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蛙看海》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1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讲了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教学中,我认为让学生直接体验角色,这样能更好地体验到角色的内心。因此,教学本课前,我先让学生学着“青蛙跳”,看谁先跳到教学楼的三层楼的`台阶上。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来,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二楼就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能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的说想吐,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
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篇幅较长,特别是对话较多。怎样使学生学得明白又不显得拖沓?在教学时,我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方法,把对话列了出来,让学生读熟。
这课的难点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前,我让学生学青蛙跳楼梯的台阶。刚开始学生很起劲,但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有了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做热心的小松鼠,并变换着花样说一些鼓励的话,小朋友们在我的带领下不停地跳着,寓教于乐,亲历登山,感受真切。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
另外在教学完后,我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口语训练,如:说说“青蛙失望的样子,你有失望的时候吗?” “小青蛙终于实现了看海的愿望,此时此刻,小青蛙会对帮助过它的`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小松鼠又会怎样夸小青蛙呢?小青蛙对自己又会说什么呢?”这样,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3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一只青蛙,很希望能够去看看大海。在松鼠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它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明白,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然而在教学中,我也深受启发:如果说青蛙就相当于我们的学生的话,那么松鼠不就是我们这些做老师吗?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学习松鼠老师的什么呢?
一、走进心灵,取得信任
信任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因此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好自己松鼠老师的工作,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地信任鼓励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适当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难度适宜,建立信心
在文章中,松鼠的`话无疑唤醒了青蛙心中沉睡的信念,点燃了青蛙心中待燃的火把,增强了它的勇气和信心。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向青蛙老师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激发兴趣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依靠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出示各种图片和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来说是事半功倍的。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青蛙看海》的教学反思10-14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12-05
《小青蛙》教学反思07-05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07-19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01-16
小青蛙教学反思07-27
《小青蛙找家》教学反思07-19
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教学反思10-28
《小青蛙》教学反思精华(15篇)10-20
看海小学优秀作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