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1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学习完课文,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并有意识地模仿《树之歌》说一说。比如“杨树直,榕树茂,柳叶弯弯像眉毛。”“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于是我趁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了一个小节的诗,并布置了当天日记为仿写《树之歌》。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2
今天的课比较有趣。整节课上下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教学思路就在课件里。备课的时候我修改了导入的方法,改成猜谜导入,以熟悉的诗歌《咏柳》复习导入,引出所咏的对象为柳树。再揭示课题: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一首儿歌也是介绍各种树木的,请大家一起读课题:《树之歌》。接下来直奔主题。
环节一:识字教学
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思:
①儿歌里有几句句子?
②儿歌中提及了几种树木?用横线画出。
再归类这些带有木字旁的字,集中识字。随后归类剩下的生字再认,最后小游戏捡树叶,复习巩固。
环节二:走进课文
出示图片,随图片指认树木种类并朗读句子。当说到“梧桐树叶像手掌”时,相机介绍比喻的修辞手法,再利用“什么像什么”句式锻炼说话。“松柏四季披绿装”句,相机介绍拟人。最后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环节三:细读课文
1、儿歌从哪几方面来写树的.,加点关键词,得出是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或作用这四个方面来写的。
2、与树有关名言:逐句出示并请学生自己解释,交流后纠正答案。补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名言要背默。
3、最后课后“读一读,记一记”,想特点,编儿歌。
反思:
①缺少上课的情感带动,有时候有点面瘫。
②没有研究单元目标,到目前这节课为止,都没有。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3
识字2《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既然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我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树之歌教学反思20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贾育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本课识字课的教学重点——“木字旁”结构的生字,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在过往的识字经验中进行回忆,交流彼此的'识字方法,如:熟悉的字替换部首,加一加,生活中识字等等,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创设情境、图文并茂:贾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学生由于年龄小,对文中所述的几种树木并没有很深的认识,许多种树木在生活中也并不常见,贾老师出示图片,并随机出示识字的内容,图文并茂,丰富课堂内容,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随文识字、师生互动:本课是识字的学习,贾老师并不是传统的先出示生字再走进课文,而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相机的讲解,采用出示带生字的词语选读、齐读、带音节读,脱拼音读,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音,最后示范并指导书写,有适当的动笔练习。
总之,这是一节有许多可以值得借鉴学习的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堂。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4
成功之处:
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学习完课文,我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也没有模仿《树之歌》说一说。
改进措施:
周末布置了?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5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儿歌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找出课文中所描写的`11种树木及他们的特点,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课件出示各种树木,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展示各种大树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关于树木的知识,各种树木的特点。
整体来说,课程环节完整,课堂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踊跃参与。在书写时,学生容易将“壮”里的“士”写成“土”,将“枫”中的“风”的“横斜钩”写成“横折弯钩”,这些易错的字,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加深记忆,让其牢牢记住。
【部编二年级树之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树之歌教学反思09-08
树之歌教学反思06-26
《树之歌》教学反思10-07
树之歌教学反思(通用7篇)03-10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0-18
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1-31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0-18
新部编二年级《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通用03-09
部编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反思(通用5篇)02-16
花之歌教学反思和再反思通用12-25