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去,所以感觉到这类型的课程不实际测量缺乏了一些自主体验的感受。发现的问题或许也只是被动的。
新教材的光单元,没有关于光的折射的内容,但是在后面进行的《怎样吸收更多的光和热》就需要孩子们了解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光组成的。而我在课堂把这部分教学加入其中,自己感觉对孩子们的认识的帮助更有梯度,学生们更容易认识到问题所在。
谈到为什么看到各种物体的颜色时,很多学生说这个物体就是这样的颜色,或者是被染成的。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提高认识,是告诉还是帮助分析是一种好的办法。
脏雪融化的快还是干净的雪融化的`快等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们的认识一点点的提高。认识到颜色与吸收热量本领之间的关系。联系实际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理解颜色深的吸收的热量的快。但反光能力弱,这样的结论。要引导学生们分析,不要生硬的给出答案。
【光与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司马光教学反思(热)07-09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06-13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04-08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04-16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04-17
司马光教学反思06-19
司马光教学反思10-15
《司马光》教学反思05-30
《司马光》教学反思10-16
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